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林玲《清代布衣文人姚世钰研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5: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2-9-23 15:51 编辑

    深山得秋早,胜事成独往。
    潭窥松际月,林结流泉响。
    不遇孟亭人,幽期共谁赏。①
    诗人通过松、月、风、泉等意象,不刻意求工,用淡淡的笔触营造了山间清幽宁静的氛围。月光如水,流水潺潺,看似一幅别有情味的风中听泉诗意图,但松间明月清泉增添的夜的凉意,难免让人心生孤寂之感。虽独处已习以为常,但诗人内心深处仍然期待志趣相投的人共赏此景。再看《题程友声画》:
    爱画松门子,云烟长道情。
    枫丹受霜饱,岚翠逼冬青。
    沽酒前村近,摊书夕照明。
    眼中茅屋趣,何路遂岩耕。②
    首联对这幅画作了整体的描绘,接着通过丹枫、冬青、前后村、夕阳描绘了环境的清幽,刻画出了程友声的闲适,这幅充满闲趣的茅屋图,让诗人不由得发出“何路遂岩耕”的感慨,引发了对躬耕隐逸生活的向往。发出类似感慨的还有《题<玉湖垂钓图>》二首:
    其一
    水天风物近蓬莱,近苦泥沙塞不开。
    为语渔师且收钓,此中安得大鱼来。
    其二
    无意临渊更羡鱼,闲身只愿住菰芦。
    最怜春水方生日,天上扁舟属钓徒。③
    前一首诗人以简练之笔便描绘出画中玉湖风光,让人遐想不尽,诗中并未直接刻画垂钓者的闲适形象,但末句“安得大鱼来”能体现其陶然自得的惬意。后一首“只愿”、“最怜”表现出了钓者看淡人情世事、享受怡然自适的隐逸情怀,这样的感受还有《题樵隐图》中“邨酿岂不劳筋骨,聊以绝尘妄忘机”。
    其二,借物明志,抒怀咏志。古人题画诗,本就“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④,对于这类诗,我们不能以传统的绘画意境去品读,例如《题画松》:
    百尺苍䫇涧壑深,屈盘孤抱岁寒心。
    纵然材大难为用,不庇山苗径寸阴。⑤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青松的生长环境及其情态,而后发出纵使有才却不被重用的感慨,诗人借松来表明心志,寄托遥深。这类诗还有《题近人<花卉画册>》十二首,如《兰》中的“生为王者香,纫作骚人佩。不采亦何伤,无取人服媚”⑥以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7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7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32页。
    ④(清)方薰著:《山静居画论》,《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9页。
    ⑥(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24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5: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及《芍药》中的“红药当阶翻,迎风复含露。留此表余春,无为惜迟暮”①。
    其三,抒怀感慨,如《题马士英画》:
    剩水残山信手为,百年留得墨离离。
    与人家国浑闲事,那不常称老画师。②
    马士英是明末大臣,历来被视为权歼之辈,虽能画,但因人品有亏,画名为人品所累,因此画作流传绝罕。周亮工在《读画录》中记:“马瑶草士英,贵阳人。罢凤督后,侨寓白门。肆力为画,学董北苑而能变以己意,颇有可观,陆冰修曰,‘瑶草书画不减文董......’使瑶草以凤督终,纵不及古人,何遽出某某下。功名富贵,有幸有不幸焉。可慨也已。”③上诗中姚世钰与周亮工有同感,叹息其不以凤督终,得以画家名世。再看《题姜学在<双幅小画>六言绝句》二首:
    其一
    几鬣离离淡墨,满林谡谡清风。
    不到峥嵘野次,谁知工壑胸中。
    其二
    身世耗磨酒盏,襟期潇洒吟笻。
    莫道空山无伴,结交自有青松。④
    前一首诗开头即对姜学在的画作了描述,“离离淡墨”便有“满林谡谡清风”,“离离”几笔,“谡谡”如风在耳,短短十二个字便勾勒出意味丰富之景,足显其画技高超。后一首侧重议论,对其身世发表感慨的同时,表达了对其潇洒、高洁情操的赞美。
    此外,姚世钰还有几首题画像诗,旨在描摹友人形态,展现友人心志,比如《题方洵远写照》:
    一邱一壑胸次,不巾不袜形相。
    自在烟云供养,谁知须䰅苍浪。⑤
    寥寥几笔,方士庶隐逸超脱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还有《题马佩兮桐阴小像》、《题郑翁裒文小像》二首等。
