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80|回复: 1

三集电视纪录片《教师-姚奠中》解说词(部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9:50
  • 签到天数: 294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0-15 13: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集电视纪录片《教师-姚奠中》解说词(部分)
                   教师 姚奠中
      
    总撰稿  姚宝瑄
    撰  稿  薛晋文
            姚  昶
                            山西大学
    2014.9
    -----------------------------
    【总片头】
    【医院】
    【解说词】2013年12月下旬的一个清晨,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凛冽的寒风敲打着病房的窗棂,楼道内,新的一天例行的工作开始了。刚接班的护士推开病房的门,看见一位昨天夜里刚住进医院的百岁老人。她一边查看输液管的流速,一边照往常一样随口问了一句:“你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
    老人已经不能讲话了,右手又在输液,便示意护士将纸和笔给他。只见老人认真地一笔一划的用左手在纸板上写下了五个字:教师,姚奠中。
    护士看着面露微笑,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愣住了!他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名扬海内外的书画艺术家、诗人、人称百岁鸿儒的姚奠中先生?可他为什么单单写了“教师”两个字呢?难道这位“为往圣续绝学”、“为天下育英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博学鸿儒,一生为之追求,践行和骄傲的就是“教师”这个名称和职业吗?
    ------------------------
    【出片名】
                
    教  师 • 姚奠中
                 ——中华文化正脉的守护者   
    ------------------  
    (上集)
    【解说词】公元2013年12月27日,101岁的姚奠中先生安静地走了,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习近平、俞正声、刘云山,到遍布海内外的莘莘学子,从学界到艺术界,从大陆到台湾,唁电、悼词伴着天空纷飞的雪花,拥满了这个素淡高雅的书斋。
    一个普通的教师,百年之后竟能得到如此敬仰,看古今人海,可有几人?!
    【字幕:出冯其庸照片或真人:红学大家】
    姚公为当世太炎先生唯一传薪之人,学深且博,四海仰望。姚公之诗,得唐宋之音,继遗山之韵;姚公之书,四海皆精,无半点俗气。谓格高韵古,虽传之千百年后亦神光四溢也。况如姚公,今逾百岁,稽之史传,可与之相并者,能有几人哉?
    如此高的评价,当今之世,况唯有姚先生一人。让我们沿着百年时光的长河,去追寻往昔岁月中姚奠中先生成长的足迹……
    【解说词】1913年是农历癸丑牛年,也是民国二年,夏历5月21日,一名男婴在稷山县南阳村姚家大院呱呱坠地,伴随着添丁的喜悦祥和,姚家人集思广益,带着长辈们满满的祝福和希望赐名豫泰、字奠中。
    稷山姚家文化底蕴深厚、家学渊源、家风严谨,诗书济世长的训诫,写满了姚家大院的每一个角落,也融入了一代又一代子孙的血脉之中。
    祖母家训甚严且重教修德,伯父姚慎修崇文尚理、兴学育人、名噪河东大地;父亲姚慎行敏学笃行,亲手示范书法小楷字的各种写法,将“文化”二字纳入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之中。
    【同期声】姚先生口述(大家专访·一):我伯父教了一辈子书,原来是个前清秀才。考取的典史,但是没有去后补上,就在家里教了一辈子书。熟人都叫他老先生,很有名气的。
    【画面】姚家老宅院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老旧的字帖、老旧的书桌、老旧的起居陈设等。
    【解说词】姚奠中六岁入小学,初涉四书五经,就展露出超乎常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尤其喜欢《国语》课程,常常是先生还未开讲,他已将课文背诵如流,学习的乐趣在幼年的心灵中逐渐生根发芽。
    1923年夏天,姚奠中考取了稷山县第一高等小学,时年不满11岁,考试放榜为正取第三名。同榜者大多步入了而立之年,姚奠中从自己的叔辈中脱颖而出。同龄人中少见的旧学功底,引来了四邻八乡的注目和赞叹。
    【同期声】姚先生口述(大家专访·一):同班考取的第一名,25岁,叫王俊卿;张得理,30岁;我是十二岁,虚岁。我考第三名。
    【画面】蔡元培教育改革中使用的各种课本,建议拍摄中采用真人表演法,进行虚化性的写实辅以写意表现。
    【背景声音】童声朗读四书五经名篇名段,动作略显童稚和夸张。
    【解说词】稷山第一高等小学重文凭、轻学问的办学理念,让一心向学,认为“学问重于文凭”的姚奠中再也坐不住了,萌生了放弃毕业考试投奔名校的念头。
    1928年,姚奠中顺利考入了著名的私立名校——菁华中学,这里的两位名师李荐公先生和焦卓然先生,让姚奠中终生念念不忘。
    【画面】菁华中学的旧址,两位老先生的遗像?
