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连载:《舜帝之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22
  • 签到天数: 32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6、江泽民题写“九嶷山舜帝陵”





    九嶷山也即是苍梧山。《史记》载: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九嶷山有九峰,九峰均以与舜帝有关的人或事命名,所以自古就有“天下万山朝九嶷”之誉,亦有“山山朝帝寝,树树带春晖”之说。


    舜帝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始祖,是创造“和谐社会”理念的圣人。四千多年来,以“德自舜明”和“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的美名而倍受中华民族的信仰和崇敬。从夏朝开始,九嶷山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座圣山,成了中国土地上的万山之王。到九嶷山朝舜謁陵者从王公大臣到名人学者,从豪门贵族到平头百姓,历经四千余年,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1981年,毛泽东的九嶷山友人、九嶷山之子乐天宇,回到了梦系魂牵的九嶷山。就在九嶷山舜帝陵旁办起了解放以后中国的第一所民办大学“九嶷山学院”。乐天宇在我国可算是老资格的农林学家。年逾八旬的他毅然回到九嶷山,其目的就是通过创办“九嶷山学院”考察、研究、开发九嶷山,弘扬舜文化。


    乐天宇的行为,既召来了到九嶷山求学的青年才俊,也引来了开国上将肖克将军。肖克将军以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身份到湖南视察,特地到九嶷山看望乐天宇,为学校题写了校牌。在乐天宇陪同下,肖克将军全面考察了舜帝陵庙,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保护历史文物,开发九嶷山”几个大字。


    乐天宇教授和肖克将军的殷殷期望,化作了九嶷山人的具体行动。全面规划,考察设计,报审批准,筹集资金,采购原材料,破土奠基,历时七年多,使九嶷山九峰之首的舜源峰下的舜帝陵庙,恢复了明代从玉琯岩迁至舜源峰时的雄姿。


    现代的国家大员、名人学者,都纷纷到九嶷山拜谒舜帝陵。90年代,朱光亚、刘澜涛、宋任穷、李锡铭、汪锋、张爱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到九嶷山舜帝陵或观光或题词;跨世纪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都为九嶷山舜帝陵题过词。


    新世纪之初,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以德治国”。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虎林等,率员在九嶷山舜帝陵举办了“全国以德治国方略与舜文化研讨会”,对舜帝身体力行所创建的道德文化中的德治理念与“神人以和”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论证。


    2003年,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想。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结合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在96岁高龄时为九嶷山舜帝陵题写“至孝千秋一德,笃亲万里同风”楹联以及《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常务主席、拿督、博士陈守仁的“身在海外,根在九嶷”的题词,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周伯华感慨万千。在通过各种渠道向江泽民同志详细汇报的基础上,杨正午与周伯华以私人名义向江主席递呈了“关于题写九嶷山舜帝陵碑名的请示”。请示说:


    江主席:


    年来少违教命,敬念殊深。幸尊体康强,精神无减,实全党全民之福。忙里有闲,望时常来湘视察,耳提面命,教我不逮。


    遵照您以德治国的谆谆教诲,近年来我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全民道德教育。湖南是炎陵、舜陵所在地。炎帝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而舜帝则是中华道德文明的鼻祖与化身。孔孟言治,必称尧天舜日。《尚书》称:“德自舜明。”司马迁曰:“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毛泽东有“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诗句。为深入开展中华传统道德文明教育,我们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已对永州九嶷山舜帝陵进行复修,不久前又成立了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准备进一步加强保护与管理,一则作为省内、国内进行传统道德文明教育的基地,二则以满足海外亿万舜帝后裔寻祖观光的要求。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据史料记载,祭舜始于夏代,九嶷山舜帝陵庙则建于秦代。经近年考古部门的发掘,已见汉代遗址。比较之下,陕西黄陵建于唐代宗大历九年(774),晚于舜陵千年。而炎陵则建于宋代,晚于舜陵千二百余年。可知古代祭奉先王,以舜帝为最早。主席曾为炎陵题写陵名,光昭海内外。今舜陵复修,意义非常。这“九嶷山舜帝陵”六个字,还得借主席翰墨,以辉映山河,弘扬舜德。为此斗胆敬呈,幸许成全,至盼至盼。


    恭请时安


             杨正午   


                          敬上   


              周伯华


    2004年7月


    于是,已经阅示了大量关于九嶷山舜帝陵文献的江泽民主席毅然泼墨,写下了“九嶷山舜帝陵”六个大字。


    从1995年开始,九嶷山所在地的永州市和宁远县,就九嶷山舜帝陵修复情况对江泽民主席的汇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并曾多次请求江主席为九嶷山舜帝陵题词。直到2004年8月,江主席写下“九嶷山舜帝陵”,历时九年,可谓慎之又慎!


