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回复: 1

张说|玄宗御书故中书令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铭【并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6
  • 签到天数: 328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昨天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5-5-5 09:35 编辑


    玄宗御书故中书令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铭【并序】

    张 说


    叙曰八柱承天髙明之位定四时成歳亭育之功存画爲九州禹也尧享鸿名播时百谷弃也舜称至德由此言之知人则哲非贤罔乂致君尧舜何代无人有唐元宰曰梁文贞公者位爲帝之四辅才爲国之六翮言爲代之轨物行爲人之师表盖维狱降神应时间出者也公讳崇字元之姚姓有虞之后逺自呉兴近徙于陜今家洛阳焉烈考长沙文献公树勲王室建旟嶲府公纨绮而孤克广前业激昻成学荣问日流武库则矛防森然文房则礼乐尽在弱冠补孝敬挽郎又制举高弟歴佐濮郑并有声华入爲司刑丞天授之际狱吏峻密公持法无颇全活者众进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朝廷曰能遂掌军国迁凤阁侍郎监修国史兼相王府长史始则天人让王承置醴之顾终以飞龙利见延叅乘之恩自时厥后恒当大任凡三处兵部尚书三入中书令一爲礼部尚书左庶子又肃政大夫总灵武军兵马又司仆卿知陇右监牧出典亳宋常越许申徐潞杨同十郡景云初以藩邸旧僚封梁国公食赋百室公性仁恕行简易虚怀泛爱而泾渭不杂真率径尽而应变无穷常推是心以御于物故所莅必甿庶风偃骜很化从言不励而教成政不威而事理去思覩颂来暮闻歌既登邦政卒乘辑睦及在宗伯神人允谐今之中书是爲理本谋事兼于百揆论道总于三台公执国之钧金玉王度大浑顺序休徴来臻懋德格天名遂身逊拜开府仪同三司崇其秩逸其志也初太夫人在堂公受职西掖颇限扄禁求侍晨昏优诏既许寻令还职公固请以泣制曰家有令弟足慰母心国有谏臣安可蹔阙其后剖符江表敦谕起复衰麻外墨栾棘内毁变礼中权通识所贵神龙之首预闻兴复畴其井赋累让而停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防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君子曰忠不忘亲仁也哀不违事义也让功辞邑礼也济代全名智也仁以长人义以和下礼以安上智以周身宜其光辅四帝轩冕三纪池台琴筑优游暮齿传爵土于祚㣧保禄位于终始矣享年七十有一开元九年九月寝疾薨于东都慈惠里皇上悼焉国人慕焉抚牀辍舂曽未云比制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礼也十年二月葬于万安山之南原在疾也王人赐膳御医视药于薨也中使吊临羽仪哀送君臣之义厚莫重焉子异子弈思缀遗美以寘罔极有诏掌文之官叙事盛德之老铭功将以宠宗臣扬英烈帝乃洒恩仙翰镂泽丰防日月临照于佳城烟云变态于神道宝其文字别爲羣玉之山禁其樵苏即表三司之墓铭曰
    源深自虞派别从呉避地鲁陜居家洛都神明逺契岳渎冥符翊圣斯偶生贤不孤仁将勇济孝与忠俱学刃攅植文锋迅驱才安卑位即骋长途惟实惟有若虚若无再三军国一二訏谟戎柄尤重王纶最枢兼司任切乆政荣殊黼藻弥焕丹青靡渝以寛容物以鉴分区外或形放中恒礼拘箴虽诫口诤亦忘躯但覩浑璞谁详瑾瑜伊臯尺寸管乐锱铢名正身遂言诚愿孚方辞汉禄更辱齐组既积而防穷欢尽娯川归东极日去西晡上恻旒扆旁悲路衢蓝田良玉荔浦明珠载广休庆爰弘典谟丰碑廼立盛业其铺帝念频轸仙毫特纡镌金刻石凤篆龙图七耀光动三泉泽濡钦能叙事理郁词敷求旧铭实慙殚恧芜缅思云雾尚想江湖有道之德其何以逾延陵之墓空此呜呼存殁终始遐哉邈乎



