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昨天 17:51 |
---|
签到天数: 113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6-12-26 10: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高安锦水姚。同治年《高安县志》记,高安县城即瑞州府所在地有两个姚姓聚集点,一个是府背的帖市堆,另一个是城内的碧落巷,碧落巷姚氏由帖市堆迁入,帖市堆即现高安汽车站边姚家,属锦水村管辖。 《安福县志》记,五代十国,姚正雅从筠州(今高安)宦留安福“相山水胜概,卜筑牌形,故公为桃溪一世也。厥后,由桃溪而西昌(今泰和),而武陵、衡湘、其源悉自正公。”千余年来,桃溪姚氏繁衍连绵,至清乾隆时“丁数百万,人分各省”。谱记迁自高安锦水,源出灵源。
(一)、网上下载相关巍山姚氏族谱内容,原文如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在编县志期间,在民间搜集县志资料时,查访到明代重修《姚氏族谱》木刻本一部,内有北宋历史学家欧阳修为《姚氏族谱》写的一篇序言,为欧阳修所撰。这篇序言原在姚氏宋代族谱内,明代巍山姚氏家族续修族谱时,按原手迹和版式全文刻录。全序有6页零2行,直行行书,每页6行,每行9字,共300余字。为族谱的第一篇序言。依次还同时刊刻了明赐进士光禄大夫、总两广、两京都御史、吏部尚书兼太子少保约庵欧阳必进和明赐进士第中顺大夫、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祭酒经筵讲官归耕石屋二洞复古复真主者东廓山人邹守益题书的两篇序言。(欧阳必进与邹守益都是江西安福人)明洪武年间,设卫屯田,姚氏22代姚镐到云南巍山做官,遂定居巍山。现居住在巍山县大仓乡潘官厂、高明园、后厂等村子的姚姓汉族,祖籍为江西瑞州(今江西省高安、宜丰、上高等县),后迁居安成(今江西安福),和欧阳修同庐陵籍,姚、欧阳两姓关系密切,并有姻戚关系。巍山姚氏家族于明万历年间续修《姚氏族谱》时,将旧谱中欧阳修等名人的序照原版刊录保存。欧阳修这篇題为“刻姚氏先朝旧谱序”写时为熙宁四年(1071),次年他即去世,未收入他的文集。序曰:高大父铣唐同光乙酉(925)举,是岁安成姚君洽登都榜解元,高大父同登得附榜末,是姚氏与余通家也。一日,姚子祥持族谱一帙前余请曰:详家世瑞州,今徙居吉州安成又九世矣,世系渐远,子姓渐繁,今特修文谱以启后,愿余一言,以垂不朽。余因谱系之修,所以类族而永孝也。故率乃祖攸行,斯谓之孝。瑞州姚氏海内望族,缙绅君子,奕叶济美,若散骑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姚君源;翰林侍读学士姚君启;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姚君质;其他太常博士洵;太子中舍洙;大理博士汉卿;湖州长史文光;句容县令长嘉,此皆瑞州姚氏之显达令宦也。今徙居吉安成姚君洽又掇巍科,登都榜解元。信乎,祖泽深则桂兰秀,世德隆则宦声奕。姚氏后裔其必观感,且绍禔身,向道求无,忝于尔祖,斯则孝永而族昌。谱牒之修,信有光于简牍矣,姚氏盍自勖乎。熙宁四年辛亥(1071),观文殿学士、特进、上柱国太子少师、六一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印) .
