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昨天 07:19 |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楼主 |
发表于 2016-5-11 15: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麻城孝感乡”真相09|明初,“麻城孝感之民”强制入川
2016-05-11 陈世松等
明朝平夏后,面对地荒人稀的现实,做出了从湖广迁入大量劳动人口,以填实四川的空虚局面的战略布局。麻城因其归附较早,且处于战略前沿,故成为明朝苦心经营的地盘,不失为向四川输出人口的重要基地。
在移湖广填四川的战略布局中,“麻城孝感之民”最先成为强制移徙的对象(迁民);他们以丁口富裕的家庭为主,其身份多具有随军入川的背景;他们之被征发,属于政府组织下的异地安置行为。
明初,四川成为人稀地荒的凋残之区
洪武四年(1371年)七月,明朝接管四川后,面临的人口与社会经济背景状况如何?
近年来四川学界有一种论调认为,元末四川偏安一隅,是当时中国“难得”的一处安宁之所;明玉珍据蜀,保境安民十余年,使四川成为一片“难得”的乐土;明军平蜀,避免战火祸及民生,极为“难得”地没有大战乱发生。
这种看法只是对元末明初四川社会背景的一种片面和肤浅的理解。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元末四川并非一片“乐土”。这是因为元末以来四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受到了诸多历史条件的制约。
第一、明玉珍据蜀时间短暂,生存空间狭窄,军事斗争压倒一切,分散了对经济的关注精力,恢复发展生产的成效相当有限,不可作过高的估计。
第二,就在明玉珍入蜀的同时,李喜喜所率的“青巾军”也从陕甘进入川西,烧杀抢掠,祸及“三巴数十城”,造成了“各郡臣民遭青巾之虐,百无一二”的惨烈后果。
第三,宋元战争给四川所带来的人口锐减,经济残破等严重后果,不仅在元朝百年统治期间尚未恢复改观,就是其后经过明朝二百多年的努力,“犹未能复如宋世之半”。明玉珍在短短十一年间,在内困外交的处境下,又怎能创造出一片难得的奇迹?
所以,明朝接管四川后,面对的不是一片“乐土”而是一个地荒人稀的凋残之区。
明初以来四川田土荒芜的情况,虽然经过政府采取措施,已有湖广、陕西邻境百性的大量迁入,但仍不足以改变人稀地荒的现状。以至到了明代中期,为解决此问题,地方政府不断有人上疏,请求有目的有组织地迁徙罪囚徙流者,连家属前往填充耕垦。
四川初平定时,当地户口仅84,000余户。据洪武二十四年的调查,耕地面积有11,203,256亩之多;则洪武初年每户平均耕地可达133.37亩,是全国各省中比较地广人稀的一省。
因此四川自入明朝版图后的五年间(洪武5-10年),省并了82个地方行政单位,占全国第一位。直到洪武20年,还有报告说:“四川所辖州县,居民鲜少……成都故田数万亩,皆荒芜不治。”而有“迁谪之人开耕”的建议。
麻城在“移民实川”中的地位
随着元末战争局势的发展,麻城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由于当时荆、襄尚处于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残余势力的争夺中;鄂西一带少数民族首领因为早已归顺四川的大夏政权,无形中形成为阻挡朱元璋势力西进的屏障。
其后,随着战局的发展,朱元璋的实力日益强盛,“南方之地,皆入版图”,“东连沧海,西抵峡口,南有湖湘,北有两淮,兼跨中原”。因此,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只有最先归入版图的鄂东麻城地区最有可能形成为支撑朱元璋立足湖广的前沿阵地。
元明易代中,麻城发生了重要的社会变化,这集中表现在当地人口的构成上。元末华中地区许多显赫家族,曾经帮助官军对抗红巾军,但当朱元璋的明政权在这一地盘成功建立之后,这些家族又十分轻松地获得了安全,并继续维持其社会地位。
在明朝建立起全国统治地位后,麻城的人口巨变,无论是精英还是平民层次上,也许比其连续性更加显著。
大概从1360来年开始,大批朱元璋的同乡作为征服大军中的战士或他们的直系亲属迁到了该县。他们依据其职位而成为明代麻城的新精英。为数更多的麻城人,在改朝换代之际迁出了该县,其中大部分去了四川。
明政府平夏后,四川作为地广民稀的宽乡之区,亟待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面对这一现实,明太祖为贯彻移“窄乡”以实“宽乡”的政策,亟待从已经归属朱元璋的其他地区输出劳动力,以改变四川民鲜地广的面貌。