    断句
    玄宗御书故中书令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铭【并序】

    张 说


    叙曰:八柱承天,高明之位定;四时成歳,亭育之功存。画爲九州,禹也,尧享鸿名;播时百谷,弃也,舜称至德。由此言之,知人则哲,非贤罔乂。致君尧舜,何代无人?有唐元宰,曰梁文贞公者,位爲帝之四辅,才爲国之六翮,言爲代之轨物,行爲人之师表。盖维狱降神,应时间出者也。公讳崇,字元之,姚姓,有虞之后,逺自呉兴,近徙于陜,今家洛阳焉。烈考长沙文献公,树勲王室,建旟嶲府。公纨绮而孤,克广前业,激昻成学,荣问日流。武库则矛防森然,文房则礼乐尽在。弱冠补孝敬挽郎,又制举高弟,歴佐濮郑,并有声华。入爲司刑丞,天授之际,狱吏峻密,公持法无颇,全活者衆。进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朝廷曰能,遂掌军国。迁凤阁侍郎,监修国史,兼相王府长史。始则天人让王,承置醴之顾;终以飞龙利见,延叅乘之恩。自时厥后,恒当大任。凡三处兵部尚书,三入中书令,一爲礼部尚书、左庶子,又肃政大夫,总灵武军兵马,又司仆卿,知陇右监牧,出典亳、宋、常、越、许、申、徐、潞、杨、同十郡。景云初,以藩邸旧僚,封梁国公,食赋百室。公性仁恕,行简易,虚怀泛爱,而泾渭不杂;真率径尽,而应变无穷。常推是心以御于物,故所莅必甿庶风偃,骜很化从。言不励而教成,政不威而事理。去思覩颂,来暮闻歌。既登邦政,卒乘辑睦;及在宗伯,神人允谐。今之中书,是爲理本,谋事兼于百揆,论道总于三台。公执国之钧,金玉王度,大浑顺序,休徴来臻。懋德格天,名遂身逊。拜开府仪同三司,崇其秩,逸其志也。初,太夫人在堂,公受职西掖,颇限扄禁,求侍晨昏,优诏既许,寻令还职。公固请以泣,制曰:“家有令弟,足慰母心;国有谏臣,安可蹔阙?”其后剖符江表,敦谕起复,衰麻外墨,栾棘内毁,变礼中权,通识所贵。神龙之首,预闻兴复,畴其井赋,累让而停。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防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君子曰:“忠不忘亲,仁也;哀不违事,义也;让功辞邑,礼也;济代全名,智也。仁以长人,义以和下,礼以安上,智以周身。宜其光辅四帝,轩冕三纪,池台琴筑,优游暮齿,传爵土于祚胤,保禄位于终始矣。”享年七十有一,开元九年九月寝疾,薨于东都慈惠里。皇上悼焉,国人慕焉,抚牀辍舂,曽未云比。制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礼也。十年二月,葬于万安山之南原。在疾也,王人赐膳,御医视药;于薨也,中使吊临,羽仪哀送。君臣之义,厚莫重焉。子异子弈,思缀遗美,以寘罔极。有诏掌文之官叙事,盛德之老铭功,将以宠宗臣,扬英烈。帝乃洒恩仙翰,镂泽丰防,日月临照于佳城,烟云变态于神道。宝其文字,别爲羣玉之山;禁其樵苏,即表三司之墓。铭曰:

    源深自虞,派别从呉。避地鲁陜,居家洛都。神明逺契,岳渎冥符。翊圣斯偶,生贤不孤。仁将勇济,孝与忠俱。学刃攅植,文锋迅驱。才安卑位,即骋长途。惟实惟有,若虚若无。再三军国,一二訏谟。戎柄尤重,王纶最枢。兼司任切,乆政荣殊。黼藻弥焕,丹青靡渝。以寛容物,以鉴分区。外或形放,中恒礼拘。箴虽诫口,诤亦忘躯。但覩浑璞,谁详瑾瑜?伊臯尺寸,管乐锱铢。名正身遂,言诚愿孚。方辞汉禄,更辱齐组。既积而防,穷欢尽娯。川归东极,日去西晡。上恻旒扆,旁悲路衢。蓝田良玉,荔浦明珠。载广休庆,爰弘典谟。丰碑廼立,盛业其铺。帝念频轸,仙毫特纡。镌金刻石,凤篆龙图。七耀光动,三泉泽濡。钦能叙事,理郁词敷。求旧铭实,慙殚恧芜。缅思云雾,尚想江湖。有道之德,其何以逾?延陵之墓,空此呜呼。存殁终始,遐哉邈乎。


    断句分段:
    玄宗御书《故中书令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铭(并序)》


    张说


    叙曰:八柱承天,高明之位定;四时成歳,亭育之功存。画爲九州,禹也,尧享鸿名;播时百谷,弃也,舜称至德。由此言之,知人则哲,非贤罔乂。致君尧舜,何代无人?有唐元宰,曰梁文贞公者,位爲帝之四辅,才爲国之六翮,言爲代之轨物,行爲人之师表。盖维狱降神,应时间出者也。


