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5|回复: 33

平台统帅、福建总督姚启圣传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4-10-9 08: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4-10-10 17:53 编辑



    平台统帅、福建总督姚启圣传记

    原著:姚国强

    序  言


      清兵部尚书、福建总督姚启圣(1624.10.26-1684.1.16)是康熙年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收复台湾的决定性人物和平定三藩之乱的重要历史人物。2024年10月26日诞辰400周年之际,笔者有幸记叙了启圣公的生平事迹。
      回溯康熙初年,姚启圣身处“三藩祸乱”与台澎割据的动荡时代,东南沿海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面对此等困境,启圣公挺身而出,以满腔的家国情怀与非凡的胆略,实施了一系列惊世骇俗的策略——“捐资募兵”以平定藩乱、“开‘修来馆’”以瓦解郑军、“开海复界”以通商惠民、“荒政施策”以赈济灾民、“广捐学田”以兴教育才……他凭借这些举措,剿抚并重先后成功收降20余万藩兵、郑军,不仅迅速恢复了东南沿海的安宁,更将台湾重新纳入祖国版图,其过程之艰辛、成就之辉煌,无不令人动容。启圣公倾尽所有,不惜付出个人全部财产与心血,只为国家统一与浙闽粤三地的繁荣。他的“公而忘私”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更是这份心怀天下的忘我付出,让台湾得以回归,沿海与台湾人民重获安宁,台湾的经济文化也迎来了新的生机。在收复台湾后,面对台湾弃留争议,启圣公又展现出前瞻性的眼光,率先主张保留,甚至提出设“台湾行省”的主张,又建议善待郑氏后裔,为海峡两岸的和平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撰写的姚启圣传记过程中,笔者首次将“再造全闽碑”、“台南孔庙牌位”、“妈祖祖庙立像”、“八闽童谣”、“学田碑”、“铁观音传说”等背后的感人故事一一呈现于世人面前,每一幕都扣人心弦,令人读之潸然泪下。这些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启圣公卓越贡献与高风亮节的永恒铭记,笔者有幸首次以微薄之力全方位还原了康熙初年姚启圣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的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记得2007年6月26日,通过绍兴友人徐雪扬的牵线,姚德忠与笔者叔侄一行5人首次回到了浙江绍兴老家,拜访了时任姚家埭村书记姚建秋等人。随后,深感家族历史厚重的笔者相继在《绍兴县史志》发表了2007年第4期的《平台统帅福建总督姚启圣》和2008年第1期的《绍兴姚家埭姚氏一脉小考》。其后一年内根据掌握的线索,多次前往姚启圣故里绍兴各地走访、拜访,与众多热心人士交流。相约《绍兴晚报》首席记者周能兵与“碧云天”先生一行,赶赴绍兴漓渚姚启圣公墓地初次祭祀;专程拜访了绍兴陶氏族长陶家骏(1922-2023年)老先生,深入了解了姚氏谱的编纂细节。又有幸先后结识了绍兴孙伟良、陈飞燕、马云庆、包继清、童志洪、金水福、封晓东、王李强、夏志中、裘夏杰、鲁锡堂、徐智麟、王光朝、谢云飞、冯建荣、金华定、蔡林利、吴岳坤、吴国芳、吴纪林、倪锐、倪铮、范青松、高王忠、祁瑞根、何信恩、袁三思等人和姚家埭族人姚建栋、姚金春、姚建和、姚冀越、冯(姚)长根、姚敏、姚德冰、姚景顺、姚家法、姚苗苗等人,以及全国各地朋友如姚学谋(研究姚崇第一人)、姚能宏、姚铁璜、姚泽嘉、姚加怀姚福金父子、姚南昌、姚燕军、姚延中、姚承坤、姚钟尧、姚建国、姚京平、姚张火、黄启明、姚倩、姚耀宁、姚尚明、姚永清、姚守仁、王建平、王洛勇、王平、金卫其、陆绮虹、沈怡华等人以及长期研究姚启圣生平资料的厦门大学、澳门大学等校师生,姚启圣及其部属史料研究者、明清史研究者等众多热心友人。期间,先后到访了绍兴陶堰、龙山后街、漓渚、名贤馆、名人馆、文理学院以及杭州、德清等地,让笔者得以更全面地了解了姚启圣这一历史人物及其家族历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首个清明节祭祀启圣公墓后不久的2008年5月8日,完成访祖心愿的105岁曾祖母姚周阿大(1904-2008)安详离世。此后的10余年间,笔者与叔父数十次前往绍兴祭祀、走访,同时查阅了大量相关史料进行深入的查证和研究。相继得到多位姚氏文化和姚启圣文化的研究学者、友人的长期支持与帮助,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让笔者对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从最初的模糊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姚启圣的公心、谋略和胆识更深深地打动了笔者,从而促使笔者以第一手详实史料挖掘了姚公收复台湾背后的故事。
      康熙三年(1664年),即姚启圣高中乡试第一(解元)的次年出任香山知县。在任期间,他因地制宜施行边政,广设方略、开诚布公剿抚等以兴利、除害为己任,政绩斐然。然当地战乱频发,前七任知县均因赋税不足相继入狱,他被迫“开海禁”以完税自救。三年任期届满,以“卓异”政绩即将升迁之际,当地清廷官员与台郑官员的走私案发,牵连了“擅开海禁”一案,个人未取分文的姚启圣巧遇大赦,方才得以免死,而索取巨额贿赂的总督、巡抚二人则在大赦之日被迫自杀。在流放海岛的日子里,姚启圣贫困交加,妻儿相继离世。幸得范仲淹家族、香山百姓等人支持下,再次发挥经商天赋,得以富甲一方。然而,“三藩之乱”的爆发打乱了他的经商生涯,藩乱即将祸及家乡绍兴之际,只得再次挺身而出,重新出任诸暨县令。
      在平三藩的过程中,他先后招降藩王耿精忠、大将韩大任、刘进忠等人;在与台郑分裂势力的斗争中,又先后招降了包括林翰、许毅、苏堪、陈昌、朱天贵、刘敏、魏国柱等将领在内的10万余人;在福建总督任上,极力为福建各界百姓争取福祉。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先后收复金门、厦门等地,除台湾地区外的福建全境被收复;又在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重新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前的三年多时间内,先后九次举荐;在疽病日益恶化、多次昏迷之际,以全家老少120余口人的性命再次担保此前已被闲置十三年的施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二十二日澎湖被平定。近二个月后的七月十五日,即姚启圣拥有“征剿”“招抚”大权的次日,郑克塽派员前来请降;七月二十日,代表姚启圣总督的使者抵达延平王府招抚,台湾事实上得以收复。钱塘潮涌之日的八月十八日,之前据姚启圣奏请的《招抚台湾贼众应如所请事》,清廷正式向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人“颁赦招抚”,象征着台湾被正式收复。
      收复台湾之际,姚启圣又连续上疏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恢复五省迁界、开放六省海禁、整顿风俗、裁减冗官和绿旗兵丁以及归还绿旗官兵久占民房等方方面面。这些建议不仅诠释了他对国家统一、稳定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他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九月十五日,福建各界为启圣公举行“天下古今所未有”的60大寿祝寿活动,以表达感恩之情;祝寿诗词由870人参与撰写,并由四方八郡绅士、耆老抄录;又将启圣公诗文、奏疏文告及民颂民谣汇刊成册,是为《闽颂汇编》初编版;是日晚,已达成收复台湾心愿,却已病入膏肓的启圣公向夫人少沈氏“笑指彩云撗”,述说自己的欣慰之情。
      十月初一日,福建洪江之畔,全闽士农工商各界共同揭幕了“姚公再造全闽鸿功碑”,以纪念启圣公再造闽台的丰功伟绩。已届92岁高龄的侯官县士坤何森,现场宣读碑文,颂扬启圣公的功德:“功在社稷,泽在生民”“大老爷累疏开界复业,使蓁莽转为桑麻,狐兔化为鸡犬。今沿海千里,处处茅檐,妇子得返旧业,饱麦薯足鱼蟹者,是谁之赐也?”……
      被招抚的郑克塽、刘国轩等人,至十一月十一日先后抵达姚启圣的福建总督府,又被陆续护送进京;十一月三十日(1684年1月16日),了却“数年未了之心事”的姚启圣疽病复发,安然离世。他病逝之际,十一月,福建大雪纷飞,积雪盈尺(《上杭县志》载);十二月,又大雪连降三昼夜(《沙县志》载)。姚启圣的离世,让福建百姓无分贵贱、老幼,皆悲痛不已,纷纷塑像建祠纪念;漳州、泉州两地百姓,争相请建启圣公衣冠冢;福州民众未能如愿将启圣公安葬于城外东山,便各自出资建启圣公祠堂,又在家中供奉启圣公神像“每食必祭”;台湾、绍兴、福建等地学宫和妈祖祖庙及各地妈祖庙,遍设启圣公神位或塑像祭祀。当启圣公的灵柩出福州西门归葬故里之际,福建各界送别的百姓堵塞了街巷,跪地祭奠、号啕大哭,送行者绵延数百里,直至闽浙交界的仙霞关。
      姚启圣去世之后,福建各界述说的《痛哭总督大老爷姚恩德》,详细记叙了他生前所做的30多款德政;加上之前《闽颂汇编》初编版,最终汇编成由朝廷收录,礼部侍郎富鸿基、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作序的定稿,内容涉及“平定福建、收复台湾、招降纳叛、筹措军饷、举荐将才、兵屋还民、救赎妇幼、照顾残弱、开界复业、荒政施策、平稳物价、端正风气、剔除旧弊、禁革苛政、捐资助学”等诸多方面。
      数十年后,安溪人李光地所撰《榕村语录续集》中仍然这样记载道:“至今有官吏不肖为恶者,相率而哭诸姚庙;雨畅有愆,相率而祷诸姚庙。人心所向,亦即有灵。”安溪县亦是如此,为姚启圣“立大庙,香火之盛无比!”绍兴陶氏族人陶元藻(1716-1801年)在《全浙诗话》中如此评价:“迨台湾之乱,冲锋陷阵,虽施琅功,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应时以输军饷,重犒以收士心,俾琅用兵多寡,出师缓急,靡不如意者,皆少保(即姚启圣)之力也!”
      其功绩史不绝书,甚至在清末150多名爱国学子为反对签订中日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而爆发的“公车上书”事件时,还提及了二百多年前的姚启圣平台之功,其中包括两江总督沈葆桢(林则徐外甥兼女婿)之长孙、清末船政大臣沈翊清,“末代帝师”陈宝琛胞弟陈宝瑨等人;曾任民国总统的徐世昌晚年所著的《晚晴移诗汇》中,还收集了姚启圣的诗进行编录。
      另外,启圣公过世八十余年后,乾隆皇帝还因其平台功绩,奖“别业(别墅)”于姚家,又将姚公神道碑及1827页的《闽颂汇编》等资料收录内廷,由纪晓岚、邵晋涵等人为姚启圣父子修传;而记录启圣公捐修绍兴三江闸的《三江闸务全书》,更成为后世名臣嵇曾筠、刘统勋等人的治水参考资料;2013、2014年时任绍兴市副市长(现为绍兴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冯建荣又多次将其整理出版。
      如今,笔者与亲叔姚德忠等人先后20多次赴绍兴实地走访、考证,有幸全面还原了当时的历史,特别是以第一手史料为依据,深入挖掘了北京档案馆“镇馆之宝”的《剿抚澎台机宜》,以及国家图书馆的《闽颂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称“故宫博物院文献部(馆)”等)的《保举能员加强漳州、泉州海防事题本》等史料背后更多的史实,首次向读者还原了施琅平定澎湖、姚启圣收复台湾的这一历史真相,又与众多友人一起为传承启圣文化、修复故居墓葬做了一点点有益的事。但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再次回顾启圣公这一波澜壮阔的人生时,我们仍然不得不为他的英勇和智慧所折服,也不得不为他的赤诚之心和责任心所感动!
      值此纪念收复台湾首功之臣姚启圣诞辰400周年(1624-2024年)、收复台湾340周年(1683-2023年)之际,笔者希望通过首撰姚启圣年谱、长篇传记,再次强调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此铭记这一段伟大的历史。他的故事,也必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后人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2024年7月16日





    作者介绍:姚国强,又名陈国强,姚启圣后裔,浙江省桐乡市市场监管局干部。

    顾增宝老师为姚启圣拟楹联三副
    (一)

    辕门外马嘶箭射尚未胜负

    虎帐内兵筹智谋早知输赢


    (二)

    一统山河铭记春秋社稷

    三江水闸未忘故里情怀


    (三)

    功高盖世献收台剿抚策

    德厚流光照驻岛勤劳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08: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目  录


