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姚波

湖南安化《吴兴姚氏族谱》2019年七修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圃公夫妇合传

    早岁,待先大夫左右侧。闻沿村姚氏昆季 , 其中亭大先生好善乐施,而四先生德圃公积学精医,心广体胖,居恒持重,寡言笑。相天下士,一面决其人毕生,无或爽尤善。先大夫谓信其必有后, 盖论交有年矣。故先大夫辄津津乎乐道公生平,弗谖予心。识之就邑试隐物色公 , 而公于倜人中望见。予便语同志曰:“我竟又得一佳翰林矣,前程未可量也。”故余自补弟子员,及登选士科,数谒公主于家久。公淑配王太孺人,予同年友印溟学博之女兄也。通经史、晓大义,能曲体夫子意为意。公豁达大度,好施与,喜宾客,远近燕杏呦苹怀瑜握谨之士,冠盖舆马鲜虚。日授餐适馆,太孺人不假手婢仆,丰洁攸宜。邑中隆师礼士者,交推沿村姚氏。公不得志有司,则慕范文正不良相必良医之为活人济世是务。药饵之遽难办者, 或预购以俟急需 , 燥泾蒸曝,则又太孺人料理为助。以周恤贫病交迫者,虽珍品不吝,虽日给不倦也。邑中疏财仗义者,亦交推沿村
    姚氏。自予供职词曹既伟,公特识京邸,家报又混,公频置纪纲, 方意假归再亲仗履,而公先数月已返道山!予既吊于其家,哭于其墓。读印溟同年挽诗,情文悻恻!慨想见其入人之深,而太息痛恨于享年之浅也。哲嗣放阶,与予雅习。因审公病状,并太孺人居忧之礼,尽哀尽诚不稍苟,思有以传之。愧谫陋不果。洎官黔藩,聘放阶教读灿儿功课,暇谈及家世时,则太孺人年已七十矣,距公撤瑟已二十稔有奇。犹岁时生忌,涕泣享祀外,朝饔昔餐,旨洁迎灌以为常。不尔不举箸,终身如一日焉。古所称事亡如事存,达孝者非欤?放阶固远游有方,而白云在望,啮指动心。游黔中秦中,均以太孺人故未。终岁星而返。嗟嗟!是父是子,此母此儿,天佑善人,岂仅矜式一乡一邑已耶?咸丰初元,予奉先大夫讳里居又表我放阶隧道之石也。悲夫!无何回民叛,予承总制滇黔之命,帅师南征,公之季君鲁余、文孙海涛来送予为别,鲁余诊予太素脉,有君相造命之讽,不作寻常医士言,而海涛居然能以诗宠予行矣。予喜公积累之厚,固宜有贤子孙,而太孺人康强于身,亲见之足以娱也。倚装草草,志雪泥鸿爪云。


    咸丰癸丑世愚侄罗绕典拜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独占公夫妇合独


    清太学生,姚公字疵占。世居涝宁望族也。公秉性端纯,持躬萨正,务为忠厚之道,不染浇薄之行。自煦妹归公名门,岁时普谒, 见其仪容 , 笑言不苟,人皆敬畏焉。因而款洽者恂恂至渥,谈论者娓娓无他,惟以克俭克勤、训子训孙。农桑而外,课读诗书,家居有规,殆郑公张忍之流並欤;即其为人,排难解纷,淮情酌理以处之,人皆咸服。亦不自有德色。迨田园广辟,栋宇增辉 , 犹时以浮华是戒。加以支祠独建,式廓规模,为五荣堂之同宗也。图累叶之鸿基,贻子孙以燕翼。至若造桥平路,利物济人之事,常解囊以予之。尤不少吝啬焉。德配李孺人,夙娴姆训,淑慎慈和,及笄于归,善事舅姑。敦俭勤 , 主中馈,门以内肃然和顺焉。而且齐眉享寿,贤助传声 , 诚为巾帼中所罕见者。教五子有方,皆克家尽善;待夕卜人至厚 , 常推解相需。迄今兰桂迎庭,秀读朴耕 , 蔼然雍穆 , 方兴正未有艾也。何莫非公与孺人之遗德有以致于斯乎?煦窃慕其懿行, 未忍令其终湮,谨传之以昭示来许云。