    公讳崇,字元之,姚姓,有虞之后,逺自呉兴,近徙于陜,今家洛阳焉。烈考长沙文献公,树勲王室,建旟嶲府。公纨绮而孤,克广前业,激昻成学,荣问日流。武库则矛防森然,文房则礼乐尽在。弱冠补孝敬挽郎,又制举高弟,歴佐濮、郑,并有声华。入爲司刑丞,天授之际,狱吏峻密,公持法无颇,全活者衆。进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朝廷曰能,遂掌军国。迁凤阁侍郎,监修国史,兼相王府长史。始则天人让王,承置醴之顾;终以飞龙利见,延叅乘之恩。自时厥后,恒当大任。


    凡三处兵部尚书,三入中书令,一爲礼部尚书、左庶子,又肃政大夫,总灵武军兵马,又司仆卿,知陇右监牧,出典亳、宋、常、越、许、申、徐、潞、杨、同十郡。景云初,以藩邸旧僚,封梁国公,食赋百室。公性仁恕,行简易,虚怀泛爱,而泾渭不杂;真率径尽,而应变无穷。常推是心以御于物,故所莅必甿庶风偃,骜很化从。言不励而教成,政不威而事理。去思覩颂,来暮闻歌。


    既登邦政,卒乘辑睦;及在宗伯,神人允谐。今之中书,是爲理本,谋事兼于百揆,论道总于三台。公执国之钧,金玉王度,大浑顺序,休徴来臻。懋德格天,名遂身逊。拜开府仪同三司,崇其秩,逸其志也。


    初,太夫人在堂,公受职西掖,颇限扄禁,求侍晨昏,优诏既许,寻令还职。公固请以泣,制曰:“家有令弟,足慰母心;国有谏臣,安可蹔阙?”其后剖符江表,敦谕起复,衰麻外墨,栾棘内毁,变礼中权,通识所贵。


    神龙之首,预闻兴复,畴其井赋,累让而停。夫以革故鼎新,大来小往,得防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君子曰:“忠不忘亲,仁也;哀不违事,义也;让功辞邑,礼也;济代全名,智也。仁以长人,义以和下,礼以安上,智以周身。宜其光辅四帝,轩冕三纪,池台琴筑,优游暮齿,传爵土于祚胤,保禄位于终始矣。”


    享年七十有一,开元九年九月寝疾,薨于东都慈惠里。皇上悼焉,国人慕焉,抚牀辍舂,曽未云比。制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礼也。十年二月,葬于万安山之南原。在疾也,王人赐膳,御医视药;于薨也,中使吊临,羽仪哀送。君臣之义,厚莫重焉。


    子异子弈,思缀遗美,以寘罔极。有诏掌文之官叙事,盛德之老铭功,将以宠宗臣,扬英烈。帝乃洒恩仙翰,镂泽丰防,日月临照于佳城,烟云变态于神道。宝其文字,别爲羣玉之山;禁其樵苏,即表三司之墓。
    铭曰:


    源深自虞,派别从吴。避地鲁陕,居家洛都。
    神明远契,岳渎冥符。翊圣斯偶,生贤不孤。
    仁将勇济,孝与忠俱。学刃攒植,文锋迅驱。
    才安卑位,即骋长途。惟实惟有,若虚若无。
    再三军国,一二訏谟。戎柄尤重,王纶最枢。
    兼司任切,久政荣殊。黼藻弥焕,丹青靡渝。
    以宽容物,以鉴分区。外或形放,中恒礼拘。
    箴虽诫口,诤亦忘躯。但睹浑璞,谁详瑾瑜?
    伊皋尺寸,管乐锱铢。名正身遂,言诚愿孚。
    方辞汉禄,更辱齐组。既积而散,穷欢尽娯。
    川归东极,日去西晡。上恻旒扆,旁悲路衢。
    蓝田良玉,荔浦明珠。载广休庆,爰弘典谟。
    丰碑乃立,盛业其铺。帝念频轸,仙毫特纡。
    镌金刻石,凤篆龙图。七耀光动,三泉泽濡。
    钦能叙事,理郁词敷。求旧铭实,惭殚恧芜。
    缅思云雾,尚想江湖。有道之德,其何以逾?
    延陵之墓,空此呜呼。存殁终始,遐哉邈乎!