    前    言:钱塘潮涌………………………………………………………………………………1
                传     略……………………………………………………………………………2
    第 一 篇:少年天才,家传有序………………………………………………………………3
    绍兴姚家埭………………………………………………………………………………3
    绍兴姚家埭姚氏…………………………………………………………………………5
    附:绍兴姚家埭姚氏源流考………………………………………………………6
    附:《绍兴姚氏谱》修撰者(姚振宗)年谱(部分)………………………………7
    翩翩少年,文武全才……………………………………………………………………8
    一是所在的绍兴姚氏家族…………………………………………………………9
    附:稷下学宫………………………………………………………………………11
    二是与陶堰陶氏世代联姻………………………………………………………14
    三是与金墩潘湖黄氏联姻………………………………………………………16
    四是世代友好的范仲淹家族……………………………………………………17
    第 二 篇:明末乱象,寇害沿海………………………………………………………………19
    一、明末乱象………………………………………………………………………………19
    ㈠万历兴衰:从中兴到到门户纷争………………………………………………19
    ㈡小冰河的明末:天灾人祸、民变不断…………………………………………20
    ㈢后金崛起与明朝覆灭:历史洪流中的兴衰更迭………………………………20
    二、明末抗倭斗争…………………………………………………………………………22
    附:澎湖成临时据点,海寇祸乱闽越……………………………………………26
    第 三 篇:乡试第一,初任知县………………………………………………………………29
    请八旗开科,中乡试第一………………………………………………………………29
    香山赴任,危机四伏……………………………………………………………………31
    鳌拜专权,迁界禁海……………………………………………………………………33
    赴任之际,民生凋敞……………………………………………………………………35
    崇尚文教………………………………………………………………………………39
    ㈠为卢相公授匾…………………………………………………………………39
    ㈡毛可珍、毛天翀父子……………………………………………………………41
    ㈢钟佛子(“姚家军”之“钟宝”)………………………………………………43
    第 四 篇:擅开海禁,鳌拜被擒………………………………………………………………47
    擅开海禁,香山案发…………………………………………………………………47
    附:刑部残题本……………………………………………………………………50
    陈恭尹为狱中姚公祝寿………………………………………………………………52
    妻亡子殇………………………………………………………………………………53
    明珠亲家卢兴祖之死…………………………………………………………………55
    大赦天下,死罪得免…………………………………………………………………56
    权臣鳌拜被擒…………………………………………………………………………58
    附:逮捕鳌拜功臣(部分)………………………………………………………61
    鳌拜专权前后六部变动………………………………………………………………68
    第 五 篇:弃政从商,范氏助力………………………………………………………………70
    范氏等族助力………………………………………………………………………70
    迎娶南海知县沈氏之女………………………………………………………………72
    附:少沈氏遗文……………………………………………………………………73
    姚启圣次子:姚陶………………………………………………………………………76
    香人独厚………………………………………………………………………………79
    第 六 篇:三藩祸起,再任县令………………………………………………………………81
    “权臣”明珠力主撤藩,战祸再起——“三藩之乱”全面爆发……………………81
    明珠、索额图之矛盾激化………………………………………………………………81
    帝后情深………………………………………………………………………………83
    “三藩之乱”惨烈………………………………………………………………………84
    首战诸暨,一战成名……………………………………………………………………85
    请禁抢掳给还难民……………………………………………………………………88
    第 七 篇:降服三藩,闽督得人………………………………………………………………92
    招降藩王耿精忠………………………………………………………………………92
    招降刘进忠……………………………………………………………………………93
    切断吴郑联盟,降服韩大任……………………………………………………………94
    附:协助姚启圣招降的孙旭故事二则……………………………………………96
    血战海澄,清军惨败……………………………………………………………………97
    火线就任总督,快速扭转颓势…………………………………………………………99
    接任总督,连上十策…………………………………………………………………103
    第 八 篇:釜底抽薪,厉兵秣马………………………………………………………………105
    “招抚澎台机宜”十二条……………………………………………………………105
    开设“修来馆”,郑氏被“釜底抽薪”………………………………………………108
    巧使离间计,郑氏势益孤……………………………………………………………111
    首度招抚郑氏政权……………………………………………………………………112
    招抚朱天贵……………………………………………………………………………114
    为怀安侯夫人争诰命…………………………………………………………………117
    建造战船、操演水师…………………………………………………………………118
    请调水师战船、大炮…………………………………………………………………120
    第 九 篇:举荐将才,收复金厦………………………………………………………………122
    督标中军副将吴英……………………………………………………………………123
    督标中军参将张旺……………………………………………………………………128
    督标中军参将薛受益…………………………………………………………………131
    壮士邬景超(左都督)…………………………………………………………………133
    永安知县高严(如皋高氏)……………………………………………………………134
    举荐“江南良吏”白登明………………………………………………………………135
    平台一役功败垂成,郑经残部溃逃澎湖……………………………………………136
    以弈寓兵………………………………………………………………………………138
    第 十 篇:开海展界,荒政施策………………………………………………………………140
    开海复界,为百姓求生计……………………………………………………………140
    附:“开海复界”事,二十七次上书……………………………………………144
    “开海展界”与范仲淹之“荒政三策”………………………………………………145
    为民之心,不遗余力…………………………………………………………………146
    整顿吏治,廉洁从政…………………………………………………………………149
    教化民风、去除弊政…………………………………………………………………150
    平抑福建粮价…………………………………………………………………………153
    治理盐政,无食淡之虞………………………………………………………………155
    不遗余力捐资,亘古少有……………………………………………………………157
    广捐福建千亩学田,“兴儒之意”彪炳史册…………………………………………159
    捐巨资为家乡修学校、兴水利………………………………………………………161
    第十一篇:三年九次,举荐施琅………………………………………………………………165
    一、施琅身份背景……………………………………………………………………165
    二、九次上书详情……………………………………………………………………166
    三、再任福建水师提督………………………………………………………………181
    四、附《清史稿·施琅传》……………………………………………………………184
    第十二篇:权臣明珠,处处发难………………………………………………………………186
    明珠党人急先锋上疏弹劾……………………………………………………………186
    兵部追赔姚启圣事……………………………………………………………………189
    明珠党人“脏车”沉河…………………………………………………………………195
    姚仪资助清代“李白”…………………………………………………………………196
    御赐“清慎勤”匾额……………………………………………………………………201
    第十三篇:屡抚不得,血战澎湖………………………………………………………………202
    复台之际,谶语四起…………………………………………………………………202
    清廷十五次招抚郑氏…………………………………………………………………203
    施琅率部收复澎湖……………………………………………………………………207
    第十四篇:招抚之争,台郑一统………………………………………………………………215
    剿、抚之争……………………………………………………………………………215
    颁赦招抚郑氏,成就平台伟业………………………………………………………223
    拨开台湾首功之争的历史迷雾………………………………………………………233
    第十五篇:首倡留台,建府开省………………………………………………………………244
    弃留之际“首倡留台”…………………………………………………………………244
    初设台湾府框架………………………………………………………………………248
    一、台湾首任知府蒋毓英………………………………………………………248
    二、台湾县首任知县沈朝聘……………………………………………………250
    三、诸罗县首任知县季麒光……………………………………………………251
    四、凤山县首任知县杨芳声……………………………………………………253
    五、台湾其他首任官吏…………………………………………………………254
    六、首任台厦道道员周昌………………………………………………………255
    台湾“文化初祖”沈光文………………………………………………………………256
    “公车上书”与台湾正式建省………………………………………………………261
    第十六篇:帝王称颂,功垂千古………………………………………………………………265
    清朝书生而知兵者第一人……………………………………………………………265
    康熙晚年再提功绩……………………………………………………………………266
    二度南巡,赐名“兴龙山”……………………………………………………………267
    六十大寿之《闽颂汇编》………………………………………………………………270
    “再造全闽”鸿功碑…………………………………………………………………272
    八闽童谣………………………………………………………………………………274
    寄祝姚少保六十初度…………………………………………………………………276
    闽省子民痛哭总督大老爷姚恩德述略………………………………………………277
    姚启圣之背疽…………………………………………………………………………282
    兴庙惠民功德…………………………………………………………………………284
    戏说姚公名号…………………………………………………………………………286
    各地姚公神位(像)……………………………………………………………………290
    妈祖礼赞(节选)………………………………………………………………………292
    《天妃显圣录》:妈祖与姚启圣………………………………………………………293
    第十七篇:正史传记,青史留名………………………………………………………………295
    清史稿·姚启圣列传…………………………………………………………………295
    福建总督太子少保姚公传……………………………………………………………298
    姚少保启圣传…………………………………………………………………………299
    钦定大清一统志·姚启圣列传………………………………………………………303
    御制大清一统志·姚启圣列传………………………………………………………303
    清耆献类征选编·姚启圣列传………………………………………………………304
    福建人物志·姚启圣列传……………………………………………………………309
    台湾府志·总督姚公平台传…………………………………………………………311
    重修台湾府志·姚启圣列传…………………………………………………………313
    续修台湾府志·姚启圣列传…………………………………………………………314
    台湾志略·戎略·姚启圣列传…………………………………………………………315
    台湾通志·姚启圣列传………………………………………………………………316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名宦姚启圣列传………………………………………………317
    福州府志·名宦·姚启圣列传…………………………………………………………318
    重修台湾县志·姚启圣列传…………………………………………………………319
    续修台湾县志·戡定戎略·姚启圣列传………………………………………………320
    香山县志·姚启圣列传………………………………………………………………322
    香山县乡土志·姚启圣列传…………………………………………………………322
    闽县乡土志·姚启圣列传……………………………………………………………323
    绍兴县志·姚启圣列传………………………………………………………………323
    第十八篇:碑铭谱记,传记简述………………………………………………………………327
    一、神道碑铭(3则)…………………………………………………………………327
    二、《绍兴姚氏谱》·姚启圣…………………………………………………………338
    三、平台统帅、福建总督姚启圣………………………………………………………339
    第十九篇:轶事传闻,铁观音说………………………………………………………………346
    轶事传闻18则…………………………………………………………………………346
    安溪茶商赴绍拜谒,叙述“铁观音”传说……………………………………………355
    第二十篇:后世名人,屡有政声………………………………………………………………356
    姚启圣及其子孙世系…………………………………………………………………356
    女婿:台厦道常光裕…………………………………………………………………360
    甥女婿:程鸣九………………………………………………………………………361
    外曾甥孙:台湾知府黄立本…………………………………………………………363
    族弟:常德参将姚龙…………………………………………………………………363
    七世孙:姚绍书………………………………………………………………………364
    附记 一:…………………………………………………………………………………………371
    一、姚启圣年谱………………………………………………………………………371
    二、姚启圣及子仪官职………………………………………………………………410
    三、驻闽执政主官变动………………………………………………………………412
    四、康熙在位年号换算表……………………………………………………………413
    附记 二:…………………………………………………………………………………………415
    一、《新唐书》之姚崇传………………………………………………………………415
    二、遗令诫子孙文……………………………………………………………………418
    三、姚崇文集(部分)…………………………………………………………………422
    四、姚崇神道碑………………………………………………………………………426
    后   记:…………………………………………………………………………………………428
    一、现代研究…………………………………………………………………………428
    二、访祖纪事…………………………………………………………………………428
    三、故居、墓葬、遗迹…………………………………………………………………430
    四、周能兵先生散文选摘:姚启圣的墓………………………………………………432
    五、影视剧、舞台剧剧本创作…………………………………………………………433
    附:笔者联系方式……………………………………………………………………4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08: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  言:钱塘潮涌


    在今天长三角地区的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之间,江流曲折,是为“之江”,古称“浙江”,又名“罗刹江”;因其途经钱塘县,故又称“钱塘江”,简称“钱江”。
    这条钱塘江(浙江),流经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全长500余公里。自安徽省休宁县龙田乡龙溪的源头算起,其流域面积达到了55058公里。作为浙江省境内的最大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也是明初浙江行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
    钱塘江东段的杭州湾区域,因其特殊的喇叭口入海地形及其天体引力、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形成了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更成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的“天下第一潮”。涌起的钱江浪涛,犹如万马奔腾,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浙江潮》元代,叶颙)之势。台湾文献第一人(又称“台湾文化初祖”)、浙江鄞县(今属宁波市鄞州区)人沈光文晚年所作诗句《赠友人归武林》中,在表达友情之余就通过钱塘江潮来寄托思乡之情:“却有机缘在,相逢意气同;来看云起处,共话月明中。去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钱塘江上水,直与海潮通。”而康熙二十二年的钱塘潮涌之日,又恰是依据福建总督姚启圣奏请的《招抚台湾贼众应如所请事》,清廷正式向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人颁赦招抚、台湾正式回归之日。
    而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时就已蔚然成风,至唐宋时更盛。古代多位著名诗人,纷纷以华丽辞藻展现了这一壮观天文场景: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唐,孟浩然)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浣纱女》唐,王昌龄)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浪淘沙》唐,刘禹锡)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堂堂云阵合,屹屹雪山行。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踊若蛟龙斗,奔如雨雹惊。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和运使舍人观潮·之一》宋,范仲淹)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腾凌大鲲化,浩荡六鳌游。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和运使舍人观潮·之二》宋,范仲淹)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催试官考较戏作》宋,苏轼)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宋,苏轼)
    “江翻海涌势难平,鳌掷鹏鶱自不停。端为君王洗兵马,参旗井钺万雷霆。”(《浙江观潮》宋,韩元吉)
    “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涛头汹汹雷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观潮》宋,陆游)
    “潮至千艘动,涛喧万鼓鸣。江翻晴雪卷,海涨石塘平。”(《钱塘江待潮》宋,胡仲弓)
    “江分吴越,星摇牛女,潮回海跃山倾。怒奋天戈,惊翻地轴,半空万马奔腾。”(《望海潮·八月十八日潮生》明,高濂)