    伟人毛泽东的诗,把九嶷山推向了一个屹立中南,雄辉东方的高度。江泽民同志的碑题,把九嶷山舜帝陵推向了世界文化的前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22
  • 签到天数: 32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1: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7、九嶷山与舜帝陵





       因为舜帝崩葬在九嶷山的缘故,从此就有了“万里江山朝九嶷”的说法,从此“天下九嶷”声名远播。


    我们必须深入认识到九嶷山旅游资源之中尤以文化资源最为突出。九嶷山旅游资源的层次应该是:九嶷山是历史山;九嶷山是文化山;九嶷山是风景山。


    首先,九嶷山是历史山。


    九嶷山与舜帝陵齐寿齐名。九嶷山舜帝陵是最早有史籍记载的帝王陵,比建于唐代宗大历九年的陕西黄帝陵早一千多年;比建于宋代的炎帝陵早一千三百余年。九嶷山舜帝陵的祭祀从夏代开始,是中国历史上对共同始祖的认同之始,比对炎帝和黄帝的祭祀早得多。


    对于中国历史上华夏儿女共同认可的三皇五帝,史籍记载得最多、最详尽、最系统的是舜帝。从《尚书》、《山海经》,到诸子百家到《史记》,无一不对舜帝崩葬九嶷山异口同辞。由于舜帝崩葬九嶷山的缘故,九嶷山从夏代开始就成了华夏儿女拜祖朝圣之所,史籍、文物、丰富的传说故事,十分详尽地记录了历朝历代九嶷山竭陵祭舜情况。


    九嶷山是记录尧、舜、禹时代的载体。要研究断代史,就要以史为据,就要研究舜帝,就要研究九嶷山。无论任何人,要赋予夏和夏以前的断代史的具体内容,如果抛弃关于舜葬九嶷山的历史典籍,而妄图推倒重来,也就等同于使自己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这是断然没有出路的。


    其次,九嶷山是文化山。


    《尚书》载:“德至舜明”。《史记》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由于舜葬九嶷,九嶷山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传承道德文明的载体。帝王祭九嶷,名人游九嶷,诗家咏九嶷,史家论九嶷,辞家赋九嶷,地理学家考察九嶷······从夏代开始历经数千年,就在九嶷山留下了碑刻、祭文、诗章、辞赋、典籍等等数不胜数的文化长卷,九嶷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放射着灿烂夺目的文化异彩。从屈原的《九歌》到毛泽东的《答友人》,从蔡邕的《九疑山铭》到江泽民《九嶷山舜帝陵》的碑题,从历朝历代的延绵不断的祭舜帝文、祭碑到九嶷山“禁采碑”、“抚瑶颂碑”、“减负碑”,无一不是一本关于九嶷山和舜帝的厚重的书。从九嶷山走出的杰才俊彦,志士仁人,孝子贤孙,无一不浸透着舜帝道德文化的光辉。“登此崔嵬,托灵神仙”的三分石与无字铜碑的古陵文化;从夏至今薪火相传的祭祀文化;舜帝二妃泪染竹斑的“斑竹文化”;“九峰相似,望而疑之”的舜源峰、娥皇峰、女英峰、箫韶峰、朱明峰、桂林峰、杞林峰、石城峰、石楼峰的民间传说文化;“万山朝九嶷”以及“水峙山流”的山水文化;依山而筑的瑶家吊脚楼、古朴的民风、绚丽的民族服饰、清甜的瓜簞酒的民俗文化······无一不是一幅画、一首诗、一篇华章。


    其三;九嶷山是风景山。


    九嶷山又叫苍梧山,巍然屹立在湖南省宁远县城南三十公里处,南临百粤,北连衡岳,雄控荆湘,虎踞龙蟠。方圆500平方公里的九嶷山,精华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山奇,水秀,洞异,林幽。九峰叠翠,白云缭绕,奇岩异洞,山光水色,美仑美奂。


    九嶷山是湖南省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十大旅游区之一,国家级森林公园。提升九嶷山旅游品位的关键在于紧紧抓住“历史”与“文化”做足文章,这是舜帝馈赠的、唯九嶷山所独有的资源,亦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舜葬九嶷”的历史事实犹如铁板钉钉,不容歪曲与亵渎。作为历史与文化载体的舜帝陵,通过修葺扩建,已经历史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九嶷山玉琯岩秦汉时期古舜帝陵庙遗址群落的考古挖掘,更雄辩地证实了史籍关于“舜葬九嶷”的记载的准确无误。当务之急是如何把握“历史”内含,挖掘“文化”底蕴,充实“文化”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22
  • 签到天数: 32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1: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

