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4|回复: 0

湖北来凤县:土家摆手舞发祥地 传承土家文化历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31
  • 签到天数: 333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2-20 10: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湖北来凤县:土家摆手舞发祥地 传承土家文化历史
    [ 来源:中新网 | 发布日期:2013-05-13 |
    姚祯发 宋丹丹

    舍米湖村民在摆手堂跳摆手舞 姚祯发 摄

      一面大锣,一个大鼓,2人敲锣击鼓,数十人围站在场坝中,以劳作、祭祀、爱情为题材,顺拐、屈膝、闪动、下蹲,以身体的摆动带动手臂的甩动,这就是土家族摆手舞。记者近日来到了被誉为“摆手之乡”的土家文化圣地——湖北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采访。
        该村有土家族最古老的舞堂、摆手舞发祥地——舍米湖“摆手堂”。舍米湖,土家语意为阳光照耀的小山坡,在舍米湖村男女老幼都喜爱跳摆手舞,小孩几岁就开始学跳摆手舞,80多岁的老人也坚持跳。现年83岁的彭昌松从小就受到了土家文化的熏陶,学习摆手舞,至今已有70多年的时间。
      彭昌松告诉记者,发源于舍米湖的原生态土家摆手舞,共有9种套路,包括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动作或粗犷、豪迈,或柔美、婉转,鼓声更是节奏鲜明,主要是对村民们薅草、插秧、推磨、挑水等生产生活场景的描绘,表现了土家人勤劳朴实、乐观豪放的特质。
      彭昌松说,村里有个专门跳摆手舞的“摆手堂”,被村民们称为“神堂”。彭昌松刚学会走路便跟随父辈一起到村里的“摆手堂”跳摆手舞,由于他好学、积极上进,逐渐学有所成,2003年被恩施州人民政府授予“民间艺术大师”,被村民们称为“土家舞蹈家”。
      多年来,彭昌松组织当地村民成立“摆手”舞队,多次外出登台表演,获得了多个奖项,使摆手舞从乡野走向山外。彭昌松曾当选为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土家族代表,彭昌松利用这个身份,积极向中外友人弘扬土家民族文化,展示摆手舞风彩。
      记者随后来到了位于舍米湖村西南边的“摆手堂”。整个“摆手堂”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占地400余平方米,周围院墙为山石砌筑,高约2米,堂的北面是供奉土家先祖彭公爵主、向大官人和田好汉塑像的神堂。神堂外两边各立一块“万古不朽”石碑,石碑记录清同治三年十二月十五日神堂进行第二次修复,并记载第三次来凤自治县卯洞公社集体捐款修复于公元一九八二年六月。1988年,“摆手堂”被公布为恩施州文物保护单位。
      彭昌松介绍,舍米湖“摆手堂”是当地土家人为供奉彭公爵主、向大官人和田好汉所修建的,是土家族祭祀祖先和庆祝丰收的集会场所,每逢喜庆节日,舍米湖村就热闹非凡,男女老少齐聚摆手堂,在舞场旁的树木上张灯结彩,举行祭祀和庆祝活动,摆手舞是该活动的主要部分。
      现在彭昌松年事已高,虽然不经常跳摆手舞了,但教授村民们跳摆手舞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当地村民彭承军是彭昌松的徒弟,在彭昌松的指导下,他熟练掌握了摆手舞中最难的部分——击鼓,目前,彭承军在舍米湖被人们称为“鼓王”。(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6 05:49 , Processed in 0.1197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