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known: open(D:\_greenProgramFiles\tmp\sess_okb9mtreq33aodig3fjpm994t4, O_RDWR)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2) in Unknown on line 0

Notice: Unknown: ps_files_cleanup_dir: opendir(D:\_greenProgramFiles\tmp) failed: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2) in Unknown on line 0
世界姚氏宗亲网解读《姚訔特授帶行太府寺丞依舊知常州誥》《五木之敗》 - Powered by Discuz!

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回复: 4

解读《姚訔特授帶行太府寺丞依舊知常州誥》《五木之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24
  • 签到天数: 33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5-8-7 08:11 编辑

    姚波收集录出整理解读,仅供参考!


    1.四明文獻集[宋] 王應麟 撰·[明] 鄭真 輯·[明] 陳朝輔 輯
    姚訔特授帶行太府寺丞依舊知常州誥

    敕具官某:毗陵控風寒之衝,浙河以西,若防之制水,恃爲屏翰。狡焉侵軼亡謀,壹大治之,則可以固吾圉。厭難折衝,惟良二千石是賴。爾以世臣居是邦,即家剖符,義槩奮發,且戰且守,服勞維多。外府轉丞,示我陟眀之典,益堅捍禦,亟奏膚公,朕將有懋賞。可。按訔,希得子。劉師勇復常州,訔知州事,力戰固守。伯顔命降人王子良役城外居人,運土爲壘,併人以築之。又殺民婦,取其乳,煎膏作砲,焚其牌祕。城破,訔死之。


    2.錢塘遺事[元] 劉一清 撰 卷七
    五木之敗


    北兵入常州。時三月初二日。知州王宗洙遁,權守節幹王良臣以城降。五月,張彦、劉師勇復常州,王良臣敗走,又復廣德軍。九月,王良臣以北兵攻常州,知州姚訔、統制劉師勇、王安節拒守,攻城不克。十月,常州告急,文天祥遣將尹玉、朱華、張全、麻士龍赴援。二十六日,戰于横林,敗績。二十七日,戰于五木,敗績。張全不發一矢,尹玉、麻士龍死之。天祥調兵再往,道不通。十一月十六日,常州糧盡,劉師勇以騎突圍出,奔平江府,遂破常州,屠其城。知州姚訔死之,生獲王安節,不屈而死。○訔乃姚希得之子,○安節乃節度王堅之子。○尹玉,江西憲司將也。與北兵戰,殺數千人,復收殘兵五百。又角一夕,兵敗,手殺七八十人,遂死之。其麾下與北兵戰,併死,無一降者。朝廷贈濠州團練使,官其二子。○常州自三月二日陷,至五月再復。九月,北兵再至,知府姚訔糾集民義,登城巡視,旌旗雲擁,鼓聲震天,潛遣劉師勇、王安節等出師迎敵,大捷。次日,北兵至城下,開門引戰,二陣夾擊,攻城之兵爲其掩殺,攻城不克而遁。劉師勇又於歸路設伏以待之,殱者過半。常州雖能保城,而管下屬縣屋宇焚蕩,人民虜掠殆盡。生獲百姓殺之,臠其肉,煎油作砲,擲入常州城下,使膏油散在牌杈木上,積日,使火箭射之,牌權自焚。又俘其人,使之運土於城外,築堡傾泥,併其人填之。常州屬縣之民,遭此横禍。十一月,糧盡,城始破。嗚呼!使北兵渡江之後,一州州有守臣,如姚訔者,忠於國家而死守封疆,宋鼎又安得而轉移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24
  • 签到天数: 33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明文献集》中《姚訔特授带行太府寺丞依旧知常州诰》的译文和解读:

    原文:

    姚訔特授帶行太府寺丞依舊知常州誥
    敕具官某:毗陵控風寒之衝,浙河以西,若防之制水,恃爲屏翰。狡焉侵軼亡謀,壹大治之,則可以固吾圉。厭難折衝,惟良二千石是賴。爾以世臣居是邦,即家剖符,義槩奮發,且戰且守,服勞維多。外府轉丞,示我陟眀之典,益堅捍禦,亟奏膚公,朕將有懋賞。可。