    姻愚侄李煦基拜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泗公传
    岁在丁卯麦秋,余于公校教授生徒,适亲家姚君福斋由谱局来校。寒暄既叙,谈及榘尊严生前助劳行略,有不忍湮没不传之意。余因之油然兴感,乃不揣固陋,聊即夙昔所见闻者,叙其概略以书之。


    公讳才升,字美泗,乃进修公之主器;秉性憨直,孝友无亏。人言无间,其对于身家,独立撑持,克俭克勤,所以创置极二百余亩之多。贻谋亦裕如矣。今其子孙振蛰,增廓门闾,秀读朴耕,人才不乏 , 日常问安,几效汾阳之点颔。且公之对于乡族戚属,夙具睦姻任恤之心,或有不平来鸣,辄直言其利敝以排解之。其他公益事业,亦无不热心组织,可算大有裨益于社会者。既而寿介古稀, 箕畴备福,一旦无疾而终,历几生之修到!贻典则于子孙。虽死之日, 犹生之年。公娱情山水, 遍历邱壑,始于益邑之杨柳溪得一牛眠地, 及德配唐孺皆茔玉于斯。首坤趾艮,气聚风藏。惟地有灵,可以卜厥后寝昌之渐。


    兹因名宗续修家乘,余因聊掇芜词以传之。俾后之览者,有以知公之德行云。


    姻愚晚姜渭琦谨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合明公及德配陈孺人传



    自昔仁人在位,罔不躬行节俭为天下先。至天灾流行,民庶艰食, 恒十数万、数百万赈恤,无或吝守。土臣不及上闻,冒专擅罪, 倾身 家无或悔,是皆仁人之心、仁人之事也。顾穷乡僻壤,君门万里, 乡达之邑,邑达之郡,郡达之台,司旷日不能竣。噫嘻!井田制废, 富者连阡陌,纤啬是封,贫或无立锥也,欲凶年无死亡,得乎?此又仁人所未如何宜。我王父行合明公之心之事,迄今颂仁人弗谖也。
    道光二十八年,邑大水,田庐委波臣高原,霪雨继之,禾稼腐烂无瞧类。先是,公挟中人产。勤谨善居积。淑配陈孺人贤且才。日操劳,夜纺织相助,岁恒有余资,至是谓公曰:“闻邻谷价平, 君盍举历年储贩为明年备。”公固有心未发也。用孺人言盈仓庾。己酉荐贱,入夏荒亟。或持钱竟日市,勺合不获。草根木皮掘剥罄。邑候开积仓,乡寥廓惠莫均。道毙相望,冠攘愍不畏法,公恻然伤之。乃减价平粟,劝分十者五,之门如市。孺人裙食布杂佣,保煮粥表食多所,全活邻里,书卷称贷者比比是。其饥啄饱扬,辜恩竟不偿者,公亦不之较。某甲,妄人也,公稔其无状,私慰恤之。不满所欲, 忿气戟手骂门外,诸郎方盛年 , 不善甲所为 , 环诉公,公漫笑曰: “尔恶知其骂我哉?骂他人耳。尔辈强出头,非骂我亦骂我矣。” 诸郎唯而退,卒不较名,日起家日昌身。后孺人母道兼父道有年。居常教子若孙曰:“忍耐二字最好,百忍耐百有功,尔翁一生得力处。学尔翁有余师矣!”公丈夫子四,长君正邦,木讷好学,析箸后,戚某怂恿贩洋庄,亏累近一竿。仲叔季慨举公款代偿,无吝色。厥后仲君自堂,因公件负数百金,兄弟将援例,仲君止之日:“弟岂得与兄并视?渐不可开。”卒货私产以偿。以此知公之余泽孔长, 而孺人相夫教子之贤足多矣。余生晚,公之行事多耳熟焉。迩与文孙澎臣辈过从,得闻公梗概,孺人懿行尤详。盖孺人撤瑟之辰,距公没已如干年。则夫前麟后凤,孙又生孙 , 阖室男女百余,懔遵彝训不替,俾昌于其身,施于子子孙者,讵不赖有贤内助哉!澍臣不趋时好,恂恂庠序佳士,与余编次家乘,余特举公之大节著于篇。上以广圣主贤臣轸恤民艰之心,下以敦乡里同井友助相亲之谊。谓非仁人之心,仁人之事之大者欤?其他轶行小德尚多,不具论。