    姚世钰笔下的题画诗,或是其意趣的指向,或是其人格的象征,无论是阐发画意还是表白心志、寄托感慨,都能以特有的笔触尽力描绘,穷形尽相,竭力将画作的特点展示出来。
    (三)赠答诗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24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28页。
    ③(明)周亮工撰:《读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页。
    ④(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21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32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5: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姚世钰一生未涉足官场,因此他的诗没有应制之作,多发自内心,表达与好友相互关怀慰藉、惺惺相惜之情。诗人与友分离,有感而作的赠别诗,如《秋杪舍馆杭大宗松吹书堂逾月临分留赠》:
    故人凤口别三年,犹喜秋斋一榻悬。
    竟诣德公呼作黍,还携李白醉同眠。
    布衣兄弟偏多难,清镜功名互见怜。
    轻薄纷纷哪在眼?为君频缆下河船。①
    杭大宗即杭世骏,诗的首联写了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回忆二人交往,颔联借用德公作黍的典故来写杭世骏对自己礼遇,二人相投甚契。接下来诗人发出感慨,坎坷多难的彼此相互怜惜。“轻薄纷纷”语出杜甫《贫交行》中的“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②,诗人化用此句来写他与杭世骏超越功利世俗的交往,发出对轻薄之徒交友势利的蔑视。
    好友陈章耽于辞,后赘于扬,诗人曾作《寄怀陈授衣扬州归题其闭门谜句图》怀念友人,诗中“小弟辞家正卖文,三生还忆杜司勋。江湖载酒吟成后,好儿扬州梦里人”③,形象地刻画了好友为谋生计辞家卖文、飘零奔波的无奈,而后发出对境遇相当好友的思念。
    姚世钰一生羸弱多病,诗中多有记载,陈章与金农都曾写信问候,如《授衣诗来讯余近状,次韵寄答》:
    烦君念我寂寥身,算得行年敢厌贫。
    自分形骸同土木,休将烟水换风尘。
    联吟溪馆真如梦,环饮洼尊不记巡。
    依旧吴兴清远在,后期莫忘采汀。④
    又《江都寓斋得金寿门平阳消息因寄》:
    病榻劳存问,分携箭在弦。
    天涯方远梦,书札又残年。
    汾曲秋风雁,西湖春水船。
    近游何日共,漂泊易华颠。⑤
    上诗均回应了友人对自己病情的担心。前一首诗追述了陈、姚二人旧府从游之好,诗末也是对友人《怀玉裁》中“几时重泛扁舟去,同看青山采白苹”⑥相约共游的回答。后一首诗中回忆昔游,从而产生年华易逝的悲感。从上诗中我们发现三人流露出共同的情志追求,都对自然闲适的生活充满向往。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9页。
    ②(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3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4页。
    ④(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5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9页。
    ⑥(清)陈章著:《孟晋斋诗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8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9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6: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姚世钰与著名画家汪士慎交往密切,时有诗画书信往来,曾为答好友寄画而作《答近人寄画》:
    客从淮甸来,遗我双立幅。
    峭蒨凌风梅,修纤买霜竹。
    猗兰不纫佩,抱质在空谷。
    云谁罗众芳,臭味原一族。
    伊人判年别,骋望千里目。
    想见高杉阴,栖迟数闲屋。
    染翰寄相思,开缄吐余馥。
    菲菲偏袭余,采采难盈掬。
    秋草凛芸黄,春华贲寒木。
    懿此贞秀姿,中林伴幽独。①
    诗的前半部分称赞好友所画梅竹,后半部分则直抒胸臆,“染翰寄相思”句直言相思。再看《寄怀汪近人》二首:
    其一
