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和《孝经》是一个很有故事的话题,这里也作一略说。
先说这位皇帝的简历。唐玄宗(685~762年)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他是唐睿宗的第三子。初被封为楚王,改为临淄郡王。英武有才略,善骑射,知音律,通历象,善书法,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景龙四年(710年),皇后韦氏弑中宗。李隆基面对韦后之乱,密谋匡复,结果与太平公主合诛韦后以及韦、武的同党,拥立睿宗复位,以太子参与朝政。
先天元年(712年)李隆基即帝位,尊睿宗为太上皇。次年诛杀太平公主及其亲党,开始掌握全权,改元开元。在位初期,励精图治。以姚崇、宋()、张九龄等为相,纳谏诤,明赏罚,裁冗员,检田括户,兴修水利,注意节俭,革除武则天以来的弊政。又整军经武,维护边防。此时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势强盛,史称“开元盛世”,可比于“贞观之治”。
然而自从天宝后,渐渐骄满,图逸乐,宠杨贵妃,以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生活奢侈,政治日渐腐败。君田制、府兵制均遭破坏。中央军备空虚,边将拥兵自雄,终于酿成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反于范阳,此为“安史之乱”。
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玄宗逃入蜀中。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帝位,是为唐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
至德二载(757年)末年,自蜀返归长安,幽居兴庆宫,抑郁而死。葬泰陵(今陕西蒲城东北),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玄宗在位四十多年,享年七十八岁。改元三次,先天、开元、天宝,庙号为玄宗。
唐玄宗与《孝经》结缘甚深,这里也一一道来。
唐玄宗曾经经历了一个多政变的时代,史家指出,自从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推翻武则天起,至于开元元年(713年)太平公主谋废唐玄宗止,前后不过八年半时间,政变就发生了七次,皇帝就更换了四次,政局极为动荡不安。
举例如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推翻武则天等,联合禁军将领李多祚拥戴李显复位,此就是唐中宗。但是中宗纵容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婕妤和武三思勾结,操纵朝廷,搞得混乱不堪,中宗后被皇后韦后毒死。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位昏君,还谥号孝和皇帝。
大约在唐玄宗开元八、九年,政局逐渐稳定,生产发展,唐王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玄宗反思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以及此前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他开始重估“以孝治天下”的理念与价值,从而重视《孝经》的注释、传扬、教化与治国。唐玄宗与《孝经》有几件大事应当叙说。
其一,下令质定《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