    再侄澎荣辛夫氏谨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炳南烈士传
    壮士悲歌易水寒,纷飞大雪满刀怀。
    岭头独有红梅艳,直把严寒作等闲。
    这首七言绝句,是炳南公生前所作。诗中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心。可见炳南公在青年时代就胸怀革命大志。
    炳南(1888—1927 年)公,是我族绾房一位杰出的革命烈士。


    系二十四派名邺,单号骥,自称伊滨樵子。今山口人。少年时期, 就表 现出革命反抗精神。在县立高小读书时,全国上下正义愤填膺反对袁  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炳南公在安化的声讨会上,曾发表《声讨日本告胞书》。见家乡一新修庙宇门联为“庙貌堂皇钟灵此地;王威赫濯降福斯民。”乃将“灵”改为“灾”,“福” 改为“祸”。有力地拼击和讽刺了封建观念。
    1921 年考入长沙师范,任学生会主席。在校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 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以学生会名义开设“新智”书报贩卖部 , 秘密发行《向导》、《前进》等革命书刊。民国 12 年,炳南公发动学生罢课,抗议校长柳天谧横蛮干涉学生革命活动而被开除学籍。他与学生代表到长沙县政府、省议会请愿。在省学联的支持下,柳被迫下台。民国 14 年元月,受中共派遣,回县工作。先后在培英高小和甲种师范任教。炳南与刘肇经、卢天放三人,以教员身份在学生中宣传革命思想,在知识分子中发展中共党员。
    民国 14 年元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安化特别支部成立,炳南任书记。同年 6 月,中共安化支部成立,炳南任支部书记。
    民国 15 年 4 月,中共安化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 , 炳南任代理书记。时县城劣绅陈盛之,郭斗元将梅城东门外大沙坪百余亩公地盗卖给天主堂意大利神甫。炳南发动群众示威游行。开展反帝爱国斗争。押解 陈、郭游行示众。并组织学生代表向县政府请愿,神甫慑于群众威力,被迫退还公地。知县罗人骥派兵缉拿炳南等人。县执委发动各界人士八百余人,联名在《大公报》上登出《安化人民之呼声》,将罗贪赃枉法劣迹公诸大众,并派兵至省党部控告,罗被迫下台。
    中共安化县执委成立后,工作重点转向农村。炳南与卢、刘分别下到仙溪、兰田中等农村秘密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11 月, 安化 农协成立,农运进入高潮。于是,普遍开展惩办土豪劣绅, 没收豪富财产,实行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斗争,准备进行土地革命。
    马日事变后,许克祥部张据武营开进安化,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土豪劣绅反攻倒算,炳南等率县执委及农民自卫军转移至乐安桥。自卫军主任姚适存叛变 , 局势恶化 , 炳南等布置同志分散隐蔽后,化装去武汉寻找党组织 , 在汉口与党组织接上关系, 并继续开展地下工作。


    民国 17 年 5 月,党组织派炳南去苏联学习,在上火车时,因叛徒告密被捕,六月六日在汉口大码头从容就义。
    摘自《安化县志》有删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2-29 10: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山公小传