    未须倾盖方如故,千里论交展寸心。
    几度江南望江北,相思深比大江深。
    其二
    生香活色吐天葩,伴我离愁玉画义。
    安得岁寒寻旧约,小春风信又梅花。②
    诗文历来追求委婉含蓄之美,而姚世钰直白地表达了相思之深堪比江深,深厚情谊可见一斑。后一首诗人称赞汪士慎的画生香活色犹吐天葩,直言“离愁”,睹画思人,思念绵密。
    此外,还有从对方的角度着笔的作品,如《与喆士别后,归舟夜宿京口,对月有怀》:
    昨夜西窗照别筵,今宵独对月婵娟。
    故人把酒还思我,一舸寒江宿鹭边。③
    诗人将昨夜别筵热闹的场景与今宵独对的落寞进行对比,同时想象好友对月怀己,实则是诗人对月怀友人,最后以景结情,渲染了环境的冷清,更烘托了别后的孤独。
    这类赠答寄怀诗还有不少,如《次韵答沈丈㯉崖》、《冬日留梧桐乡有怀樗崖霅上》、《寄怀诸庶常襄七》三首、《寄怀储翰林书山先生》、《山中有怀朱霞山兄弟戏简二绝句》、《戊午八月初三日钱唐观潮,有怀江上故人金寿门、陈授衣、江皐久客》、《饮茶怀近人桐乡》、《寄怀浔州戴尚安丈大夫十六韵》、《寄立甫》、《寄钱景泉》等,有的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有的采取白描手法,回忆与友人相处时的点点滴滴,细细品读,我们能感受到诗人的绵绵深情跃然纸上。
    ①(清)陈章著:《孟晋斋诗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8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19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6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30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6: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2-9-23 16:06 编辑

    二、时乖运蹇感悟世事
    姚世钰一生未曾入仕,困窘的境遇及坎坷的经历让他对生活有着独特的感受,他的诗歌对世事感悟颇深,同时流露出自己的性情志向,包括:
    (一)命途多舛之感
    江浙本是人才渊薮之地,俊杰才彦,指不胜屈。明清两朝就科举功名来说,状元也多出于此,官居清要之士更不知凡几,相较他省,其文化的积累显得尤为绵长深厚。因此,江浙在清代可以被视作汉人文化的代表地域,而当时满清贵族为了维护其统治,打压“异己分子”,采取了文字狱与毁禁书等极端的措施。在此情况下,江浙士人首当其冲。姚世钰生于康熙丙子年(1696),殁于乾隆己巳年(1749),一生经历康、雍、乾三朝。入清前,姚氏于浙江吴兴乃是名族,入清后则迭遭祸乱。顺治辛丑年(1661)曾祖姚延著在江苏按察使任上以通海案被处死,姚世钰从兄姚世锡在《前徽录》中提及:“国初南中诸大家以通海逆案株连者十三四,寒族亦被仇家所诬,将罹祸,公徒步走京师,不惜破家,事乃得白。”①姚世锡笔下“公”是指姚淳敏,姚延著侄,“通海逆案”是浙江狱中曾为郑成功谋事的诗人,此案牵扯到归安诸邑,“寒族亦被仇家所诬”,姚氏也牵涉其中,罹祸旋踵,公破家乃白,整个家族在此境遇下处世甚是艰难。康熙癸卯年(1663),湖州庄氏明史案发,姚延启婿李礽焘及其父李令皙阖门覆灭。到了姚世钰这一代,《前徽录》载“馆于桐乡汪氏。汪巨富继嗣析产西席亦有千金之赠,薏田坚郤不受,且辞归。未几,汪以继事兴大狱染指者靡不波及。薏田飘然局外,人咸服其卓识。”②幸而姚世钰处世谨慎,躲过汪氏狱祸。到了雍正戊申年(1728),姊婿王豫、好友朱蔚因吕留良案系刑部狱。杨钟义《雪桥诗话续集》曰:“王豫遭奇祸,逮系西曹者五年。雍正壬子(1732)六月,妻以望夫而死”③,姚世钰以其姊故,益在多凶多惧之中,终日涕洟。姚氏族因姻属涉案其中,终不能脱。连年祸事,使得本就羸弱多病的姚世钰愈加形容枯槁。遭祸如此,好友全祖望《姚薏田圹志铭》曰:
    通经学古之士,天每以阨穷加之,或曰“所以玉之於成也”,其信然乎?则所谓阨穷者,不过槁项黄馘,三旬九食,以毕其生,亦已足矣,而乃重之

    ①(清)姚世锡著:《前徽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5页。
    ②(清)姚世锡著:《前徽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5页。
    ③(清)杨钟羲撰集,刘承干参校:《雪桥诗话续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66-268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6: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疾病,甚之以患难,终之以孤茕,如是而曰“玉之于成”莫之信也夫。①
