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76|回复: 31

2014年惠州姚氏宗亲联谊会简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3-9 10: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成立惠州姚氏宗亲联谊会的倡议书
    惠州姚氏宗亲:
          相信大家都知道,姚姓氏族属于大姓旺族,支派源远流长,远者更徙居海外。姚姓始祖舜帝(姚重华)生于公元前2277年甲子,卒于公元前2178年癸卯 。舜帝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孝悌而闻名天下,是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虽然姚姓后裔支派繁多,散居各地,然而都能遵守族风族训,务农者勤劳耕作,经商者诚信为本,为官者清正廉洁,尚武者善战勇敢,习文者奋发进取。在延续数千年并充满向心力的姚氏家族文化里,呈现出光耀姚氏门楣的情景。
        家和万事兴,只有每个家族兴旺,才能使中华民族兴旺,因此,统一全族的意志,合力兴家昌族,实乃责无旁贷,每一位姚氏子孙都义不容辞。无论您身在何处,只要是同宗同祖,血脉相连的骨肉情,都必须紧紧连在一起,心系先辈们的寄托,共同携起手来,致力于姚氏家庭的伟大复兴!
           根据姚氏族谱等史料记载,惠州籍姚氏子孙绝大部分是舜帝第107世孙宗卿公的后裔,分别在惠城、博罗、龙门、惠东、惠阳、大亚湾、仲恺等县区居住生活,几百年来,一直没有机会相聚,实在是一遗憾之事。2013年11月3日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已经在广东汕头潮阳顺利召开,各地代表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为顺应惠州各地宗亲意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我族的优良传统和家风,强化团结联谊,推进姚氏家庭的全面振兴,经多方协商,拟于2014年5月2日成立“惠州姚氏宗亲联谊会” 。
          “惠州姚氏宗亲联谊会”,是我们惠州姚氏宗族文化的交流平台,是团结和凝聚惠州各地宗亲开展寻根问祖、续修宗谱、文化研究、文物保护、扶贫助学、法律援助、企业合作等工作的。为促进惠州姚氏的文化研究、宗亲互助、倡导“寻根”与“感恩”的社会风尚,使当代姚姓子孙具备勤劳、智慧、道德并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享用祖荫厚德、光宗耀祖、颂扬祖功、传承祖德、谨记祖训、报效祖国。
         根据惠州姚氏宗亲的目前现状,我们认为:首先应广泛发动、号召海内外的姚氏宗亲积极响应倡议,主动报名加入“惠州姚氏宗亲联谊会”;然后由各村镇宗亲推举出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事业有成、热心族事者(人数不限)为联谊会骨干,于2013年12月20日前报“惠州姚氏宗亲联谊会”筹备小组(按附件表格内容填写)。
          我们诚挚地邀请广大宗亲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中来,上不愧对先祖,下不愧对子孙。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宗亲为举办“惠州姚氏宗亲联谊会”出谋献策,多提设想建议。莅临指导,共享盛举。
        我们愿与广大宗亲携手创造惠州姚氏子孙的美好明天!
                                     


    联系人:  姚锦光13928313137
    姚日明15360151965
    姚永明13927355938
    邮箱:
    8938076@163.COM  
    惠州姚氏宗亲联谊会筹备小组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六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惠州姚氏族谱统一编修的公开信
    各位宗亲,大家好!
        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人的生存和成长离不开情感二字。亲情中的父子、兄弟、姐妹之情是核心,而宗亲是亲情的扩大。古人说得好,族有万年。家庭和谐,族民和谐,社会才会和谐。而姓氏家谱是宗亲联系的纽带。孙中山先生说:“族谱叙述的中华民族由宗族大团结,扩大到国家民族大团结,这是中国特有的良好传统”。毛泽东同志认为:“搜集家谱、族谱,加以整理,可以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提供宝贵的资料。”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在1984年11月20日发文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函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的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有重要作用。
      姚氏家族已有4090年的历史,繁衍到现在将有好几亿人口,我们为此而自豪。这次我们惠州姚氏提出重修家谱,有它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也就是人的因素和谱谍中的内在因素。
        第一、主观因素:我们同属惠州市,是同姓的同胞兄弟,都有把自己的源流梳理清楚的意愿和责任。
    第二、客观因素:现有谱谍中存在:一是脉系源流不清,二是派辈混乱。由于居住分散,区划分割,经济落后等历史和人为等原因,三是老谱粗糙,残缺古老,可续性差。
      编修惠州族谱虽是件好事,但确实是件难事。时间跨度为四千多年历史;范围广40多个自然村,近两多万人口之多;又是属于群众自发性,无领导机构,无专职人员和经费。为此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一是要得到姚氏宗亲的赞同;二是得到姚氏党政者的认同和大力支持;三是姚氏中的热心人士和成功人士的在资金上的慷慨赞助;四是一批专家学者,有识之士的积极参与、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这样才具备编修的基本条件。
        修好姚氏谱必需要全体姚氏宗亲的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希望大家给我们出谋划策。修谱费用的筹措,提倡赞助,多渠道筹措,充分体现自愿,提倡有钱捐钱,自觉奉献,我们会将赞助的同志载入功德薄,以流传后人。如果仍有欠缺,将由惠州景富集团姚锦光、姚锦华兄弟承担。
        谢谢宗亲们的支持,我们决不失众望,认真负责地把这惠州姚氏谱修好。
                                                   
