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回复: 2

[明] 羅倫 撰 (江西永丰)蘭畹(姚珏)先生墓誌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昨天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峰文集[明] 羅倫 撰 卷七 墓誌


    姚波收集录出整理解读,仅供参考!


    蘭畹(姚珏)先生墓誌銘


    於戲!此處士姚公墓也,湖西羅倫志焉。羅、姚世連交,大父静菴先生永濟,大父善耕先生永仁,二父令善唯公。倫甫髫髡,公來視二父,長身玉立,鬚眉鶴鶴,儀觀偉然,觀者驚異。公退,倫私曰:「翁何許人?」大父曰:「戚里自樹蘭畹先生,童子容識之。」踰年辛酉,大父卒。踰七年丁卯,公卒。踰二十一年丁亥,倫乃銘公墓。或曰:「子不銘墓,胡然而銘公墓?」聞諸人曰:「公弱喪考,俗疫喪者不喪。」公曰:「疫鬼祟喪,子其有知乎?」卒喪之無恙。人咸曰:「異哉!」姚氏子他豪有力者,同胞越貊,公視父母子視已子,鞠誨克之,異他豪有力者。公學琴于後軒謝利用,久之曰:「吾得其人矣,琴亦可無也,獨旡絃乎哉?」喜賓客,雅歌投壺,終于大耋。舍傍學山,晚營壽藏。其陽疾棘,召諸子曰:「死生有命,吾聞諸夫子,淫祀能生死人哉?毋辱我于地下,我地下何以見先人?」修然而逝。時正統某年月日,距生洪武某年月日,得年七十有一。祖仲陽,父一夔,世嘉遯。取胡氏,前左軍都督經歷尚迪。孫女子三人,衮紱、衮繡、衮弁、克惇、公樹。女一人,適某。孫男十人,某某。孫女一人,某,適羅某。曽孫十九人,某某。公諱珏,字介圭,人稱蘭畹先生,清塘里人。孤子弁來乞銘,咸曰公樹者,子宜銘曰:樹于一鄉,風聞四方,其聲揚揚,曷不樹國。天柱特特,萬有其宅。御風以游,御氣以周,寥廓以休,厥樹我取。樹元何有樹千萬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译文


    《兰畹先生墓志铭》


    呜呼!这里安葬的是处士姚公(姚珏先生)的坟墓,由湖西(今江西永丰一带)罗伦撰写墓志铭。罗、姚两家世代联姻交往。我的祖父是静庵先生罗永济,姚公的祖父是善耕先生姚永仁,他们二位是(姚公的)父亲令善唯公(姚一夔)的好友。我(罗伦)刚刚还是垂髫(年幼)时,姚公来探望我的两位祖父(指罗永济、罗永仁或其父辈)。他身材高大挺拔如美玉,须眉雪白,仪容气度伟岸不凡,看到的人都惊叹不已。姚公离开后,我私下问:“这位老翁是什么人?”祖父(罗永济)说:“他是我们亲戚家(或同乡)自号‘兰畹先生’的人,孩子你记住他。”


    过了一年(辛酉年,约1421年),我的祖父去世。又过了七年(丁卯年,约1427年),姚公去世。再过了二十一年(丁亥年,约1447年),我才得以撰写姚公的墓志铭。


    有人问:“你不轻易给人写墓志铭,为什么偏偏给姚公写呢?”(我回答)听人们说:姚公年少时父亲去世,当时民间瘟疫盛行,习俗认为不宜办丧事。姚公说:“(难道)瘟疫鬼怪能作祟丧事,做儿子的还能懂什么(孝道)吗?”最终他坚持办理了丧事,结果平安无事。人们都说:“真是奇事啊!”


    姚氏家族中有其他豪强有力的人(指同族富户),对同胞兄弟(或同族贫寒子弟)如同对待越貊(泛指遥远异族,指疏远冷漠)。姚公却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侍奉伯叔(或其他长辈),像对待自己儿子一样抚育教导堂兄弟(或族中孤儿),最终使他们成才(“克之”),完全不同于那些豪强之人。


    姚公曾向后轩的谢利用学习弹琴,学了很久后说:“我领悟到琴道的真谛了,琴本身也可以没有,何况仅仅是琴弦呢?(关键在于心领神会)”他喜好招待宾客,常进行雅歌(吟唱雅诗)和投壶(古代游戏)这类高雅活动,直到高寿而终。


    他在居所旁学山(山名)上,晚年为自己营建了生圹(生前预筑的墓穴)。在山的南面(指墓穴位置),他病势危急时,召集儿子们说:“死生有命,这是我从孔夫子那里听说的道理。那些不合礼制的祭祀(淫祀)能决定人的生死吗?(我死后)不要用不合礼制的祭祀玷辱我于地下,那样我在地下有何面目见先人呢?”说完便安详地去世了。时间是明英宗正统某年某月某日,距离他出生的明太祖洪武某年某月某日,享年七十一岁。


    他的祖父名仲阳,父亲名一夔,世代以隐居避世为美。姚公娶胡氏为妻,她是前任左军都督府经历(官职)胡尚迪的女儿(或孙女)。儿子一人:姚弁。孙子三人:姚衮紱、姚衮繡、姚衮弁(?此处原文“孙女子三人,衮紱、衮繡、衮弁、克惇、公树”疑有误,或指孙男衮紱、衮繡、衮弁,孙女克惇、公树?或“孙女子”为“孙男女子”之省?待考)。女儿一人:嫁给了某人。孙男十人:某某(名字)。孙女一人:某某,嫁给了罗某(罗伦家族中人)。曾孙十九人:某某(名字)。