    另《王立甫圹志铭》曰:
    兰而摧,玉而折,欲问天,其何说?苕溪水,共呜咽,有此文,倘不灭。②
    全祖望为姚世钰、王豫铭志,他评价姚世钰“天每以阨穷加之”,写王豫“兰而摧,玉而折,欲问天,其何说?”对二人之死,全祖望身为杰出的史学家,语言甚是峻峭,直言天之阨加,何其问天?隐晦而又犀利地揭示在文网高张的严峻的形势下,姚王二人遭受文字狱风波的迫害之深。读二人志铭,有“苕溪水,共呜咽,有此文,倘不灭”之感,字字悲咽,从肺腑来,令人泫然,不知涕之何从。
    文字狱下敏感的政治形势,使得姚世钰不得不谨慎处世,与当时许多志同道合的友人一样,选择即时远离政局,正如姚世锡《前徽录》载:“从无千请恬退不慕荣禄。年未四十,即绝意进取,不应省试,以诸生终其身。”③姚世钰洞悉宦途风波,有感于家族及同辈中人的遭遇,早绝意于仕途。值得注意的是,文化高压的时局下,很多文人绝口不提对涉事之人,姚世钰却不然,曾作诗感怀,从中可见其心志,且看《宿吕氏风雨菴》:
    深山遥夜清复清,闲阶荇藻浮空明。明明孤月不开口,作尽满林风雨声。④
    《山中有怀朱霞山兄弟戏简》二绝句:
    其一
    风雨菴前小步廊,故人仿像读书堂。
    十围斫却桫椤树,空想当初一味凉。
    其二
    诸公昔与云俱出,共说山中不可留。
    今我爱山看不足,石泉芳杜动离忧。⑤
    《冬暮过霞山新居闻南归有曰喜而赋此》:
    故人小筑读书堂,约我秋镫对置床。巢覆岂期收北海,(时贤尊令弟供被收)魂来何处遣坐阳。近闻紫凤衔天语,待放金鸡出帝乡。无恙门庭交献里,(霞山所居里名见桐乡显志)春风轰醉一千场。⑥
    ①(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360页。
    ②(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358页。
    ③(清)姚世锡著:《前徽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5页。
    ④(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7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9页。
    ⑥(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6: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2-9-23 17:57 编辑

    上诗所提风雨菴为吕留良所有,辟于湖州妙山的讲习基地(吕留良案为1732年),《宿吕氏风雨菴》作于案发前,当时风雨菴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山中有怀朱霞山兄弟戏简》其二颔联的“山中”即指风雨菴,或许是有预见,诸公远离吕氏基地,诗中表达了对好友的怀念。后一首提及朱氏“待放金鸡出帝乡”,听闻好友安然无恙,题中“喜”字表现了诗人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更是发出“春风轰醉一千场”的感慨。
    为远离是非之地,姚世钰来到广陵,先后寓居张四科家、“二马”小玲珑山馆。在此期间,马氏昆仲对姚世钰无微不至的关怀,《孱守斋遗稿》中也有体现,如诗序所言“初夏薄游扬州,马秋玉、佩兮兄弟为余置榻丛书楼下,膏馥所霑丐,
    药物所扶持,不知身之在客也。秋杪言归,又以红船相送渡江。所恨者京口胜游,尚负山灵诺责耳。途次有作,聊抒别怀(京口)”:
    自嫌触热走殊乡,只为春明别有坊。
    作客浑如在家好,颕门不厌借书忙。
    沈绵痼疾三年艾,安稳归入一苇杭。
    回首离情满江上,汉山千叠正苍苍。①
    京口为其曾祖父当年罹难毙命之地,姚世钰途经此地,聊抒别怀,苍苍离情不忍回首。好学博古的马氏兄弟作品集基本不涉及时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关注或是不接触时事。姚世钰得马氏兄弟庇护,以至发出“不知身之在客也、作客浑如在家好”之感。小玲珑山馆不仅是姚世钰安身立命之所,更是其精神栖寄地。经吕案之惨酷、浙西之祸事,姚世钰得“二马”之助才魂安无惊。因此,姚世钰对马氏兄弟敞开心扉,尝秉烛对窗彻夜长谈,夜谈之事的具体内容为免触犯时讳,并未诉诸文字,但马曰璐作的《定风波·听薏田谈往事》仍可见一斑:往事惊心叫断鸿,烛残香灺小窗风。噩梦醒来曾几日?愁述,山阳笛韵并成空。遗卷赖收零落后,牢愁不畔盛名中。听到夜分唯掩泣,萧寂,一天清露下梧桐。
    ②后又作《定风波·见薏田手迹有感》:
    定了风波越坎坷,即看浩劫历恒河。东野亡来吟兴懒,肠断,偶批遗墨泪痕多。宿草身名归寂寞,残阳神采付烟萝。不仍频开好藏弆,休语,才人无命可如何。③
    马曰璐听得世钰讲述家事,“往事惊心叫断鸿”难抑心中惊恐。词中并未提