    我族杰出的民间艺人玉山公 (1892—1951), 系绾房 24 派。名宋字祖德,号卓薪。原籍今通溪乡田文村人。十二岁开始学演湘剧, 苦练三年而技艺精湛。民国十八年冬,在田文村组建“大光明剧团”。相继排练《杨滚交枪》、《武松打虎》、《定军山》及全本《岳飞传》等传统名剧,玉山公初露头角,名声渐噪。
    次年正月,玉山公率团应邀至桃江县城演出,当头台《杨滚交枪》演至精彩处,台下鼓掌声、喝彩声和鞭炮声经久不息。演出结束,观众纷纷涌向舞台,争相投送银元、物件。连续四天三晚,收入 2800 多银元,金戒指、元宝及陶瓷金属物品多件。以后,又率团在省内常德、吉首、黔阳、宝庆、湘潭及湖北荆襄等地巡回演出。九个月内,演岀数百台次。收入银元 18600 多元,金银珠宝等纪念品千余件。因而剧团设备逐渐配套。每年冬春两季,县前乡各大集镇分别邀请该团演出,有时一个集镇连续演出十天之久。
    玉山公演技有鲜明特点:嗓音圆润,表情真切,身型轻捷,动作优美,武技高超,功底扎实。三桶飞叉,乃其掌门绝招。一叉直飞对手顶门,恰中发梢,观者咋舌;二叉正中对手心窝,受叉人恰双手托住叉柄 ; 三叉对准下阴,飞叉从对手跨下穿过而不沾衣裤。且三叉在数钞针内连续发出,动作神速,惊险万分,观者无不惊叹!玉山公热心公益,曾资助家乡修建桥梁、河坝;而又心系国家民族兴衰。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原长塘乡举行庆祝大会,玉山公乃邀集徒弟十余人 , 演唱湘剧三天,分文不取,表现了他热爱新中国的一片赤子之心。玉山公自奉甚溥,身后仅给子孙留下四间破落土砖房和一柄当年使过的飞叉。


    摘自《安化县志》有删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12: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修传颂
    (一) 社初传
    社初君乃吾祖六亭公裔第二十七代孙,于 1956 年丙申岁出生于安化县滔溪镇,祖籍山口沿岩邨,祖辈以农为主,徏迁滔溪开水碾坊,从此定居滔溪。君安化三中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同时参加过农田基本建设,参加过区委组织的农业学大寨工作队,也当过民办教师,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应征入伍,在解放军部队里深造, 转业后分配到北京国际航空公司和民航华北管理局,九十年代下海经商,睿智创办了北京航翔商贸公司和北京航翔广告有限公司,经过三十余载的刻苦努力,终于业绩辉煌,赚得数亿家资购置了豪宅豪车,游艇和直升飞机。社初君家富裕却不独享,心系千家万户, 回报乡亲回报社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巨资捐款家乡教育事业
    修建滔溪镇中学,滔溪完小,上马完小,为三所学校不但修建了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楼,蓝色塑胶通道和操场,还购置了全套体育设施与体育器材,教学仪器,电脑,等设备,为学生办校服, 买图书,为学校补充办公经费,每年都邀请优秀教师去北京旅游予以奖励与鼓励,从 2016 年开始每年都为滔溪中学,安化三中,安化一中高中大学的一本生每人奖励一万元二本生奖八千元,先后供养二十余名特困学生〈从小学一大学 ) 的全程学费与生活费据不完的统计,君为教育事业用资三千余万元。
    二:巨资捐款卫生事业,修建了滔溪医院,为医院买救护车, 置办医疗器材医疗设备总共花资一千五百多万。
    三:用资三百五十万捐修滔溪镇养老院,买齐院内所有设备, 对入院老人每人每年发放生活补贴五百元。为滔溪镇五保户每人每年发生活补贴五佰元特困户二千元残疾人六百元,凡邻里乡亲急需时解襄相助有求必应,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如来佛观世音。
    四:慷慨捐资家乡建设
    1、用资二百八十万修建滔溪二桥,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2、修建乡村公路花资五百万元大大改善了滔溪镇的交通状况。


    3、用资二百万修滔溪河风水大坝,用资二百八十万修滔溪 : 河两岸河堤和河堤走廊改善了镇的生态环境,为镇亮化工程用资一百八十万滔溪镇夜景美丽不亚城市。
    捐资一百三十万修建社区办公楼并购买了所有办公用品
    社初君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爱家庭,爱家族为姚氏宗祠重建大额捐资,为姚氏七修族谱承担三十万元印刷费用,君对家族事业的大力支持深得宗人敬仰,
    社初君这位优秀的企业家善举多多不计其数,本章仅例其部分动人事迹载入吾姚氏七修族谱传赞一章之页以供吾族后裔世世代代仿而效之,且让其美德千古赞颂百代流芳,有诗赞曰
          
