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6|回复: 15

姚永刚|南部大王姚氏祠堂壬寅修缮纪实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4-6-26 15: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4-6-26 16:09 编辑

    南部大王姚氏祠堂壬寅修缮纪实

    姚永刚

    概述
        2022(壬寅)年,对于我们大王庙姚氏家族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姚氏祠堂旧貌换新颜,涅槃重生;  这一年,老前辈族人们为祠堂复归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这一年,广大宗亲们同心同力,为祠堂的修缮慷慨解囊,助资如潮…


        壬寅祠堂修缮早已尘埃落定,一切又回归平常,但,我们不应忘记那段历史,更不应该让它消失在岁月长河中。我,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有责任和义务用文字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我认为这是我们姚氏家族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一个家族的团结、奉献和对祖宗的敬重,这种精神值得永远传承下去。


        我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每天晚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便斜倚在床头,用手机书写,断断续续地或几十百把字,或三两百字,在脑海中尽力搜寻回忆祠堂维修中的那些点点滴滴,原还当时的情景,然后再形成文字,经反复修改终于成篇。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4-6-26 15:20 编辑

    修缮前正面
    修缮前后面
    修缮后正面
    修缮后后面

    前言
        人云: 祠者,祭也。祭先人之神主,习家族之咸规,怀先人之恩德,励宗族之苗裔。祠堂是祖先灵魂的寝堂,是后裔祭祀祖宗的场所,是教化后人敬畏人生、规范行为和惩恶扬善的神圣殿堂。它是一个宗族的根,里面供奉的虽为逝去的先人,但其目的却在于作用和影响后人,后人没有理由不保护好自己的"祖根"。
        就我大王庙姚氏祠堂而言,据推断初建于清道光年间。祠沿南北纵向中轴线,呈上下三层两进院落式布局,古朴厚重,庄严肃穆,错落有致。上立正堂三室,外傍左右侧房,下建厅房三间,东西厢房,四面合围成井院,很是气派。祠自建成之初至今历时两百余载,岁月沧桑,世事变迁,现仍存于世,实属祠之万幸,亦我族之万幸!
        由于祠自建成以来历史久远,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必然会由于各种原因经历多次损毁,又经历多次修缮。而最先的修缮却无碑文记载传下来,现已无从知晓其修缮过程。为了叙述方便,就将最初的那些无文可考的但的确又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修缮统称为"祠堂初缮";把2001(辛巳)年祠堂修缮称为"辛巳复缮";将2022(壬寅)年修缮称为"壬寅再缮"。本篇文字记载的是"壬寅再缮"的前后大致经过,属纪实性回忆文章,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不当之处,望各位宗亲雅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堂修缮前
    中堂修缮后


    (一)
        公元2022年,农历壬寅年,4月5日清明节,天晴。这是自庚子(公元2020)年初发生新冠疫情以来连续第三个清明节没有在祠堂集中举行祭祖大会了。为了防疫,两年多来,国家禁止民间组织举办大规模人员聚集活动,清明节祭祖活动也自然在禁止之列。当日上午,姚永刚宗亲独自前来姚氏祠堂为列祖列宗上香祭拜,正巧碰着也从家里赶来祭祖的姚树全、姚先根、姚先江和姚先良四位宗亲,大家凑在一块儿,决定每人出资200元作为本年度清明节香火钱,然后各自点上一柱香和蜡,集中在祠堂祭拜了一下祖先,就算是代替广大宗亲完成了往年那热闹而隆重的一年一次的清明祭祖活动。祭拜结束后,大家顺便在室内转悠参观,结果发现室内为阻隔灰尘已吊顶多年的棚顶出现了约一平米大小的不规则水渍痕迹。这说明祠堂屋顶已经漏雨了,须及时处理才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请盖瓦匠上房将青瓦重新翻盖一遍。大家商定,这事交由先良和先根二位宗亲来负责落实,以便尽快联系工匠上房实施,雨季马上就要到了,耽误不得。为了便于联系和沟通,也便于开展工作,大家商议叫永刚宗亲建个姚氏家族微信群,取名"姚氏宗亲群"(后改名"南部县大王庙姚氏宗亲群"),大家回去分头行动,尽快地各自将身边认识的其他姚氏宗亲拉进群来,以扩大群的规模和影响。事实证明,这个宗亲群在后来的一系列的宗族事务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宣传和联系作用。当初的这个建群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接下来的事情并不遂意,清明后接连几天,先良先根他俩都没有落实联系到匠人,要么对方不愿意,要么对方没时间,定了的事情自然也就无法落实,既着急又郁闷。一个星期过去了,翻盖的事情还是没有着落,先良和先根再次来到祠堂看看情况,紧闭的祠堂大门,静悄悄地立在那里,他俩心里很不是滋味,尤其是先良,有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之感。这时,他们碰见了姚先诗宗亲,见着先诗,先良竟突地对他发起了无名火,将这几天来的郁闷一古脑儿倒了出来:"诗哥,你把你住的那间房子腾出来,还给祠堂…"先诗当然一如既往地摇头拒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4-6-26 15:26 编辑

