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姚波

出两代进士 周总理求学姚家大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2-15 22: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pszyyao 发表于 2014-2-15 08:15
    谢谢波波回复。
          知了姚家大院姚人的一些来历,但仍然是连一个进士名都没有,与报道的标题和 ...

    姚彤章
    编辑

    姚彤章,字品侯,号研曾,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监生出身,工诗文,善书法,与李叔同同出于近代津门“四大书家”之一的赵元礼门下。[1]
    姚彤章是天津“世进士第”鼓楼东姚家后人,长芦纲总姚学源的长子(过继姚剑泉为嗣)。清宣统年前后,曾宦游鲁西南。民国初年,任天津营务处承审。轰动津城的宫北大街春华银号大抢劫案,由他与朱承审结,抢劫犯戴魁一被处决。1917年天津闹大水,他任河务局长。后被先后调至唐山、青岛。
    姚家官宦大户,与军机大臣、大学士、同治皇帝老师李鸿藻,咸丰末年八大“顾命大臣”的焦佑瀛,同治进士、曾任吏部主事的李筱楼(李叔同的父亲)等,多是亲上加亲的关系。与天津严家、华家、梅家、徐家、朱家也有通家之好。家族之间往来十分频繁。
    姚彤章年轻时,姚家请善书能诗、学识广博的赵元礼在其家教家馆。因李叔同的二嫂是姚家的姑奶奶,李叔同常去姚家,于是也拜赵元礼为师,主要是向赵学习古典诗词。同列赵先生门下的自然也有姚彤章和他的弟弟姚彤诰,另外还有李鸿藻的三子李石曾和朱易谙(朱宪彝的父亲)等人。姚彤章比李叔同年长6岁,两人志趣相投,甚为要好,早年的诗风、书风也有某些相近。
    姚彤章平生酷爱金石,收藏文玩、书帖、字画颇丰,鉴别能力甚强,这一点与年轻时的李叔同也有共同点。民国年间发行的《河北博物院院刊》和《美语画刊》中均刊有姚彤章提供的藏品,并载有他撰写的有关文物鉴赏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2-16 10: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波 发表于 2014-2-15 22:43
    姚彤章
    编辑

        好个姚波!谢谢

         天津鼓楼东姚家大院(鼓楼东、杠张胡同北口路南),姚氏原籍浙江余姚,始祖姚凤,清乾隆年间第四代姚氏来天津;第五代姚逢年,乾隆进士;六代姚承恩,道光进士,所以在街门悬有“世进士第”匾额。
          姚逢年在知县任内,认领了京西长辛店盐引恩裕泰,交由子侄辈经营,家道渐兴。逢年次女嫁高阳李氏,有子,即同治皇帝的老师、军机大臣,大学士李鸿藻。鸿藻年轻时曾在姚家雨香亭从其舅姚承丰读书。
         七代姚学源以京引总催兼任长芦纲总,显赫一时。学源之母焦太夫人,即咸丰末年八大“顾命大臣”焦佑瀛的族妹。姚氏与天津梅氏、徐氏也有通家之好。后来,承丰次子学源之三女彤宣,就嫁给了李鸿藻的三子李煜瀛(石曾),这就是当时所谓的“亲上作亲”。李煜瀛早年留法,在法国开办豆腐公司,将中国的豆腐技术引入欧洲。

         李叔同的成长与姚家大院有关,他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 21:57
  • 签到天数: 8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2-17 07: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 21:57
  • 签到天数: 8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4-2-17 07: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4 17:07 , Processed in 0.09853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