    --------------------------------------------------------------------------------
    郑国茂《舜帝之谜》  
    1、关于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





    舜帝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汉书·古今人表》就曾将秦末前3000余年的1900多位名人分成九等,其中的第一等是圣人。圣人有14个:太昊帝宓(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少昊帝金天氏、颛顼帝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帝禹夏侯氏、帝汤殷商氏、文王周氏、周武王、周公、仲尼。


    舜帝有虞氏作为14个圣人之一,从古至今都受到华夏子孙的推崇与爱戴,其事迹被载于《尚书》、《山海经》、《帝王世纪》、《论语》、《孟子》、《史记》、《国语》、《淮南子》、《吕氏春秋》等数十部典籍中。又尤其是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关帝舜有虞氏的篇幅占了五分之四。


    舜帝毕生的功绩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孝祖、德圣、民师、帝范。


    说舜是孝祖,用四岳向帝尧推荐虞舜时所说的话可以概括:“瞽子,父顽,母嚚,帝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虞舜之所以由一个平民得以成为“帝”,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孝感天地”。虞舜后来被列为了二十四孝之首。


    说舜是德圣,《尚书》中的“德自舜明”和《史记》中太史公司马迁的“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说得再明白不过。太史公一个“德”字,概括了舜帝一生的功绩;一个“皆”字,概括了舜帝对黄帝以来事业的全面完成;一个“始”字,概括了舜帝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对后代的深远影响。舜帝的“孝感天地”、“厚德载物”、“举贤任能”、“纳言从谏”、“考核考绩”、“惩治奸佞”、“重教化,少诛杀”、“扩疆拓土”、“尊教重学”、“五年巡狩之制”、“禅位于贤”,无一不表现出舜帝从严治政,从严治吏,从宽治民的高尚道德操守。


    孔孟“言必称尧舜”;孟子说“人皆可以成尧舜”;毛泽东期盼“六亿神州尽舜尧”。圣人、伟人都认同了舜帝的民师地位。而舜帝的德治理念和禅位于贤的精神,无愧是历朝历代帝王的光辉典范。


    史载,舜帝“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老来南巡到苍梧九嶷山,后勤民而死,在九嶷山深处的三分石“解体而升”,“托灵神仙”。相传,舜帝驾崩后,凤凰、百鸟云集,口含“珠砂”,将舜帝掩埋。自大禹南巡在南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嶷山致祭舜帝始,九嶷山舜帝陵就成了历朝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平民百姓朝圣之所。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的距今2000多年的地图中,在九嶷山旁清楚地标注着“帝舜”二字,这表明了秦汉之前舜帝陵庙就建在九嶷山。2003年9月~2004年4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在九嶷山隔江村山门脚古陵墓之门遗址发掘出了夏代的祭坑,出土了一批文物,证实了远在夏代就派遣官员赴九嶷山祭舜的史实。2002年4月开始,历时280多天,湖南省考古所在九嶷山玉琯岩发掘出了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古舜帝陵庙遗址。该遗址占地3.2万平方米,规模弘大,符合历代帝王“九五之尊”建筑规制,进一步证实了史载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的千真万确。


    舜帝陵与舜文化既是无形资本,也是无价资本。研究和弘扬舜文化,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加快“以德治国”进程、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经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舜帝陵在湖南九嶷山。舜帝陵的建设、保护与管理,舜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祭舜活动的开展、同海内外舜裔的联系与交流,都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现实情况下,靠政府财政是不现实的,必须走向社会募集资金的路子。为了为筹措资金建立起一个平台,经有关部门批准,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于2004年9月17日在长沙成立。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会由25名成员组成,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湖南省政协主席王克英出任理事长;省政协副主席王汀明、省中烟工业公司总经理周昌贡、长沙卷烟厂厂长卢平、常德卷烟厂厂长曾献兵、长丰集团董事长李建新,五位同志任副理事长;原永州市委副书记、市委巡视员谭政任秘书长。同时,还聘请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常务委员会主席陈守仁出任名誉理事长;聘请藤文生、秦光荣、李新华等为顾问。


    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属于公募基金会,其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道德风尚,弘扬舜德、传承文明、联谊舜裔、振兴中华。其任务在于加强与海内外华人中的友好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联系,为保护、整修、建设、管理、宣传九嶷山舜帝陵筹措资金。


    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的舜帝陵始建于夏代,是我国置陵最早,承续时间最长的始祖陵庙。后经历朝历代,对陵庙的修葺和祭祀从来就没有间断过。解放以后,湖南省委省政府对陵庙的修复和保护十分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九嶷山舜帝陵的保护和建设高度关注,江泽民同志题写了“九嶷山舜帝陵”碑文,李鹏同志作了“弘扬舜帝精神,建设文明社会”的题词。