    左侧房,修缮前为私人住宅。


    左侧房收回修缮后为左室祠堂。


    (二)

        说起先诗与祠堂的关系,还真的是"渊源流长"。祠堂坐北朝南,正堂三间乃单檐悬山屋顶抬梁式木质结构,左右两侧各傍一间单檐悬山式穿斗结构木质侧房,形成五室整体相连的一字排列的青瓦屋面木质结构建筑形式。但其左右两边侧房不知从何时起又缘于何由竟然化为私人之住宅。右边侧房据传乃姚复义宗亲所居,后由其过继之子继承并出售给一刘姓人家,刘姓人家于70年前将其拆而迁之,故右边侧房早已荡然无存(其屋基地用途几经改变最终硬化为现在的道路);左边侧房则一分为二,后半室归姚国忠宗亲所有,后由其长子先品宗亲继承,现已归属于先品之次子永强名下;而左侧房前半室连同一间祠堂正房则由先诗祖上居住,现已传至先诗这一辈。当初三正两侧的五室祠堂,现如今仅余两室为祠,一室拆而为路,另两室分而民居!二十一年前的辛巳年(公元2001年),第一任理事会成立并着手修复祠堂时(即"辛巳复缮"),迫切希望收回由先诗宗亲居住的那间正堂,使三间抬梁式房屋终归完整,然后再打算进行统一修缮。当时以理事长姚先成和顾问姚开国二位宗亲为代表的理事会团队,在这间正堂的回归上想尽了办法,也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当时由于存在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最终未能如愿收回而不得不暂时放弃,只得调头对剩余的另外两室进行改造。二十年来,姚氏宗亲每每举行清明祭祖活动,均只能挤在这狭小的两室正堂内进行,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姚氏子孙并没有停止对那一室正堂的收复工作。自2001年恢复清明会以来,第一任理事会班子成员无时不刻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始终收效甚微,就这样年复一年,一晃二十年过去了,直至2022(壬寅)年清明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4-6-26 15:30 编辑