(二)、摘自网上方里谱中的内容,原文如下 :(原版下载,未作改动)姚正雅,安福桃溪姚氏开基始祖。五代十国初期,从筠州(今江西高安)灵源族谱,颐先世由安福始徙泰和而安福之先实出自瑞州新昌之灵源。始祖尚忠公、当宋真宗时由河南陕郡来徙、嗣是而四世曰振竹楼公五世曰旦明叔公九世曰勉雪波公皆状元及第、郡守蔡谟为立奕世状元坊故名曰坊里,盖自数百年来吾安福泰和之于坊里其地既隔代益远不相闻者久矣,乾隆己丑衙里进士芳远与颐相晤于京师,始叙宗族往来甚洽既而归其则偕其本支重修谱乘,以书来嘱余为序,时安福泰和诸族人适亦有修谱之约,颐谓是不可不以互证而合订也、爰诺以异日越数年而视学楚南进士复躬来诣日谱已成将就梓矣序其毋缓忆顷岁在书局于永乐大典中见雪波公所为诗文散缀各员之下辄一一手录全奉。诏旨凡诸篇皆命馆臣编汇为全集、因是任雪波集之役、盖公之气节文章皆为当时冠冕不独科名而己而文集流传渐多缺失即坊里亦有缺弗完、幸得被恩命以云仍之末藉手编校先集于散佚之余或者公之精灵。有默呵护焉者未可知也然则序坊里之谱、其敢辞抑。朝十余年,所遇同姓若陕、若山东、若浙、若吴、若相城,其源流无不可溯而家族之谊、无不相笃况坊里尤吾安福泰和所从分者哉自今以始吾安福泰和毋忘其源坊里、亦毋忘其委颐他日将合两支谱而互登之、以永远无失亲睦之道、其庶几有合于王之教也夫。乾隆四十三年二月八日赐进士及第奉直大夫上书房侍直提督湖南学政翰林院侍讲泰和族人颐顿首拜序
分析:
1、安福姚出自高安锦水,高安锦水姚与灵源姚曾同修谱碟。安福正雅公后裔的谱记,其祖正雅公于公元900年左右唐未五代由高安锦水迁安福,而由安福迁云南巍县姚氏的这篇谱序进一步证明安福正雅公确实是迁自高安锦水,迁出时高安姚已是望族(时灵源亦属高安县管辖),安福姚谱记出自灵源,我认为出自灵源不敢肯定,但能推断高安锦水姚与灵源姚同出一脉,且祖坛设在灵源的可能性更大,即便不是同一脉,也可以肯定锦水姚与灵源姚一定合修过谱碟。南垣谱中记载,六世祖世忠公居灵源时,其堂兄弟世勇在高安城边立籍,南垣谱中还记录了高安锦水世勇公之外的部分人名和墓葬地,宋代的姚勉写过多篇关于高安锦水姚所在地凤山的文章,1929年南昌宗亲到灵源寻祖,途经该处查得其谱,仍“尊彦国公为一世祖”,所以,高安锦水姚与灵源姚共修过谱碟是显然的,
2、姚頣与姚芳远为乾隆年间同科进士,姚頣是榜眼,泰和人,安福正雅公后裔,姚芳远是新昌天德灵源衙里人,现为宜丰新庄乡新庄村衙里自然村,属方里谱派尚忠公后裔。方里谱上的这个序不知是不是姚颐的原作,如果是原作,姚頣身为榜眼,不可能不知道五代是宋之前朝,前朝的正雅公认后朝的尚忠公为始祖,显然不合理。如果不是原作,乾隆年间的芳里修谱为什么知道安福的正雅公是五代时迁自高安且认灵源的祖源?是不是原作在刊刻时作了一起变更还是上传网络时出了误差?不管如何,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正雅公系(高安、安福姚)与灵源姚是有渊源的。
五、三县姚的关联。丰城现有一支姚,其谱简洁,始迁祖为唐未五代时期的午公,谱头标注其行传时:“见新昌灵源谱”字样,说明它是从新昌回迁丰城的姚,谱系横向没有与方里谱相接,也没有与彦国公谱相接。现仍居丰城的的这支姚和正雅公所出的高安姚均在宋代开国前就在丰城、高安等地居住,而这两支姚又都认灵源为祖居地,方里谱始迁祖尚忠公是宋神宗(北宋第六位皇帝)时才从河南迁至灵源,所以高安丰城的这两支姚只能与南垣谱对接了。从上面的资料我们大抵可以认为,灵源两谱姚是一家,南垣持的老谱系,方里持的是新谱系,灵源姚与高安、丰城姚共修过谱碟,灵源姚在宋代立国前就在灵源成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