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湖南安化《吴兴姚氏族谱》2019年七修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09: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四修赠序


    乙未冬,余勾当公事,再至山口甄礼,奇杰儿童走卒,佥以姚子辛鈇告:时姚氏设谱局于家庙,辛鈇掺谱政。乃摈驺访之。小憩, 宾寮取观谱稿,始知诸姚自六亭公以来,椒衍瓜绵,已逾万指。山中民气敦朴 , 明秀之士,仅为学僮长。余则担薪艺忝,子妇勤劳。困顿与鄂罗之啬夫等。土豪颗粒诛求,至井阑椽笛,亦复规取,彬彬之彦,噤不敢语一,则以左祖罗织之。

    呜呼 , 自欧亚互市,黄种日弱,白种日强。阃外之事,不可言也。而山中耕读守法之民,官与吏不能保其生而遂其性,一二耆宿, 乃龂龂(yin 争辩,忿嫉之意)于敬宗收族之举,亦可伤矣!

    阅十月谱成,辛夫索序余。惟姚墟受姓,世有闻人。继自今顾魁儒硕士,接武而兴。光我朝华,无怀家宝,宏此远略,以惠井闾。无以天数人事之阻,抑灭其户口之滋生;无以迁徙工作之限,止夺其生机之畅。遂世臣巨族,休戚系天下。清鲠则弋仲之小传可续也; 沈毅则思廉之佳传可补也。鸿犹盛业,则元之之宰辅列传可升之世家也。君尊于上,民亲于下,春秋之志亦素王之权也。


    署安化县事会稽沈祖宪谨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09: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四修赠序
        安化甲乙族,姚氏其一也。国朝二百年间,其丈夫有捐金还券之风 , 其女子以断指自矢徇义。均见邑志。礼俗之敦,浸渥邹鲁。百十年来,衣冠相望,庠序盈门。而放阶先生又以明经发闻,长德钜人,袭萱羔雁。邑中之光,不以私姚之一氏也。泽孚茂才辈,文章魁杰,倾动当时。安化之姚族日以大。惜乎所遭尚多,奇也。光绪乙未丙申岁,敦阶先生次公子辛鈇茂才承其族之贤,且文如叔卿、澎臣、吉夫、觐丞、汉槎诸君子者商续修其族谱,辛鈇亦所谓能以文章大其一族者哉 ! 与运藩习故,用谱序相宠借,未获辞。谨案称姚谱今凡四修。宋理宗朝,有知宝庆府事,卜居益阳侍郎桥之六亭府君称始祖,传六世舜彩府君称迁安化之始祖。兹谱断自迁安化, 故凡益阳之念达公,湘乡之念才公,曾在当日为亲昆弟,皆略焉。从谱之朔以徵信也。辛鈇可谓能言者。而予独想见其始祖六亭公之为人。夫宋至南渡宝庆,端平景定,金元相争,宋政无纪史弥远。贾似道之徒,后先柄政,如姚抠窦默许衡诸君子皆应召蒙古,宋有魏真两大儒,用而不卒。天地闭,贤人隐,非其世欤?六亭公宋人官宋,已络郡符,伤时流于衅禄不悟。晚岁自号衅禄。菟裘侍郎之浒, 翘然山水之乡,不为吏贾所污,蒙古亦难强 , 致贤不肖。视文献, 姚先生如何哉?且高且远已矣!况侍郎桥以公孙贞情官部曹得名, 殆必欲始终于宋者。舜彩公又尝入山求深者欤九渡大峰,或者疑可避秦乱然。而其所处,与今公子孙之所当,固应异曩时矣。故夫才德应时,而科名方盛,文教之徵应也。续前轨而谱宗牒,由偏安以达盛朝,氏族昌大之兆也。诸君子方自侍郎山水间,在视茔垅而归, 知亦必有地以人名于此。如侍郎桥云云者,安化诸山固不宜下于秦岁也。自诸君子勤能于兹谱卜之矣。