    右侧房修缮前后对照图



    (三)
        这次先良与先根二位为屋顶翻盖不遂而发愁再次来到祠堂转悠的时候,忽然碰见了先诗,先良竟突生无名火叫其腾房,跟以往一样,自然没有任何效果。然而,正是这一次对先诗的"冒火劝退",仿佛一下子激起了先良内心那股一定要收回祠堂的强烈愿望。从那以后,先良就隔三差五往先诗那里跑,情理结合,极尽所能劝其"腾屋退房"。中国有一句古话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许是被先良的执着所感动,又或许是因为人上了岁数其心境和想法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反正,最终先诗他终于松口了,同意外迁腾房,条件是外择一地由祠堂负责为其新建两间共约60平米的单层住房。这个来之不易的"同意"整整推迟了一代人时间,现在终于同意了!时间是个好东西,它能解决一切问题!先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远在成都的永刚宗亲。永刚也很兴奋,立即电话询问村上领导关于新批土地建房的相关政策,得到的答复却无疑像泼了一盆冷水:受耕地红线保护,民房只能原址重建,土地新批已冻结。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熄灭了。无法得到合法的新批土地,一切都是枉然。看来外迁新建这条路是走不通了,只得另想其他办法。经过商议,永刚想出以房换房的主意,并且愿意将自己的一处环境还算不错的原养殖房无偿提供出来,只需增改水电及厨厕等生活设施便可入住。经过一夜考虑,先诗他不同意此方案,对先良说:"我哪儿都不想去,还是在原地方好"。在原地方,便意味着那间正堂就很难腾退出来,兜兜转转一圈又仿佛回到了原点。先良又跟先诗商量:"在原地方居住不是不可以,但正堂那间屋一定要腾退出来,你就住这半间侧房吧,我们祠堂再负责在你居住的这半间偏房内新搭一木楼,以扩展住房的使用面积,那些杂七杂八等不常用的东西就可以放楼上去,至于厕所,可与邻里人家共用"。先诗很是为难:"这半截子屋咋个住得下?厨房厕所吃饭睡觉挤在一堆啷个得行?"。事情很是棘手,仿佛无解。


        转机出现在永强得到这个消息后主动给先良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愿意把那半截侧房让出来交给先诗住。真是峰回路转!多了这半间房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厨房厕所统统就可以在这半间房里解决了,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要对这一整间侧屋拉通进行整体布局改造,满足一个人的吃喝拉撒睡等基本的生活居住条件。先良找来一直在老家附近从事房屋建筑包工的本家姚先杰宗亲,把这一改造任务全权委托给了他,要求他尽心尽职,全力以赴尽快完成,包括材料的采购,工人的组织,施工的安排等等,先良先根则监督质量进度安全和资金的支付管控。经过前后十多天的施工,终于具备了搬迁条件。时值五一劳动节假期,距清明节已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了。此时,永刚也从成都赶了回来,与先良先根一道,加入到了整个祠堂的改造修缮中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4-6-26 15:34 编辑

    修缮中


    (四)
        凡事儿都不简单,简单的都不叫事儿。从4月5日清明节至今,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这对姚氏祠堂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月,是使祠堂能否重获新生,或说是涅槃重生的关键的一个月。感谢先良的执着、先诗的配合和永强的义举!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几经波折,终于完成了第一任理事会老前辈他们想完成而始终没有完成的事情,实现了他们的夙愿。


        接下来自然就是修缮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资金的筹集、材料的准备、动工吉日的确定以及工人师傅尤其是木工师傅的落实等等。万事开头难,要做的事情很多,需一一落实到位。其中最难的还不是上述这些,诺大一个破旧不堪的祠堂该怎么个维修法?按什么标准去维修?要达到怎样的效果?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庄严而神圣,我们不敢乱搞。先良提出,古代祠堂建筑文化主要突出的是木头元素和石头元素,在整个维修过程中要以木头和石头这两种建筑材料为主,尽量不要显露出钢筋混凝土等具有现代气息的材料元素,同时主张按"先天上后地上"的维修顺序进行施工;永刚主张"修旧如旧、力图原貌、尽力而为"。他们的这种维修理念和主张一直根植于整个祠堂的修缮过程,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过改变。"力图原貌",祠堂的原貌是什么样子呢?先良和永刚他俩多次去参观其他宗族的至今仍保存较完好的附近几处祠堂外貌,同时拜访咨询从小就住在姚氏祠堂附近的八九十岁的本族老人,通过他们的回忆讲述,大致了解摸清了祠堂在民国时期原来的样子:前壁裙板窗花配上三道大门,高高的门槛是最明显的标志。根据川东北地区民俗,凡老百姓修房建屋,婚丧嫁娶,乃平生大事,其动土(动工)日期不能擅自作主确定。为了讨个施工吉利和四周安宁,往往要找个懂易经风水的地理先生看个黄道吉日才能开(动)工,动工时自然少不了用香蜡纸炮及神符神水等来进行祈祷保佑之类的庄严仪式,祠堂维修也不例外。根据地理先生看定,姚氏祠堂动工日期最终确定为:岁次壬寅农历四月初八日(公元2022年5月8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缮中

