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5|回复: 0

我和姚以恩的忘年交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29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2-27 10: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和姚以恩的忘年交
    (2009-06-09 19:16:45)转载徐颖宏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xyh28003
        "颖宏,姚老想收你做‘干儿子’呢。”原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陈清泉坐在返沪的列车上给我打来风趣的电话,旁边传来著名翻译家姚以恩畅快的笑声。
        陈清泉和姚以恩都是上海文艺界名家,而且都是“老扬州”。上海文艺界的兴盛凝聚了他们的心血,扬州城市的发展牵动着他们的家乡情结。近年来,陈清泉和姚以恩几乎每年都要回扬州会亲访友,而百年富春是他们与故友亲朋欢聚的首选之地。
        年逾八旬的姚以恩,我尊称他为姚老。他不仅是享誉华夏的俄文翻译家,而且是文史专家,更是我心目中的美食家。
        姚以恩1928年出生在扬州打铜巷3号的殷实之家,由于是长房长孙,深受家族宠爱,曾祖母常带他到附近的富春茶社,这样的“启蒙教育”也为他日后成为“美食家”打下了基础。
        吃惯了各式中西大餐的姚老对富春美食情有独钟,现在每次来扬,都要打电话给我,询问传统菜坚守得怎样?有什么“新玩意”?对于富春干丝,他是百吃不厌。而最令他倾心的则是“野鸭菜包”。他说:“没有禁令的时候常吃,现在供应的(指人工养殖的野鸭),味道也很好。”
        姚老欣赏富春的美食,我也欣赏姚老的美文。久闻他的大名,在接触之后,更感受到他的直率、睿智和风趣。有一次,我问他是否安排“三头宴”,他说:“我们这些‘老头子’,吃,固然还是头等大事。谈吃也可以‘头头是道’,但那个扒烧整猪头还是等我下次宴请年轻人再上吧。”他的一番话令在座的宾客点头称是,我也接着他的话头说:“三头有名头,风味皆不丑,今不吃猪头,特色照样有。”姚老哈哈大笑。拍着我的肩膀说:“颖宏蛮风趣,老少常相遇。憨厚搞经营。有情更有义。”
        姚老对淮扬菜的钟情,特别是对名扬沪上的莫家菜的研究可谓精深独到。他曾特意送给我有关“莫家菜”的文章剪报,许多都是他的力作,令我感动不已。
        听说我在扬州市作家协会担任副秘书长一职,姚老特意赠送我他畅销50余年的译作《莫吐儿传奇》,并在扉页题上赠言,给我莫大鼓励。他对我讲,从事文学创作。一定要多看、多写、多动脑。多与名家接触更是提升自我修养的路径。我了解到,姚老与巴金、茅盾、丰子恺、钱钟书、戈宝权等大家均有书信来往,并结下友谊。
        在我收藏的数千张名片中,姚以恩的名片无疑是最富个性的之一,著名翻译家兼画家高莽为他绘制的速写笔法简练,十分传神;而“姚以恩”的篆书印章为钱君匋的得意之作。整个名片疏密有致,令人印象深刻。受之影响,我在去年印刷新名片时,也将著名画家啸古先生为我绘制的夸张漫画印了上去,姚老看后忍俊不禁,说:“看来画家是希望你和气生财。画得胖胖的、笑嘻嘻的,既是福像,更象餐饮界的人了。”
        今年3月2日是世界文化名人、犹太文豪肖洛姆—阿莱汉姆诞辰150周年纪念日。这位备受世人爱戴的乌克兰作家与马克·吐温和契诃夫齐名,其传世名作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而姚以恩在上世纪50年代翻译的《莫吐儿传奇》成为中国读者认识和了解肖洛姆的扛鼎之作。4月7日,乌克兰副总理瓦休尼克在基辅接见到访的姚以恩一行时,欣然写下了“向上海的肖洛姆—阿莱汉姆研究专家致谢”的题词,对姚以恩致力于肖洛姆作品的翻译及研究,以及为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所作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
        姚以恩对肖洛姆—阿莱汉姆的研究和关注已超过半个世纪,其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是不言而喻的,这些成果将和肖洛姆的作品一样,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姚老的敬业精神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15 12:58 , Processed in 0.0993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