    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的农历八月观潮期间,都城临安府(今杭州市)府尹在钱塘江上校练京城水师:水师的数百艘战舰,分列钱塘两岸,演练水路各种战法;战船上,各路水军操练十八般武艺。
    两岸观摩操演的各路达官显贵们,或争相喝彩,或打赏银两;两岸十余里地带,观潮游民人流如织,人们穿金戴银、锦衣玉带,车轿云集;叫卖商贩吆五喝六,货品琳琅满目,道路为之堵塞;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则登上高台楼阁,极目远眺与民同乐。
    高台楼阁上,之前于靖康二年五月初一日(1127年6月12日)在南京应天府称帝的康王赵构,此刻已成为南宋开国皇帝的宋高宗,正在与王公大臣检阅水师,身边有一位名叫姚镐的同知枢密院事正与数位高级将领低声吩咐着。
    作为枢密使(大多相当于宰相)副手的姚镐(1080-1161年,字从周,初名镛),属于唐朝名相姚崇后裔的(河北)冀州姚氏分支,也是迁居绍兴的姚氏始祖。南宋初年,随同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1127-1162年在位)迁居江南,并于绍兴五年(1135年)始居于钱塘江南岸绍兴三江口(曹娥江、钱清江、钱塘江三江交汇处)附近的长乐里,即今天的绍兴市越城区马山姚家埭,其族人称“绍兴姚家埭姚氏”,熙止公姚启圣即为从周公后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08: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传  略


    姚公启圣,雨若公时可长子,初名万雍,字熙之,亦作熙止,晚号忧菴,亦作忧庵。(清朝)国初附族人籍,录镶红旗汉军。康熙初,疏请八旗开科,举顺天乡试第一(解元),知广东香山县,以擅开海禁罢。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三藩叛乱,康亲王(杰书)出征浙闽。公与长子仪募兵,从署诸暨知县。累战克捷,授“温处道”。十五年(1676年)十月,招降耿精忠,升福建布政使,又擢福建总督,晋“正一品”“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予“骑都尉”世职,加“一云骑尉”。二十二年(1683年),命水师提督施琅取澎湖,定台湾。公还福州,十一月三十日(1684年1月16日),疽发于背,薨于位。公生于明天启四年九月十五日(1624年10月26日),年六十岁,诰授“光禄大夫”。著《忧菴诗草》一卷,闽人立庙世祀,刊《闽颂汇编》行世,绍兴乡贤祠事迹具,国史馆列传,闽浙通志、府县志;萧山毛奇龄撰神道碑,北平王源撰别传。(据《绍兴姚氏谱》,略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08: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篇 少年天才,家传有序


    绍兴姚家埭


    姚启圣的出生地,在浙江绍兴姚家埭,今称“帅府台门”。据清代姚振宗所撰《绍兴姚氏谱》:南宋初年,姚家埭姚氏始祖姚镐(原名“镛”,字从周,唐朝宰相姚崇十六世孙)扈驾南渡,自冀州迁会稽雷门乡长乐里。南宋名臣张浚所撰从周公墓志铭称宋高宗曾幸其第,赐名“姚家大府”,后称“姚家大”“姚家埭”。
    绍兴姚家埭,地处浙江钱塘江南岸的冲积平原,即今天的宁绍平原地区。商代时,大禹后裔、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于越,率其部落在此建立越国。秦始皇时,宁绍平原属会稽郡。在宁绍平原上,有一条东西走向,贯穿宁绍平原的江,便是舜江(古称,又称“姚江”)。其东段为宁波市余姚境,东起为宁波的三江口(甬江、余姚江、奉化江);西段为绍兴市上虞境(南岸属绍兴境),西至绍兴的三江口(钱清江、钱塘江、曹娥江)。北宋时,邑人张达在上虞梁湖江坎头西山与兰芎山间创置沙湖塘(坝),防治水患,自此舜江流水便各奔东西:东段余姚境称余姚江,有简称“姚江”;西段上虞境,又称“上虞江”(今属曹娥江下游段)。
    上述的余姚、上虞、舜江(姚江),均与舜帝传说有关,在此不作详述。而在上虞市百官街道附近,也有与舜相关的传说:“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上虞)。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因此,上虞百官当地百姓,也有称这段上虞江为舜江、姚江。查询康熙年间资料,可知百官街道附近的这段江,即称“姚江”,如在毛奇龄的《西河集· 卷一百五十八· 与朱山人饮》中有“云返姚江百官渡”的叙述,而在其《姚公神道碑》中则有“昔推勋贤姚江之汜,兹起嗣之”的叙述,显示姚家埭附近的江,其时也有称“姚江”之说;同时期的诗人吴之振在《送马匡山归姚江》中则有“百官渡口归帆急”记叙。上虞江百官附近的舜江(姚江)段西南岸,为绍兴县(现称绍兴市越城区)境,有一姚家埭村,南宋初年该地曾称“长乐里”。20世纪,此地又称姚家埭里、姚家埭镇、姚江乡(驻地为姚埭村俞家台门)等,今属绍兴市越城区马山街道(曾称马山公社、马山乡、马山镇)。
    据《绍兴县志》载:“(姚家埭)在县(绍兴县城)北30里,近海。有商店40多家,海渔交易于此。”紧靠后海的姚家埭,一度是马山区(乡)的行政和文教中心,姚家埭的商业也随之发展。民清时期,鲍家、宋家、俞家等姓富商,曾在此办有多处“盐灶”。与绍兴市文理学院教授姚冀越、北京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冯长根和笔者一起参与《绍兴姚氏谱》寻访的原浙江省交通厅退休干部姚家法,2013年12月21日就曾向笔者手描了一份其儿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姚家埭集市居住时的集市分布图。
    该姚家埭集市,以庙道地为中心沿河展开。早上是蔬菜、早点、猪、羊肉摊为主,农户将自家的新鲜蔬菜挑来售卖,以换取油盐酱醋等日常用品;下午则是曹娥江上的渔民挑着捕获的新鲜海鲜,来此交易;附近的捕鱼人家也划着小船,在河埠头叫卖。这些小船上设有一个养鱼的中舱,中舱上面有盖板,舱旁有小洞与河水相通,所养鱼虾,活蹦乱跳,极是新鲜。随挑随称,价廉物美,很受百姓欢迎。
    姚家埭的塘角庙(土地庙),每年正月初一都要举行拜祀庙会,供品以浑猪、浑羊(全猪、全羊)等。正月十五、十六,则举行庙会,期间有跳大头、踩高跷等活动,四邻八方的百姓前来参拜,极是热闹。举行庙会的经费,则来自姚家埭塘角庙83亩庙田的田租及乡绅捐助等。笔者的叔父姚德忠,成家前一直与他的父亲姚金有、祖父姚顺昌生活在一起。记得他的祖父姚顺昌(1901-1989年)晚年常提起,儿时在萧山居住时,每年过年总被自己父亲姚绸谨(音)带回姚家埭祭祖的情形;笔者的曾祖母姚周阿大为绍兴周氏,后来嫁给了姚家埭的姚顺昌。巧合的是,出生于姚家埭帅府附近的鲁迅研究专家倪墨炎(1933-2013)就曾在《文汇报》上这样写道:姚家埭与鲁迅外婆家安桥头相距约四五华里,鲁迅、周作人青少年时期都到过姚家埭,他们家在姚家埭附近有亲戚。
    越崎中学封晓东老师的父亲封明域,原是马山渔港村人,他对解放前的姚家埭塘角庙前的庙道地庙会仍有印象,记得庙道地正月里做戏的事,人山人海,拥挤得很,甚至有把人挤到河里的事发生,可见当年的庙会盛况。他说,在戏文开演前,总要先“请寿”,有福、禄、寿三星调解官出来,有几句台词还清楚地记得:“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元宵节这一天,除了赏灯,还有各式杂艺、摊贩,舞队的人会扮演成和尚、公子、货郎、渔妇等模样,到集市里跳起秧歌,博观众一乐,图个赏钱。舞队戴上彩绘假头扮成山神、童子,游走街巷,人们笑称之为“大头和尚”,演的是“月明和尚度柳翠”的故事(《古今小说》卷二十九),其情节是宣扬佛教轮回报应,而在民间演出却成为引人笑乐的滑稽舞,成为节日里,恭贺新禧、消灾祈福、祈求“太平”,图喜庆吉祥,开心欢乐的一种民间舞蹈活动。
    在表演形式上,各地大同小异,一般都是由二人扮演,一个饰和尚,头戴纸质的大头面具,手持蒲扇或拂尘;另一人饰柳翠,手执巾帕。两人相互追逐戏舞。表演时,有扭、摆、追、拉等即兴动作,十分夸张诙谐。此外,也有多人表演形式。
    “跳大头和尚”,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如《旧唐书·音乐志》曰:“上元佳节,百戏之雅驯者,莫如南十番,其余装演大头和尚。”另外,在宋代《东京梦华录》和《古今小说》,明代《西湖游览志》和《帝京景物略》等书籍中都有跳大头和尚的记载。可见,“大头和尚”的表演历史源远流长。


    摘选自《绍兴姚氏谱》(姚振宗)、《晋太康三年地记》(清·毕沅)、《姚家埭“庙会”与“跳大头和尚”》(谢云飞)、《绍兴这个不起眼的古村出了个大清统一台湾第一人!如今整体拆迁,留下太多记忆!》(谢云飞)、《〈马山地名释读〉之一·姚家埭》(柯桥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08: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绍兴姚家埭姚氏


    姚启圣的出生地,在浙江绍兴姚家埭(今绍兴市越城区马山街道姚家埭帅府台门),该姚家埭姚氏家世源流详细记载在《绍兴姚氏谱》中。其先世,有舜帝、妫满、田完、田和、田建、姚平、姚敷、姚崇等。自唐代宰相姚崇至姚启圣之间的传承为:姚崇、姚异、姚闳、姚怦、姚丹、姚蕴、姚圭、姚余庆(冀州姚氏始祖)、姚仁安、姚瑀、姚延、姚彦威、姚文玄、姚绰、姚秋鸿、姚橐、姚镐(绍兴姚家埭姚氏始祖)、姚范、姚终吉、姚琛、姚士谦、姚铉、姚叙、姚峻、姚忱、姚明、姚慧袭、姚良贵、姚时可、姚启圣。
    据清末姚振宗所撰《绍兴姚氏谱》,其南宋时的谱序曰:


    “知姚氏世泽之厚,功勋世家之来久矣。盖其姚姓始于帝舜,及三代随封,后改称为‘虞’姓、为‘妫’姓、为‘陈’姓、为‘田’姓。六十余代之间,世袭王侯之爵。至三国时,讳‘敷’者,复姓姚,居吴兴。其后,自吴兴迁京兆,至文献公姚懿(唐朝宰相姚崇之父)时居江南陕郡(今河南陕州硖石)。数百年间,人才辈出,复成望族。又其后,自陕郡迁冀州。自冀州迁闽、浙,历隋唐至宋代英雄辈出:有父子同朝为官者,居上相;有兄弟同榜,而职列亚卿;有擅刑政,而泽被斯民;有事文学而功垂翰苑,人文益盛于当世;家声大振于前时,而江南望族以姚、黄、谢为首称也。”


    姚姓,又记载于《通志·氏族略》:


    “姚氏,虞之姓也。虞舜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后世亦以为氏者……舜后胡公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以为田氏。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王)莽(之)乱,过江居吴郡,改姓妫氏。五世孙敷,又为姚氏。”《新唐书·宰相世系》:“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尽姓姚,居吴兴武康。”


    姚振宗所撰《绍兴姚氏谱》又载:


    绍兴姚家埭姚氏,自吴兴武康迄隋分支河南,晚唐时又分支冀州,南宋初居会稽雷门乡之长乐里,其后曰“姚家埭”,称“姚家埭姚氏”。


    姚家埭村姚镐一脉,自南宋初年迁居姚家埭,其后繁衍甚众,有绍兴的东姚、西姚、成家溇姚、姚家桥姚、北岸姚、湖西姚、南门姚、镶红旗汉军姚、凰仪桥姚等支系,另外还有萧山、钱塘、海宁、兰溪、诸暨、杭州、贵州修文等地支系,而安徽桐城姚氏等分支待考。
    另因咸丰、同治等年间的兵灾,导致清末姚振宗所载谱系不全,另外的分支有待考证。


    附:绍兴姚家埭姚氏源流考


    姚姓:《通志·氏族略》记载……(上文已述,此处省略)
    参考陈姓、田姓、王姓等舜帝一脉,其姚姓传承为:太昊伏羲氏→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帝舜有虞氏→陈胡公妫满→……
    据中国第七次(2020年)人口统计,姚姓有550.26万人,在全国姓氏排名中姚姓位居第52位,在舜裔人口排名中姚姓位居第9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90‰。
    经笔者整理,所考绍兴姚家埭姚氏源流如下:


    一、少典(有熊国君,即为第一代炎帝石年的父亲)生勖其,勖其生巨駓,巨駓生芒昧,芒昧生夷栗,夷栗生柏坚,柏坚生节,节生赫胡,赫胡生封胥,封胥生依卢,依卢生启昆,启昆生轩辕(即为黄帝);
    二、轩辕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瞽叟,瞽叟生重华(即为姚姓始祖:舜帝);
    三、重华生商均,商均生箕伯,箕伯生强余,强余生虞颉,虞颉生虞思,虞思生有龙,有龙生寿肸,肸生叔仪,叔仪生康仲,康仲生祖,祖生发,发生方,方生振,振生维,维生寿固,寿固生敖,敖生胜,胜生元捷,元捷生偃,偃生姑猛,姑猛生公允,公允生蔺,蔺生填叔,填叔生野,野生无斁,无斁生茎,茎生叔正,叔正生献子,献子生亚寿,亚寿生原寿,原寿生萝延,萝延生遏父,遏父生满(即为陈氏开山祖),陈胡公满(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24年在位),生子皋羊、犀。被周武王封诸侯国陈国(公元前1046至公元前479年),其妻太姬(武王长女),姬氏所生嫡长子名犀侯,号申公。支子(出自姬氏)封为胡国(地在陈国境内,为陈之附庸,爵位为子)之君,其名曰“皋羊”,其子孙以胡为姓,详可参见《史记》卷三十六陈(国)杞(国)世家第六;
    四、满生犀侯,犀侯生突,突生圉戎,圉戎生宁,宁生孝,孝生灵,灵生燮,燮生圉,圉生跃,跃生完陈完,春秋时陈国公族。厉公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公元前707年,陈国发生宫廷内乱,厉公被杀,太子完被贬为大夫。后宣公太子御寇,被宣公宠妃谋杀;完和御寇相好,恐祸及己身,便离陈出走,投奔齐国,史称“完公奔齐”。完公奔齐后,齐桓公要拜他为卿,陈完推辞,齐桓公就封他为“工正”(管理百工的官,其时管仲居相位),并赐给他很多田地。为了感恩答谢,陈完又改姓“田”(古时“陈”“田”同音)。陈完的后代便以“田”为姓,陈完,即田姓始祖,这也是“陈田一家”的由来。传九世至田和而代齐,详可参见《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五、完生孟夷,孟夷生孟庄,孟庄生须无,须无生无宇,无宇生盘,盘生白,白生和,和生午,午生因齐,因齐生辟强,辟强生地,地生法章,法章生建(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始皇所灭)。
    以上共79代(约公元前3250年-公元前221年)。
    六、建生良,良次子疾祚,疾祚子留,留子牟,牟子延年。延年,字子宾,汉昭帝时为大司农,汉宣帝时封颍川阳城侯,后坐罪,耻入狱,自刎,子渊。渊避于吴兴,改姓妫,子徴。徴居吴兴,子平。平改姓姚,西汉冀州刺史,代睦侯(舜帝奉祀使),官至谏议上大夫,子丰。丰复姓田,新莽立,求舜后,封为世睦侯,奉敬王后(见《汉书·王莽传第六十九中》),子恢,田恢的五世孙田敷,又改妫姓为姚姓,并迁居吴兴武康(浙江德清县城西)西汉官武骑常侍,由吴兴徙武康(今德清县),为武康派始祖。其后姓氏一直不变。
    七、而绍兴马山姚家埭,自吴兴迄隋分支河南,晚唐时又分支冀州,南宋初居会稽雷门乡之长乐里,其后曰姚家埭称姚家埭姚氏。


    (原文《绍兴姚家埭姚氏一脉小考》,笔者以网名“倚诺”发表于2008年第1期《绍兴县史志》,略改)


    附:《绍兴姚氏谱》修撰者(姚振宗)年谱(部分)


    笔者按:2007年年中,笔者与叔父姚德忠为获得姚启圣生平第一手资料,亲赴绍兴市陶堰镇(今属越城区陶堰街道浔阳村),专程拜访了陶成章侄孙、与绍兴姚氏世交的陶氏族长、老寿星陶家骏陶老先生,获得《姚海槎(姚振宗)先生年谱》手抄本一卷,并亲耳聆听了有关姚振宗先贤在清末续修《绍兴姚氏谱》过程中的种种细节。
    同治八年(1869年)姚振宗之父姚仰云殁于扬州公寓所,次年携归绍兴故里,在鉴湖购得陆游当年读书处,重建快阁新宅,又“肆力聚古册,隐居读书”。至光绪八年(1882年),整理家藏书籍编成《师石山房书录》二十一卷,著录图书,其中:经部七百零三部、史部八百部、子部一千零七十六部、集部七百部,总六万卷。晚年,修撰《厚社姚氏一线谱》;又据姚启圣后裔姚绍书所持残谱等资料,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续修《绍兴姚氏谱》(附录《先代传记》二卷、《先代遗文》四卷和《旧谱序记考证》《新编考驳叙事》《别朝制诰敕书》三卷);次年又纂修《姚氏百世源流考》二卷,其(姚振宗)年谱如下:


    姚振宗(1842-1906年),字海槎,小字金生,清代浙江绍兴府山阴人,绍兴姚家埭姚氏厚社(今称后社)一脉,清末目录学家。著有《汉书艺文志拾补》《汉书艺文志条理》《隋书经籍志考证》《后汉艺文志》《三国艺文志》等。因筹饷之功拔两淮运判,赐“四品衔”。
    其先世出自吴兴,迄隋分支河南,晚唐时又分支冀州。南宋初,始扈从来浙东居会稽雷门乡之长乐里,其后曰“姚家埭”,称“姚家埭姚氏”,明初又从姚家埭分出,至山阴厚社聚族而居。明清间,代有闻人。三世祖鹏,字九霄,仕明至广西按察副使,备兵府江,时洞蛮披猖,公布恩信,不专耀兵,而诸蛮率服。民得安堵。八世祖达,字绳霄。九世祖祖振,字越士,皆有介操,博览群书,至清初,达以胜朝遗老,置义田,教多士。乡里赖之。而祖振则开学圃,以著作自娱。有禁桂轩集行世。十世祖弘仁、清康熙辛未进士,皆以学问著述。义行隐、具见府县志及越风小传。
    先生曾祖讳隆坚,字勉臣,为厚社第十三世祖,卒于嘉庆八年。配王氏,生三子:钢、鐏、镛;侧室陈,生一子钿,一女适同县陆驾山。
    祖舜辉,初名钢,字赤园,勉臣公长子、仕湖北潜江县典史,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配同县四川奉节县典史陶载芳长女,无子;侧室刘,河南人,生一子仰云。
    父仰云,初名湘,字楚青,号秋墅,小字佛恩,咸丰辛酉(1861年)以道员总司江北粮台,同治八年(1869年)殁于扬州公寓。以军营立功后病故,例从优赐恤,加赠“内阁学士”衔,配李氏。生三子:长子即先生,次子振文、次振华。振文幼殇。一女,适吉林宣兆熊。侧室孙氏,生一女,未嫁病死。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年,1842年),先生一岁。
    十二月二十九日午时,先生生于会稽陶家堰后港。先是道光十年,赤园公辞官回里,寄居陶家堰妇家。十五年陶氏被火,而赤园公亦以燃其家;次年,卜居后港;又一年,赤园公殁。赤园公二弟亦病死,一弟又遁入空门。故先生生时,秋墅公以门衰祚薄,望以振兴,命曰:振宗。
    是年,先生嫡祖母陶太夫人已六十一岁,祖母刘太夫人四十岁,秋墅公二十二岁,母李太夫人二十四岁,长姊适宣氏者四岁。
    ……(后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08: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翩翩少年,文武全才


    姚启圣,浙江会稽(今绍兴马山姚家埭)人,初名万雍,字熙之,又字熙止,号忧庵。雨若公时可长子,生于明朝天启四年九月十五日(1624年10月26日),十岁即具文才,十三岁(崇祯九年,1636年)即考中秀才,成为官府供养的县学生员。
    公生而倜傥,为人豪爽。膂力过人,用二十石弓,双手能勒住奔跑之马。少年时,曾在松江赵太守家做客,午睡时鼾声大作;仆人远远隔窗偷看,误以为看见的是只大老虎。清顺治初年,明南北两都相继覆亡,绍兴南明鲁王监国政权亦随之消亡。见人心已去,无可挽回,遂放弃无谓抗争,出游四方。
    出游江南时,迎娶何氏(资料详见后文)为妻,并于顺治七年(1650年)生长子姚仪(1650-1696年)。
    游通州时,为土豪所侮辱,于是游说清军,声称愿以家财充军(捐官)。被任命为通州知州之际,即以权杖将土豪杀死,弃官而归。
    顺治年中,游历萧山,半路遇二名强健的士兵劫持两位女孩而走,她俩的父亲跟随着哭喊,双方拉扯着。姚启圣先佯装安慰老翁,劝他回去;又好言劝说兵卒,稍稍资助老头一些钱财。兵卒允诺后,各自低头解囊;正在这时,姚启圣猛然徒手夺下他们的佩刀,手刃杀死他们,放走了那两位女孩和她们的父亲。此事传开后,官府便发布逮捕公告,遂亡命江湖数年。
    顺治十六年(1659年),走投无路之际改换姓名投奔入旗籍的族叔祖姚章楷(绍兴姚家埭十二世,官至山东郓城县知县)、族叔姚启盛家族(绍兴姚家埭十三世,官至江西布政使),成为汉军镶红旗的一员。
    康熙元年(1662年),请八旗开科。公举顺天乡试第一,知香山县,政绩斐然。后,以“擅开海禁”罢官、经商。三藩之乱后又从政,相继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再造全闽(指“台湾、福建”)。
    从笔者研究的资料中,可以获知姚启圣的才华横溢,显然与他所在的绍兴姚氏及几个家族的深厚底蕴密切相关,分别是:


    一是所在的绍兴姚氏家族
    查阅绍兴姚氏族谱,可知姚氏族人人才荟萃,除了有多人做官之外,教授、教谕、书院院长、幕僚,以及文武进士、文武举人、文武秀才,为数众多。现摘清代姚振宗编撰的《绍兴姚氏谱》所载(不完全统计),姚家埭姚氏进士共十五名,其中文进士十三名;武进士二名(含武状元一名:姚万宪),分别是:


    ⒈姚镐(1081-1161年),初名镛,后避庙讳改名,字从周。姚家埭姚氏一世祖,陕州姚氏二十一世(一世祖姚宣业),冀州姚氏十世(一世祖姚余庆。姚余庆兄长廷庆之子姚昇,为福清派始祖、福清教授),唐宰相、梁国公、文贞公姚崇后裔。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进士。初仕为孟州(或作益州)司户参军,历官敷文阁学士、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光禄大夫、上柱国。绍兴三十一年三月薨于位,年八十有一。赠“崇政殿大学士”“沂国公”。公扈跸南渡,家于越之大云里(属镜水乡)。(绍兴)五年(1135年)迁于会稽马山之北,后世称该地为姚家埭,盖始于此。配周氏,葬于梅山东原,是为南渡始祖之墓,一子范。
    ⒉姚范(1145-1229年),字子仪。姚家埭姚氏二世祖,姚镐之子。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进士。仕至枢密直学士、兵部尚书,绍定二年(1229年)入相,累加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封汝南郡开国公。是年八月庚子卒,年八十有五。配周氏、继王氏,合葬梅山东原。子三:终吉、师远、师程。女一,适翰林承旨黄世安。
    ⒊姚终吉(1183-1261年),字德孚。姚家埭姚氏三世祖,姚范长子。庆元间(1195-1200年)进士。据墓志,“年十八登进士”,任光禄寺主簿。除光禄寺主簿,知蒙县,知山阴县,迁大理评事,以荫补博士,升金部员外郎。与权臣论事不合,后为所中一时英俊悉坐贬。数年后,诏复金部员外郎,疾辞不起。景定二年八月十六日卒,卒年七十九,赠翰林学士。淳熙十年八月生。配高氏,葬马山东原(一说梅山)。子一:琛。女一,适沈翰林次子息。
    ⒋姚琛(1227-1292年),字廷玉,自号西石子。姚家埭姚氏四世祖,姚终吉之子。宝祐间(1253-1258年)进士。历翰林博士、侍读学士致仕。元世祖征为廉访司提学副使。至元二十九年三月(1292年)卒,年六十有六,授“中宪大夫”。配孙氏,合葬马山南原。子三,长子士谦。首撰《绍兴姚氏谱》、《姚氏百世源流叙》。
    ⒌姚贡,字左卿。姚家埭姚氏四世祖。绍兴二年(1132年)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山阳派)。
    ⒍姚鹏,字九霄。姚家埭姚氏十一世,厚社姚氏四世祖。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二甲第39名)。居山阴,仍以会稽祖籍应试。官刑曹,款而有执,虑囚江南出冤狱百余案。历湖广道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广西按察司佥事、江西按察司佥事、广西按察司副使等职。
    ⒎姚尊谟,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吉田县知事。
    ⒏姚万宪(1569-1628年),字明甫,号式我。姚家埭姚氏十四世。中浙江丁酉、庚子、癸卯三科乡试武举,明朝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武举第一名,世称“武状元”。授绍兴卫右所署副千户,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推广西都司军政佥书署都指挥佥事,遇覃恩例授散官“昭勇将军”(正三品)。子四:天锺、天相、天炜、天注。
    ⒐姚天锺,字子特,号玄一。姚家埭十五世,武状元姚万宪长子。明朝崇祯癸酉科(1633年)、庚午(1635年)武举,庚辰(1640年)武进士。授苏州卫守备,升金山营参将,殉国难,年四十余。
    ⒑姚章楷,又名楷,字圣木,号易谦。姚汉英孙,姚文源(1548-1616年)五子,姚家埭十二世。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任山东郓城县知县。卒年六十五。配宋氏,子二:启元、启嘉,侄子姚启盛。女一,适项城县知县(康熙十二年任)、德庆州知州(康熙十九年任)周起龙。
    ⒒姚启盛,字际斯,号懋菴。姚文源四子姚章模之子,西姚系,姚家埭十三世,迁居河北涿州,镶红旗汉军籍。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补建阳知县,行取兵科给事中,外转江西粮署道,升布政使,卒于官。配徐氏,继纪氏,子三:炳乾、炳坤、炳谦。姚启盛系姚启圣族叔,姚章楷亲侄。
    ⒓姚述祖(1709-1764年),初名慤,字诗诚,亦作思诚、思乘。姚启圣孙,姚陶三子。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山东济阳历城知县,胶州知州。乾隆二十九年卒(1764年),年五十六。配龚氏;继吴氏,子一:樾。
    ⒔姚宝煃(1763-1818年),字景星,又字应宿,号省斋。姚启圣四世孙。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浙江西安、山阴知县。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六月卒于任,年五十六。配刘氏(山东东阿典史刘法宝女),子二:均、垲;继宁氏,子埒。
    ⒕姚杰(1767-1828年),字迈人,号秀峰,又曰山癯。姚启圣三世孙。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历官福建永定、漳浦、永福,河南温县知县,升用直隶州。道光八年(1828年)卒,年六十二。有《山臞诗词草》数卷。配严氏,子五:汝安、汝贤、汝谐,余二子早逝。侧室黄氏,子二:汝兰、汝筠。
    ⒖姚汝晋(1781-1824年),原名汝勤,字抑斋,又曰锡三、曰叔裴,号梅坨。姚启圣四世孙。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工部营缮司行走主事。道光四年(1824年)卒,年四十四。配吴氏。


    其中,武状元姚万宪(1569-1628年),字明甫,号式我,姚善言之子,绍兴姚家埭姚氏十四世,与姚启圣(原名姚万雍)同为姚峻六世孙,天启五年(1625年)武状元。
    初,博学多才,业有声望。二十多岁后弃笔从武,中浙江丁酉(1597年)、庚子(1600年)、癸卯(1603年)三科乡试武举。明天启五年武举第一名(武状元,时年五十七),与同年的文科状元余煌(1588-1646年),均为罗尚忠(1584-1627年,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明朝太常寺正卿)门下,“是年(1625年),一邑两状元,文武连捷,古今未见也”。授绍兴卫右所署副千户,六年正月擢广西都司军政佥书,署都指挥佥事,升梧州游击。卒于官,例授“昭勇将军”,年六十。
    而翻阅姚振宗编著的绍兴姚家埭姚氏族谱和《姚氏百世源流考》,可以发现族谱所载的先祖田完后代所创的“稷下学宫”对姚氏后世人文璀璨、经久不衰,影响深远。


    附:
    稷下学宫


    内容提要:公元前672年,陈国公子(原为太子)完,因避祸陈国之乱,投奔管仲任相的齐国(史称“完公奔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手下的“工正”,掌管百工(相当于“手工业部部长”),并改姓为田,称田完,为田姓始祖。经数代后,建立田姓齐国(公元前386年)。其中,田氏建立的“稷下学宫”,为世界历史上“首座大学”。
    话说完公出生的母国为陈国(公元前1046-公元前478年),其先祖、陈国开国君主陈胡公满(妫满),其父遏父(又称阏父)为周文王的陶正(执掌陶器制造的官员)。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长女太姬嫁给舜帝后裔的妫满为妻,封于陈地,建立陈国,建都于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以奉祀舜帝。
    公元前770年,周王朝因为内乱和外敌入侵,周平王(姬宜臼)在晋、秦、郑、西虢、卫、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今西安)迁至洛邑(今洛阳)。秦襄公因拥立周平王而始封为诸侯,秦国也正式成为诸侯国。此后,周王室逐渐衰败,天下共主的地位已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乘机纷纷称雄称霸,中国便从相对稳定的西周时期进入了战乱纷飞的东周时期,故后世又称此后的时期为“春秋战国”时期。
    正是在这动荡的“春秋”初年,即公元前707年年初,诸侯国陈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陈国国君陈桓公(公元前744-公元前707年在位)陈鲍病重期间,其弟陈佗乘机杀死了太子陈免。陈桓公鲍病逝后,陈佗便自立为君,即为陈废公。
    这时,距陈、宋、蔡、卫等四国联军讨伐不敬王室的郑国已十余年的战事刚好获得胜利。其中陈、蔡二国军队讨伐郑国的统帅,分别是陈国的大夫伯爱诸和蔡国蔡侯的弟弟蔡季(即姬献舞,后为蔡哀侯,公元前694-公元前675年在位)。而陈桓公的次子陈跃,系蔡宣侯(公元前749-公元前715年在位)姬措父的女儿所生,也即蔡桓侯(公元前714-公元前695年在位)姬封人与蔡哀侯蔡季的外甥。
    由于陈国国君陈桓公刚死,蔡季就在私下里向伯爱诸打听其外甥陈跃和陈国的事情,了解了陈国君佗的情况。班师回朝后,蔡季立即将陈国大夫伯爱诸的话告诉了兄长蔡桓侯。某日,蔡季乘陈佗到两国边境打猎时将其杀死,又将此逆贼陈佗的首级即刻斩首,并悬放在马车上,驱车直奔陈国国都宛丘。在陈国夹道欢呼中,蔡季将逆贼陈佗的首级,放在陈桓公陈鲍的宗庙中祭祀。大家又拥立陈桓公的次子陈跃为国君,是为陈厉公(公元前706-公元前700年在位)。
    第二年,即公元前705年,陈厉公长子陈完出生。陈完,字敬仲,又名田完、妫完,后世尊称其为“完公”。5年后,陈厉公陈跃去世,他的胞弟陈林自立为国君,这便是陈庄公(公元前699-公元前693年在位),而陈厉公儿子陈完的太子之位被废,贬为大夫。公元前693年陈庄公陈林过世,其胞弟陈杵臼承袭陈庄公担任该国国君,是为陈宣公(公元前692-公元前648年在位)。
    公元前672年,陈宣公打算另立宠妃所生的儿子款为太子,后便怀疑太子御寇叛乱,御寇被杀。陈完、颛孙二人和御寇分别是陈厉公、陈庄公、陈宣公三兄弟的儿子,三人年龄相仿,又常在一起读书玩耍,故三人十分友好。所以他俩担心灾祸会牵连到自己身上,便一起离开陈国投奔齐国,史称“完公奔齐”。
    当时,齐国的国君正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他任用管仲、鲍叔牙等人为齐相,国力强盛。在“完公奔齐”后,齐桓公要拜为他卿,完公推辞,继而被封为“工正”(其爵为大夫),让其主管齐国的手工业。陈完在任“工正”期间,凭借自己的德行和政绩确立了其在齐国的地位,不仅完成了齐国“工盖天下”“器盖天下”的争霸目标,还因为当时所书写的文字多用竹简,在管理工匠加工竹简时接触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故还组织人编定了《考工记》等书籍。陈完通过加工、整理齐相管仲的著作(后被西汉刘向改编为《管子》一书)及其他大量的珍贵资料,为后来其后代即齐桓公田午开设“稷下学宫”打下了基础。
    由于陈完出色的工作,齐桓公便赐给他很多田地。为了感恩答谢,完公便将自己改为“田”(“田”“陈”古音相同)姓,即改陈完为田完(田氏始祖)。完公之后,田孟夷、田孟庄、田须无、田无宇、田开等先后为姜齐大臣;田乞、田常、田盘、田白、田和、田婴、田文等先后为姜齐、田齐(分别为“姜氏齐国”、“田氏齐国”的简称)相国;田和、田剡、田午、田因齐、田辟疆、田地、田法章、田建等分别为田齐国君。春秋末年,传承至田无宇,田氏开始强大。
    公元前386年,齐相田和与魏文侯在浊泽相会,请求他代告周安王(公元前401-公元前376年在位)列其为诸侯。魏文侯就派使臣报告了周安王和各国诸侯,请求立齐相田和为诸侯。周安王准许了这一请求,田和便正式成为齐侯,是为齐太公(公元前386年至公元前384在位),列名于周朝正室。周安王正式承认田和为齐侯后的齐国,史称“田齐”,其国都仍在临淄,疆域袭“姜齐”之旧。
    至齐太公的儿子齐桓公田午在齐都临淄的西门稷门设置学宫(即“稷下学宫”),“设大夫之号”时,又招聚天下贤士。至齐宣王时代,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影响。汉代徐干《中论•亡国》云:“齐桓公立稷下之官,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孟轲之徒皆游于齐。”
    在这个学术思想史上蔚为壮观的百家学术争鸣之地,其在齐宣王的最兴盛时期,又大力扩建了稷下学宫。他对前来稷下教学的学者待遇极高,享受上大夫称号的甚至多达七十六人,汇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淳于髡、孟子和荀子等三人更先后被尊为齐卿。如曾对淳于髡、告子、公孙固、环渊、季真、接子、孔穿、匡倩、列精、鲁仲连、闾丘、貌说、孟子、能意、彭蒙、黔娄子、慎子、宋钘、唐易子、田巴、田过、田骈、王斗、徐劫、荀子、颜斶、尹文、庄子、子高、邹奭、邹衍等七十六人赐给府第,并封为“上大夫”,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从而使儒、名、法、墨、阴阳、道、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学者们聚集一堂,围绕着天人之际、古今之变、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促进,稷下学宫达到鼎盛,世称“百家争鸣”。其稷下之士著作相继问世,有《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周官》等书,“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文化中心,形成了被后世称之为“百家争鸣”的局面,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首个官办的高等学府。
    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重要阵地,是中华文化兴盛发展的典型代表,其学术氛围之浓厚,思想之自由,成果之丰硕,令秦以后的中华各种文化思潮,差不多都能从稷下找到源头,对中华文化精神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它不仅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兴盛繁荣,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
    司马光在《稷下赋》中说:“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梁启超更用“前空往劫,后绝来尘”八个字来概括稷下学宫的这一“历史绝唱”,郭沫若也曾评价“这稷下之学的设置,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余秋雨甚至曾评价说,所有的中国文人都与稷下学宫有关。(综合《史记》《资治通鉴》《百度百科》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08: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是与陶堰陶氏世代联姻
    姚启圣的文武双全,也与姚、陶两族的文化熏陶密不可分。据谱载,绍兴姚家埭姚氏、陶堰陶氏二家渊源颇深,作为绍兴大族,陶堰陶氏一族与姚启圣家族数度联姻。姚启圣次子名字便为“陶”,即为息园公姚陶,是为还云堂一脉。姚启圣晚年被明珠党人迫害之际,为保存血脉,而将姚陶出继嫡堂叔姚日章(丽中公)名下。其堂名之“还云”二字,系姚启圣取自陶靖节(陶渊明)之《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本意,姚启圣特亲书以为堂号。次子姚陶的后代,又与陶氏多次联姻,成为姚启圣后裔中最为兴旺的一脉。姚启圣的相关史料能留传于今世,陶氏一族更是功不可没!