较早归附的黄麻地区,因地处鄂东边陲且适合农耕的地理环境优势,在元末明初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充当了外省人口由江西经鄂东向江汉平原转移的中转站。在实现湖广内部移动,即由鄂东→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的渐进式移民过程中,麻城因有不断的人口加入进去,自然就成为了人口的输出基地。
从自己经营多年的黄麻地区输出人口,不仅有利于充实劳动人手,开垦闲田荒土;而且更能有效地分化瓦解四川明氏旧部势力的地盘,从而达到对其监督控制,以防止其反侧的目的。
洪武初年,明太祖颁布“迁民之策”,位于麻城东南磨子场的孝感乡,成为了众多迁民聚集之地。
自宋元以来,麻城孝感乡人丁兴旺,“常为乡之患害”,因此有众多人口资源有可能为外地输出劳动力。
麻城在元末明初之所以会出现人丁过剩的局面,除麻城自身的有利条件适应吸纳外来人口之外,还在于当时的动乱,使它有可能从两个方向接收外来人口的迁入。
一是由于西系红巾军徐寿辉进入江右,使得江西人口大量迁入麻城;二是由于刘福通在河南转战,使得原来定居于河南人士“俱得从容避难于麻城孝感焉”。这样,聚集在麻城的富裕人丁就有可能为成为外迁的对象。
在现有文献中,直接提到将麻城孝感乡作为移徙对象,并迁往四川的,是明末川南道分巡检吴登启在泸州所发布的《招民榜文示》。
文告第一次明确地证实,明初不仅发生过移徙“麻城孝感之民”以填实四川的事情,而且还是政府组织的跨区域移民的成功范例。
由于这一移徙计划,并非完全符合百姓意愿,而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因此,它给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征发孝感人入川
被明初政府作为移徙对象迁出,而在四川安置的“孝感乡民”,多不载于官方文献,仅在民间族谱上有所反映。
既然“麻城孝感之民”已不仅仅是普通劳动力,而是作为一种充实四川、稳定四川局势的力量,那么,他们究竟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由于官方文献普遍缺乏,我们不得不从丰富的民间族谱中寻找线索。为此,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选取确为明初迁入的、原籍麻城的7个家族案例来进行分析。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发现以下共同特点:
其一,他们入蜀时虽为楚籍,然有不少非楚籍居民,其原来生活的地区,分别来自河南、山东、安徽徽州、六安、江西太和、吉水。这些地区纳入大明王朝版图的时间均早于四川,也就是说,他们都是较早臣服于大明王朝的子民。
其二,他们移徙的时间,或在“鼎定金陵”、“元主北遁”后,而于洪武四年、“蜀平”之初;或于“明初”、“明季之初”抵达四川的。他们之被移徙入川,都是发生在“蜀平”之前,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因应平蜀事件而被征发的。
其三,他们中的不少人,在入川前都有经麻城孝感乡中转过的履历。在7例中,除例1称麻城为原籍外,其余6例都是先从其他地区迁入麻城孝感乡,然后再从麻城转徙至四川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有过在麻城孝感乡生活的短暂经历,可以说,麻城既是他们迁川的始发地,同时也是中转站。
其四,他们移川行动,大多打着“奉诏迁徙”、“诏令入川”、“奉旨入川”、“奉旨填实”的旗号,跟随征蜀军队进入四川的,表明他们的迁川行动,是在政府的动员、组织下进行的,带有明显的强制行为。
其五,他们中的不少人,是与众多家庭成员一道入川的。如王氏家族,一次性同时徙入22口;有兄弟4口奉旨,3人迁入四川。这表明当时被移徙入川的这个“麻城孝感之民”的群体,首先是以丁口富裕的家庭为主要对象的。
由此可见,明初被移徙入川的这个“麻城孝感之民”群体,是以丁口富裕的家庭为主,其身份多具有随军入川的背景。在平蜀之初,政府就组织这部分“麻城孝感之民”迁入四川,显然经过精心策划设计,其中必然包藏着特定的政治用心。
至元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下达北定中原的命令后,至洪武四年(1371年)巴蜀平定前后,为满足战争中大量兵源和运粮丁夫之需,原先集结于麻城孝感乡的外来人口,或以土著身份,或以暂时寄籍人口,再次成为了移徙的对象,他们统统被投入到迁川的旅途之中。那么,他们是以什么方式征发和组织起来的呢?