    (按訔,希得子。劉師勇復常州,訔知州事,力戰固守。伯顔命降人王子良役城外居人,運土爲壘,併人以築之。又殺民婦,取其乳,煎膏作砲,焚其牌祕。城破,訔死之。)


    ---


    译文:


    姚訔特授带行太府寺丞依旧知常州诰书
    敕令给官员某(指姚訔):毗陵(常州)控制着要害险要之地,是浙河(钱塘江)以西地区的屏障,如同堤防控制水流一样,我们依赖它作为屏障。狡诈的敌人(指元军)侵犯疆土,毫无道义,必须大力整饬(武备)予以痛击,这样才能巩固我们的边防。平息祸难、挫败敌军,全要依赖优秀的州郡长官(二千石)。你作为世代为臣的世家子弟居住在这个地方,就在家乡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剖符为信),忠义之气奋发昂扬,一边战斗一边守卫,劳苦功高。现在将你从地方(外府)调任中央寺丞(太府寺丞),这是展示我朝选拔贤明官员的典制(陟明之典),(希望你)更加坚定地防御守卫,尽快建立大功(膚公),朕定将有丰厚的赏赐。准予所请。


    (按语:姚訔,是姚希得的儿子。刘师勇收复常州后,姚訔担任知州事务,奋力作战,坚守城池。伯颜(元军统帅)命令降将王子良驱使城外居民,运土筑垒,连人一起筑进垒中。又杀害民妇,割取她们的乳房,煎熬油脂制作炮弹(砲),焚烧宋军的城防器械(牌祕)。城破之后,姚訔殉难而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24
  • 签到天数: 33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


    1.  性质与背景: 这是一份南宋朝廷在常州保卫战期间(约1275年)颁发给知州姚訔的升职诰命(任命书)。此时元军大举南侵,常州作为临安(杭州)西北的重要屏障,战略地位极其关键。诰命旨在表彰姚訔的功绩,提升其官职(加授“带行太府寺丞”虚衔,仍实任常州知州),并激励他继续坚守。


    2.  核心内容解读:
    强调常州战略地位: “毗陵控风寒之衝...恃爲屏翰” 将常州比作控制险要、抵御外敌(风寒喻指元军)的屏障(屏翰),如同堤坝(防)控制洪水(水),对保卫浙西乃至临安至关重要。
    痛斥敌人,表明决心: “狡焉侵軼亡謀” 斥责元军狡诈侵略,毫无道义(亡謀,无道)。“壹大治之,則可以固吾圉” 表明朝廷决心大力整军经武(大治之),痛击敌人以巩固边防(固吾圉)。
    肯定姚訔的作用与功绩: “厭難折衝,惟良二千石是賴” 指出平息战祸、克敌制胜(折衝)全靠优秀的地方长官(二千石,指知州)。“爾以世臣居是邦...服勞維多” 赞扬姚訔作为世代忠臣(世臣),在家乡(即家)受命(剖符),忠义奋发(義槩奮發),身兼战守(且戰且守),功劳卓著(服勞維多)。
    升职激励: “外府轉丞,示我陟眀之典” 说明将姚訔从地方官(外府)擢升为中央寺监官职(太府寺丞),是遵循选拔贤能(陟明)的制度。目的是“益堅捍禦,亟奏膚公” — 激励他更加坚定地防御(捍禦),尽快建立大功(膚公),并承诺胜利后必有重赏(朕將有懋賞)。
    结尾: “可” 表示皇帝批准了这项任命。


    3.  按语解读(重要补充):
    按语补充了姚訔的身世(姚希得之子)和常州保卫战的惨烈细节。
    惨烈战况: 描述了元军统帅伯颜在攻城时的极端残忍手段:
        驱使城外居民(可能包括老弱)运土筑垒,甚至将人活埋筑入垒中(併人以築之)。
        杀害民妇,割乳熬油制作燃烧弹(煎膏作砲)。
        焚烧宋军的防御器械(牌祕,可能指盾牌、瞭望塔或其他城防设施)。
    姚訔结局: 在城池最终被攻破后,姚訔壮烈殉国(死之),以身报国。