    保护、建设好九嶷山舜帝陵,是一项十分崇高的德政事业。湖南省九嶷山舜帝陵基金会成立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募得资金5000多万元,这充分显示了人们拜谒舜帝,捐助舜帝陵,光大始祖的无量功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22
  • 签到天数: 32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
    郑国茂《舜帝之谜》  

    后记


    《舜帝之谜》一书终于付梓出版了,作为书的作者,自然有着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轻松与喜悦。


    多少年来,我们都习惯了中国四千年文明史的说法,只把中国历史看成是从夏代开始。这比起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印度、巴比伦的5~6千年文明史来说,就矮了一大截。全世界都承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历史断裂的国家,而我们只把国家的文明史断为四千年,究其原因,与对早于甲骨文的其它文字符号的出土和解读有关。我们只认识甲骨文,就把中国历史定位于西周,这是一种固步自封。且不说在中国土地上已经发现了比甲骨文早得多的文字,即便是没有文字,也不等于就没有历史。我们宁愿承认埃及、印度、巴比伦并不连续的历史,却拘泥于本国尚不为人识别的文字而置有根有据的传说于不顾,而对三皇五帝时代的历史不去作深入的研究,这是国人的耻辱!


    解放以后发现的考古资料以及对古代文献的重新整理,已经证实我国的文明史至少有六千年左右。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史学界在四千年与六千年之间打了个折扣,将中华文明史说成五千年。近些年的考古成果,使得我们对于上古三皇五帝时代的历史的研究信心倍增。


    史学界通过数十年的争论,终于达成了采用“模糊史学法”研究传说时代历史的共识,考古界也同意以传说时代的人物与考古资料相比附。这就使得断代史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终于承认且公布了夏代的历史,明确了夏代的历史从公元前2070年开始。与此同时,相当学者,都有了“中国一万年文明史”的共识,认为在传说时代的、包括三皇时期的前五千年,是中华文明的产生过程,从五帝开始的后五千年,才进入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阶段。这种理念的形成,对于研究夏以往的历史来说,就形同时风嘉雨。


    可以预言:断代史的研究一定会乘势而上,由夏而五帝,而三皇。而作为居于五帝之末的舜帝,正处于我国从公天下的原始社会到家天下的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性人物,又是原始文明的总结性人物和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乃至物质文明的源头。因此,研究舜帝及虞舜文化,对于进一步研究和续写中国断代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三皇五帝中,惟有舜帝从出生到卒殁以及一生生平史料记载最多最具体,民间传说也最多最可信。孟子说:“舜生于诸冯”。早于孟子数百年的《山海经》说:“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正经正史加上野史稗史有关舜帝生平的记载传留下来的尚有不少。历史上虽然对尧天舜日予以讴歌者比比皆是,但是,对舜帝其人其事其精神文化的系统研究却是空白。孔子将上世帝王治理国家的档案资料整理成《尚书》的时候,对舜帝的光辉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在授业解惑中言必称尧舜。孟子亦然。孔、孟的儒家学说只是舜帝身体力行建立起的道德文化的总结、充实、延扩、传承,由于舜帝时期文字尚未普及推广应用的缘故,由于孔、孟弟子多于牛毛的缘故,后来名声远播的就是孔圣人了。这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舜帝来说,是不公平的。


    舜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始祖,虞舜文化是儒文化的源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的缘故,位于湖南永州市境内的九嶷山就成了千古名山,其间蕴含了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取之不尽的旅游文化资源,是一笔用之不竭的财富。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倾力投身入对舜帝和舜文化的研究之中,经过了数年的不懈努力,才有了《舜帝之谜》一书。


    对于舜帝的系统研究可说是刚刚起步,我们的作品仅仅算是一种尝试,其间错误难免,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进而引发舜文化研究热潮,当是我们写作的初衷,这是我们感到欣慰无比的事情。


    该书在“永州日报”连载发表的《舜帝百问》的基础上,通过修改、补充、整理而成书。书的出版发行,得到了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和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常务委员会主席、拿督陈守仁博士的关注和支持,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署龙新民署长和人民出版社的关注和支持,得到了湖南省和永州市无数有识之士及单位的关注和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2006年6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6-11-1 19:16
  • 签到天数: 29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11-23 21: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22
  • 签到天数: 32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1: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全部上传完毕;值得你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天前
  • 签到天数: 282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11-23 2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波宗亲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4-4 02:45 , Processed in 0.1131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