    姻世弟龙唐黄运藩撰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09: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修谱序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
    (一)
    尝稽周盛时,世族相传,昭穆厘然可考。自战国至秦汉,诸侯吞孱(chán 懦弱)并弱,国失而族亦散。后叶,始有莫知其姓氏之原者汉兴君相起自草泽,族地无徵,谱学亦废。迄魏以九品官人晋宗因之。由是,以门第相高,设官掌其姓氏。是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后经累朝兵燹,官书世谱,概付诸浩劫残灰,故其学亦不传。有心者未尝不太息痛恨于其间也。夫人不生于空桑,流传既久而嗣续必繁。为人子者,顾不能竟委穷源,搜集家乘,辑睦九族,仁人孝子之用心讵忍出此?
    我族自宋中叶,六亭公由江右出守邵阳,解组营菟裘(后世称封建士大夫退隐的处所)于益阳之侍郎桥畔。越六传舜彩公迁安化九渡水,再传迁山口雾泉,是为大分宗。子孙生于斯,长于斯,聚族于斯。迄今纵横三十里无杂居。而散处于桃、武、汉寿、资阳各邑及远如鄂州等处,棋布星罗,要皆六亭公血胤(yin 后代)。

    旧谱凡经搜讨,俾无挂漏。是则我祖宗冥冥中所顾而乐之者也。窃吾宗撰辑家谱,迄今五度矣。寿昆生晚,往者不论,即光绪丙申, 辛鈇、叔卿诸先辈举行四修,其时,昆浪迹沱江,未几有两浙之游, 未获以一知半解,勉效微劳,悔愧滋多。岁壬寅,以丁忧告归,每于春秋聚会之期,宗人懼其族人之久而涣也。不但谆速谱事,然盈庭聚讼,等诸筑舍道旁,旋仪旋辍者数年。至丙寅夏,促昆刊发谱引, 拟即继续从事。卒以地方灾变频仍,及家庙补葺工程之繁剧,又不果。时昆以桑梓义务羁滞县门,旋又奔走资、湘、沅、澧之间。无何驹光如驶,计自丙申至今,忽忽三十八年矣。国体既易,沧海横流。世变日雰(fén 纷乱), 民生愈困,吾邑僻处深山,虽未必如浏、平各邑之卵破巢倾,而闾阎(借指平民 .)憔悴 , 尚各自谋生计之不遑,何暇言敬宗收族?间有一二耆宿,又以身当乱世,苟且偷安, 对于撰辑谱书一役,绝口不谈,几若寒蝉。而识时之士,自谓世局需才,不甘以山林老。即吾族如乃勋、海波、芳洲辈,亦复以国家安危,作匹夫有责之思。湘水东西,大江南北,征衫戎马,宦辙劳劳。无暇于空山风雨中与归林倦鸟,作尊祖敬宗之举,良足慨矣!
    辛未冬,昆局促里门,翻阅前代百家谱氏族志诸书,及瞻念我族孙子门第之兴衰,人才之隆替,与夫里居之聚散,支派之异同, 遂冲冲然抱有志未逮之思。幸纪云、春堂、照初诸公热心毅力,慨然以五修宗谱为己任。设局家庙,部署一切;而克勤公近来感于时局沧桑 , 政潮泡幻,固入山惟恐不深者。其始非不知难而退,后迫于宗人期望之殷,及大义难辞之故,亦遂检点琴书,勉为后劲。任事以来,劳怨不辞,毁誉不计。时值米珠薪桂 , 罗掘已空。幸赖诸公百计挪移,遂于去夏开始剞劂(jijue 雕版)。自日薄书钱谷, 出纳铭稽,翔岱君任之;综理财政,规划全局,克勤公任之;联络感情,扶植正谊,救济艰危 , 纪云、春堂、照初诸公任之。而听秋公以四修编撰旧人重职斯役。驾轻就熟,积健为精。昆亦得随其后, 相与厘订体例,审核派系,仇稿纠缪,矢慎矢勤,俾无讹错。至纪云公之长公子佐堂君,去秋从塞外 归来, 虽未任何专责, 亦不时来局,出以果力精心,匡其不逮。此外如汉余、瀚轩诸君子,或以口舌而释群疑之误,或以搜访而补疏忽之愆。竭虑禅精,皆可借他山之一助。集兹群策群力而谱成。昆回忆前此之修未及与,心殊耿耿, 此番获从人后,勉竭棉薄。竟从前未竟之志,是则昆所欣慰不遑者也。