    第509页。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20页。
    ②张宏生主编,姚松、冯乾副主编:《全清词·雍乾卷》第1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86页。
    ③张宏生主编,姚松、冯乾副主编:《全清词·雍乾卷》第1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93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8: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及何事,无法言明,也无需言明。“噩梦”、“愁述”、“牢愁”、“掩泣”这些字眼能感受到狱事的酷烈以及姚世钰所受到的酷虐打击,想象到他不忍回首的悲怆。“偶批遗墨泪痕多”、“才人无命可如何”更是文字狱高网下文人的无可奈何。二人“夜分”谈往事,内容虽隐晦,但“惊心”、“难掩泣”乃是马氏兄弟夜半听闻文字狱风波心惊世事的真实心境。姚世钰早逝,马氏兄弟和厉鹗一样悲伤不已,并作诗悼怀,这里兹举几首,如马曰琯作《题薏田书册》:寒鉴涵秋冷,风苹引恨长。才名成底事,翰墨有余香。展册对亡友,濡毫酸别肠。更搜零落稿,同置研函旁。①
    马曰琯作《哭姚薏田》:廿年交契宿心亲,一病如何遽殒身。造物忌名从古是,医家察脉几时真。沈忧早结离乡恨,弱质难回辟谷春。留得清风在苕霅,莲花庄上哭才人。②
    马曰琯《五君咏·姚薏田》:医门每多疾,吾闻诸庄子。清才姚薏田,竟坐药误死。卞峰何苍苍,苕水何㳽㳽。千载失斯人,抱恨苹花里。③
    马曰璐《五君咏·姚征士薏田》:薏田信高等,神寒乃如此。生长苹香中,醖浸奁光里。客死离故乡,薄葬无妻子。只有冰雪文,清于苕霅水。④
    乾隆初,胡期恒、唐建中、方士庶、厉鹗、姚世钰相继去世,韩江吟社成员作《五君咏》集体赋诗追思。继厉鹗逝世,马曰琯身边又失去了才华横溢的文士,更失去一位可以品诗论文、促膝卧谈的至友,《题薏田书册》中“展册对亡友,濡毫酸别肠”,翻展他的书册,心头涌起对亡友的思念,不禁酸悲于心。羸弱多病的薏田误乱投药死,廿年交契的挚友因病殒身,“莲花庄上哭才人”中“哭”字足见其悲,以至诗人抒“千载失斯人,抱恨苹花里”的失友之恨,深悲“沈忧早结离乡恨”。马曰璐在《五君咏》中的“客死离故乡,薄葬无妻子”是对姚世钰逝后境遇最形象的刻画,凄凉之至。在当时风雨飘摇、文网高张的时代,远离政治中心的“小玲珑山馆”为波及狱事的文人提供了庇护,使他们能绝世而独立。虽然燕游雅集是常态,但却有着特殊的人文关怀和意义旨归,正如严迪昌先生所说“玩物”却不“丧志”,听薏田谈及旧事,“听到夜分唯掩泣”则乃马氏兄弟夜半心惊世事的真实心态。⑤
    ①(清)马曰琯著:《沙河逸老小稿》,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8页。
    ②(清)马曰琯著:《沙河逸老小稿》,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页。
    ③(清)马曰琯著:《沙河逸老小稿》,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4页。
    ④(清)马曰璐著:《南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9页。
    ⑤严迪昌:《往事惊心叫断鸿—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与雍乾之际广陵文学群体》,《文学遗产》,2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8: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穷厄境遇之感
    姚世钰一生困厄不堪,为生计奔波不止。从兄姚世锡《前徽录》言:“叔殁后家中落。诸弟俱髫龄,薏田授徒糊口,抚育诸弟,不私己财。”①其父德至去世,抚育诸弟的重担落在姚世钰的肩上,姚世钰授徒糊口,曾馆于桐乡汪氏,后又授徒江都。全祖望在《姚薏田圹志铭》也称其:“所谓阨穷者,不过槁项黄馘,三旬九食,以毕其生,亦已足矣。”②在诗中亦有体现,如《岁暮杂感二首》其一:
    幸有蜗牛舍,归休蟋蟀诗。眷言五世泽,难用一绳维。破尚遮寒暑,崩将压栋榱。栖栖门户计,俯仰涕交颐。③
    这首杂感将居舍形象地比喻成“蜗牛舍”,“破尚遮寒暑”更是语言直白,“栖栖门户计,俯仰涕交颐”中“涕交颐”出自刘基《感寓六首》:“顾此悲世运,泫然涕交颐”④,抒发与前人有相似遭遇的感慨。该句中诗人孤寂零落、落魄悲遇的形象跃然纸上,足见其落魄。再如《题书柜》:
    家资无甔石,遗此一柜书。先人留手痕,兄弟夙卷舒。骨肉半死别,千卷伴索居。稛载将焉往,苦被饥来驱。真饥定何物,经训唯菑畬。我岂粱黍蝗,得饱不愿馀。我年未四十,未死宁弃如。含悲忆存殁,视荫惜居诸。生死文字间,吾甚惭蠹鱼。⑤