    【解说词】就读菁华中学四年,姚奠中在学业上如鱼得水,忘情于知识的海洋间,曾六次考取全校第一。李荐公先生崇品德、重笃行的名师品节;焦卓然先生博学多识、工诗善文的大家风范,令他印象深刻。
    道德与文章的真谛,从此深深植根于翩翩少年的心灵沃土之上。成为他日后辗转求学,乃至为师道路上抱定坚守的最大人生理想。
    【同期声】姚先生口述(百岁鸿儒《姚奠中》):焦老师能诗好文,思想进步,深受学生爱戴。她的诗文,在河东一带很有名,常以新作作为学生的范本。李荐公老师(注重)对学生节义、方正、爱国、爱民的教育。
    【画面】姚先生和两位老师后来的书信往来,中学生活的资料。
    【解说词】毕业前,焦卓然老师为姚奠中专门赋诗一首,作为临别赠言,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得意门生依依不舍的复杂情感,饱含深情寄语——“讲习相聚不久,一朝两地分手。前程各自努力,有为兼需有守”。
    姚奠中端端正正地将“有为兼须有守”写在了毕业合影的背面。既要善于作为,又要坚守原则的训诫,伴随了他一生的漫漫长路。
    【画面】毕业合影,后来姚先生多次书写赠言的书法作品。
    【解说词】四年制的初中毕业后,焦卓然老师鼓励姚奠中继续考学,勉励他学问远比文凭重要,文凭是一时的佐证,学问却是一生的追求,永无止境。姚奠中顺利考入山西教育学院,经历了从初中向大学的跳跃晋阶。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入学半年后,因国民党教育部突击检查在校生的高中毕业证,姚奠中被迫转入新民中学插班补习高中课程,教育学院同意修完后免试入学。
    【画面】山西教育学院原址的校门、教室、内部陈设等。
    【解说词】在山西教育学院和新民中学补习期间,姚奠中求教于郭象升、乔鹤仙和樊杰三等三晋名儒,结识了著名校友、共产党员李雪峰、王中青等进步人士。
    姚奠中之前通过参加地下党的堂兄姚晋泰,对民族解放道路有了朦胧的认识。深刻影响了他后来亲自参加游击队、“携笔从戎”的许多担当壮举。
    在炮火连天的时代,姚奠中不相信百无一用是书生,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画面】姚先生与李雪峰、王中青的交往照片为佐证。
    【解说词】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华北平原步步逼近,全国人民的抗日呼声日益高涨。姚奠中多次走上街头,参加反日游行。
    与此同时,太原各校学生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清洗示威活动。姚奠中冲在队伍的最前面,高喊口号“抗议阎锡山镇压学生”,不料军警的刺刀向腹部猛刺过来。因受堂兄牵连,强加涉共、通共罪名被拘押半月有余,最后在众多恩师的担保下被保释出狱,一纸判决书将他押回稷山老家。
    面对国家危难,姚奠中对个人的安危想得很少,“以从义为怀、以勇决为行”的信念,早已融注到了一个年青人的血脉之中。
    【同期声】姚先生口述(大家专访·二):拉到警备司令部去,甄别一下,基本第二天都放回去了。我成问题了,我有两个关系,我三哥是共产党员,人家在家里抓他,他走了。还有初中有个同学也是共产党员-----留下来,过了一段判决了,就是押回原籍,严加看管,永不许再到太原。
    【画面】借助五四学生运动的影像资料予以补充说明。
    【解说词】然而,什么都阻挡不了姚奠中读书和求学的道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劝阻,毅然决然返回太原,暂住恩师乔鹤仙和樊杰三家中,帮助老师誊抄书籍、批改作业,不知不觉学问和见识与日俱增。
    读书和求学,就像阳光、空气和水分那样,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种必需存在。
    【同期声】姚力芸(姚奠中女儿):读书和追求学问,是父亲人生中的最大的事。生活中,父亲什么都可以舍弃,唯有在做学问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解说词】一次偶然的机会,上海纯文学会的名士江亢虎博士来山西讲学,樊杰三老师提议姚奠中携诗前往拜访,江先生对他的遭遇深表同情和惋惜,当即答应向无锡国专校长唐文治先生重点推荐。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以延续、守护和光大中华民族的文脉和国脉为己任。姚奠中以第14名的成绩被录取,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北方学生之一。