朱元璋颁发了“分丁之令”。“分丁”是人口移徙的重要举措和前奏。随着“分丁”令的下达,强制性移民迁徙就进入实施阶段。
作为迁川对象的“麻城孝感之民”,因应战争之需,按照“分丁”原则而被征发和集结起来,有的从军,有的被抽调去充当“运粮之丁”。由于被征调去从事运粮的差役,地位相当低贱,并非出自他们本来的自愿,因此这就注定了,在他们执行由一地迁徙到另一地命令的过程中,必然带有相当的强制性。
洪武时期,政府组织的移民多采取这种数十人结成的队伍,集体长途跋涉的方式。起程时,“在皇叔署领票”,“计自初起程,凡二十余日,所至皆挂号,夜则老者投店,少者皆露处也。”
当迁民被强制迁出原籍地前往目的地时,沿途经常有“路邑催逼”,表明地方基层官吏是积极执行了这一移民令的。迁民起程时,一般持有“户帖”、凭证之类的手续上路,沿途“所至皆挂号”。有的还有官吏带队率领。迁民夜晚“老者投店,少者皆露处”。
民国资阳《陈氏宗谱》明确记载了明初捆绑麻城移民入川的细节,“明太祖初起兵时,曾在麻城受人民反对,既而太祖登位,欲将麻城的人民概行杀戮;诸臣恳免不从。刘伯温再三谏阻,始以流罪入川。并且入川的人,尽以绳索系来。”
在今天的民间传说中,被强制迁移入蜀的楚民,多由专差强行监押,甚至沿路用绳索捆绑,以至惟有大小便时才准许解开双手,即所谓“解手”的来历。
类似的传说,在今天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北等地区也广为流行。可见“解手”故事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是与发生在明代洪武移民时代的强制移民现象分不开的。
《陈氏宗谱》所记载的这个故事细节,将麻城放在明太祖的对立面,将麻城人迁川的原因说成是犯了“流罪”的缘故,显然是有悖于历史真实的。估计这是将明初发生的另一种类型——流徙入川的移民事件与之相混淆了。
如果说在途中以押解流犯的方式对待麻城迁民,这倒是可能的,因为毕竟是强制移民,其在迁出原籍地前往目的路上,出现“路邑催逼”之类的情形也是难免的。
至于在四川移民传说中,普遍不把“解手”的传说与明初移民历史相联系,断言是“张献忠剿四川”后清朝政府下令干的,则是另有缘由的。因为四川地区,在明初发生“移”湖广“实”四川的移民活动后,继又在清初再一次出现了规模更大的外省移民填川的潮流。
由于这两次移民活动都被称为“湖广填四川”,所以,民间很容易发生混淆,以至将发生在前一次移民运动产物的“解手”故事,附会到后一次移民运动身上,于是,这才炮制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四川版本的“解手”故事出来。(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