    然尤足快者,同宗之太生公,自元季由昆山迁居邑之仙溪,迄今六百有余岁矣。其子孙才俊辈岀,向与我族气类相感召,又以道义文章相切劘(mó 同磨,砥厉也),前谱屡拟合辑,竟未实行,今犹歉然。至宁邑之始迁祖礼伦公,其后嗣虽与我族未一通款曲,而调阅该房谱牒,载有义荣公夫妇殁葬安化山口等字样。去秋,其后裔湘霖、汉堂等又于白茅段千户坪觅得义荣公夫妇坟茔两冢。查义荣公即庭曙公 , 系礼隆公之父登龙公之子也。虽旷代遥遥,孙子之蒸尝有缺,而丰碑岌岌,姓名之题识犹新。是明明为我八世祖攀龙公亲昆弟登龙公之裔无疑。是两房者,一则生本同区,发祥可溯, 一则居虽异地,先垄堪徵。是应撰集成书,以笃宗盟而扩族姓。乃吾宗谱凡四修,未及联入,是诚一大恨事也。昆此次谬以菲材,滥膺重任。既知遗珠于旧牒,应求完壁于新书。今果祖宗有灵,去岁会商联谱一事,一经提议,全体赞同。由是缄牍交驰。惠楼、位东、谦受、星榘、磵石及湘霖汉堂、宝田、后携带旧谱来祠,订约签字,而合谱之议遂定。自是 反复商确,旁皇搜讨,将两房生卒、嫁聚、基域,一一撰辑,与惠楼、湘霖等互相仇校。信以传信,疑以传疑, 撰为巨篇。传之嗣叶。噫!先人数百年涣散之苗裔,一旦同登宗牒, 盖无异山分万岫而聚气于昆;水溢百川而汇流于海矣。匪惟祖宗之幸,抑亦谱牒之光。岂非孝子贤孙一大快事哉?自兹以往 , 由合谱进而合祠,庶几先人灵爽同此凭依。再进而合亨,又是寝庙明烟(yīan 泛指祭礼) 共修苹藻。一堂跄跻,百代馨香。潜德幽光,郁而同发。安知梁国锦江门阀不再见耶?是又昆所厚望焉。

    然重有感者,溯自姚墟受姓,明德之后。达人必多。昆尝博稽史册,遍览舆图,并征之故老流传,与夫先朝遗牒,其勋阀之后, 发迹于辽东,粤西、滇、黔、江浙各省者,代有其人,姑不具论, 即就湘省范围而言,除益阳念达公裔业于光绪辛卯由我族冠英、炳文、泽霖会商益族轲丞、作丞、吉轩诸先辈厘正派语、详谱不计外, 其聚族而居者,如湘乡之板桥、桃源之邹溪,湘阴之苏亮园,邵阳之渡头桥等处,均昆昔时游踪所到之处。类皆衣冠望族,诗礼名家。犹忆雪泥鸿爪,酒阑人静时,谈及通谱一事,未尝不心向往之。惜里居各别,又值国家多故。既阻于山川之迢递,复梗于军事之倥偬, 事与时违,而大通谱之愿虚矣!姑缺之以俟后之贤且才者。
    良房二十六代孙寿昆沅荪氏谨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09: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洪蒙初辟,万物本乾坤为父母;姓氏既别,百族皆轩辕之子孙。我姚氏人物,史册炳焉尚矣。满清入关,吾家先正, 类皆负义隐居。中间如辛鈇、觐丞、柳村、吉吾辈 , 皆名噪一时。亦以承平无事, 韬光匿" 采,相率作在山之泉。今犹惜之,迄民国建设,人才奋起, 海波虽历三粵东、湘西两路军政,十余年来,短衣匹马,南北驰驱。然毫无建白,不足为宗族光,亦自愧矣!厥后北伐军兴,政潮屡变, 兵燹频经。                                                       
    郁郁归来,倏逾两载。岁乙丑,族父老佥以吾宗谱牒,按三十年一修之成例,已属相符。是应切实举行,以隐副仁人孝子之心。其时,海波匿迹林泉,亦以人生天地间,不能建殊勋于竹帛,亦当告无罪于祖宗。拟以茸(tà  róng 旧指地位卑微的人)庸才,勉襄仇校。适以补修宗祠,及改建戏楼一举 , 其议遂寝。时推纪云、沅茹等董其事,经营三载,始庆落成。至丁卯岁,宗人因祖灵既妥, 又以续修谱牒一役相敦促。奈时值农协方兴,世事纷乱,其事又不果行;迄辛末冬,吾族克勤、纪云、春堂、照初、听秋、沅荪、翔岱诸公,始设局于宗庙,从事五修。本孙总理三民主义首重民族之旨, 以固结团体,联络感情,纪载事实,稽核世系。内以对扬吾祖六亭公二十七传之统绪,外以应世界大同民族之文明。将木世祖舜彩公迁中梅,蔓延益阳汉寿、桃源、武陵、宁乡各属,本支百世,千亿子孙, 一一搜求世系,以寿梨枣,此诚盛事也。然非族中人和衷共济, 不能观成。惜迩年来,国家多故,海波以风尘俗吏,又劳劳于岳云湘水之间,不获与族中诸老同肩重任为抱歉耳。然尤有感者,计自丙申以还,忽忽三十八稔矣。慨老成之凋谢,余韵犹存;观后辈之繁兴,乐观又抱。当此革命成功,南北统一,训政先声,遍传欧亚。共和异彩,普播神洲。发扬民族之精神,直指顾间事耳。宁止一家谱云乎哉?
    今者撰集告成,值此战云弥天,烽烟扑地,海波于家于国,两无所成,所幸后起有人,异日化家为国,安知梁国荣封,锦江门阀, 不又遥遥相继耶?海波不敏,请俟来者。