    【同期声】姚大云(姚奠中长子):1935年秋天,父亲负笈南下,投考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父亲和岢岚的同学袁步淇由南阳村步行到稷山县城,坐大马车到运城,翻过中条山,从平陆县到三门峡的茅津度,坐船过了黄河,在陕州转乘直达上海的火车。
    【画面】临行全家福照片,无锡国专旧址、校园内标志性的茹经亭等。
    【解说词】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治学严谨、崇德求实,反对空谈道德,主张以人格修为去充实和践行道德。这与姚奠中追求的学问应承续文脉,教育要拯救国家的理想,产生了强烈共鸣。
    校长唐文治老先生,被尊为“唐老夫子”,虽为名震江南的一代鸿儒,但对姚奠中这样的普通学生却十分关心。学生生病,唐校长亲约相见,嘘寒问暖。
    一代大儒沐泽后学、谦和约礼的风范,深深感染了姚奠中,在他日后为人师表的耕耘中,先生风范被一路薪火相传。
    【同期声】姚先生口述(专访·三)我给他(唐校长)说我生了一个疮,他听说生疮了自己治,他说你自己治行不行。我说在北方习惯用这个没问题,他说你还是到校医室,找校医室,要什么东西校医室可以帮忙。
    【同期声】冯其庸(著名国学大师):无锡国专标举国学,则有抗衡之意。唐文治校长以道德立教,普及礼乐文化,传播学术思想,守望中华文化正脉,倡导“道德非空谈”,唯以人格核之”。唯在当时无锡国专。
    【画面】唐文治先生的画像或照片,其代表性的著作、书画作品等。
    【解说词】理无专在,学无止境。姚奠中以只争朝夕的心情,一头扎进了江南名儒的经典文集中。经朋友引荐,他又旁听了章太炎先生在苏州的讲学,对章先生学术服务社会,教育经世济用的思想暗自信服。
    一贯坚持学问胜过文凭的姚奠中,再次萌生了放弃国专学籍转投章氏门下的念头。
    1935年底,在金松岑先生的举荐下,姚奠中正式转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所。由于前来报考的人数众多,章太炎先生决定开始招收研究生。姚奠中有幸被批准录取,成为首批七名章门弟子中年纪最小的研究生。
    【同期声】姚先生口述:22岁时,就学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并考取章太炎先生招收的唯一的一次研究生,名列七名中的第四。
    【画面】苏州章氏讲习所的旧址、金松岑先生的照片资料。
    【解说词】姚奠中在章氏讲习所,夜以继日发奋苦读,章太炎在讲课中提到的书籍,他跑遍苏州城内的书店全部买来仔细研读。由于章先生国学功底深厚,事先做不好功课,很难听懂他的讲课内容。
    功夫不负有心人,姚奠中在重要刊物《制言》上发表了《臧琳<五帝本纪说>正》,这是章先生“小学是基础,诸子为归宿”治学思想结出的硕果,他从此开始走上了自觉的学术道路。
    【同期声】姚先生口述(专访·四),苏州有十八家古书店,所以下午到两三点的时候就去各个书店跑。所以那时我买的书很多,只要先生提到的我都买了,所以这时候学习,最专注,也是钻的很博,这时候的研究,是很愉快的事情。
    【画面】《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等经典古籍。
    【解说词】1936年6月,章太炎先生因病去世,夫人汤国梨女人和章门弟子等人,在章氏国学讲习班开设预备班,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
    姚奠中挑起重担,在预备班第一次登台讲学,被聘为讲师,讲授文学史课程,那年他24岁。
    初登三尺讲台,他分外胆怯,声音很小,课后章师母特地予以评点,鼓励他放开胆子去讲。
    一生桃李满天下的姚奠中,就这样走上了传道授业解惑之道。
    【同期声】姚先生口述(百岁鸿儒《姚奠中》):结合所教文学史课程,独立编写了《中国文学史》讲义,尽管此书“多是折衷诸说很少个人创见,还不能算著作”,但著书立说的教书生涯从此展开。
    【解说词】章太炎倡导研究国学,守护中华文化的正脉根系。他是一位与时俱新、开明包容的新文化先驱者,对传统文化“恢宏而光大之”,是他毕生的夙愿。
    在章先生看来,对传统文化只守护不光大,它就是一潭死水,只光大而不守护,便会无根无脉。他主张学问要联系现实,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这些精神对姚奠中影响深远,就像一粒种子那样,深深埋进了年轻人的心灵沃土之中。