    社初君赞
    《七律》
    念华嗣孙社初君乐善频施世闻名修桥铺路积阴德救孤助残添阳明捐修医院民康健敬老尊贤送爱心资生建校培后代千秋万载歌善人


    (注:添阳明即添阳寿之意;资生:即资助学生)


      蒲初君供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12: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同担使命,不忘初心》
                      ------ 姚志斌·张青娥夫妇心路历程录


    姚氏志斌者,号道谱,姚氏先世衅䘵公二十七代后裔,姚公柏林之嫡孙,安化之贤达,社会之精英也。
    志斌先生十七岁初中毕业即跟师学木匠,两年后开拖拉机,尔后学制鞭炮并投资办厂收徒,不久外出打拼。做过搬运,挑过煤, 从小养成吃苦耐劳之性格。弱冠方进,三项技艺始成,练就人生打拼之本领。八五年与仙溪镇富溪村张府令爱青娥结为伉俪,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也。婚后迫于生活压力,便自驾拖拉机双双远赴洞庭湖畔砍芦竹挣钱。既是砍芦者,又是装卸工,晨迎旭日,暮踏晚霞, 靠勤劳双手而致富。经济渐有起色后购车跑运输,小俩口恩爱有加, 成为山口第一批购买一汽大货车的致富带头人。
    九二年春,购得二汽东风卡车,10 月 6 日随仙溪车队远赴广东打拼发展,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事业风生水起。仙溪车队由最初的四台车发展成百余台车的建设团队,妻子担任车队业务主管。九四年志斌先生着力培养自己的建设队伍,承包了中南航空港的千万填海工程和珠海最大型的碎石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敢为人先”从安化大山走出去赴粤开发建设之先行者,事业有成并喜得爱子。《湖南日报》、《今日女报》以《百辆东风赴广州》为题, 头版争相报道,真正淘到了人生之第一桶金,成为我地首批致富带头人。正所谓八年创业艰辛路,天道酬勤事业成。
    二 00 三年,志斌夫妇衣锦归来,带领自己的创业团队和成功经验在安化东坪、新化、长沙黄龙镇等地承揽公路桥梁和市政建设项目,亦准备在长沙购房置业、落户安家。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 家中突遭变故,因车祸痛失长子,从此一蹶不振,情绪低落,夫妇俩无法接受失子之痛而放弃了所有事业,人生跌落低谷。直至二 00 五年,经不少社会贤达、亲朋好友安慰劝说,方重拾信心,重新点燃创业之激情。回故里租赁承包七个村近两千亩荒山开垦造林,创办了富田林场。从此忘掉伤痛,埋头苦干,经过几年奋斗,荒山变绿坡。被安化县人民政府评为“林地流转大户”,得到政府各级领导首肯和表彰。期间可谓风餐露宿,荷锄耕月,斩棘披荆,经历了常人无法承受的艰辛与苦难。
    是时也,梅山文化研究热潮席卷全县,仙溪镇招商引资如火如荼。时任党委书记伍亮极力举荐志斌夫妇创建梅山文化园,并先后两次亲自带领陪同去湖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博导陈飞虎教授家中拜访讨教。三人行必有吾师,三人一见如故并一拍即合,经过思维碰撞, 彻夜长谈,就在林场建设梅山文化园的宏伟蓝图渐已明朗清晰,并由陈飞虎教授策划出炉了五年、八年的中、短期发展规划,伍亮书记担任总策划,陈飞虎教授任总设计师。
    蓝图已描绘,落实在施工。志斌先生凭借多年打拼之经验和自己的优秀团队,说干就干,负责梅山文化园总施工及原材料采购。因擅长木工,很多时候不光是施工员,还充当了“设计师”的角色。他爱人负责项目报批、立项融资、周边关系协调等工作。细节决定成败,汗水浇灌梅山。十五年来,志斌先生夫妇同心同德,分工协作, 成绩斐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亲力亲为。其建筑风格以老石头、老木头、老砖头“三老”而复古如古、修旧如旧。这一切便构成了梅山文化园的历史脉络和文化要素,用汗水和心血赋予了古建筑群的灵动与生机。
    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成功铸造,文化旅游服务平台的搭建,经历十五载朝阳夕月,十五载耕雨裁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今园内飞檐翘角、碧瓦朱甍、小桥流水、古朴农家,真正再现了梅山历史风貌。游人到此,恍如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得到了省、市、县、镇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一致好评。成为省、市、县梅山文化研究基地、国内外三十多所高校的教育生写基地、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 中国梅山文化园建筑群今已成为全国迎接祖国七十华诞湖南省唯一入展作品。引发世人瞩目,好评如潮,真正成为我县乃至全国一张精美靓丽的文化名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志斌先生夫人张青娥女士,三十多年如一日, 相夫教子,德馨贤淑,作为一名成功男人背后的有力支持者,可谓夫贵妻贤,男耕女织,妙手天成。二 0 一二年被评为省级劳模,二0 一三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近年来多次当选市、县代表。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姚先生夫妇艰难创业,砥砺前行,致富不忘家乡, 感恩回馈社会。十五年来自始秉承普济众生、胸怀天下的赤子之心和普世理念,特别在担任安化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期间,不计得失、乐善好施。如在精准扶贫、修桥建路、孤寡帮扶、捐资助学等方面, 累计捐资捐物愈两百万元。可谓将毕生所积累的财富,全部投入到了必将载入历史史册的社会事业之中,难能可贵,为弘扬梅山文化和家乡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姚氏一脉,源远流长,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在此次姚氏族谱纂修过程中,志斌先生夫妇慷慨解囊、热心资助。可谓功成名就、德馨梓里。其夫妇勤劳俭朴、吃苦耐劳之创业精神,建设家乡、重视公益的社会责任感是我族之骄傲,学习之楷模。今谱牒行将付梓, 特撰此文刊于卷首,以彰功德,以励后人,流芳百世,代代传承。
               
