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3|回复: 0

姓氏迁徙数量扩大及区域性聚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0
  • 签到天数: 294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0-7 10: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姓氏迁徙数量扩大及区域性聚居


    来源:漳台族谱对接 | 发布时间: 2011-10-20 11:38 |


    姓氏播衍迁徙、民族融合的诸多原因也造成姓的数量不断扩大。自汉朝以来汉民族与周边民族发生大规模融合至少有五次,即汉、两晋、唐宋、元、清。随着外族的不断融入,著名姓氏的同姓人群的规模越来越大,姓氏的种类也随着总人口的扩大而增加越来越多,或随着总人口的缩小而减少。据历代姓氏书籍记载,先秦《世本》收入姓18,氏875。汉代史游《急就篇》收集姓130多个,唐代《大唐氏族志》收集293个姓,林宝《元和姓纂》收入1232个姓。宋代初年的《百家姓》收集442个单姓,61个复姓,共计为503姓。郑樵《通志·氏族略》收入2255个姓氏。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收录3736个姓,明代陈士元《姓觿》共收录单姓、复姓3625个,近代王素存《中华姓府》收录7720个姓,但是这些收录的姓氏均包括当时已经不存在的古姓和部分少数民族姓氏。据袁义达、杜若甫编著的《中华姓氏大辞典》中初步统计,全国有中华姓氏11969个姓氏。其中单字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此外还有异译、异体字姓氏3136个。至今为止,全国收录到古今姓氏已超过2.2万个姓,目前正在使用的姓氏大约有3100个左右。
    我国姓氏数量很多,但相对庞大的人口而言,姓氏数量又显得很少。据统计,闽台地区共有1988姓,单姓1416姓、复姓533姓、三字姓34姓、四字姓5姓,有109803人之姓名逾六字,其中包括原住民传统姓名及部分外籍人士姓氏等。就漳州而言,1996年统计有320多个姓氏,到2006年6月则有703个姓氏,458多万人。其中单字姓有693个,复姓有8个,4字姓有2个。10万人以上的姓有12个;10万人以下、万人以上的姓有42个;万人以下、千人以上的姓有41个;千人以下、百人以上的姓有61个;百人以下,10人以上的姓有156个;10人以下、1人以上的姓有181个,但主要姓氏却都保持在100多个。按人口数计算,漳州姓氏前10个姓氏,占总人口数的63.04%,漳州姓氏前100个大姓氏,占总人口数的99.51%。一些稀姓以及比较罕见的姓氏人数少,姓氏数目却不少,仅1人姓有206个,其中相当一部分姓氏是近年来从外地迁来的,大多是女性。这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漳州人口流动迁徙频繁的现实情况。据公安部门户籍资料统计:目前芗城区有462个姓氏,龙文区有222个姓氏,龙海市有388个姓氏,漳浦县有284个姓氏,云霄县有243个姓氏,诏安县有242个姓氏,东山县有232个姓氏,平和县有271个姓氏,南靖县有271个姓氏,华安县有216个姓氏,长泰县有264个姓氏。这些县市区姓氏的数量都比九十年代统计的增加许多。
    从邻近地区来看,台湾姓氏总数有1989个之多。厦门市姓氏至少有480个姓,1987年厦门市同安县有261个姓。福州市2001年底有1605个姓氏。莆田市根据2005年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全市有266个姓氏。泉州市安溪县有469个姓氏。据新编《龙岩地区志》记载,闽西地区共有汉族姓氏323个,其中唐以前迁入的2姓,南宋以前迁入的36姓,而南宋以及以后迁入的共有286姓。三明市1990年,有459个姓氏,永安市有318个姓氏,明溪县有258个姓氏,泰宁县有247个姓氏,建宁县有218个姓氏,大田县有153个姓氏,宁化县有144个姓氏,尤溪县有128个姓氏,清流县有304个姓氏。