    【同期声】姚先生口述(百岁鸿儒《姚奠中》):章太炎先生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绝非后人想象的老夫子。前几年有个笑话,有人写文章说,先生结婚是长袍马褂的旧式婚礼。我曾撰文反驳,并附上照片,他穿的是西装,孙中山、黄兴都参加了,主婚人是蔡元培。有人想当然地认为研究国学必然守旧,但实际上先生对于传统文化是要“恢弘而光大之”。
    【画面】章太炎的相关论述文章、著作,以及理论主张的书法等资料。
    【解说词】日本侵略者逼近上海,形势万分危急。章氏国学讲习所在炮火声中被迫停办,师生挥泪流离四方。姚奠中在国难身危之际,始终铭记章太炎先生守护国学、服务社会的教诲。
    虽十三年颠沛流离,转辗于江苏、安徽、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等十多个省市,但是,姚奠中未尝一日废学。承续斯文一脉,延续浩浩荡荡之国命,挽救中华民族于不倒,成为他心中永恒的信念。
    【同期声】阎凤梧(山西大学教授):1938年抗日战争逃难期间,参加的抗日游击队解散后,(姚奠中)在安徽泗县中学任国文教员,教初中三年级的国文课。当时战争期间,风气败坏,为人师表的老师们,却请客吃饭------,但姚老师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肯前往,让大家很扫兴,就嘲讽他是“圣人”。从此“圣人”成了姚先生的外号。
    【画面】日本侵略者轰炸学校、师生逃离的画面资料。借助动画效果的地图,勾勒姚奠中辗转教学的地理轨迹。
    【解说词】随着日军侵华战争的升级,姚奠中被迫逃往洪泽湖中的王沙岛,他仍未放下教鞭,做了岛上人家的家庭教师。
    在大别山辗转教书的三年中,姚奠中继续钻研国学,一路逃难教书,一路购买经典古籍,一路著书立说。
    一本本书籍,一篇篇文章,承载着姚奠中教育济世的信念,连通着教育救国的梦想。
    【同期声】冯其庸(著名国学大师):姚先生当时流亡泗县时,寄居在省立第六图书馆,还继续整理《古文尚书讲疏》。《尚书》为国史之始,姚先生于国难中整理,寄意甚深,可惜这部50万字的大作,在泗县沦陷时丢失。
    【画面】动画效果呈现泗县,洪泽湖的王沙岛,安徽省立第六图书馆旧址。
    【解说词】即便在逃难生涯中,姚奠中倾其所有鼓励流亡学生完成学业,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坚持读书。虽身处物质贫乏的年代,他却一向视金钱为身外之物。
    在他眼中,每一个受助的学生就是一把希望之火,是一盏通往祖国未来的明灯。他坚信,星星之火,他日必将成为燎原之势。
    【画面】建议借助动画效果予以表现。
    【解说词】姚奠中深知文脉关乎国脉,秉承太炎先生教育救国的理想,踏着章氏国学讲习所的道路继续前行。
    他克服重重困难,在危难中创办了“菿汉国学讲习班”,身体力行去践行章太炎教育救国的遗愿。
    “菿汉阁主”是章太炎先生的别号,以此命名讲习所,国学传承和文脉守望的深意溢于言表。
    【同期声】采访刘毓庆(著名学者、山西大学教授),对“菿汉国学讲习班”的十项教条进行讲解和阐释,“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苛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
    【画面】菿汉国学讲习班的照片资料,十项教条的书法文字。
    【解说词】姚奠中做不到“难得糊涂”,曾当面指责时任安徽省教育厅长、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方治对教师的无理行为。
    他不会通达权变,无法调整自己刚直不阿的处世态度,直面批评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腐败不作为行径。
    他还多次赋诗讽刺国民党的达官显宦,对抗特务校长欺压普通教师的淫威;果断拒绝国民党党棍院长的“善意”,坚决支持学潮运动。
    “从义为怀”的正直和坚决,让他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以致九年之中,七次辗转更换学校,却拒绝随波逐流。
    姚奠中遗世独立、执着守候的高古人格让人肃然起敬。
    【同期声】姚先生口述(专访·六)那天我在教室里面,他一进来,看见有两个学生,就说学生怎么没去?你干嘛呢不升旗?我说你看我是做什么的,我是教师。有一个学生说是方厅长,我说厅长应该尊敬教师啊,还这么无理了,他说你站起来,我说你站起来,他拍桌子我也拍桌子,就这样误会了。我说你赶紧出去,还带着个卫兵,卫兵拿枪指着我,我把课桌捶了捶,我说你敢动!