    访谈撰稿 吴建华
    安化县梅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公元二 0 一九年九月十八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1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跃群赞


    吾族六亭公裔第二十七世孙道义,字跃群。出生于公元一九五八年戊戊岁,故乡位于安化县通溪村柳溪组。入伍参军后积极向上,很快被提升为广州军区司令部参谋,转业后分配到广州市政总公司任纪委书记。深圳特区成立后,担任中外合资企业“爱普生”
    (中国)有限公司分公司部经理。经营有方,业绩辉煌,赚得数亿家资。同时培养接班人姚劭,美国留学后继承父业,父子同心经营, 又在柬埔寨办起了公司,面向亚洲,挑战世界,真不愧为新时代优秀企业家赚得金山银山,却热爱家乡的土山石山。虽居国外豪宅别墅,却心系柳溪小村瓦房,为家乡修桥修路,捐资十万元,为修建村部办公楼和村老年协会捐资十万元亮化工程二万元,不但参与桑梓公益,也热爱家族事业,为修建姚氏宗祠捐资伍万,为姚氏七修族谱捐资壹万。关心和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曾出资保送过六位大学生全程学费。
    君慈善好施,救死扶病,曾出资救治二位癌症病人的全程医药费。为本村五保户特困户年年出资帮助,君善举多多,本人谦虚不愿透露,仅凭邻居记忆列举几桩,以供宗亲效仿,供后世人学习。






    ———安化姚氏七修办公室谨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12: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姚共和传赞
    吾六亭公裔第二十五世孙高权字姚共和 1952 年壬辰 9 月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静安院子里。1972 年 3 月就读于湖南中医学院 ( 后升格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从事教学和医疗工作。1986 年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7 年晋升主任医师,2001 年晋升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6 年荣获湖南省人事厅、卫生厅颁发的 " 湖南省名中医 " 荣誉称号。1995 年——2000 年期间曾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业务院长。2012 年退休,居住北京。
    其夫人龚金莲,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已退休,居住北京。共和教授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学生遍佈全国,谓之桃李满天下。共和教授医术高明如华陀再世,慈悲之心如观音降临,每年逢回家乡度假之时,为民义诊药到病除,深受邻里乡亲之爱戴,热爱家乡故里参加桑梓公益,热爱家族事业,仅凭一份退休金慷慨为姚氏七修族谱捐资一万元。共和君的学识成就与事业成就,乃全族人之榜样,后世嗣孙之楷模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7-11 12:25 , Processed in 0.15198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