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昨天 07:22 |
---|
签到天数: 32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23 2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6、江泽民题写“九嶷山舜帝陵”
九嶷山也即是苍梧山。《史记》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九嶷山有九峰,九峰均以与舜帝有关的人或事命名,所以自古就有“天下万山朝九嶷”之誉,亦有“山山朝帝寝,树树带春晖”之说。
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始祖,是创造“和谐社会”理念的圣人。四千多年来,以“德自舜明”和“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的美名而倍受中华民族的信仰和崇敬。从夏朝开始,九嶷山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座圣山,成了中国土地上的万山之王。到九嶷山朝舜謁陵者从王公大臣到名人学者,从豪门贵族到平头百姓,历经四千余年,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1981年,毛泽东的九嶷山友人、九嶷山之子乐天宇,回到了梦系魂牵的九嶷山。就在九嶷山舜帝陵旁办起了解放以后中国的第一所民办大学“九嶷山学院”。乐天宇在我国可算是老资格的农林学家。年逾八旬的他毅然回到九嶷山,其目的就是通过创办“九嶷山学院”考察、研究、开发九嶷山,弘扬舜文化。
乐天宇的行为,既召来了到九嶷山求学的青年才俊,也引来了开国上将肖克将军。肖克将军以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身份到湖南视察,特地到九嶷山看望乐天宇,为学校题写了校牌。在乐天宇陪同下,肖克将军全面考察了舜帝陵庙,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保护历史文物,开发九嶷山”几个大字。
乐天宇教授和肖克将军的殷殷期望,化作了九嶷山人的具体行动。全面规划,考察设计,报审批准,筹集资金,采购原材料,破土奠基,历时七年多,使九嶷山九峰之首的舜源峰下的舜帝陵庙,恢复了明代从玉琯岩迁至舜源峰时的雄姿。
现代的国家大员、名人学者,都纷纷到九嶷山拜谒舜帝陵。90年代,朱光亚、刘澜涛、宋任穷、李锡铭、汪锋、张爱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九嶷山舜帝陵或观光或题词;跨世纪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都为九嶷山舜帝陵题过词。
新世纪之初,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以德治国”。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虎林等,率员在九嶷山舜帝陵举办了“全国以德治国方略与舜文化研讨会”,对舜帝身体力行所创建的道德文化中的德治理念与“神人以和”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论证。
2003年,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结合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在96岁高龄时为九嶷山舜帝陵题写“至孝千秋一德,笃亲万里同风”楹联以及《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常务主席、拿督、博士陈守仁的“身在海外,根在九嶷”的题词,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周伯华感慨万千。在通过各种渠道向江泽民同志详细汇报的基础上,杨正午与周伯华以私人名义向江主席递呈了“关于题写九嶷山舜帝陵碑名的请示”。请示说:
江主席:
年来少违教命,敬念殊深。幸尊体康强,精神无减,实全党全民之福。忙里有闲,望时常来湘视察,耳提面命,教我不逮。
遵照您以德治国的谆谆教诲,近年来我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全民道德教育。湖南是炎陵、舜陵所在地。炎帝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而舜帝则是中华道德文明的鼻祖与化身。孔孟言治,必称尧天舜日。《尚书》称:“德自舜明。”司马迁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毛泽东有“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为深入开展中华传统道德文明教育,我们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已对永州九嶷山舜帝陵进行复修,不久前又成立了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准备进一步加强保护与管理,一则作为省内、国内进行传统道德文明教育的基地,二则以满足海外亿万舜帝后裔寻祖观光的要求。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据史料记载,祭舜始于夏代,九嶷山舜帝陵庙则建于秦代。经近年考古部门的发掘,已见汉代遗址。比较之下,陕西黄陵建于唐代宗大历九年(774),晚于舜陵千年。而炎陵则建于宋代,晚于舜陵千二百余年。可知古代祭奉先王,以舜帝为最早。主席曾为炎陵题写陵名,光昭海内外。今舜陵复修,意义非常。这“九嶷山舜帝陵”六个字,还得借主席翰墨,以辉映山河,弘扬舜德。为此斗胆敬呈,幸许成全,至盼至盼。
恭请时安
杨正午
敬上
周伯华
2004年7月
于是,已经阅示了大量关于九嶷山舜帝陵文献的江泽民主席毅然泼墨,写下了“九嶷山舜帝陵”六个大字。
从1995年开始,九嶷山所在地的永州市和宁远县,就九嶷山舜帝陵修复情况对江泽民主席的汇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并曾多次请求江主席为九嶷山舜帝陵题词。直到2004年8月,江主席写下“九嶷山舜帝陵”,历时九年,可谓慎之又慎!
伟人毛泽东的诗,把九嶷山推向了一个屹立中南,雄辉东方的高度。江泽民同志的碑题,把九嶷山舜帝陵推向了世界文化的前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