    国民革命军第六师少校军法官前署芷江县县长
    绾房二十四代嗣孙海波谨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五修安宁两邑合谱序

    山脉出于昆仑,水源发于星宿。其散布中原者,支派虽异,而本源则同。物固有本,人何不然?然世代愈久,生齿愈繁。古无谱牒, 一本途人,势所难免。此关怀家族者所为心焉。伤之也 !


    我族先世,肇自姚墟。继继绳绳历数千载。年湮(yān 埋没)代远, 世系难稽。妄攀华族,假接显荣,郭祖汾阳,贻讥千古!有识之士, 覆辙奚寻?我姚氏始祖六亭公,生于南宋,迄今七百有余年矣。传世二十有九。盖自欧苏创谱,天下从风。本源灿若列眉,世系了如指掌。慨自五季丧乱,谱学无传。派系源流,无以稽考。惟自六亭公以下,越六传念华公迁安化,再传始有兄弟五:曰登龙、攀龙、飞龙、仕龙、从龙。我迁宁始祖礼伦公为登龙公之孙。攀龙裔世居安化,飞龙、仕龙、从龙均居益阳。居处星散,派别支分,谱牒各异。自前清康熙至民国丁卯,谱经数修,各祖其祖。一本之亲,视同秦越。良用慨然!


    去岁,攀公房五修谱牒,适我登公房九派祖义荣公之墓因明清鼎革失考已数百年。遍访安族诸老,于山口瓦子坪附近之白茅段得之。时值秋祭毕,湘霖等与攀房嗣孙克勤、听秋、沅荪、翔岱诸公等饮福庙堂。幸诸公仁孝之心,勃然而生。佥谓收族敬宗,责无旁贷。乃会商合修谱牒。湘霖生晚,而又琴剑飘零。回忆游黔、游秦、游晋时,行踪到处。望白云孤飞,未知先茔渺在何处 ! 春秋霜露,无地凄怆,殊足悲矣!今一旦于累累丛冢间得见先人墓穴。丰碑岌立, 字迹犹新,盖悲而不免继之以喜也。噫!我祖宗坟墓,沉沦湮没于野田草露间久矣!