    (五)
        匠人已落实,日期已确定,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当然就是材料的采购(重点是木料)。要采购些什么样的木料呢?首先,要恢复前壁的三道大门,自然少不了需要采购与它相应的门板、门槛、门枋和照面等主要木料;其次,老祖宗在初建祠堂时,为了增强房屋的稳定性,对于每一架步的檩条下边均配置一根或两根与檩条平行的俗称为"纤"(音qian,学名叫"枋")的木料横架在两柱之间,形成上檩下纤或双檩双纤的稳固结构形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祠堂破坏严重,檩下的"纤"木多半卸作他用,形成"有檩无纤"的现状。前次修缮(2001年"辛巳复缮")因资金原因也未能完全恢复其"纤"。而这次就必须要把尚缺的纤木配置上去,形成檩纤俱齐。通过统计,三间正堂(主要是左右两间)需要增补更换的檩和纤多达19根之多,根据房屋面阔架铺,所购木料每根应不短于4.5米,要求所购木料均为柏木原料,包括两根柱子。为了了解市场行情,先良驾着私家车,拉着永刚一道连续考察了解建兴、定水、老鸦、南部等几处木材市场,其中,在老鸦的一处专卖古建筑拆卸下来的二手木料中,一根长约6米,直径35厘米的二手圆木柱头竟要价7千元,简直贵如文物,令人望而却步。他俩在南部县木材市场考察时听说阆中水观有个较大的木材专卖市场,便立刻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水观镇。水观的木材市场果然不小,沿公路两边占地较广,大大小小卖家怕有好几十家。他俩顶着骄阳,一家接着一家选看木料,对比价格。在一处堆放的木料中,他俩看上了一根长约5米的二手旧柏木方料,此料方正笔直,其断面尺寸大,价格也不贵,用来做正堂门槛再合适不过了,便意欲买下。但,先良脑中却突然闪出了一个念头:这是祠堂用料,咋能把别人用过的旧东西又用在老祖宗身上呢?那不是有辱祖宗吗?便决定放弃此木料,他俩由此决定,在本次祠堂修缮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木料和石料,统统使用新料,不得使用二手旧货,这是一个硬指标。


        第二天一早,他俩便租了一辆农用货车,约上建忠宗亲,还有祠堂出纳员先根,一行几人直奔阆中水观木材市场而去。在水观市场,主要选购的是祠堂前壁的各种型号的方料和两根柱子圆料。其方料断面尺寸由永刚斟酌确定后提供给卖方师傅,卖方则按此尺寸严格裁料加工。而确定尺寸大小的总原则是:祠堂中门的门槛、门枋和照面的断面尺寸均要大于两边次门的尺寸,且左右次门大小对称相等。时至下午裁料完毕在返回时又来到南部木材市场,顺便采购了19根檩木及椽子(俗称"角子")数捆拼在一起同车运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缮中