    姚公名珏,字介圭,人称兰畹先生,是清塘里人。他的孤子姚弁前来请求撰写墓志铭。大家都说:“姚公树立了典范(公树者),你应该这样写铭文:”


    铭曰:
    树立典范于一乡,声名远播于四方。
    其声名何其显扬!为何不树立于朝堂?
    (盖因)天柱(喻朝廷或重要位置)高耸特立,自有万千贤才居其位。
    (而先生您)御风而遨游(逍遥自在),御气而周流(与天地精神往来)。
    在广阔天地间安息!这样的立身之道(“树”)为我所取。
    树立根本(“树元”)于何处?树立那千万年不朽的德行与声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4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


    这篇墓志铭是明代学者罗伦为其世交长辈、处士(未出仕的读书人)姚珏(号兰畹先生)所撰。主要解读如下:


    1.  写作背景与关系:
    罗伦与姚家是世交(“世连交”),祖辈相交甚笃。
    罗伦幼年时曾见过姚珏,对其伟岸仪容印象深刻。
    姚珏去世二十一年后(1447年),罗伦应姚珏之子姚弁的请求撰写此铭。


    2.  墓主形象:
    孝道刚毅: 最突出的事迹是少年丧父时,不顾民间因瘟疫盛行而“俗疫丧者不丧”的陋习,坚持按礼制为父治丧,并驳斥“疫鬼祟丧”的迷信说法(“子其有知乎?”),最终安然无恙。这体现了他的孝心、勇气和理性精神,被视为“异哉”。
    仁爱敦睦: 对比同族中豪强对贫寒亲族的冷漠(“同胞越貊”),姚珏却能“视父母子视已子”(侍奉伯叔如父母,抚育堂兄弟如己出),并“鞠誨克之”(抚育教导他们成才),体现了深厚的宗族情谊和仁爱之心。
    志趣高雅: 学习琴艺,追求精神上的领悟(“吾得其人矣,琴亦可无也,独旡絃乎哉?”),喜好雅歌、投壶等文雅活动,体现了士人的文化修养和超脱情怀。
    豁达知命: 晚年自营生圹(寿藏),面对死亡态度坦然,引用孔子“死生有命”的名言,坚决反对“淫祀”(不合礼制的祭祀),临终遗言强调维护自身和祖先的尊严(“毋辱我于地下,我地下何以见先人?”),展现了对儒家礼法精神的恪守和面对生死的豁达。
    身份定位: 是一位未出仕的乡贤(处士),人称“兰畹先生”。“兰畹”典出《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象征种植香草、修养美德之地,暗示其德行高洁,隐逸乡里,教化一方。


    3.  铭文特色:
    核心意象“树”: 铭文紧扣姚珏之号“兰畹”(种兰之田)及“公树者”(众人称道其树立了典范)的“树”字展开。
    肯定乡梓之功: 开篇赞其“树于一乡,风闻四方”,肯定他在地方上树立的道德典范和产生的广泛影响。
    解释未仕之因: “曷不树国?天柱特特,万有其宅。” 委婉地解释了他为何未能在朝廷(“树国”)建立更大功业——因为朝廷(“天柱”)高峻,自有众多贤才在位。这既是对姚珏未仕的理解,也暗含对当时政治生态的某种看法。
    推崇立身之道: “御风以游,御气以周,寥廓以休,厥树我取。” 赞扬姚珏选择了逍遥自在、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生活方式,在广阔的天地间安息。罗伦认为这种立身之道(“厥树”)是可取的,即不汲汲于功名,而重在修身立德。
    不朽价值的追求: “树元何有树千万寿。” 点明墓志铭的核心意义:姚珏所树立的根本(“树元”)并非追求肉体长生(“树千万寿”),而是追求那千万年不朽的德行与声名。这正是儒家“立德”以求不朽思想的体现。


    4.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记述姚珏的生平事迹,尤其是其孝行、仁爱、志趣、生死观,塑造了一位德行卓著、志趣高雅、仁爱敦睦、豁达知命的乡贤形象。铭文则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其人生价值:虽未显达于朝堂(“树国”),却在乡里树立了不朽的道德典范(“树于一乡”),其立身之道(修身立德、逍遥自适)和精神追求(追求不朽声名)值得后人取法(“厥树我取”)。全文旨在颂扬姚珏的品德,寄托哀思,并使其德行流传后世。


    5.  艺术特色:
    选材精当: 重点选取了最能体现姚珏品格的几件典型事例(疫中葬父、抚育亲族、学琴悟道、临终遗言),详略得当。
    语言典雅: 使用文言,简洁凝练,多处用典(如“兰畹”、“天柱”、“御风御气”),符合墓志铭的文体要求。
    情感真挚: 作为世交晚辈,罗伦在叙述中流露出对姚珏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铭文精妙: 四言句式,音韵铿锵,围绕“树”字展开,层层递进,巧妙解释其未仕,最终落脚于精神不朽,点明题旨,是全文的升华。


    总结:
    《兰畹先生墓志铭》是罗伦为乡贤姚珏撰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它生动刻画了一位孝义仁爱、志趣高洁、通达生死的明代处士形象,尤其突出其在瘟疫中坚持孝道、抚育亲族的高尚品德。铭文以“树”为核心意象,赞颂其虽未显达于朝堂,却在乡里树立了不朽的道德丰碑,其追求精神不朽的立身之道值得后人效法。文章体现了儒家重视孝悌、仁爱、修身立德以及追求不朽(立德)的价值观念,是研究明代地方士人生活、思想及墓志铭文体的重要文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16 22:16 , Processed in 0.1055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