    乃不先不后,竟发现于攀房五修谱牒之期,殆我九世祖灵爽未湮,欲乘此时机以为合修家乘之张本。可觅先垄之由晦而明,与夫谱书之由分而合,其迟速盖亦有数乎其间也。


    湘霖由是担簦往返于沩山、栗塘、宁城等处,会商汉堂、宝田、茂林、菊秋诸宗人,幸一致赞同。遂携带旧帙,偕往山口攀裔宗庙, 与克勤诸公决议合修。自是两房子孙,及与同时新合之太生公裔惠楼、谦受诸公等踊跃从事。是役也,佥谓集数百年涣散之苗裔,撰数千人派别之孙枝,必数载方毕。乃事不意,起讫仅年余矣。殆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有以默而促之也。岂非幸欤?湘霖倦游归里,十载于兹。方今世局日棼(fen 紊乱),群才奋起。霖虽郁郁山居 , 不能出为世用,增宗族光。而区区数典弗忘之心,盖差可共质焉。谨略叙巅末,以昭示来许云。


    登龙裔湘霖谨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五修赠序
    曩读新唐书,见欧阳公作宰相世系表。胪举九十八族之本源支派 , 丽丽如贯珠然。何淹洽综贯若是哉?其叙姚氏,则谓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恢,避王莽之乱入吴。五世孙敷始姓姚。居吴兴(今浙江省吴兴县,我姓郡爵即此)。武康陈吏部尚书察,自吴兴迁万年,子思廉撰梁陈书, 世称其有班马才。思廉之孙王寿相后。开元初,崇为名宰相,亦自吴  兴迁陕州。王寿与崇相去不甚远,此姚氏世系之见诸正史者也。有清  一代,以古文名家者,莫若惜抱姚先生。先生之序,桐城姚氏谱也。则曰魏晋而上,依托谬妄。郎邪王氏,自云出王子晋;兰陵肖氏, 自谓本肖何。望之皆为世人所消。盖世族亡,则子孙有不能推明其祖,而诬托名人求以自重。愚孰甚焉!先生又曰谱欲简要,体宜略, 卷册宜少,子孙万世,易挟而藏;易携以行,斯乃传久之道。先生之言如是,是可谓之通论闳议哉!
    吾乡姚氏谱成,职编撰者,多博洽君子。考其远系,则与唐书同逮。宋中叶六亭公擢守宝庆,解组后家益阳。六传舜彩公迁安化九渡水,再迁山口。今姚谱祖六亭公正也。则与惜抱先生所谓谬托名人者又有别。体例綦整,搜采弥富,吾无皆焉。《文心雕龙》云:“谱者普也,注序世统,事资周普。”夫谱欲其普,故可合不可分也。今山口之姚与仙溪之姚合而谱焉。里居与接,休戚与关。其合也宜也。隋书韦鼎传载:鼎与韦世康有南北族之分,隋平陈鼎来长安,偕世康还杜陵。欢饮十余日,鼎乃叙述楚太傅孟以下世次,作韦氏谱以贻世康,此一姓故事,昭昭载在史册。方之于姚何让焉!式南与姚, 雰榆密迩,世为婚姻。既慕其族之蕃,又欣其谱之合也。序以遗之, 用志景仰云。


    姻世晚谢式南敬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 五 ) 五修合谱跋
    谱与史同,非卓识有力者无以排众议而竟成功;非多才能文者不能统万殊而归一本。况复辨尊卑,别疏戚,亲九族而联同气 , 皆于谱是赖焉。若夫传、赞、表、铭,所以嘉德行,扬节义,使贤者勉, 不能者劝,一字之荣,与春秋华衮等然。则谱之于史,家国虽殊, 其义一也。


    我姚氏系出有虞,宾门肇迹。重华协日月之光;沩汭宏宗,七姓毓陈田之族。盖当时玉牒辉腾,大宗小宗之分綦严。诸候不得祖, 天子遂至别子成宗。厥后天潢派演,萌藥蕃滋。干复有干,枝又生枝, 重之以封建转徙无常,浸浸乎忘乎所自出,乃以始迁为祖。自是以来,世遽降支愈繁。亲尽情疏,各祖其祖。骨肉也,保无途人视之乎? 此杕(dì)杜葛藤所为三致叹也。


