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网工人姚松柏——“肇庆城区的下水道我都钻过!”西江日报 | 2014-05-26 11:12 |
0
“肇庆城区的下水道我都钻过!”说这话的不是别人,他是市水务局城区渠网管理中心渠务工人姚松柏。说出这句话时,他满脸都是自豪。 自18岁从四川仪陇县老家来到肇庆,勤劳朴实的姚松柏成为我市一名渠务工人,负责清理城区的下水道。“我是1994年入行的,到今年刚好入行20年。最初的月工资只有660元,当时这个待遇比待在家里种地强,我就一直做下来了。”姚松柏笑着说。 初生牛犊不怕苦。刚从大山里来到肇庆的姚松柏就是不怕苦中的一员。“城区下水道里什么都有,如建筑废料啦,废旧木板啦,潲水油啦,粪便啦……刚开始做这行的确很难受,那时我下班后回家经常吃不下饭。”他说。 随着日子逐渐向前推移,姚松柏慢慢地习惯了这种“待遇”,并习以为常了。从事下水道疏通工作多年,他对城区下水道的分布全都了如指掌,他知道哪一段的下水道环境复杂或暗藏危险,每次下去疏通时他都会及时提醒同事注意安全。 “譬如,在建设三路中心市场地下的下水道,有一根大电缆,由于电缆离水面比较低,我每次和同事下去清理这段时,都会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小心触电。还有跃龙涌,我曾在1998年划着小船进里面清理过,那时我用竹竿测量涌里的淤泥,竟有8米深!”姚松柏告诉记者。 由于城区很多下水道都没有实现雨水和污水分流,换言之,姚松柏清理下水道时,不仅要面对泛着恶臭的粪便,还要面临有毒气体的危险。1996年,刚入行两年的他就曾被下水道的毒气熏倒。“当时,我正在现在大润发下面的下水道清理垃圾,因为吸入了有毒气体,我都晕过去了,后来被同事救出,送到医院挂了两瓶水,休息两天后我又回来上班了。”姚松柏说。 虽然每次下去清理下水道姚松柏和同事都会穿上全副“武装”——头戴安全帽,身穿厚重的水裤水鞋,但他们还是常常会被下水道里的异物弄伤。姚松柏的脚很多回被尖锐的钉子刺穿,他说这些都是小伤。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渠务工人进行清理工作时都有了防毒口罩,虽然戴着胶手套,但姚松柏的手脚还是患了职业病——被污水里的细菌感染了,一年多还没有好。 每逢清理大渠的时候,为了避开市民生活污水高峰期和车流,姚松柏和同事往往在清晨5时多就开工清理。每逢暴雨来临,姚松柏和同事就会精神高度紧张,他们要负责城区的应急排水,突发清疏沙井。酷暑天气,沥青路面的温度高达40度,他们还是照样干活,常常累得全身都被汗水浸透…… 姚松柏告诉记者,当年和他一起来肇庆当渠网工人的共有12名老乡,由于工作又脏又累,很多老乡都转行了,到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仍留守在这个工作岗位。曾经有一段时间,他看到有些在建筑工地当工人的老乡,他们拿到手的月工资是他的一倍多,他也曾有过转行的念头,但最终还是舍不得离开这个行业,“因为做惯做熟了”。 从事渠网疏通工作,工作苦、累、脏倒是其次,姚松柏说:“很多人都会嫌弃我们脏,因为我们刚从下水道里出来时,满身满脸都是脏东西,恶臭难闻,很多市民都会对我们敬而远之。干这行这么多年了,我也习惯了人们的异样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