    4.  整体意义:
    表彰忠烈: 诰命本身是对姚訔在国难当头时忠勇表现的官方认可和表彰。
    激励士气: 在危急时刻,朝廷通过升职和承诺重赏,试图激励前线将领死守国土。
    历史见证: 按语中关于常州保卫战惨烈细节的记载,是研究宋元战争史、特别是元军暴行和南宋军民英勇抵抗的珍贵一手史料,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
    悲壮结局: 诰命中的激励与按语中城破人亡的结局形成强烈对比,凸显了南宋末年抵抗运动的悲壮色彩和姚訔等忠臣义士的崇高气节。


    总结: 这份诰命及其按语,不仅是一份官员任命文书,更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南宋末年常州保卫战的片段,表彰了知州姚訔的忠勇,揭露了元军攻城的残暴,最终以姚訔的殉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抵抗之歌,是南宋抗元斗争历史的重要见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24
  • 签到天数: 33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錢塘遺事[元] 劉一清 撰 卷七

    五木之敗


    北兵入常州。時三月初二日。知州王宗洙遁,權守節幹王良臣以城降。五月,張彦、劉師勇復常州,王良臣敗走,又復廣德軍。九月,王良臣以北兵攻常州,知州姚訔、統制劉師勇、王安節拒守,攻城不克。十月,常州告急,文天祥遣將尹玉、朱華、張全、麻士龍赴援。二十六日,戰于横林,敗績。二十七日,戰于五木,敗績。張全不發一矢,尹玉、麻士龍死之。天祥調兵再往,道不通。十一月十六日,常州糧盡,劉師勇以騎突圍出,奔平江府,遂破常州,屠其城。知州姚訔死之,生獲王安節,不屈而死。○訔乃姚希得之子,○安節乃節度王堅之子。○尹玉,江西憲司將也。與北兵戰,殺數千人,復收殘兵五百。又角一夕,兵敗,手殺七八十人,遂死之。其麾下與北兵戰,併死,無一降者。朝廷贈濠州團練使,官其二子。○常州自三月二日陷,至五月再復。九月,北兵再至,知府姚訔糾集民義,登城巡視,旌旗雲擁,鼓聲震天,潛遣劉師勇、王安節等出師迎敵,大捷。次日,北兵至城下,開門引戰,二陣夾擊,攻城之兵爲其掩殺,攻城不克而遁。劉師勇又於歸路設伏以待之,殱者過半。常州雖能保城,而管下屬縣屋宇焚蕩,人民虜掠殆盡。生獲百姓殺之,臠其肉,煎油作砲,擲入常州城下,使膏油散在牌杈木上,積日,使火箭射之,牌權自焚。又俘其人,使之運土於城外,築堡傾泥,併其人填之。常州屬縣之民,遭此横禍。十一月,糧盡,城始破。嗚呼!使北兵渡江之後,一州州有守臣,如姚訔者,忠於國家而死守封疆,宋鼎又安得而轉移耶?





    钱塘遗事》卷七“五木之败”条目的译文和解读,结合了您提供的《四明文献集》按语内容,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这段历史:

    原文:

    錢塘遺事[元] 劉一清 撰 卷七
    五木之敗


    北兵入常州。時三月初二日。知州王宗洙遁,權守節幹王良臣以城降。五月,張彦、劉師勇復常州,王良臣敗走,又復廣德軍。九月,王良臣以北兵攻常州,知州姚訔、統制劉師勇、王安節拒守,攻城不克。十月,常州告急,文天祥遣將尹玉、朱華、張全、麻士龍赴援。二十六日,戰于横林,敗績。二十七日,戰于五木,敗績。張全不發一矢,尹玉、麻士龍死之。天祥調兵再往,道不通。十一月十六日,常州糧盡,劉師勇以騎突圍出,奔平江府,遂破常州,屠其城。知州姚訔死之,生獲王安節,不屈而死。○訔乃姚希得之子,○安節乃節度王堅之子。○尹玉,江西憲司將也。與北兵戰,殺數千人,復收殘兵五百。又角一夕,兵敗,手殺七八十人,遂死之。其麾下與北兵戰,併死,無一降者。朝廷贈濠州團練使,官其二子。○常州自三月二日陷,至五月再復。九月,北兵再至,知府姚訔糾集民義,登城巡視,旌旗雲擁,鼓聲震天,潛遣劉師勇、王安節等出師迎敵,大捷。次日,北兵至城下,開門引戰,二陣夾擊,攻城之兵爲其掩殺,攻城不克而遁。劉師勇又於歸路設伏以待之,殱者過半。常州雖能保城,而管下屬縣屋宇焚蕩,人民虜掠殆盡。生獲百姓殺之,臠其肉,煎油作砲,擲入常州城下,使膏油散在牌杈木上,積日,使火箭射之,牌權自焚。又俘其人,使之運土於城外,築堡傾泥,併其人填之。常州屬縣之民,遭此横禍。十一月,糧盡,城始破。嗚呼!使北兵渡江之後,一州州有守臣,如姚訔者,忠於國家而死守封疆,宋鼎又安得而轉移耶?