    白话文翻译
    【序】
    八根天柱支撑苍穹,确立了高天明朗的方位;四季更替成就岁月,孕育万物的功德长存。划分九州是大禹的功绩,尧因此享有盛名;教民播种百谷是后稷的贡献,舜因而被称为至德。由此可见,能识人者为智者,无贤才则难治国。辅佐君主成为尧舜,哪个时代没有能人?大唐的贤相,梁文贞公(姚崇),位居皇帝的四辅之列,才华如国之羽翼,言论为世人之准则,行为是百姓之表率。他犹如山岳降下的神灵,应时而出。公名崇,字元之,姓姚,是虞舜的后裔,远祖来自吴兴,近代迁至陕地,如今定居洛阳。其父长沙文献公,为王室立下功勋,曾任嶲府都督。公幼年丧父,却能光大先业,奋发求学,声誉日盛。他文武双全,武略如兵器库森然陈列,文才如礼乐典籍尽藏于心。二十岁任孝敬皇帝挽郎,后科举高中,历任濮州、郑州佐官,政声卓著。后入朝任司刑丞,武则天执政时刑罚严酷,公执法公正,救活许多人。升任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朝廷称其能,遂掌管军国大事。后任凤阁侍郎,监修国史,兼相王府长史。起初辅佐相王(后为睿宗),备受礼遇;最终助玄宗登基,得参乘殊荣。此后长期担当重任,三次任兵部尚书,三次入中书令,又任礼部尚书、左庶子、肃政大夫,统领灵武军兵马,兼司仆卿,掌管陇右监牧,外任亳、宋、常、越、许、申、徐、潞、杨、同十州刺史。景云初年,因曾是玄宗旧臣,封梁国公,食邑百户。公性情仁厚宽容,行事简约,胸怀宽广而爱憎分明,真诚直率却善于应变。常以此心待人,故所到之处百姓归服,顽劣者化从。不须严厉而教化自成,不靠威压而政事井然。离任时百姓歌颂,到任时夹道欢迎。执掌朝政时,军民和睦;任礼部尚书时,神人和谐。中书令一职是治国根本,需统筹百官、总领三台(尚书、中书、门下)。公执掌国政,如金玉般端正法度,天地有序,祥瑞频现。德高感天,功成身退,授开府仪同三司,既显尊荣,又遂闲逸之志。早年太夫人健在时,公任职中书省,因宫禁阻隔,难尽晨昏之孝,上表请求侍奉。皇帝特许,不久又召还职。公泣血固辞,诏曰:“家有贤弟,可慰母心;国需谏臣,岂能久缺?”后外任江南,朝廷强令复职,公虽穿丧服办公,内心哀毁,权变尽礼,通达之士皆重其行。神龙政变时,参与复兴唐室,朝廷赐田赋,他屡次推辞。革故鼎新之际,宠辱不惊,进退守正,实属罕见。君子赞他:“忠不弃亲,是仁;哀不废职,是义;让功辞封,是礼;济世全名,是智。”仁以领导众人,义以和睦下属,礼以安定君上,智以保全自身。因此能辅佐四帝(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显贵三十载,晚年优游池台琴酒之间,爵位传于子孙,福禄始终保全。享年七十一岁,开元九年九月病逝于东都慈惠里。皇帝哀悼,百姓追慕,抚床罢舂之痛,前所未有。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贞”,合于礼制。十年二月葬于万安山南麓。病中,皇帝遣使赐膳,御医诊治;逝后,宦官吊唁,仪仗送葬。君臣情谊,深厚无比。我(张说)感念公之遗德,欲撰文铭记。皇帝命文官记述其德,耆老铭刻其功,以褒奖宗臣,弘扬英烈。帝亲题碑文,日月照耀墓园,烟云缭绕神道。珍视文字,如藏群玉之山;禁伐草木,永标三司之墓。

    【铭文】
    源远流长自虞舜,支脉分衍从吴兴。避世迁居陕洛地,神明暗合山河灵。辅佐圣君非偶然,贤才辈出德不孤。仁勇兼济孝与忠,学问如刃文如锋。安于低位展宏图,实而不华虚若谷。屡参军国大计谋,戎机政要皆精通。身兼数职久显荣,文章政绩俱光辉。宽厚容物明辨分,外表洒脱内守礼。直言敢谏忘生死,浑金璞玉谁能识?堪比伊尹管仲才,名实相副愿得偿。辞让爵禄心更坚,积德防患乐天年。江河东流日西沉,君王恸悼路人悲。蓝田美玉荔浦珠,德业广传典谟弘。丰碑矗立盛名扬,帝念殊恩御笔题。金石镌刻龙凤纹,日月星辰照泉壤。愧我叙德词难尽,追思高风如云江。圣德巍巍谁能越?延陵空墓徒嗟伤。生死始终,悠远渺茫!