    (六)
         四月初八日动工日,新的一拨木匠工人进场(原有一拨木工在木料采购回来时就进场加工檩木,后离开,初八动工后换为另一组木工)。新木工进场第一天便提出了一个要求,由于他们离家较远,要求主人家(祠堂)每天中午为他们提供一顿午餐。这个原本再平常不过的要求,一时半会儿还真把他们给难住了,中午这顿"匠人餐"由谁来煮呢?遥想二十一年前的"辛巳复缮"期间,那时祠堂所在地12村3社,姚氏本家几户宗亲主人都还年轻,"匠人餐"随便委托哪家代煮都不是问题,那时不仅仅是"煮饭",往往还干"义务活",搬个木料,递个砖瓦,运个河沙什么的,只要先成先明他们一声招呼,附近的他们便毫无怨言地全力以赴。就连最初复办的好几届清明宴会,都是祠堂从县城农贸市场购回食材,由附近的本家年轻的女性们打帮手,配合请来的厨师,很轻松地就完成了十桌八桌,甚至是十几桌菜肴的烹饪加工。后来祭祖人员多了,规模大了,席桌才由自办改为对外承包的坝坝宴形式。时过境迁,当初还算年轻的那批宗亲们,现大都上了年岁,连走路都成了困难,哪还有能力来代煮"匠人餐"呢?而年轻的一代又都在外打工,只是逢年过节才回老家一趟,更无"代煮"的可能。现在,木工师傅们提出的午餐要求,这事还真让先良永刚他们纠结了好一阵子:请人代煮呢成本太高不划算,自己回家解决呢耽误时间不现实,如果安排金子山养老院定时送餐又路途较远不方便…几种"午餐"方案都被一一否定,最后永刚提出是否可以在大王场上指定一家餐馆就餐,就餐时本人签字,最后祠堂统一结账。此方案现实可行,先良便骑车去场上很快就落实了餐馆,制定了标准:每人按15元一餐标准执行,由餐馆自行配菜,如吃抄手或水饺之类的,则降为12元,管饱。


        本来搞工程,最简单的就是找个施工队进来包工包料,甲乙双方签个合同整体承包出去,甲方只负责质量进度安全等,最后交验付款了事,既单纯又省心。但搞旧的维修工程就不一样了,点多面广,没有设计图纸、固定模式和统一标准,灵活多变,没有哪家施工队愿意整体承包,除非出价很高。先良永刚经与树全、先根、建忠、依坪等宗亲商议,最终采取计时点工自己管理的施工模式进行祠堂修缮,这无疑会加重施工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和辛苦程度。在整个祠堂的修缮过程中,木工是最主要的工种,他们的用工占比相当大,其工天单价和工时长短将直接决定工程的人工费成本和工程进度。考虑到正值春夏之交,天亮的早,白天时间长,为了赶在酷暑前完成修缮任务,他们要求木工师傅们每日工作时间延长一个小时,由最初商定的8个小时延长至9个小时,早上7点钟前务必进场开干,单价也由每天的220元标准调至240元,这一标准直到工程完工都没有发生过改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檐口前后对比


    (七)
       根据"先天上后地下"的修缮原则,最先开工的当然是匠人们爬上房顶去揭瓦,添纤、换檩、补椽,最后码脊和盖瓦,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一系列的"天上"施工。三间正堂,最重要的是居中那间,列祖列宗神龛牌位就设置在那里,二十一年前的"辛巳复缮"时,第一任理事会前辈们便业已完成了中室上边的纤、檩、椽的改造工作。这次"天上"修缮的重点是对左右两边正堂进行纤、檩和椽的增补更换改造。改造的原则是,将房上原檩木一一拆换下移作纤木,而新购的19根粗大圆木则用来担当新檩重任。对于椽子("角子"),由于新购椽子厚度不够,在更换时,均采用两片重叠起来使用,合二为一,使新椽的厚度与旧的相匹配,也增加了牢固性。"天上"的事情除了纤、檩、椽外,还有对右"排山"的"白水柱"和"门进柱"的更换(由砖柱换为木柱)施工,以及檐板(俗称"扑方")和公母吊檐瓦的安装等等,一样工序都不能少。"码脊"也是"天上"的一件大活计,一座房屋有无气势,往往能从"脊"上一见便知。由于姚氏祠堂距今修建至少已有两百年历史,在现代人的眼中其空间高度相对不高,因此,先良和永刚要求在"码脊"时必须把中粱之上的屋脊尤其是居其正中间的"脊帽"尽量用青瓦垫高、两端的翘角造型也尽量向上翘,以显示出祠堂的雄伟气势。在这里,需要特别提一提"脊帽"最上方安置的红色"宝瓶",它还真的与姚氏祠堂有点缘分。为了安置一个"宝瓶"于"脊帽"之上,先良他个人还专门去买了瓶红花郎白酒,怎奈瓶体较小,与高高的"脊帽"不协调配称。他们正为如何才能得到一如意"宝瓶"而发愁。一日,先良载着永刚去太华乡参观宋家大院古建筑时,却在一农户家中意外得到此"宝瓶",他俩如获至宝,小心翼翼捧回,装满河沙,往上一放,既大气又醒目,十分协调配称。看来,这宝贝仿佛就是特意为我们留着的。