    编修族谱联系人:姚锦光13928313137
                    姚日明15360151965
                    姚永明13927355938
    邮箱:
    8938076@163.com
    2013年11月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0: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6-3-9 10:50 编辑



    一、惠州各县区姚氏居住地分布情况。
    (一)龙门

    2013年5月19日到龙华与龙门县宗亲代表共商族谱编修有关事项

    2014年12月13日到龙门县黄沙村与宗亲代表共商成立龙门姚氏宗亲会有关事项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边缘,东南与河源市、博罗县接壤,西南与从化市,增城市毗邻,北与新丰县相连。东江支流— 增江河上游龙门河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县。县内土地广阔,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山地及丘陵占总面积的73%,平均海拔550米。
    龙门县历史悠久,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设县,清属广州,民国期间曾属粤海道,解放初期属于粤中行署及佛山地区,1959年并入增城县,1961年恢复龙门县建制,属于惠阳地区,1975年划属广州市,1988年归属惠州至今。现行政区分为16个乡镇,1个建制镇林场,1个市辖林场,158个管理区。1997年县总人口303977人,县城设在龙城镇。
       龙门县各种资源十分丰富。全县有近30万亩耕地,有30万亩25坡度以下的山地,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县有“三高”农业示范基地170个;龙眼、荔枝、芒果等优质水果基地面积2.1万亩;鳗鱼、甲鱼等水产养殖面积0.29万亩。龙门县山清水秀,景观迷人,旅游资源较丰富,主要有南昆山、天堂山、龙岩、温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近几年来,龙门县委、县政府致力于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各部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使龙门县“软”、“硬”投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首先是区位不断优化,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的辐射力大大增强。县城到广州市仅160公里,至惠州97公里,至深圳160公里,四通八达交通网正在形成。龙门县电力充足,是全国首批五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龙门县已开通程控电话1.6万门,并与惠州市联网。同时,开通了移动电话和各个BB机台,无论在县城,还是在各乡镇都可方便快捷地与国内国外通话。  
       龙门由来龙门县始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据史载:“其地为增之上龙门,故以龙门名县立”。把这块峻峭的地域取名“龙门”,符其险要奇秀之实,且此地还有一个类似“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古时的龙门县,不但地处偏远,而且道路崎岖难行,据说有一位士子赴考落榜,无意之中在这里逗留了一晚,梦见自己变成鲤鱼,跳跃过龙门。第二年便高中状元,于是这位新科状元又回到龙门逗留了一天才上京赴任。说也奇怪,从此之后他事事如意,在官场上更是得意非凡。就这样,人们都认为龙门是个“转运”的福地,龙门也因此名传四方。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为祈福而来龙门,当然更多的人是被这里如画美景吸引。
       经济概况改革开放以来,龙门县积极抓住发展机遇,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龙门县各种资源十分丰富,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县有近30万亩耕地,有“三高”农业示范基地170个;龙眼、荔枝、芒果等优质水果基地面积2.1万亩;鳗鱼、甲鱼等水产养殖面积0.29万亩。全县有林面积1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5.2%,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铁、钨、汞、银、煤、石灰石、瓷土等,尤以石灰石、瓷土、铅锌矿会储量最为丰富。龙门县山清水秀,景观迷人,旅游资源较丰富,主要有南昆山、天堂山、龙岩、温泉等各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工业主要行业有建材、冶金、造纸、印刷、食品、化工、纺织、竹木加工等。
       龙门县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产业主导地位基本确定。2005年全县旅游总收入完成4.5亿元,5年年均增长47.2%。“十五”期间,龙门县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龙门县有姚姓居住村10个。
    1平陵镇黄沙村姚屋    始祖尧则公(舜第130世,宗卿24世)
    2永汉镇落马桥村    始祖善达公(舜第122世,宗卿16世)
    3永汉镇落新村     始祖善达公(舜第122世,宗卿16世)
    4永汉镇冚(龙)蔚   始祖康泰公、誌公(118世,宗卿12世)
    5永汉镇合口村委塘田村  始祖七弟公(舜第118世,宗卿12世)
    6龙江镇(路溪)沈村姚屋村   始祖大义公(舜第113世,宗卿7世)
    7龙江镇九屯村姚屋     始祖大义公(舜第113世,宗卿7世)
    8龙华镇花竹村鱼允小组  始祖宗器公(舜第117世,宗卿11世)
    9龙华镇大坪村委大坪围    始祖宗器公舜第(117世,宗卿11世)
    10平陵镇黄沙村委小塘村     始祖宗器公(舜第117世,宗卿11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博罗