    注释与要点
    文体:唐代碑铭多为骈俪文,辞藻华丽,典故密集。翻译时需兼顾古文韵律与白话流畅性。

    关键人物:姚崇为“开元盛世”名相,碑文突出其“仁恕”“应变”“功成身退”等特质。

    历史背景:文中“天授”(武则天年号)、“神龙”(中宗复唐)等事件,反映姚崇历经政治动荡仍守正不阿。

    帝王褒崇:玄宗亲题碑文、禁樵苏等细节,体现对功臣的极高礼遇。


    白话文核心内容:
    (以下为节选关键内容的意译,全文逐字翻译过于冗长,此处提炼核心内容)
    序文部分:
    唐玄宗御笔亲题《故中书令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铭》,由张说撰文。
    开篇称颂道:如同八柱支撑天空使日月各安其位,四季更替使万物生长有序。大禹划分九州,尧因此享有盛名;后稷播种百谷,舜赞其德行至高。由此可见,知人善任是圣明,治国安邦需贤才。辅佐君王成尧舜之治,历代皆有能人。而大唐贤相梁文贞公(姚崇),位居帝王辅弼之职,才华如鸟之健羽,言论为世典范,行为堪当师表,堪称山岳降灵应时而生的伟人。
    姚崇生平:
    姚崇,字元之,祖籍吴兴,后迁至陕州,现居洛阳。其父长沙文献公为朝廷立勋。姚崇年少丧父,继承父志,勤奋治学,文武兼备。弱冠时任职孝敬挽郎,后通过制举入仕,历任濮州、郑州佐官,声誉卓著。武则天时期任司刑丞,执法公正,救活众多冤囚;后升任夏官侍郎,总管军国要务,又迁凤阁侍郎,兼修国史与相王府长史。
    他三次出任兵部尚书,三度拜中书令,兼任礼部尚书等职,封梁国公。性情宽厚,行事简约,明辨是非而胸怀博大。施政不靠严刑峻法,却能使百姓归化。所到之处,民颂其德。执掌中书时,统筹国策,辅佐四代帝王,功成身退,获封开府仪同三司。
    孝道与忠诚:
    姚崇任官时因母亲年迈请求侍奉,皇帝特许其兼顾政务与孝道。他临终前仍心系国事,神龙政变中参与复兴唐室,却屡次辞让封赏。君子评价他“忠不忘亲为仁,哀不废事为义,让功辞爵为礼,济世全名为智”。
    逝世与哀荣:
    开元九年(721年),姚崇病逝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玄宗追赠扬州大都督,谥“文贞”,葬礼极尽哀荣。十年二月葬于万安山南麓。皇帝亲命撰文刻碑,禁樵采以护陵墓。


    铭文节译:
    (四言韵文,概括其德行)
    源出虞舜,分支自吴;迁居洛阳,神明庇佑。
    仁勇忠孝,文韬武略;位卑未敢忘忧国,功高犹能守谦冲。
    伊尹管仲不及其德,蓝田美玉难比其洁。
    帝王挥泪题碑,金石永镌英名。
    存殁虽远,风范长存!

    要点
    文体:唐代碑铭多为骈俪文,辞藻华丽,典故密集。翻译时需兼顾古文韵律与白话流畅性。

    关键人物:姚崇为“开元盛世”名相,碑文突出其“仁恕”“应变”“功成身退”等特质。

    历史背景:文中“天授”(武则天年号)、“神龙”(中宗复唐)等事件,反映姚崇历经政治动荡仍守正不阿。

    帝王褒崇:玄宗亲题碑文、禁樵苏等细节,体现对功臣的极高礼遇。

    姚文贞公:即姚崇,谥号“文贞”,唐代名相,辅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神道碑:古代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功德的石碑,多为官方颁立。
    张说:唐代文学家,玄宗时期宰相,与姚崇齐名。
    此碑铭以典雅骈文写成,突出姚崇的功绩、品德及帝王礼遇,是唐代官方文献的典范。


    仅供参考
    姚波收集整理

    2025-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6
  • 签到天数: 328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文粹》节选』张说|玄宗御书故中书令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铭【并序】  https://mp.weixin.qq.com/s/FAIUbESR_4rvI4rpX0K4x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5-6 23:34 , Processed in 0.1364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