    ---


    译文:

    《钱塘遗事》[元] 刘一清 撰 卷七

    五木之败


    元军(北兵)攻入常州。时间是(宋恭帝德祐元年,即1275年)三月初二日。知州王宗洙逃跑,代理守臣、节幹(官职名)王良臣献城投降。五月,张彦、刘师勇收复常州,王良臣战败逃走,(宋军)又收复了广德军。九月,王良臣引导元军进攻常州,知州姚訔、统制刘师勇、王安节坚守抵抗,元军攻城未能得逞。十月,常州告急,文天祥派遣部将尹玉、朱华、张全、麻士龙前去救援。二十六日,在横林交战,宋军战败。二十七日,在五木交战,宋军再次战败。张全不发一箭(按兵不动),尹玉、麻士龙战死。文天祥调兵再派援军,但道路已被阻断。十一月十六日,常州城内粮食耗尽,刘师勇率领骑兵突围而出,逃奔平江府(苏州),于是常州城被攻破,元军屠城。知州姚訔殉难,王安节被生擒,不屈而死。
    ○ 姚訔是姚希得的儿子。
    ○ 王安节是节度使王坚的儿子。
    ○ 尹玉是江西宪司(提点刑狱司)的将领。与元军交战,杀敌数千人,又收拢残兵五百人。再激战一晚,军队战败,他亲手杀死七八十名敌人,最终战死。他部下的士兵与元军战斗,全部阵亡,没有一人投降。朝廷追赠他为濠州团练使,并授予他两个儿子官职。
    ○ 常州自三月二日陷落,到五月再次收复。九月,元军再次到来,知府姚訔召集组织民间义勇,登城巡视,旌旗如云般密布,鼓声震天,暗中派遣刘师勇、王安节等出兵迎战,取得大捷。第二天,元军到城下,(宋军)开城门诱敌出战,两阵(城内守军和城外伏兵)夹击,攻城的元军被掩杀,攻城失败而逃走。刘师勇又在元军归路上设下埋伏等待,歼灭元军过半。常州虽然能保住城池,但其管辖下的属县房屋被焚烧殆尽,人民几乎全被掳掠。元军将活捉的百姓杀死,把他们的肉切成块,煎熬人油制作燃烧弹(砲),投掷到常州城下,让油脂溅在守城的盾牌(牌)和叉竿(杈)等木制防御工事上,积聚多日后,再用火箭射击,使这些防御工事自行燃烧。又俘虏百姓,强迫他们在城外运土筑堡,倾倒泥土时,连人一起填埋进去。常州属县的百姓,遭受了这样的横祸。十一月,(常州城)粮食耗尽,才被攻破。唉!假使元军渡过长江之后,每个州郡都有像姚訔这样的守臣,忠于国家而死守疆土,宋朝的江山又怎么会被颠覆转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24
  • 签到天数: 33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


    这段记载详细描述了宋元战争后期常州保卫战(1275年)的惨烈过程及其失败(即“五木之败”,指救援部队在五木的失败),并深刻反思了南宋灭亡的原因。


    1.  战役时间线:
    1275年三月初二: 元军首次攻陷常州。知州王宗洙逃跑,王良臣投降。
    五月: 宋将张彦、刘师勇收复常州,王良臣败走。宋军同时收复广德军。
    九月: 降将王良臣引导元军再次围攻常州。新任知州姚訔、统制刘师勇、王安节(名将王坚之子)组织军民英勇抵抗,多次击退元军进攻,并取得伏击大捷。
    十月: 常州告急。文天祥从平江派尹玉、朱华、张全、麻士龙率军救援。
        十月廿六: 援军于横林战败。
        十月廿七: 援军于五木再次战败。尹玉、麻士龙英勇战死,张全怯战(“不发一矢”)。文天祥后续援军被阻。
    十一月十六: 常州粮尽。刘师勇率少数骑兵突围成功,逃往平江(苏州)。常州城破,元军屠城。姚訔殉国,王安节被俘不屈而死。