    【同期声】郭万金(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姚先生伤心之处只在山河破碎、故国凋零、苍生疮痍,这位谦谦书生同样有横眉冷对的傲骨,有金刚怒目的义愤,避难流亡,谋生不易,然姚先生每有怒斥教育厅长、赋诗讽刺党部权要、对抗校长淫威、面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义拒国民党党棍院长的节行,以致九年之中七换教所,困苦颠连,终不肯降志辱身。
    【画面】教育厅长方治、李宗仁的照片资料。建议真人表演还原拍案而起的愤怒场景。同时可用先生对这两件事情的自述资料。
    【解说词】姚奠中在四处漂泊的岁月中,常常以诗歌明志,朴实无华的诗歌中涌动着救亡图存的满腔热情,饱含着孤独守望文化正脉的拳拳之心!
    他在五言律诗《泗县文庙和武酉山》中这样写到:素王何杳杳,赤字徒礁礁。胸怀家国事,午夜泛愁潮。七言律诗《泗县感时》中哭诉到:一片丹心伤碧水,两行红泪苦青山。
    【同期声】郭万金(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诗中的素王即是孔子。苍凉寥落之中,已见姚先生踵武前哲,守护中华血脉之远志。治史之外,姚先生更积极参加抗日游击队组织,起草抗日誓词,筹集给养,传送文件,书写标语,发动群众,七言律诗《泗县感时》,慷慨淋漓,家国沉痛中深具复兴之壮志。
    【画面】两首诗的书法作品。孔子的写意画像。
    【音乐】背景音乐,二胡、笛子等传统乐器充分书法姚奠中内心情感。
    【解说词】那时,安徽的时局更加复杂,姚奠中躲过封锁线,溯江而上,经历千辛万苦后到达重庆白沙女子师范学院,继续在炮火中高擎教鞭。此时,他被聘为副教授,承担中国文学史和庄子思想的授课任务,并撰写了论著《庄子间绎》,其中独特的见解,至今未有人超越。
    面对战区无数学生殷切的目光,姚奠中用责任与良知,大爱与无私,谱写了一曲动人心魄的园丁之歌。
    【同期声】刘毓庆或阎凤悟对《庄子间绎》学术价值的评价。
    【画面】白沙师院的院刊、旧址、教职工的名单,姚先生发表的诗歌。
    【解说词】然而,当局的腐朽风气让人忍无可忍,姚奠中被迫离开重庆,于1945年来到贵阳师范学院,战时师资力量严重短缺,他不仅承担文学史的课程,而且自编《中国哲学史》教材,力争在打通文史哲中,让学生全面接触博大精深的中国国学内容。
    姚奠中的教育良心是块金子招牌,讲课受到了四面八方学生的欢迎,旁听者络绎不绝。也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李树兰女士,并在战火中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同期声】贾克勤(山西省社科院文学所原所长):从1936年在章氏国学讲习所被章师母汤国梨点名第一次走上讲台,给国学讲习会预备班讲课开始,1945年来到贵阳师范,一个为人师表,对教育事业一往情深的姚先生,教学生涯已十个年头了。
    【画面】贵阳师院旧址、自编《中国哲学史》的图片资料,结婚照。
    【解说词】国民党加紧抢夺抗战果实,贵阳师范学院的学潮运动,被残酷镇压。
    姚奠中时为教授会的负责人,对当局的统治行径彻底失望,绝望中写下了“翻手为云覆手雨,是非颠倒无其数”的抗议诗篇。学潮失败,他携带新婚妻子,愤然离开,来到云南。
    姚奠中对中华文脉正脉充满了挚爱,对莘莘学子充满了博爱。
    他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她们,容不得半点伤害,为了纯洁的理想和梦想,他数易讲坛而在所不惜,这便是一种事业与生命的境界。
    【同期声】姚大云(姚奠中长子):此时国共两党争夺天下的战火已经燃气,贵阳师范学院闹起了学潮,驱赶特务院长,但被当局强制镇压,父亲是支持学生运动的五人教授之一,于是愤然辞职,去昆明的云南大学任教,时为1947年8月。
    【画面】云南大学旧址、文学院的影像资料。
    【解说词】姚奠中在云南大学教书的日子里,可谓名师云集,章门弟子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聚会,与刘文典、李源澄等同门师兄切磋学问。
    此时,姚奠中写成了名篇《屈原的有无问题》,针对胡适的观点展开学术争鸣,部分文章发表在《东南日报》,一时反响强烈。
    【画面】发表文章的原稿、或报纸原件,同门师兄的照片资料。
    【解说词】1949年,应贵阳师范学院新任院长肖文灿的盛情邀请,姚奠中离别妻子和不到一岁的儿子,重返贵阳师院,被聘为正教授,并担任中文系主任。
    委以重任的姚奠中激情勃发,除去自己登台讲课,还带领老师们一同搞教改,同时兼任校工会主席。只要对师生有益,能干的活他都主动去干,不懂得什么是累,什么是苦。