    粤稽六世祖舜彩公,由资阳迁安化。再传而三宗崛起,又再传而五龙迭兴。由是瓜绵椒衍,棋布星罗。使无派以合之,谱以联之, 则萃者必至于涣;涣者终难于萃矣。夫岂士君子亲亲之意哉?我族谱牒元升公创始于康熙壬午,伯太祖循五公,太祖丽都公续成于乾隆甲申。尊卑有序,疏戚不逾。尊祖敬宗,可谓尽善尽美矣。而独于收族之义,不无缺略。如沿村十里排之仕龙公裔,宁汾之登龙公裔,皆我攀龙祖昆季,箕豆同根。以及同时迁安化之基逊公裔,有太生公者,定宅仙溪。里居相接,鸣吠相闻,均采访有疏,编撰莫及。盖张皇补置,未免罅漏,良用慨然。洎咸丰庚申,几九十年始获三修。先祖蒲臣公董其成。然此九十年中,事故之繁冗,议论之龃龉, 嚣嚣然各持一是。羊追岐路,舍筑道旁,几不知吾谁适从!卒赖调护,克底于成。然踵事增华,加以讨论。尽瘁以事已。至于收族之举, 仍未遑暇及。吾知其不无缺憾焉!越光绪丙申,四修谱牒,辛夫、漱清两公为之总裁。主之者则伯兄汉槎与盖英也。予时年少,从事编缮。曾与太生公裔廩生、舣亭前辈,及惠楼、位东、德明、浚明诸公谋及合谱。以补先进之所不及。适族议参差未果,诚憾事也。


    民国辛未秋,族父老以祠内事业已规模草创,谱牒不得视为缓图。于是询谋佥同 , 而有五修之命。克勤、纪云、春堂、照初、沅荪、翔岱诸公任其重。予亦与焉。当此峰火频惊之日,饥馑荐臻之时,所赖群策群力,三年有成。抑亦宪次之灵有以默相于冥冥中也。是役也, 卓识有力者谁?克勤、纪云诸公也;多才能文者谁?沅荪、翔岱诸公也。予老矣!精神颓惫,耳目不聪明。会食三餐外,或步花阴于后圃 , 或听鸟声于前庭。尸位之诮,在所难辞,何功之有? 然既幸谱牒之成 于不日;且喜汾宁之登龙公裔湘霖、茂林、汉堂等, 与夫仙溪之太生公裔谦受,惠楼、星矩等一德一心。合之以派,联之以谱。向之由萃而涣者,今则由涣而萃。是则易之辨族,礼之收族,一举而兼善备也。笃于亲者兴于仁,匪特根本培壅,继述重光已洵足以释不及之缺憾,而慰在天之灵。兴念及此,则有心旷神怡, 其喜洋洋者矣。爰跋数语于卷末,俾后之览者益将有以扩充其仁孝之心,推广其收族之义举,天下而大同之,虽家史也不犹之国史乎? 予有厚望焉。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听秋氏谨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20-2-29 10:11 编辑

    先祖传、赞选登正阳公赞

    家以积善而余庆,名以乐善而不朽。盖实至而名归,固然之理也。窃闻太上不朽三:立德、立言、立功。下此虽金乌富室,弄柄权臣, 生前炫赫一时,殁后则湮灭无闻者比比是。安见其不朽也?而沉草茅微贱,衡泌栖迟,生与草木同荣,死与草木同腐,即邀一时之令誉, 且不可幸得,安求其不朽于千百年也耶?
    我正阳公,善士也。性慷慨,好施予。见善勇于必为,为之要有成。虽倾囊货产无稍吝。所谓一乡之善士,微公其谁与归?予少时常见诸父老宴集,每于稠人广众中,不盛称吾乡之好善乐施为正阳公者, 见亦罕矣!


    公家仅中赀耳。而慈善其天性。于道途险阻,船桥腐败病跋涉者,或赞助而竟其成,或独任以底于成,不足又称贷益之。邑公益事多所成就,以故九桥十八渡之称,至今啧啧人口。若夫贫乏者周之,急难者济之,此公寻常事,不胜更仆数。古语云:“修德获报, 不于其躬,必于其子孙。”公往矣!而其后裔椒聊繁衍,甲第蝉联, 殆过吾族之半,谓非天之报善人与?