    姚世钰不事生产,诗中直言家中没有粮食,陪伴着的只有一柜书,无奈“饥来驱”,苦不堪言。诗的后半部分发出反问,表明自己并非是贪心之人,“粱黍蝗”语出“空蝗粱黍,蝗,食稻害虫,人言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如蝗之害粱黍耳”⑥,诗人借此抒发心志,“未死宁弃如”句更是坚定决绝。面对穷困的生活境遇,姚世钰不是哭天抢地地哀怨,而是惭愧自己不如蠹鱼,吃了一肚子的书却达不到成为最有学问的人,这种超越生死的人生追求不枉是真正的读书人。
    姚世钰一生都在奔波,在其客居异乡时也曾写下表现困苦生活的诗句,如《示家人》二首:
    第4期,第105-118页。
    ①(清)姚世锡著:《前徽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5页。
    ②(清)全祖望撰,朱铸禹汇校:《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360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27页。
    ④(明)刘基著,林家骊点校:《刘基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22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5页。
    ⑥宋云彬著:《开明活叶文选注释》第7册,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版,第210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8: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一
    候蛩吟稳西风岸,来雁惊随八月槎。
    辛苦鸟衣旧时燕,已凉天气独辞家。
    其二
    熟衣单裌费裁缝,愁对纹疏烛影红。
    好待吴绵一铢办,薄寒寄我鲤鱼风。①
    诗人离家,入秋渐寒的天气变化引发他的愁绪,只有熟衣单裌,期盼着家人从吴兴寄予铢绵来抵御寒冷。以及《九月甚寒赋示家人》:
    闰岁霜寒九月天,几家未办一铢绵。
    耐他风雪三冬过,转眼新春入旧年。
    (十二月二十四日明年立春)
    诗中直述其困,诗人只得无奈盼望早日冬过。此外,《哭女诗》中亦有体现,如其三:“早噉虚名不疗饥,一瓢颜巷日趖西。秖应我愧为人父,娇小何曾索饭啼。”③诗人在这里化用《论语》中“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引古贤人语写自己生活清苦,为人父的愧疚与无奈充斥于心,可感其痛苦与煎熬。另,其十二:“贫家生小俭梳妆,竹笥练裙少盛装。绣得罗襦几回著,送终犹是嫁衣裳”④,末句极有力度,仅有的、没穿过几回的罗襦嫁衣却用来送终装殓,足见其困,惨不堪言。尽管如此,姚世钰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贫困境遇而哀怨不已。对他来说,穷困已然是生活的常态,虽穷然达,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安贫的心态。不谐于俗、心系泉石的他常常寄情于山水,如《秋杪奉同舅氏䑳翁先生入妙山途中作》:
    谢公山泽仪,兼抱烟霞癖。
    多病常畏人,苍苔闭行跡。
    兴言向山路,一笑失愁疾。
    萧晨宜坦步,十里扙轻策。
    涧流清若空,篁深翠如积。
    寻壑多纵鳞,投林少羁翼。
    试问玉堂眠,何如踏泉石?⑤
    一“笑”字奠定了全诗舒朗的情感基调,使得愁疾都消失殆尽,“坦步”、“轻策”刻画出诗人行于山涧的轻快、放松、愉悦,紧接着末句发出反问,表现其对自由闲适、超脱隐逸生活的追求。

    ①(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2页。
    ②(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2页。
    ③(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12页。
    ④(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21页。
    ⑤(清)姚世钰著:《孱守斋遗稿》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277,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507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07:40 , Processed in 0.1227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