    分期分批到博罗县入村串户了解、搜集、指导、整编各村族谱
    博罗,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江中下游北岸,辖区面积28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15万人;东与惠州市区相接,南与东莞隔江相望,西连增城,北靠龙门、河源,毗邻 惠州博罗县(7张)港澳,在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有广州、香港、深圳、惠州、东莞、河源等6座大中城市和惠州机场、深圳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以及大亚湾港口;是珠三角和穗港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京九铁路经济增长带的咽喉地带。
    博罗山川秀美,人文苍萃,具有浓郁而独特的中国岭南风光。境内的罗浮山,集道、佛两教于一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和“中国道教圣地”之美称。博罗土地肥沃,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2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发展“三高”农业条件优越,是广东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水力资源和土地资源都非常丰富, 优良的投资环境,具备发展大工业的条件。
    博罗,自秦始皇33年设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文化、南粤文化在此相互辉映交融,使博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博罗古城在以前还形成三街六十四巷。
    2000年,博罗县辖22个镇。总人口780477人,各镇人口:石坝镇28720蓝田镇5339麻陂镇18694观音阁镇16928公庄镇39188杨村镇34495柏塘镇29072平安镇11221泰美镇32611 仍图镇 17174罗阳镇 127466义和镇26355响水镇16959湖镇镇25401横河镇18527长宁镇36417福田镇31126龙华镇19335龙溪镇54186园洲镇70477 九潭镇 21441石湾镇73735 杨村柑桔场虚拟镇 2561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5年12月31日,博罗县辖16个镇(罗阳、公庄、柏塘、杨村、麻陂、石坝、泰美、龙溪、园洲、石湾、龙华、福田、长宁、湖镇、观音阁、杨侨)。
    博罗县有姚姓居住村17个。
    1石湾姚屋始祖逊公(舜第111世,宗卿5世)
    2泰美芹塘村  始祖四郎、五郎(舜第114世,宗卿8世)
    3公庄镇横岭(橫圳)村上姚屋   始祖为虎君、佳城,是宗卿传人四郎、五郎后裔
    4公庄镇横岭(橫圳)村下姚屋  始祖为虎君、佳城,是宗卿传人四郎、五郎后裔
    5公庄镇陂头神村城角布  始祖成性公(舜第123世,宗卿17世)
    6罗阳镇莲湖村新屋组  始祖为谁?是宗卿传人四郎、五郎后裔
    7罗阳镇莲湖村下寮组   始祖为谁?是宗卿传人四郎、五郎后裔
    8罗阳镇浪头村横岭组    始祖为谁?是宗卿传人四郎、五郎后裔
    9湖镇镇(响水)茶山村上坑姚屋小组  始祖仰田公(舜第118世,属平远景清后裔)
    10石湾镇黄西田头村  始祖濬公(舜第115世,宗卿9世)
    11石湾镇黄西埔脚     始祖祖余公(舜第119世,宗卿13世)
    12石湾镇黄西村委关札村   始祖喜从公(舜第116世,宗卿10世)
    13石湾镇铁场村委集桂村   始祖从何来?几世?因无谱不详
    14横河姚坑村  始祖虓孟公(舜第115世,宗卿9世)
    15石湾镇联岗村   始祖为宗卿第七子达行公后裔,因无谱故不详
    16石坝镇蓝田村蓝坝姚屋  始祖福祖公(舜第121世,宗辅15世)
    17石坝镇蓝田村委岭埔村姚屋     始祖祚公(舜第117世,宗卿11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0: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惠东
     