    2.  常州保卫者的忠勇:
    姚訔: 作为知州(知府),身负重任,是守城主心骨。他积极组织民义(民兵),指挥若定(登城巡视、设伏夹击),最终城破殉国。是南宋忠臣的代表。
    王安节: 名将之后,继承父志,英勇作战,被俘后宁死不屈。
    刘师勇: 在收复常州和保卫战中扮演重要角色,指挥伏击取得大捷,最终在城破时成功突围。
    尹玉: 作为援军将领,作战极其勇猛,杀敌数千,收拢残兵再战,亲手格杀数十人后壮烈牺牲。其部属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体现了宋军抵抗意志的顽强。死后得到朝廷追赠和抚恤。
    常州军民: 在姚訔带领下,同仇敌忾,初期多次挫败元军,展现了强大的防御能力和牺牲精神。


    3.  “五木之败”的关键性:
    文天祥派出的援军在横林、五木的连续失败(尤其是张全的怯战),导致救援行动彻底失败,断绝了常州守军获得外援的希望,是常州最终陷落的关键转折点。


    4.  元军的残暴:
    记载详细揭露了元军在围攻常州期间对属县和百姓犯下的骇人听闻的暴行:
        焚烧掳掠: 属县屋宇焚荡,人民虏掠殆尽。
        虐杀取脂: 生获百姓杀之,臠其肉,煎油作砲(用百姓血肉熬制燃烧弹)。
        活人筑垒: 俘其人,使之運土...併其人填之(驱赶百姓运土筑堡,并直接将其活埋填筑进去)。
    这些暴行不仅是为了制造恐怖,更是被用作攻城的战术手段(如人油砲破坏城防)。其残酷程度令人发指,是战争史上黑暗的一页。


    5.  常州陷落的原因:
    外援断绝: 五木等地的援军失败,使常州成为孤城。
    粮尽援绝: 长期围困导致城内粮食耗尽,是城破的直接原因。
    敌强我弱: 元军势大,且手段残忍。
    内部问题: 前期有官员(王宗洙、王良臣)逃跑投降,削弱了防御力量;援军中有将领(张全)怯战。


    6.  作者的反思与悲叹:
    文末的“呜呼!”引出了作者刘一清(元代人)对南宋灭亡的深刻反思:如果元军渡江(1275年初突破长江防线)后,每个州的守臣都能像姚訔一样忠勇,死守疆土(“死守封疆”),那么宋朝的江山(“宋鼎”)就不会倾覆(“转移”)了。
    这既是对姚訔等忠烈之士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南宋末年许多地方官员望风而降或抵抗不力的批判。作者认为,正是缺乏普遍的、坚定的抵抗意志和像姚訔这样的领袖,才导致了南宋的迅速崩溃。常州保卫战的悲壮结局,成为了南宋整体抵抗失败的一个缩影。


    总结:


    《钱塘遗事》“五木之败”条目,以常州保卫战为核心,详细记录了宋元战争后期一场关键战役的惨烈过程。它讴歌了姚訔、王安节、刘师勇、尹玉等南宋将领及军民的英勇抵抗和牺牲精神(尤其是尹玉部“无一人降”的壮烈),深刻揭露了元军攻城时对平民实施的极端残忍暴行(人油砲、活埋筑垒等),并最终点明了援军失败(五木之败)导致孤城粮尽陷落的结果。作者刘一清在文末发出的悲叹与反思,直指南宋灭亡的关键原因——地方抵抗意志的普遍缺失。这段记载是研究宋元战争史、常州地方史以及南宋灭亡教训的极其珍贵而震撼的史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8-12 00:59 , Processed in 0.16716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