    附:
    (康熙二十八年)启圣公次子姚陶还籍,归奉祖地:三十四世祖熙止公启圣,入汉军镶红旗籍。长子长文公姚仪入旗籍;次子息园公姚陶,嗣堂叔丽中公日章,归奉祖墓。康熙时,由姚家埭迁居城中凰仪桥,是为还云堂一派。还云堂者,熙止公取陶靖节《归去来兮辞》:“云无心出岫,鸟倦飞知还”之意,亲书以为堂名也。盖长支入族籍,次子继嫡堂弟为嗣,归本籍聚族,居于还云堂二百数十年,科第蝉联人才辈起,明德之裔也。(摘选自《绍兴姚氏谱·还云堂谱》)


    笔者于2007年拜访了陶成章侄孙、陶氏族长、绍兴史志学会陶家骏老人,他在近年编撰的《会稽陶氏族谱》中记载道:会稽陶氏,源出浔阳,始祖陶岳(1306-1385年,字宗杨),系晋朝大将军陶侃之曾孙、靖节先生陶渊明的后裔。
    会稽陶氏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成绩及其家学,在晚明浙东地区颇有声望(明清二朝进士三十七名),对国子监祭酒陶望龄(1562-1609年)的思想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陶望龄醉心于谈学论道,为官清廉,为人随和,在阳明心学、浙东学派、公安派,以及众多高僧、知名狂禅名士的交往中,令陶望龄之说在晚明思潮中颇具影响力。《明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三·刘宗周》云:“越中自王守仁后,一传为王畿,再传为周汝登、陶望龄,三传为陶奭龄,皆杂于禅。”参阅多种史料,亦可见姚启圣一脉的文化传承也与王阳明学说关系相关,并影响其后世子孙。
    会稽陶氏,为越中的鼎盛大族。据陶氏族人统计,明清两代,绍兴陶家堰包括陶氏在内共出过进士43人、举人112人、贡生83人;出过榜眼、探花、会元、解元。出过兵部、吏部、礼部三位尚书,六位大将军及巡抚、御史、国子监祭酒等大臣;知府、知县、通判、主簿等遍及全国。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会稽陶氏共有进士有三十九名,其中南宋2名、明代13名、清代24名,分别为:


    ㈠南宋2名进士,分别为:
    陶梦桂,嘉定十三年(1120年)进士;陶廷俊,淳熙十一年(1184年)进士。
    ㈡明代13位进士,分别为:
    ⒈陶怿:弘治三年(1490年)二甲进士,字习之。会稽陶氏明代第一位进士,历参政、刑部主事等,著《克斋稿》。
    ⒉陶谐(1474-1546年):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字世和,号南川。弘治八年(1495年)乡试第一,弘治九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嘉靖元年(1522年),任江西佥事,转河南管河副使。历河南左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汀、漳军务。寻迁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卒,赠兵部尚书,谥庄敏。
    ⒊陶大年(1513-?):嘉靖二十年(1541年)二甲进士,字长卿。授兵部主事,官至江西布政司右参政,著有《竹屏偶录》。
    ⒋陶大有: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二甲进士,字子谦,陶怿曾孙。
    ⒌陶承学(1518-1598年):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字子述,号泗桥。嘉靖二十二年(1548年)举人,二十六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南京御史,因弹劾仇鸾误国,出为徽州知府。二年后迁河南布政使,隆庆六年(1572年)召为太仆寺卿,旋改任应天府尹。万历六年(1578年)任南京礼部尚书。
    ⒍陶大临(1526-1574年):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一甲榜眼。字虞臣,号念斋,陶谐之孙。中榜眼后,授翰林编修。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三月,陶大临助吴时来弹劾权相严嵩“朋奸罔上”。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重录《永乐大典》分校官,升侍读。隆庆四年(1570年)九月,为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翌年,又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不久,又为詹事府少詹事。隆庆六年(1572年),陶大临出任东宫侍读。神宗即位,升为吏部侍郎。去世后,赠吏部尚书。
    ⒎陶幼学(1521-1611年):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甲进士。字子行,号晴宇,陶承学之弟。升工部虞衡司郎中,万历三年十月升福建按察司副使为江西右参政,万历七年六月由江西按察使升云南右布政使,又改云南左布政使。
    ⒏陶大顺(1524-1601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二甲进士,字景熙。陶谐之孙,陶大临之兄。历官福建右布政使,终右副都御史、广西巡抚。
    ⒐陶允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陶大顺子,与父同科进士;终尚宝丞(专门管理皇帝御玺、印鉴官员)。
    ⒑陶允宜:万历二年(1574年)二甲进士。刑部主事,终于黄州府同知,有《镜心堂集》。
    ⒒陶望龄(1562-1609年):万历十七年(1589年)一甲探花。字周望,号石篑,明南京礼部尚书陶承学三子,榜眼陶大临的侄子。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与董其昌、袁可立为同年,授翰林编修。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三月,被内阁提名充任正史纂修官,曾升待讲,主管考试,与焦竑、袁伯修、黄平倩共同研究性理之学,尤其痴迷王阳明的学说。他久在翰林,以清新自持被推为诗文之首。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月,升为国子监祭酒。将徐渭散佚的作品搜集整理,编成了长达三十卷的《徐文长集》。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二十卷、《解庄》十二卷、《天水阁集》十三卷。
    附:陶奭龄(1571-1640年),陶望龄弟,字君奭,一字公望,号石梁,又号小柴桑老。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举人,授建德教谕,改吴宁知县,见学政废弛,作正俗训,饬诸生遵守,官至肇庆司李晋济宁太守,后辞归讲学。与其兄陶望龄讲学白马山而闻名,并称“二陶”,其学术杂于禅学,含因果说,为王阳明三传弟子。
    ⒓陶崇道(1580-1650年):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字路叔,号虎溪。初授即墨知县,有能声。万历四十年(1612年)调掖县。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南京给事中,未上任即因丁忧归乡。崇祯元年(1628年),奉召起复,在兵部任职,遇事敢言,有“鸣凤”之称。崇祯八年(1635年)迁按察使,备兵罗定,分守岭西。升福建右布政使,未就任即去官归里。
    ⒔陶履卓: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
    ㈢清代24名进士(含中进士的时间),分别为:
    陶子元(顺治四年,1647年)、陶作楫(顺治⼗六年,1659年)、陶式玉(康熙⼗五年,1676年)、陶士铣(康熙⼆⼗七年,1688年)、陶必达(康熙五⼗⼀年,1712年)、陶德焘(康熙六⼗年,1721年)、陶士偰(雍正元年,1723年)、陶士倧(雍正二年,1724年)、陶愈隆(雍正十一年,1733年)、陶以忠(乾隆十年,1745年)、陶思深(乾隆十年,1745年)、陶杏秀(乾隆十三年,1748年)、陶士麟(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陶廷琡(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陶际清(嘉庆⼆⼗四年,1819年)、陶福恒(道光三年,1823年)⼆甲、陶恩培(道光⼗五年,1835年)、陶宝森(咸丰六年,1856年)、陶缙绶(光绪二年,1876年)、陶方琦(光绪⼆年,1876年)、陶家驺(光绪三年,1877年)、陶联琇(光绪⼆⼗年,1894年)、陶仁荣(光绪⼆⼗年,1894年)、陶邵学(光绪⼆⼗年,1894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08: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是与金墩潘湖黄氏联姻
    姚启圣妹夫黄锡衮所在的福建金墩潘湖黄氏,有历代进士25名、举人24名,更有4位官至尚书、2位入阁为相(大学士),其祖祠有联:“黄府进士四尚书(户部、刑部尚书黄光升;礼部尚书黄汝良;南京礼部尚书黄凤翔;礼部、户部尚书黄钺),金墩入阁两相国(东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黄锡衮;文华殿大学士黄机);法司宗伯宰辅安邦,光升汝良锡衮治国;榜眼探花文武巍科,凤翔叔琳卿督及第、安平潘湖金墩源,沙堤钟山清江流”。
    其中的25名进士分别为:


    黄府:金墩二世祖,宋隆兴癸未进士,平海军节度使、荣禄大夫、副都统、太师;黄安石:金墩三世祖,宋绍熙癸丑进士,馆阁校勘、朝奉大夫;黄应:金墩八世孙,明永乐甲申进士,浙江龙游知县;黄宽:金墩八世孙,明成化壬辰年进士,浙江刑部按察佥事;黄铭:金墩十世孙,明弘治癸丑年进士,户部主事;黄荣:金墩十世孙,明弘治癸丑年进士,桂林知府;黄光升:金墩十一世孙,明嘉靖己丑进士,户部尚书、刑部尚书;黄襄:金墩十一世孙,明嘉靖三十八年进,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黄凤翔:金墩十二世孙,明隆庆戊辰年榜眼,南京礼部尚书;黄琰:金墩十三世孙,明万历戌戊进士,南海知县、户部主事;黄士藻:金墩十五世孙,明崇祯甲戌进士,南京户部主事、太常寺卿;黄润中:金墩十三世孙,明崇祯丁丑进士,礼部员外郎、学政;黄颢中:金墩十三世孙,清顺己丑进士,浦江知县;黄景胤:金墩十四世孙,明崇祯辛未进士,户部郎中;黄熙胤:金墩十四世孙,明崇祯辛未进士,清兵部侍郎;黄徽胤:金墩十四世孙,明崇祯丁丑年进士,兵部左侍郎;黄锡衮:金墩十五世孙,明崇祯庚辰进士,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黄志遴:金墩十五世孙,清顺治乙酉进士,湖广左布政使;黄志焕:金墩十五世孙,康熙十二年进士,内阁中书;黄机:金墩十五世孙,顺治四年进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黄世德:金墩十八世孙,清乾隆己丑进士,漳州府教授;黄浩然:金墩二十世孙,清乾隆甲辰武进士,直隶古北口前营游击;黄裳华:金墩黄府廿十三世孙,清光绪丁丑补录进士,户部主事、台湾府同知;黄镜涵:金墩黄府二十世孙,清康熙间补录进士,户部主事、永宁卫千总;黄基远:金墩黄府二十世孙,清康熙进士,铜山总兵、永宁卫指挥使、左都督。


    四是世代友好的范仲淹家族
    从唐代姚崇与范履冰,北宋的范仲淹与姚家,以及清代的姚启圣与范承谟,相互成就、世代友好的姚、范二家,最晚开始于唐睿宗李旦年间姚崇为范履冰彻底平反之际,其后代得以在此后的唐代世袭一品(上柱国)。


    范履冰(637-690年),字始凝,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唐朝宰相。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进士,初仕周王(李元方)户曹参军,历知县、知州。仪凤元年(676年),武则天奉诏考试诸儒臣理论,范履冰以优异成绩选入宫阙,作为密使出入北宫门(史称“北门学士”)参决政事,草拟制书,分宰相之权。参与编撰《臣轨》《列女传》《垂拱格》《百僚新诫》《乐书》等。历任门下省侍郎、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时人赞其“直道而行,忠心报国,方知古人,史鱼为则。”
    高宗驾崩后,武则天欲篡权夺位,任用武氏、排除异己,又逐徙李氏诸王,屠诛皇室宗戚,范履冰极力反对。垂拱四年(688年),上书“亲朋党,远小人,此国之福也”,唐睿宗不纳。继之,武后任用私党日盛。逐改永昌元年(689年),为载初元年。一年三次改元,再次上书谏阻。是年十月,酷吏来俊臣将范履冰逮捕下狱。载初二年(690年)五月,酷吏周兴诬告范履冰举荐的官员中,有针对武则天的忤逆罪而被杀害,终年五十四岁。九月,武则天改“李唐”为“武周”,年号“天授”。
    神龙元年(705年),姚崇和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人恢复李唐王朝后,范履冰被追赠“左仆射”。后又在宰相姚崇等人努力下于太极元年(712年),由唐睿宗李旦下诏给予平反昭雪,推倒了压在范履冰头上的一切罪名,全面恢复名誉,并对其后代给予抚恤,封范履冰后代为世袭上柱国公(一品官的荣誉职务)。


    唐朝名相姚崇、北宋名相范仲淹还先后在绍兴主政:


    《浙江通志》绍兴人物传略载: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姚崇(650-721年)任越州(今浙江绍兴)都督,政尚简肃,推重教化,不以官势治民,越民得以休养生息。离职之时,数千百姓相送,钱塘江边惜别,遥望孤帆远影,众皆嚎啕大哭。
    而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三月,五十一岁的范仲淹(989-1052年)以吏部员外郎知越州。任上,在越州州治(今绍兴城区卧龙山西岗,即府山风雨亭处)创建稽山书院。
    此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朱熹在浙江为官之际曾在稽山书院讲学敷政;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王阳明也曾在稽山书院讲学,次年建阳明书院传播“阳明心学”。


    姚崇过世三百多年后,范履冰后裔、北宋名臣范仲淹过世前夕,特意吩咐儿孙将自己葬在姚崇墓旁陪伴。之后,范纯仁(宰相)等诸子过世后也一一陪左右。


    附:范履冰至范仲淹的世系为:范履冰、范冬菁、范鸣鹤、范季春、范居中、范传正、范隋、范颀、范梦龄、范赞时、范墉赞、范仲淹。
    北宋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关系:四人的年龄排名之中,范仲淹是最早出生,其次是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年纪最小的便是苏轼。欧阳修是范仲淹的门下,王安石和司马光又都是欧阳修推荐给朝廷的人物,而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故在史料上,可以看到他们对于唐代宰相姚崇的推崇。


    南宋初年与绍兴姚家埭始祖姚镐同时随宋高宗南渡的,便有范仲淹三子纯礼的孙子直愚一支,该支由此定居会稽城内九节坊。现代历史学家、被誉为“新史学宗师”范文澜(1893-1969年),即为范仲淹一脉在绍兴的后代,一贯秉承着范氏“清白世家、书香传人”家风。会稽府的范姓进士,仅明清两代就多达十五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4-10-9 20: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4-10-9 20:36 编辑

    第二篇 明末乱象,寇害沿海


    一、明末乱象


    1624年姚启圣出生之际,时值明朝末年。特别是万历长期怠政之后,朋党之争、天灾人祸、农民起义不断,努尔哈赤政权乘机崛起。内忧外患的大明王朝,最终于1644年4月25日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所灭。


    ㈠万历兴衰:从中兴到到门户纷争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万历皇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继位后,内阁首辅、帝师张居正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政治面貌、社会经济由此得到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话说咱们这位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572年7月5日),明穆宗驾崩,年仅十岁的朱翊钧于六月初十(1572年7月19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万历,共在位四十八年。
    历经十年的“万历中兴”后,一代名臣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病逝,万历帝开始亲政。历经“万历三大征”,即西北的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万历二十年二月十八日至九月十八日)、东北的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万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万历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西南的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万历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之后,巩固了明朝疆土,维护了明廷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然,有得必有失,据统计“万历三大征”的朝廷直接耗银约一千一百六十万两,伤亡一十六万多人,城池百余座被毁,造成了库银大量流失、男丁大量损失,特别是一直奉明朝为宗主国的朝鲜全境被毁,为后来的“后金(大清)”崛起埋下了重大隐患。
    万历年间后期,明神宗更是不上朝长达三十年之久。期间“国本之争”所导致的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先后被逼退,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打,由此引发的“东林党争”,即东林党与阉党、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之争不断。此后,因朋党之争,朝令夕改、效率低下,朝政日趋腐败。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十一月,各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风宪(御史)重地空署数年,六科只剩下四个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王学质疑》(清,张烈)认为:“夫明之亡,亡于门户;门户始于朋党。”


    ㈡小冰河的明末:天灾人祸、民变不断


    明朝末年,全国各地旱灾、水灾、蝗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国库空虚。万历年间,黄河治理采取“蓄清、刷黄、济运”的治河方针,大筑黄河两岸堤防,堵塞决口,束水攻沙,同时修筑高家堰,迫淮水入黄河攻沙。大修黄河北岸的太行堤,又修筑黄河南岸堤防,把黄河两岸堤防向下延伸到淮阴。经过这次大规模治理,黄河一时趋于稳定。但之后由于河床不断淤高,黄河两岸决口增多。在万历统治时期的最后的二十多年(1596-1619年)间,黄河决口18次,几近年年决口。1616年,山东、河南等多地或蝗灾或大水,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有“母食死儿,夫割死妻”之说,故民不聊生之下纷纷相继起事。产盐最多的福建,盐行六帮引少帮多,以致私盐横行,盐税收入不足一半,漳州、泉州、兴化三府私盐尤盛,盐税颗粒无收。天启五年(1625年)六月,延安大风雪三月。济南“蝗虫蔽天,作物荡尽,是年大饥,致人相食”。天启六年(1626年)七月,常州、苏州等地风灾、水灾,死难者无数。崇祯十三年(1640年),苏、松、湖等府大水,房屋倾倒无数,致米价飞涨,“民食草木根皮俱尽,抛妻子死者相枕”;“强横之徒三五成群,鼓噪就食,街坊罢市”。畿辅、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又有百姓“茹土食菜,并无菜色,且剜肉爨骨,殣以泽量,言之堕泪”。苏州等地民众民变、陕西流民起义,以及缺饷造成军队的哗变不断。天启年间,东林六君子(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被阉党残杀,太监魏忠贤专权。崇祯帝继位后铲除魏忠贤,彻底清理官员中阉党后,建立了东林党内阁。然而其在位十七年间,朝廷先后有十七位首辅、十四位兵部尚书(被处死7位,含袁崇焕),内阁成员数更是达到了五十位(史称“崇祯五十相”),朝令夕改,人心惶惶。


    ㈢后金崛起与明朝覆灭:历史洪流中的兴衰更迭


    明神宗在位末年,三十年不上朝,导致朝政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尤其是经过东征援朝战争和矿税使高淮乱辽以后,辽东边防空虚,军民困甚,供应艰难,加上明神宗用人不当,明军屡屡败北。辽东“后金”借机迅速崛起,不断出兵南犯。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日,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老城)即大汗位,建元天命元年,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后改“大金”为“大清”,是为清太祖高皇帝)。正式建立的“后金”,开始成为大明王朝的主要威胁。1621年(大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后金”军继辽沈之战获胜后,又克广宁(今辽宁北镇)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明朝援军奢崇明,竟率部下二万乘机叛乱,占据重庆,建国号“大梁”。
    而辽沈失陷后,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得到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支持,两人共同驻防宁远,并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原则修建城堡。宁远城堡垒建成后,又派兵据守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城,将辽西防线向前推进200里,关锦防线随之形成,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袁崇焕也得以升任巡抚、兵部尚书等职。
    但在崇祯元年(1628年),随着朝政腐败、饥荒连年、民变持续不断的情况下,以闯王(高迎祥)起义为标志,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明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后金”大汗皇太极乘国内起义不断之际,率兵10万余人避开关宁锦防线,兵分三路突破关隘,会师遵化城下,直指京师。大明督师袁崇焕闻警后即统领诸路援军从宁锦起程,两昼夜急行300里赶至北京广渠、德胜门外阻击“后金”军。攻城不利的皇太极,遂施反间计,令崇祯帝以“资敌私通”罪,将袁崇焕革职下狱。皇太极离京东归,又连克遵化、滦州、永平、迁安等地,返回沈阳。入京护卫的山西援兵,驻地累更三地(通州、昌平、良乡),三日没有给军饷,士兵纷纷因缺少粮饷或哗变或剽掠。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起义于陕西米脂,李自成参加起义;作为抗金最强战力的关东铁骑主帅袁崇焕,却被崇祯凌迟处死,自毁“长城”。其后,“后金”陷永平、兵围大凌城,孔有德与耿仲明等被围城,粮绝出降;白莲教活动于北直山东河南等地;农民起义军攻入山西;延绥一带连年灾荒,百姓从起义军造反,十之有七;福建起义军攻瑞金;高迎祥、张献忠等二十余万起义军会聚于山西;黄河于孟津决口,百姓无路可走聚而造反;农民军高迎祥、罗汝才、张献忠等聚集山西,连续攻克大宁、隰州、泽州、寿阳诸州县;李自成攻陷修武县,杀知县刘凤翔;农民军入河北、四川。崇祯九年1636年,农民军领袖高迎祥战死,李自成成为新闯王。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再次大举进攻,崇祯帝召宣、大、山西三总兵入卫京师,又三赐卢象升尚方剑令督天下援兵,督师卢象升兵败钜鹿,身死。十一月,清军绕道入长城,绕道京都南进攻高阳城,名将孙承宗领家人守卫高阳,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子六孙、两侄八侄孙,全部战死。崇祯十三年(1640年)清军攻打锦州,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出关援锦州,在这次“松锦大战”中,明军大败,洪承畴投诚,关外辽东地区至此全数沦陷。之前,曾大破李自成于潼关南原的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十九日率军北上入卫京师,令李自成得到了喘息之机。之后,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入河南,开仓赈饥民,“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声中,先后攻克洛阳(1641年)、承天(今湖北钟祥市,1643年)、潼关(1643年)等地,并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之后,东征明京师,先后攻占汾州(今汾阳)、怀庆(今焦作)、太原、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境)、又连下居庸关、昌平,三月十五日抵达居庸关,明军守将纷纷出降。三月十九日,明兵部尚书张缙彦等主动打开正阳门,崇祯前往景山自缢,明朝灭亡。四月,李自成为防清兵入关,率师东征争夺山海关。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败退。五月初二日,多尔衮率领清军占领北京。
    这段历史,是明朝衰亡的挽歌,也是“后金”崛起、清朝建立的序曲,充满了血与火的洗礼,以及兴衰更迭的沧桑巨变。


    二、明末抗倭斗争


    了解姚启圣的生平,还离不开明末清初的剿寇斗争,以及澎湖成海寇临时据点祸乱闽越之事。而巧合的是,姚启圣出生前一日,即天启二年九月十四日(1624年10月25日),之前侵占澎湖二年之久的荷兰海寇窜据台湾大员(今台南安平区),自此占据台湾本岛长达38年之久,直至顺治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1662年)被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
    姚启圣出生地绍兴姚家埭附近的三江大闸,则是绍兴人观潮的最佳地点之一。自绍兴年间开始,南宋朝廷钱塘江上检阅水师成为常态,百姓观潮之风愈盛。潮起潮落,四百年一晃而过,话说万历十年(1582年)明代大诗人徐渭(1521-1593年,字文长)落泊之际,就曾与友人沈箕仲、傅文石、马策之、罗查坞等人赴绍兴三江闸口观潮,并创作了诗二首(《与客观潦于三江水门》)。次年(1583年),在送友人沈九畴(字箕仲,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朝官员、诗人)北上考进士时,写下了一篇回忆上一年一起观潮的情形,作诗《送箕仲北上追叙三江观水之事》。万历十四年(1586年)八月十八日,在其次子徐枳到三江口观钱塘江潮后,作诗三首记述,其中之一为《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


    胡马帆樯故不禁,鸣潮故避大江深。
    非关冰许滹沱合,信是鳅高海浪沈。
    处处新妆邀步袜,年年旧雪涨城阴。
    阿宣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


    诗文写道,胡人的船只因潮水而不能靠近江岸,胡马也因大江水深而不能跨越。他赞美了潮水的力量和勇气,即使面临冰冷的河水,也不会退缩。他想象着城阴的旧雪,每年都会被潮水冲走;像阿宣这样的书生也离开书房,独自挥舞着藜杖吟唱。
    在徐渭创作的与钱塘江潮相关诗句中,除了记述钱塘潮水盛景之外,还隐含了与胡宗宪、戚继光等人抗倭及修建三江闸的事件。
    观潮地的三江闸,1536年由时任绍兴知府汤绍恩始建,之后的四百年间又分别于1584年知府萧良干首修;1633年宁绍台道林日瑞、绍兴知府黄䌹再修;1682年福建总督姚启圣三修(个人出资);1795年绍兴知府高三畏四修;1833年绍兴知府周仲墀五修;1933年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六修。
    1536年绍兴知府汤绍恩修建三江闸之际,年仅十六岁的徐渭曾提出《水利考》上呈汤知府,提出浚深河、多建闸、固海塘三策。三江闸的建成,使得“旱有蓄,潦有泄,启闭有则,山会萧(山阴、会稽、萧山)三邑成膏壤”。三江闸之侧,建有汤太守祠,镌有一副徐渭撰的对联:


    凿山振河海,千年遗泽在三江,攒禹之绪;
    炼石补星辰,两月新功当万历,于汤有功。


    将汤知府比喻为与大禹、女娲一样的英雄,让附近的百姓受益匪浅,特别是姚、俞、陶、周、鲍、马、施、封、倪、娄、吴等各姓族人。
    四年后(1540年),二十岁的徐渭考中山阴县秀才。然而,却“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徐文长传》明,袁宏道)。
    其时倭寇最为猖獗,经常骚扰浙江各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多次乡试未中的徐渭,在绍兴迎来了抗倭名将俞大猷(1503-1579年),作诗(《赠俞参将诗》)赠之:


    孤城一带海东悬,寇盗经过几处全。
    幕府新营开越骑,汉家名将号楼船。
    经春若战风云暗,深夜穷追岛屿连。
    见说论功应有待,寇恂真欲借明年。


    随后,徐渭作为幕僚跟随大帅俞大猷的军队在柯亭、皋埠、龛山(今萧山坎山)等地征剿倭寇,多出奇谋,取得了一系列的抗倭胜利,如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月,倭寇失舶者八十余,徒步自东关而过,被歼于龛山。而柯亭之战(1554年),让抗倭名将、时任浙江巡按御史的胡宗宪(1512-1565年)记住了这位江南才子。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徐渭在胡宗宪升任浙直总督,总督沿海军务并巡抚浙江之际,被招为幕僚,并相继助其智擒徐海、汪直等倭寇集团头目。
    这一时期,胡宗宪还招文徵明、沈明臣、茅坤等人为幕僚,并先后重用俞大猷、戚继光、卢镗、阮鹗、汤克宽等名将,制定了“攻谋为上,角力为下”和“剿抚兼施,分化瓦解”的抗倭作战方略,两浙倭患得以暂告平息。
    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佥书一年后,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七月擢升宁绍台参将;三年后,战功显赫的戚继光,在浙东抗倭一线得以创建了令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成为浙江御倭的主力军。特别是其创立的鸳鸯阵,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家军连续歼敌万余人,获得台州大捷,威名大振。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为后世提供了抗倭练兵之法,其中集百家之长的军体拳法《拳经捷要篇》则是国内最早的徒手军事武术;而隆庆五年(1571年)前后所著的《练兵实纪》一书,更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等涉及建军、训练和作战的练兵之法。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三、四月间,海盗首领徐海、陈东等率寇3万余人围攻乍浦,浙江提学副使阮鹗募壮士突贼围,夜间潜兵袭贼于嘉兴临平山,解乍浦之围。都督佥事、名将宗礼(宗泽之后),在海盗出逃攻打桐乡县城之际,率部三战三捷,终因寡不敌众全数殉国,时人以为抗倭“血战第一功”。后诏赠“都督同知”,谥“忠壮”,赐祠皂林(宗扬庙,今属乌镇),世袭“指挥佥事”,明史列传。


    附:
    乌镇“宗扬庙”
    隆庆(1567-1572年)年间,明廷在绣溪桥畔建立忠祠,与宗礼将军同时阵亡的十八名裨将也附列配亭。太平天国时,忠祠毁于兵乱。同治四年(1865年),渔民集资重建,题名“宗扬庙”(又称宗阳庙)。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宗礼殉难之日都要在宗扬庙举行庙会。这一天,远近的渔民停止捕鱼,纷纷摇船去宗扬庙祭拜,渔民们焚香供斋,对庙朝拜,晚上燃放焰口,戏台上演戏酬神,年年如此,盛况总冠桐乡县各寺庙。
    抗战前的宗扬庙,正殿共有三间高大雄伟的殿堂,大殿中央塑有宗礼将军像,着袍袖宽大的装束,坐北朝南;殿左侧塑有宗礼将军部将若干,外边塑有战马与马夫;殿右侧也塑有宗礼将军部将若干。庙中题有“抗倭忠烈”、“荡倭安邦”、“兴华灭倭”等匾额,1938年4月宗扬庙被侵占桐乡的日军烧毁。抗战胜利后,渔民们集资在原庙基上重建三间大殿和三间偏殿,重塑宗扬将军像,1946年九月初九举行了盛大的祭奠活动,各地渔民云集宗扬庙,有数万之众,白天演戏酬神,晚上燃放焰口,盛况空前。


    宗礼的血战,为守卫桐乡县城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阮鹗便先敌驰入,与知县金燕死守四十余日,总督胡宗宪得以从容布置,设计诱贼,捕斩其首领。
    参将卢镗则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五月,与俞大猷、汤克宽合兵大破倭寇于嘉兴王江泾,斩贼首千五百余,溺毙无数,“自军兴以来,军功第一”。又于大陈山(岛)擒倭寇头目林碧川等,升浙江协守副总兵。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佐督抚胡宗宪先后俘歼寇首陈东、徐海。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诱诛通倭巨魁汪直,两浙倭患稍平。以功,进都督同知。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复犯浙东,戚继光大捷于台州,卢镗再破倭寇于宁波、温州。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万余人进犯福建,连破邵武、罗源、政和、寿宁、宁德、连江、松溪、大田、古田等地后,又攻陷兴化府(今莆田)城,掳掠三千居民。继而倭寇又攻占兴化府的海上军事要塞平海卫。抗倭不利,朝廷紧急从赣南调回俞大猷提升为福建总兵官,从浙东调回戚继光为福建副总兵官。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四月二十一日夜,戚继光、俞大猷与另一名抗倭名将、广东总兵官刘显等三路出击,会攻倭寇于平海卫,先后歼灭倭寇两千余人,解救被掳百姓数千名,一举收复平海卫和兴化府城。
    取得抗倭大捷后,调任广东总兵官的俞大猷与擢升为福建总兵官戚继光,又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十一月珠联璧合先后剿灭流窜于闽越的倭寇,使之“几无遗类”。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月五日拂晓,“大猷将水兵,继光将陆兵,夹击平南澳,大破之。”两位名将再次联手,将为患闽粤边境多年的海寇吴平一伙全数剿灭。“自后倭寇脱归者,始知犯华不利状。于是乎倭寇不敢复窥入闽矣(据《皇明经世文编》)”
    俞大猷在戎马倥偬之余,以谦称“欲写心中无限事,不论工拙不论多”的吟诗作赋风格,叙述驰骋疆场的爱国情怀,来勉励部属,如诗作《舟师》中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剿杀倭寇的壮烈场景,诗文如下:


    倚剑东溟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净,天外旌旗上下冲。
    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
    夕阳影里归蓬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正是嘉靖后期的这批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卢镗、阮鹗、汤克宽等人先后平定江浙、福建、广东一带的倭寇海盗,东南沿海倭害为之一清。
    然,“明至中叶以后,建言者分曹为朋,率视阁臣为进退,依阿取宠则与之比,反是则争,争则名高(摘选自《明史·汪若霖列传》)。”明末党争不断使得这些抗倭名将因战功不断擢升的同时,大多被卷入其中而致后景凄凉,以至倭寇再度盛行,并最终成为明末清初的一大祸害。
    特别一提的是,徐渭、戚继光、胡宗宪三位抗倭名士(将),均崇尚阳明学说。徐渭曾师从王阳明亲传弟子王畿、季本等人,又与同为“越中十子”的另一位王阳明弟子杨珂交好。徐渭晚年受到辽东总兵李成梁之邀,将兵法心得、平倭经验倾囊相授于他的两个儿子李如松、李如柏。之后,李如松参与平定宁夏哱拜之乱、指挥抗倭援朝战争,成为一代名将。而贫困潦倒的徐渭过世后,国子监祭酒、绍兴人陶望龄(1562-1609年,王阳明二传弟子),又将其散佚作品搜集,整理成三十卷的《徐文长集》得以留传于世。
    而浙直总督胡宗宪,则是阳明先生另一高徒欧阳德的弟子,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任余姚知县驻扎余姚时,钱德洪(王阳明高徒)鼓励他研读阳明先生的剿匪平叛奏疏,并制作了《团练乡兵疏》赠予。之后,胡宗宪著有《筹海图编》《海防图论》《三巡奏议》《督抚奏议》等抗倭资料。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又擢升宁绍台参将之际,即投于钱德洪门下细究心学,又向绍兴阳明书院掌教王畿(王阳明高徒)请教学问。三十四年十月,倭寇二百余人自浙江乐清县岐头登岸,又相继劫掠黄岩、仙居、宁海、慈溪、余姚等地,然后由上虞渡曹娥江侵犯会稽。沿途官兵、客兵或孱弱没有战斗力,或桀骜不驯难以依赖。在钱德洪的推荐下,对这些亲眼目睹的弊端,遂分条呈上《练兵议》,向胡宗宪提出训练士兵之建议,请练越人(绍兴人)以抗倭。


    附:澎湖成临时据点,海寇祸乱闽越


    自元末明初,张士诚等南方残余势力、沿海走私商与倭寇合作,以某些岛屿为跳板,对中国和朝鲜沿海进行侵扰,使原本小股倭害渐成气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即颁布了“片板不许入海”,“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审之重法”的海禁制度,相继撤销自唐朝以来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府、浙江明州府、广东广州府三个地方的市舶司,严禁私人进行海外贸易,对外贸易遂告断绝。
    与三个市舶司同时被撤之际,晋江县澎湖巡检司也被裁,原本是防止海寇从海上得到接济,结果却事与愿违,反而使海寇铤而走险乘虚而入,成为海寇停泊、取水的据点:


    “澎湖一岛在漳、泉远洋之外,邻界东蕃……国初徙其民而虚其地,自是只为盗贼假息渊薮,倭奴往来停泊取水必经之要害。”(摘选自《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炎武)


    据台湾府志:


    “嘉靖四十二年,流寇林道乾扰乱沿海,都督俞大猷征之。追及澎湖,道乾遁入,大猷侦知港道迂回、水浅舟胶,不敢逼迫,留偏师驻澎岛,时哨鹿耳门外,徐俟其弊。”


    与林道乾原本同属曾一本海寇团伙的另一头目林凤,拥有下属四千余人,在明军数次剿灭过程中,大多以澎湖为中转据点逃往他地。
    姚启圣妹夫黄锡衮(1621-1707年)的曾祖父黄守魁(1551-1621年),嘉靖间为避征役自幼随父日章与母匍匐于南安白鹤山期间,就曾在倭寇剽掠之际被俘去,后在万历十七年(1589年)获武探花。1621年,时任宣大总督之际,恰遇“屠崇明之乱”卒,赠“都督同知”,谥“武烈”。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七月十三日,荷兰指挥官韦麻郎带着1200人以及16艘军舰抵达澎湖。恰逢明军春、冬二汛分季值守之间,故而不费一兵一卒驻扎无人值守的澎湖。随后到沿海向明朝提出通商要求,福建总兵施德政派代表与之谈判时明确予以拒绝。
    天启二年(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司令雷尔生率600人进攻澳门,被葡萄牙、西班牙联军重创。雷尔生带着残部转战澎湖列岛,在澎湖本岛风柜尾处挖土筑堡。次年,驻守澎湖的荷兰人,开始到福建沿岸抢劫财物及商船;所俘的1150位国人,仅有33人活着到达巴达维亚(即印尼首都雅加达,荷属东印度公司总部)。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明朝廷,由福建巡抚南居益数度与之决战,终于在天启四年(1624年)八月将荷兰殖民者赶出了占据二年之久的澎湖列岛。这年春,福建巡抚南居益先找海寇头目李旦作中间人调停,李旦义子郑芝龙担任翻译。失利的荷兰人,随后在该年九月十四日,来到台湾西南部沿岸的大员(位于今天的台南市安平区)筑城建堡,并改名“热兰遮城”。由此,台湾本岛被占据长达三十八年之久。
    天启五年(1625年)海寇李旦病死之后,郑芝龙一跃成为纵横东南亚一带的海寇大头目,先后打败明朝副总兵俞咨皋,杀死另一海寇集团头目许心素。天启六、七年(1626-1627年),闽南发生严重旱灾,赤地千里,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拥有700艘规模船队的郑芝龙乘机到泉州招抚饥民数万人赴台拓垦;崇祯元年(1628年),闽南再遭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在福建巡抚熊文灿支持下,再度招纳漳、泉两地灾民数万人,“一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由此,郑芝龙成为台湾历史上大规模移民的第一人,并从海寇一跃而成为明朝海防游击,称“五虎游击将军”,离开多年经营的海上根据地台湾,坐镇闽海。此时,郑芝龙已拥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仍率领原部,为明廷守备沿海以防海寇倭寇和荷兰人进攻,官至总兵。
    土地肥沃的台湾,由此引发了汉人向台湾岛移民的浪潮,这是历史上首次大规模有组织地由大陆向台湾移民。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台湾南部,在大员(今台南市)修筑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两城,驻军近两千人,但大陆移民却多达数万。此外在商贸上,日本锁国之后,只许中国人和荷兰人前往贸易,郑芝龙便借机展开对日本的贸易,因而积累了巨额财富。
    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明朝灭亡之后,南明小王朝的弘光皇帝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顺治二年(1645年,弘光元年),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又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侯”。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十五日,郑芝龙降清。而“三藩之乱”时(1673-1681年),广东、福建沿海地区,如厦门、漳州、泉州等地更成为清军与三藩叛军、郑氏反复交战的地方,百姓再度饱受兵灾之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12:48 , Processed in 0.1923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