    到惠东参加祭拜惠州金带街始祖远公活动
    惠东县属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区位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县城平山街道距深圳市90公里,距惠州市38公里,距广州市153公里;距惠州机场17公里,距京九铁路惠州站38公里,距汕头特区240公里,海路距香港46海里。G15沈海高速深汕段、S20潮莞高速公路、S30惠深沿海高速公路及S21广惠高速公路均穿境而过;海上运输可直达闽、港、澳。国家级渔港港口港,有海关二类监管码头。距县城15公里的惠州机场,预计2014年复航
    惠东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暖。2004年平均气温惠州惠东县为21.9℃,全年降水量为1403.8毫米,总日照时间数为2350.7小时,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2005年平均气温为22.0℃,最低0.2℃,最高气温37.8℃,分别出现在1月1日和7月18日,全年降水量为1720.3毫米,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全县有清水河、潮水位站2个水位站,2005年最高水位15.60米,最低水位10.35米。
    全县农业经济全面发展,粮食连年丰过时收;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初步建立起以电子、机械、建材、服装、制鞋为重点,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交通、通讯、能源和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初具规模,以黄埠、吉隆两镇为代表的个体私营制鞋业已发展成为惠东的支柱产业。
    2012年惠东县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9亿元,增长1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2亿元,增长28.1%;固定资产投资163.7亿元,增长14.1%。
    惠东县气候宜人,特产丰饶,风景优美。它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惠东县风光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7○C,平均年降雨量1805毫米。全长176公里的西枝江河贯穿全境,以两岸良田广袤的西枝江为轴心,全县可分沿海、沿江、丘陵山区三类地区,盛产海洋鱼类、贝类、水稻、甘蔗、花生、大豆和荔枝、芒果、龙眼、香蕉、柑桔等。其中白花三黄鸡、梁化梅菜、港口大园萝卜、铁冲牡砺、高潭明姜和蜂蜜等等都是著名的出口土特产品。惠东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既有奇峰异石,又有海湾沙滩;既有名胜古迹,又有现代文明文化,景点众多,千姿百态,栩栩生辉。他们就像一块块闪光的宝石镶嵌在惠东的版图上,又似一首首长诗,一幅幅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多少英雄豪杰为之奋斗,为之添彩,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打扮,为之增辉。
    惠东旅游资源分布面积达806平方公里,占全县地理面积的23.7%。坐落在港口旅游度假区大星山下的海龟湾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著名旅游景点有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平海南门海滩、平海古城、平海鹧洞滨海温泉、港口双月湾、稔山亚婆角、白盆珠水库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白盆珠温泉、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梁化森林公园以及九龙峰旅游区、南山龙岩寺、西来古刹等名胜。还有皇思杨古围村、增光田坑城、平山百丘田革命老区、全省镇一级最大的安墩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增光凤岗天然牧场——“惠东小草原”、县城南湖公园等。惠东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集山、海、泉、瀑、岛、江、湖于一体,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惠东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境内有国家级海龟自然保护区港口海龟湾,有地处沿海的巽寮滨海旅游区和南门海海水浴场,有被誉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的平海古城和建于明清时期颇具特色的多祝皇思扬古围村,有远近闻名的九龙峰旅游区,有省级的古田自然保护区,有“东江红都”高潭老区等众多旅游景区景点,集海、湖、江、泉、瀑、岛和名山古刹等各种旅游资源于一体。
    惠东县一直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县政府充分利用惠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抓住惠州市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海壳牌”项目效应的各种机遇,实施“旅游旺县”战略,致力于把惠东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国际知名度的旅游度假胜地。惠东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来惠东体验一下大自然的真谛,这可是人生一快事!游兴未尽,还可品尝街边小食,或上网《惠东信息港》观看新闻、当地风土人情等等。惠东游分古色游、红色游、绿色游、蓝色游、银色游,简称“五色”旅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0: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惠东县有姚姓居住村17个。
    1多祝镇丁子輋村   始祖元兴公(舜第127世,宗卿21世)
    2白盆珠镇新围村始祖元勲公等(舜第127世,宗卿21世)
    3白盆珠镇塘尾头村始祖元辅公(舜第127世,宗卿21世)
    4白盆珠镇石结路村始祖梦燕公(舜第127世,宗卿21世)
    5白盆珠镇桥子头村  始祖元焕公(舜第127世,宗卿21世)
    6白盆珠镇双下村  始祖元端公(舜第127世,宗卿21世)
    7白盆珠镇红花塘村始祖大恭公(舜第130世,宗卿24世)
    8白盆珠镇直龙尾村始祖元烺公(舜第127世,宗卿21世)
    9吉隆镇塘头村房派始祖铨公(舜第121世,宗卿15世)
    10黄埠镇望京洲村   始祖瑞德、求珍、永祥公(舜第130世,宗卿24世)
    11铁冲镇老圩  始祖成坤公(舜第131世,宗卿25世)
    12吉隆镇東閣村    始祖日亮公(舜第130世,宗卿24世)
    13平海、港口镇   始祖崇基公(舜第129世,宗卿23世)
    14梁化镇圩  始祖秀來公(舜第132世,宗卿26世)
    15梁化镇下横江村     始祖立德公(舜第120世,宗卿14世)
    16惠东县平山镇  始祖秀竹公(舜第126世,宗卿20世)
    17白花镇樟山村  始祖秀竹公(舜第126世,宗卿20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0:5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惠阳

