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姚氏自转灯 姚氏自转灯,前身叫“走马灯”。明朝中后期,中门村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挂灯,以讨吉利。村民把能旋转的装饰花灯统称为“走马灯”或“吉祥灯”。1949年解放前,中门村姚氏家族有一族规,正月初一要出灯,出灯时必须先到尧山村(该村解放前有一座庙,庙里有尊土地菩萨)拜土地菩萨,而后到左乡右社的村庄去舞龙、接龙,在舞龙的队伍里必须要有走马灯。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八之前,灯彩制作完成。族里有专门出龙灯的土地,土地租出的经费就作为出灯的专门经费。祖辈制作的“走马灯”用竹丝做灯架,用桃花纸做转体,点上蜡烛产生热量,热空气上升,利用热能原理,推动转体实现自转。现年77岁的退休教师姚樟培,在“自转灯”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用樟木雕刻成灯外架,内套改用透明绸布,以电灯泡代替蜡烛作为发热源,利用热空气上升推动叶轮,进而推动转灯旋转。既吸收了现代工艺,又保留了传统转灯特点。2004年,自转灯获国家知识产权专利。老姚说:“走马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门传统手艺,我们不能把它丢掉。”
来源 桐庐地方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