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老子经典 上善若水” 七个层次经典的解析 原 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同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喜能、动善时、夫唯不争, 故无尤.。 注:在这里老子所讲的道——是指万物的本原、本体、规律、道理、道德、人们行为的准则。 老子把“善”的最高境界,叫“上善”,“上善若水”。“上善”者 是人。“上善”之人,亦即“上德”之人。並把“水德”分解为: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七个层次。,而且把它与“人德”相比较。夫唯不争,故无尤(尤——错误、罪过;抱怨、指责)。 我也沒完全学懂。现以姚淦铭著《老子——百姓读本》为中心内容,发表以下浅见,和读者共同学习 “居善地”:水的特性是:“依方就园不择路、避高就低行渠沟”。“水往低处流”, 但“人往高处走”。 若大家都要往“高处”走,那就势必要争。若有人能放低身段,自居卑下,保持谦和的心态,那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上善”的行为之一。所以最终是占大便宜。所谓“吃亏是福,得便宜处失便宜”、“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水尽管不停地奔向低洼的地方,但时刻沒停止过自身的升华(蒸发),最后它又以更为纯净的形态遨游于蓝天,那就是白云——没有任何人可以居高临下地俯视它。正所谓“一下又一下,一下下到深渊里。自有老天不欺我,青云直上居九天。”所以人不可权谋用尽、便宜占尽, 适可而止.. “心善渊”:水的本质:清明宁静,从来不受任何外来物的影响。它在急速运行时可以混杂夹带着泥沙砾石,但停下来,就慢慢澄清了。它可以包容很多的无机盐和矿物质,但当它升华(蒸发)的时候,它又回到了本身的纯净。“带走汚浊还清静”。 我们做人,能像水那样始终不被环境所迷惑、保持住清明宁静的本心、不改变天然的本性和善良的初衷。上善之人心的渊深恬静,就像水一样,心量渊静,深不可测,善渊也。 “与善仁”:水对任何物体都是很“仁爱”的,瓦砾和宝玉都可以跟着它一起去旅行,它绝对不会厚此薄彼。参天的大树和卑微的小草它都愿意去滋润,不趋炎附势故作清高。善于仁爱、爱而无私。带走污浊还清净,洗涤万物不停休。 “言善信”。水的声音是天地间最美妙的音乐,也是最变化莫测的声音,但是每种声音都符合它的身份。它可以是春雨式的“润物细无声”,可以是小溪的“潺潺”、可以是河流的“哗哗”、可以是大海的呼啸-----。听其声可知其形,这就是“信”。内外一致,表里如一,既不虚张声势,也不矫情伪饰。 “上善”之人,必是表里一致、一言九鼎的标杆,以诚信 为本,才能取信于天下。 “政善治”。水完全根据“道”的原则和依据地势而为。它只有奔向低洼一个大方向,地上、地下都可走,不考虑最终是奔向大海还是沙漠,绝不会自动自发地去趋吉避凶。水执行的是真正的“无为之治”。 “上善”之人善治政。聪明的领导者,如水一样,止而清静,无乱不平,清而亷洁.端平一碗水,胸怀天下,公正无私, 喜于让步.“我洗天下我成垢,我养社稷我无酬” 老子说:” 为无为, 则无不治” 注: 无为____指清静虚无, 顺其自然。 用“无为”的认知、“无为”的理念、“无为” 的心态、“无为”的方式去治理、去办事、去成功、去功成身退----。 “事善能”。“水德丰功”:它可滋润、可溶解、可清洗、可冲刷。可以是一滴救命的“甘露”,也可以“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它不会去计较是不是主角,有多少收益,吸引多少眼球,人气指数有多高,能不能评个院士博导教授之类名,它只是默默地勤奋地敬业地工作。世上万物都离不开水。“万重大山冲出路”“柔水滴穿硬石头?”。 “动善时”水最善于把握时机。春天万物复苏、萌生,需要一定的水,它就来了;夏天万物生长壮大,需要大量的水,夏季的雨水也四季最多;秋天万物气息收敛,生机转入种子,相应降水就开始少;冬天万物闭藏,生机封固于内,就少降水成冰雪,留待来春,万物复苏时再用。“上善”之人,若能像水一样,适应事物的变化,适时按客观规律办事,将事半功倍,无往不胜。 (五)“人品当以水品修” 上善若水水性柔, 人品当依水品修。 我洗天下我成垢, 我养社稷我无酬。 我润万物我自化, 烟消云散无怨尤 “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 之侧重点在“不争” 之德. 不争高低、不争洁净、不争回报、不争功劳----。与水唯不争, 故兼七善而无尤。“不争”就是“为无为”,依据“道”来“为无为”需要“争”吗?现代社会所最提倡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究竟有多少合理性?“争”说到头,又是“争”的什么呢? 要理解什么叫“无为而无不为”,什么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上善若水” 的七大本性,做“上善”之人。像 水那样,规范自已的行为,按客观规律办事。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对待爱情、对待事业、对待家庭、对待师长、对待同事、对待朋友、对待人生所要面对的一切,才能既没有来自内心的忧虑和忧郁,也没有来自外界的忧患和忧难。所以“我润万物我自化,烟消云散无怨尤。 「静水照大千」:一滴水照出太阳光辉。清静湖面,犹如一面镜子,照映景物,一览无遗。宁静中,我们看见了湖光倒影,美若仙境;清澈中,巨细靡遗,反应出大自然的景象,是如此清泰、宁静、平和。从中我们体会了,唯有内心的清静,才能洞悉天下事理。只有心胸宽广,无恨、无怨、公平天下、善待众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上德”之人。才能善政,才是最优秀的领导者。 “人品当以水品修” 才是本书作者编撰此文的主导思想;也是系列书平之四的中心内容。希望读者能从中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善待人生所要面对的一切. 事业有成,不辜负作者的一片苦心.。 祝 好人一生平安。 吴春晓 2014年12月写于萍乡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