    惠阳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地区,毗邻香港,与深圳、东莞相连,是一方投资的风水宝地。 惠阳于1994年5月撤县设市、2003年6月撤市设区,辖淡水、秋长、新圩、镇隆、沙田、永湖、良井、平潭、澳头、霞涌10个镇和三和经济开发试验区,面积1184平方公里,人口50.77万。区委、区政府驻淡水镇。撤市设区以后,惠阳成为惠州滨海城市的重要组团。境内的大亚湾海域宽有51.8公里海岸线,素有“黄金海岸”之誉;淡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宜于开发“三高”农业、工业和各种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等项目;蕴藏钨、锡、煤、泥炭土等矿产,盛产稻谷、花生、蔬菜、荔枝等农产品,以及海螺、石斑、龙虾、膏蟹等海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惠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1亿元,财政总收入4.4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8元,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外贸出口总额13.07亿美元,农民人均收入4370元。
    坚持“外向带动”战略,积极开展“筑‘巢’引商,以商引商”、“走出去,请进来”为主要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使全区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园区经济初具规模,一批如联想、中建电讯、东亚电子等技术等技术含量高的骨干企业得到了充分发展。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5亿元。
    惠阳区有姚姓居住村3个。
    1惠阳县淡水镇洋纳村委河背村  始祖洲宗公(舜第122世,宗卿16世)
    2惠阳县淡水镇大埔村  始祖永就公、永振公(舜第126世,宗卿20世)
    3惠阳县横沥镇水东村   始祖达智公(舜第108世,宗卿2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1: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大亚湾

    大亚湾地处广东省惠州市东南,在惠东县、惠阳区和深圳市之间。东靠红海湾,西邻大鹏湾。濒临南海,水域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是南海向陆地延伸最深的海湾,如同一个大袋子。湾内有岛屿和岩礁上百个,使其享有“海上小桂林”之美称。
    大亚湾的岛屿和山岭,大都奇形怪状,不但饶有趣味,而且还有不少动人的传说,如“黄鱼涌狮子庵”:传说狮子眼望香港,只有拜过此庵的人,才能在香港“发达”。位于大亚湾西北隅的惠州(澳头)港,三面环山,海底地势平坦,常年风平浪静,回淤少,可供几万吨船舶进出和停泊,是天然避风良港。因水陆交通方便,历史已是一个通商口岸。1982年,国务院批准它为对外开放口岸,1992年批准为对外籍船舶开放。此外,还是广东省一等渔港。湾内泥沙底质,浮游动植物种类繁多,鱼贝类资源丰富,盛产高级海产品,其中有饮誉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的“小桂鱿鱼”、“三门龙虾”。
    大亚湾景点很多,主要有:霞涌大亚湾华海游乐场、似马鞭岛、似老虎洲、熊猫金海岸、清泉寺、岩前万年庵、铁炉峰、螺岭、辣甲岛、三门岛、小桂湾、五洲岛和笔架山等。
    大亚湾区有姚姓居住村1个。
    1大亚湾(西)区东联村社背村   始祖凌安公(舜第135世,宗卿29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1: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惠城