        "天上"的事儿并不复杂,也就十来天的工夫,其重点是安全,属高空作业。幸运的是,从开工第一天上房开始揭瓦到盖好最后一片青瓦下房结束时,所有施工人员一切顺利,毫发无损。


        "天上"结束,便全面转入地上施工,实际上,这时的维修才真正开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6-26 15: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挖出室内原石板
    铺好后室内地面

    (八)
        地上的工作,首先是推倒拆除祠堂四周的破败墙壁。具体来说:(一),三室前墙壁,连同原门窗统统一拆到顶,每一室全部置换为新的柏木门窗加裙板。(二),三室后壁墙,除中室后壁倚附着神龛牌位木架暂时无法拆除外,其左右两室后壁砖墙一应俱拆,均换为青砖白缝墙,其"一穿"之上则裙板到顶。(三),祠堂右侧墙(俗称"排山",又名"山墙垛子")的处理,除了将前边两根砖砌方柱换为圆木柱外,"一穿"之下的原砖砌抹灰墙自然要拆除换为仿古的青砖白缝墙,"一穿"到顶则为翻新篾片抹灰刷白壁。(四),祠堂左侧墙(两堵墙)。一是原与先诗宗亲相隔离的土墙(抬梁之上为砖砌墙),它将正堂内室一分为二,现在必须推倒除掉;二是现与先诗宗亲重新隔离开来的原侧房土墙,这在先期施工时就已拆除置换为砖砌抹灰墙,在其向祠堂的一侧在后来的施工中被改造为玻璃展示柜。当工人们把正堂一分为二的那堵原隔离土墙推倒时,眼前的景象让大家吃惊不小。只见其门进柱和前金水柱在俗称为"一穿"的以下部位蠹蚀严重,原本一尺为径的圆木竟蠹蚀多半,仅仅剩下手臂来粗的柱心了!前次"辛巳复修"时,由于此"排山"作为与先诗的隔离之墙,当时仍然保留着这堵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形成的夯土墙,这堵土墙把整个从门进柱到后檐柱之间的几根室内木柱头的下半部分包裹得严严实实,所以未发现虫害现象。这次推了它,露出来的木柱,竟是这般的触目惊心!解决的最好办法当然是拆除病柱,以旧换新。但这种穿斗加抬梁的房屋结构,其柱、枋、檩、椽加穿片之间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均相互牵连,要拆换谈何容易!一位木工师傅建议,将"一穿"之下的蠹蚀严重的病柱整体锯掉,用同等长度的新圆柱接上取而代之,这种办法倒是简单可行,但柱的整体稳定性和牢固性变差,尤其是横向抗力大打折扣。到底该怎么办?先良他们也拿不定主意,便通知树全、建忠、依坪等几位宗亲到现场来确定方案。经过大家的共同讨论商议,又结合木工师傅们的建议,最后达成了一致的处理意见:保留原柱心,用药物全面消杀,以原柱心为圆用若干木片依次镶嵌围箍成圆柱形,同时用铁钉将各个木片与柱心紧紧相连,然后再用锯木粉末拌和硅胶调成黏糊状,尽力将其揉进木片之间填满其缝隙,待阴干后打磨成形。由于是将木片一片一片地根据实际长短镶嵌上去,很是费工,一个木工师傅一整天也干不出多少活计来。先良"偷眼学艺",第二天便代替了木工师傅自己仿着干了起来,节约了不少人工费。祠堂右侧外"排山"(山墙)的部分木柱子问题也很严重,虽不是虫蚀,却遭遇了水蚀,曾被雨水长期侵蚀而使柱子的局部木质变脆变腐。最后也是先良动手,先根配合,采用"挖腐嵌新、局部替换"的办法进行修复处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15:30 , Processed in 0.1590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