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08|回复: 1

民国揭籍学者姚秋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8-12 1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国揭籍学者姚秋园

    时间: 2008年08月25日 来源:揭阳网 作者: 谢琼霞
      姚秋园,号觉庵,1877年出生于揭阳磐都凤林村。姚氏中过禀生、举人,历任法部主事、广西第二师范校监、北京高等实业学堂人伦道德课讲师。民国时期,历任暹罗华侨宣慰使、潮梅行政考察官、潮梅司法官、广东禁烟督办、潮州税务局长、全国烟酒驻沪办事处代表、福建银行监事、浙江省复选监督官、浙江余上捐局和清湖海门统税局长、学海书院教授等职。姚先生一生为官清廉,秉公办事,以文章耀世,人格高标,为时人所推崇,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学家。
      姚秋园出生于书香门第,是民国著名的学者,他一向治学十分严谨,不以功名利禄为重。他自幼熟读四书五经,1897年就读于广州广雅书院,1900年就读于广西桂林第二师范学院,19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12年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京师大学文科,一鸣惊人。
      出任地方官后,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他仍矢志力学,秉烛夜读,做到学以济世。他追随当年最有影响的清代散文流派桐城学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二汉的散文和唐宋古文学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讲究义法,要求语言简洁,以阳刚阴柔分析文章风格,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用”的论断,要求文章要“言之有序,有势”,要“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成体”。他穷一生的心血,著成了《古文辞阶》一书,在书中,他极力推崇“桐城八美”,即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阳刚之美包括雄、直、怪、丽,阴柔之美包括茹、洁、远、适。此八言涵盖了文章的立论、观点和技巧。姚先生特别强调写文章的重要性,他强调“文章者天下之公器”,他认为“学术者左右世界之原动力也,道术治术皆由学而出,而文章则学术所赖载之以行,发扬而光大也。”
      姚先生十分注重读书的方法,他将所读的书籍分为三类:一是涉猎之书,二是专精之书,三是诵读之书。他主张对好的书籍好的文章要百读不厌,要多做笔记,勤于思考。他的著述能坚持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对待科学,他能持严谨的态度,不墨守成规。他主张读书重在真才实学,毕业不能等同于学成,只有学有所成,术业有专攻,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观点深得时人和后来者的赞许和推崇。
      姚秋园先生情系桑梓,几十年来,他无论为官还是做学问,始终关注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揭邑大地,他节衣缩食,并拿出自己科举所得的全部奖学金,慷慨解囊为家乡凤林兴建了养志小学,为家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1930年,广东当局有意在揭阳成立“揭阳县救济院”,用于收养那些孤寡老人、残疾、孤儿、疯子等,时任第四路军副总司令的香翰屏全权负责此事。他原准备将揭邑内械斗所得的罚没款30000多毫洋用于建设救济院,但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负责此事,此事一拖再拖。直到1932年,姚秋园上书香翰屏,提出了建设救济院的可行性方案,才使此事得以落实。姚先生带头捐款,并推举了当时的县长谢鹤年任理事长,在进贤门外购地十五亩,建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揭阳县救济院”。
      1935年,揭阳拟重印正续志,姚先生以其煌煌的文绩,当仁不让地被推选为总编纂。姚秋园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刊行面世的有《秋园文钞》、《觉庵丛稿》、《困学庐笔记》、《过庭杂录》、《广西办学文稿》等等。
      姚秋园先生于1952年因病不幸逝世,终年76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0: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揭阳文化名人姚秋园

    时间: 2008年05月24日 来源:揭阳日报 作者: 吴爱珊
      姚秋园,字梓芳 ,号秋园,别署觉庵,黄岐老民,晚年以号行。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生于揭阳磐溪都凤林村,晚年移居榕城。

      秋园出身书香世家,幼时随大埔名儒蓝小庐学习古文辞,奠定了他后来的古文基础。光绪二十年(1895年)岁试中廪生,第二年岁试夺冠,咨送广州广雅书院深造四年,随后北上游学,就读于京师大学师范院。卒业后,以优等授举人衔。不久调任广西师范学堂学监。两年后,复进入京师大学堂攻学文科,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此成绩在科举尚未废除时应相当于状元的成绩。毕业后授道尹。宣统三年(1911年),奉旨以华侨宣慰使出使暹罗,约三月而归。进入民国后,秋园历任潮梅行政考察、潮梅司法官、广东禁烟总局督办、潮州统税局长、汕头厘金局长、福建银行监理、上海烟酒处督办、浙江余上茧捐局长、浙江海门统税局长等职。1925年归休榕城,住城东姚园,后迁史巷横街学博第(学苑)。在所居学苑设立学习专修班,讲课授徒,又热心公益事业。从1931年—1946年,历董揭阳县修志局、修志委员会、修志馆及重修文庙委员会,又参加重修涵元塔、重修黄岐山塔及筹建揭阳教养院(后改称揭阳救济院)的组织工作。

      秋园一生虽身居要职,然却以文名名世。他少禀其父之训,以治古文辞有名于粤。他早岁曾从吴道镕、康有为、林琴南诸名宿游,与丁叔雅、陈颉龙、范家驹等名家有文字交往,是晚清至民国间揭阳的硕学名人。他的作文步桐城派余绪,提出文章要“合时而作”,要“言之有序、有物”,认为“古文境之美者约有八,阳刚之美曰雄、直、怪、丽;阴柔之美曰茹、远、洁、适”。他生平所作多为序文、传 略、寿序、杂文等,诗作则甚少。近代著名文学家林琴南评其文章“叙事明达,赞论雅有雄浑之气”。姚氏生平著述颇多,今传世者有《过庭杂录》、《秋园文钞》、《困学庐笔记》、《广西办学文稿》、《觉庵丛稿》。著作中诸多序、跋、传、状,是研究方史人物的宝贵文献资料。

      姚先生生前还是一位藏书家,他晚年在榕城史巷旧游击废署地建学博第,置秋园学苑于其中,庋藏历代珍籍累万卷,其中多以具文字学著述为特色。惜皆毁于沧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4 21:32 , Processed in 0.1101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