    尤足奇者,公德之及物,出人意表。公有牝马。一夕,梦某僧头顶白巾入马厩,醒而异之。晨起,家人以产驹告。公日:“驴也, 白颠乎?”视之果然。初,公修油溪桥时,曾以百金托僧,僧隐以供淫、赌费。冥罚使变马以偿公。呼以僧名,马辄至。性极驯善,知主人意。不独无蹄蹶,无冒险,即传送书礼,运送金银,弃人用马,往返道途,无不如人意者。公珍爱之。公殁,马伏墓悲鸣而毙。葬诸山麓, 相传有“义马冢”云。


    吁!果报之不爽固如是乎?适五修家乘,予承族命,窃吹南廓。


    读正阳公传,载懿行甚详。如上梅之油溪桥,邑北数里之七里桥, 雷公山石桥,与夫迎郎桥,五区之正阳桥均载邑志。迄今巍然存者, 其子孙犹不时葺而修之。猗欤!桥赖公以常新,公与桥俱不朽,余则代远年湮,不可考也。噫!名不虚立。公之行善,信而可征。有如是哉!清邑候党旌以“为善最乐”四字,额诸门头,洵足千古不朽矣!何必如太上之不朽始谓之不朽乎?诗云:“令闻不已,本支百世。”为公诵之。爰书数语于卷后,俾世之守财奴,斤斤阿赌物, 患得患失,而欲遗所不知何人者。生平顾盼自雄,没世而名不称焉!
    可以风矣。歌以赞之曰 :


    好善乐施天赋予,笃生正阳讳朝主。

    十八渡头济利歌,九桥卧波病涉去。

    孚及豚鱼马亦良,精神格天德是辅。

    蠡羽燕翼世簪缨 , 尔炽尔昌畴与伍。

    吁嗟兮 !

    公去我来百年迟,擒笔仰赞愧庸腐。

    日诸月诸胡迭微,公与日月昭千古。

                            
    摘自五修绘裔孙听秋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荣光公赞
    翁我族之望也。亦梅邑之望也。硕德懿行,久昭人齿颊焉。闻之不朽有三:太上立德,其次立功 , 其次立言。翁之为人,性情和厚, 乐善不倦,德立也;宏图独创 , 子肖孙贤,功立也,公直排解,尺寸不欺,则言又立也。翁不诚伟然人杰乎?而且倡建宗祠,精神毕贯;续:修支谱,董督精勤。以睦九族,以敦一本,皆赖翁之力以要其成也。微翁何以增我族光哉?况生偶与邑人晋接;大有古人风。故令望者日益众,然姑不罄数。要之德、功、言均可并重不朽云。


    道光庚戊再侄孙慎斋徽典拜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丽都公家传


    读班氏前汉书,惜孟坚祖龙门而变易体例,未卒,业下于理。
    帝诏女弟昭续完之。未尝不叹班氏一代史据为一家书,而天之巧于成人之美也。假令孟坚不得罪或得罪而在未书前,既书后,彼闺阁才拈弄笔墨,不过女诫内则已耳。得与朝庭实录耶?何天之爱才巧于成美若此!我姓入国朝来,宗牒肇康熙壬午者吾不及见,最著若乾隆甲申一编,则循老手定。其书甫梓,返道山。其哲弟丽都踵而成之,即公也。噫!无独有偶,谱与史相表里,天之成我族与成班氏固盖同其巧欤?
    公生而沉毅。有仲山甫柔不茹、刚不吐之风,居常利人济物事, 倾囊无吝色。排解乡党纷难如不及,其弱肉强食不平乎之者,莫偻指数人,推为鲁仲连陈太邺云。余于公无能为役,何敢妄拟班氏一家书?以去岁被族命续伯氏咸丰庚申之牒,率旧重新之。兄终弟及, 吾宗家令耶。要余之新于三十年后,公之新于循老弥留时,迟速虽殊, 均之承兄志也。顾天生公与余局促庠序中,身不入承明庐,目不睹中秘府。徒俾志在古人行,在州里役。敬宗收族, 则所以成人之美者, 似不逮班氏昭而未极其巧欤?爰次公生平略述焉。


    锴房裔辛夫拜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11 21:52 , Processed in 0.1687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