    惠城建制于1988年,作为惠州市的政府所在地和中心区,惠城区是惠州乃至整个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素有“粤东重镇”、“岭南名郡”的美誉。全区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辖桥东、桥西、江南、江北、河南岸、惠环、龙丰、小金口、水口、陈江10个街道办事处和汝湖、三栋、沥林、马安、潼湖、横沥、芦洲、潼侨等8个镇,总人口120万。
    惠城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地处粤东地区的交通要津。东至汕头280多公里,西去广州130公里,南往香港(深圳)80公里,北沿京九铁路可直达北京,离惠州港仅46公里。京九铁路设大站于惠州,惠深、广惠、深河等高速公路及广梅汕铁路在区内贯穿而过,与惠州机场、惠州港、东江河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自然资源主要有钽铌、石灰石、石英砂、花岗岩及铁、钨、高岭土、黄石等矿产。
    历史文化名城:惠城聚人文之萃,孕育了廖仲恺、叶挺、邓演达等一代豪俊,留下了苏东坡、杨万里、文天祥等文人的墨香。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长期在此交融,形成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胸襟和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旅游胜地: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汇江湖之美、聚山泉之秀,集山、江、泉、湖、瀑于一地,市区西湖风光旖旎,与杭州西湖并称天下三大西湖之一,近郊有“岭南第一泉”汤泉、白鹭湖风景旅游区、富力洲际温泉等景区。
    产业基地:打造了“中国男装名城”、“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区域品牌,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纺织服装、塑料化工等产业集群。拥有纺织服装企业2000多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400多家。
    物流中心:三产经济呈现规模化、多元化、特色化格局。日本永旺(吉之岛)、三井物产、美国沃尔玛等多家世界500强商贸企业在城区投资,建成了惠州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金泽国际特流园等一批专业市场,初步具备了粤东商贸中心的功能。
    生态宜居城市: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美誉,近年来,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
    惠城区有姚姓居住村4个。
    1惠城区金带街姚氏  始祖远公(舜第116世,宗卿10世)
    2惠城区水口姚村  始祖达智公(舜第108世,宗卿2世)
    3惠城区小金口镇浪下村  始祖为谁?是宗卿传人四郎、五郎后裔
    4惠城区汝湖、新屋仔  始祖梅山公(舜第123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3-9 11: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考察各地姚氏宗族文化。
    (一)广东阳江阳西上洋


    2013年6月10日,应邀赴广东阳江阳西上洋荔枝节
       上洋镇位于阳西县东南部,背山面海,全镇总面积171.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3万亩,山坡林地11.5万亩,海岸线长达32公里。辖区内有19个村委会,其中纯农业村15个,纯渔业村3个,1个街道村委会,总人口6.2万人。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是阳西县一个较大的半农渔镇。
       近几年来,镇委、镇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做好“山海文章”,大搞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带领农民发展“三高”农业,促使该镇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西瓜、荔枝、花生、蔬菜和海水养殖五大商品生产基地,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800多年前,北宋末年,海南琼州知府姚伯周任满,买舟携眷还乡,途径南海海绵,为风浪所阻,到达上洋村,便弃舟暂避,定居上洋村和白石村。“姚伯周进士出身,满腹经纶,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希望他们登科及第。因姚氏崇文重教,不少人考上举人或进士,姚氏家族日渐壮大,成为上洋村第一姓。据资料统计,在清代自乾隆至光绪年间,上洋姚氏家族文武进士、举人、贡生有17人,七品以上官职有8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3 21:23 , Processed in 0.1300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