    姓氏播衍迁徙的过程中,迁衍于外的漳州各族姓人数远远超过本土各族姓人数,闽南人为取得各自的生存空间,历经千百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宗族聚居,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传统民俗习惯。因此,闽南人移居的同时,不仅带去了宗族聚居的民俗,而且供奉祖先的牌位和神衹。特别是早期闽南人移居台湾,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土著居民的袭扰等困难,他们在不可预卜的未来环境中,为谋以生存并求得发展,必然要同族聚居,以祖先和神灵作为精神支柱,祈望祖先和神灵保佑他们未来一切平安顺利。福建移民在台湾各地定居点的分布,原则上主要按照不同的籍贯划分不同的聚居地,即使同样是来自闽南,也要分漳、泉、厦等祖籍形成定居点。如噶玛兰(即宜兰)为漳州人聚居地。嘉庆十四年闽浙总督方维甸“检查户口,漳人四万二千五百余丁,泉人二百五十余丁,粤人一百四十余丁,又有生熟各番杂处其中”。在聚居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宗族组织,随后,就要从事置族产、建祠堂、修祖墓、编族谱等宗族活动。
    在闽台每个地方出现带有区域性姓氏聚居现象,表现出某些地方性特点的高比例的姓氏,而且有不少已成为迁居地的著姓望族。所谓“张王李赵遍地刘(流)”,“陈林半天下,黄蔡满街走”。比如,闽台地区人口前十位姓氏是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福建省的陈姓、林姓、黄姓、张姓、吴姓、李姓、王姓、郑姓、刘姓、杨姓;江西省的曾姓和胡姓;广东省的黄姓和冯姓;浙江省的吴姓和徐姓;安徽省的汪姓和程姓;湖南省的谭姓和唐姓;江苏省的朱姓和孙姓;湖北省的吴姓;广西的蒋姓、田姓和石姓。漳州市的陈、林、黄、张、吴、杨、王、李、郑、蔡、沈、许12姓。龙文区的严、侯等姓;龙海市的陈、林、郑、苏、洪等姓;漳浦县的陈、林、黄、杨、蓝等姓;云霄县的张、方、吴等姓;诏安县的沈、许、吴、胡、钟、涂等姓;东山县的林、陈、朱、何、谢等姓;平和县的赖、曾、黄、朱、周等姓;南靖县的吴、王、简、庄、魏等姓;华安县的邹、李、汤、童、詹、蒋等姓;长泰县的叶、戴、连、薛等姓。
    在台湾岛,各个年代产生的名门望族,遍布台湾全岛的各个角落,如基隆颜家、宜兰黄家、台北李家、艋舺高家、艋舺张家、稻江陈家、士林杨家、北投陈家、南港阙家、内湖叶家、板桥林家、深坑黄家、大溪李家、龙潭萧家、新竹彭家、内埔姜家、台中张家、西屯廖家、北屯赖家、雾峰林家、丰原张家、清水杨家、龙井林家、社口林家、彰化吴家、员林张家、鹿港辜家、竹山林家、草屯洪家、斗六吴家、西螺廖家、刺桐林家、嘉义萧家、麻豆林家、台南吴家、高雄陈家、桥头余家、屏东张家、澎湖欧家、金门下坑陈家、琼林蔡家等等。
    从新形势发展趋势看,随着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发展,交通通信日趋便捷,出现了人口流动迁徙越来越频繁,姓氏数量越来越多;大姓人数越来越多,小姓人数越来越少;子女用母姓的越来越多;使用复姓的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璧联姓、三字姓、多字姓、洋姓名;使用笔划少的姓或误写俗写的姓代替笔划多的正姓的越来越多;少数民族使用汉姓的越来越多等发展趋势,这反映了不少人对姓氏的血缘关系不再那么重视,而只作为人际间彼此区别的符号。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姓氏作为标志家族系统称号的性质不会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9 01:33 , Processed in 0.1017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