    【画面】贵阳师院的旧址、中文系的原貌照片资料。
    【解说词】全国解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驶入了快车道。一天,他接到了老朋友罗季林的来信,信中讲述了山西大学虚位以待、求贤若渴的蓬勃生机,家乡教育事业的召唤,坚定了他回乡的信念。
    姚奠中夜不能眠,故园历历在目,归心似箭,谢绝了贵州师范大学丁校长的盛情挽留。于1951年8月,他携带家眷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从此再没有离开过山西,那年他刚满38岁。
    【同期声】姚力芸(姚奠中女儿):其实,早在一周前,姚先生就收到了老友罗季林的来信。信中告诉他,建国后的山西大学百废待兴。校长邓初民,和负责山大工作的是副校长赵宗复。正在全国招聘一流人才。信中说,武汉大学的梁园东教授,中山大学的闫宗临教授等,都已经来到了山大。罗季林也想辞去中山大学之职,应聘山西大学。罗季林信中说,你是山西人,更应当回乡报效桑梓父老。
    【画面】位于太原市侯家巷的山西大学堂旧址,罗季林、邓初民、赵宗复等人的照片资料。
    【出诗字幕】
    纵目重峦似海潮,黄河一线夕阳娇。
    风雷万里憾山动,始觉危峰脚底高。
    【解说词】登高望远,信心满满。但他想不到的是,新的考验,事业的艰辛,时事的动荡,他面前的路更加艰辛!但他作为一名教师的根基,已深深植入他心灵的深处。
    【随创作人员名单:出姚先生两首诗、画(必须为回山西前所作)】。
    【字幕】我就是一滴水,是你们把我说成了河!
    (上集完)
    薛晋文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7917609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4-10-15 16: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人已经不能讲话了,右手又在输液,便示意护士将纸和笔给他。只见老人认真地一笔一划的用左手在纸板上写下了五个字:教师,姚奠中。
          护士看着面露微笑,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愣住了!他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名扬海内外的书画艺术家、诗人、人称百岁鸿儒的姚奠中先生?可他为什么单单写了“教师”两个字呢?难道这位“为往圣续绝学”、“为天下育英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博学鸿儒,一生为之追求,践行和骄傲的就是“教师”这个名称和职业吗?

         1913年是农历癸丑牛年,也是民国二年,夏历5月21日,一名男婴在稷山县南阳村姚家大院呱呱坠地,伴随着添丁的喜悦祥和,姚家人集思广益,带着长辈们满满的祝福和希望赐名豫泰、字奠中。
         祖母家训甚严且重教修德,伯父姚慎修崇文尚理、兴学育人、名噪河东大地;“我伯父教了一辈子书,原来是个前清秀才。考取的典史,但是没有去后补上,就在家里教了一辈子书。熟人都叫他老先生,很有名气的”
         父亲姚慎行敏学笃行,亲手示范书法小楷字的各种写法,将“文化”二字纳入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之中。
         1923年夏天,姚奠中考取了稷山县第一高等小学,时年不满11岁,考试放榜为正取第三名。“同班考取的第一名,25岁,叫王俊卿;张得理,30岁;我是十二岁,虚岁。我考第三名”
         姚奠中之前通过参加地下党的堂兄姚晋泰,对民族解放道路有了朦胧的认识。
         姚大云(姚奠中长子):1935年秋天,父亲负笈南下,投考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姚力芸,姚奠中女儿。
         ……

           于1945年来到贵阳师范学院,他不仅承担文学史的课程,而且自编《中国哲学史》教材,讲课受到了四面八方学生的欢迎,旁听者络绎不绝。也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李树兰女士,并在战火中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全国解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驶入了快车道。接到了老朋友罗季林的来信,信中讲述了山西大学虚位以待、求贤若渴的蓬勃生机,家乡教育事业的召唤,坚定了他回乡的信念。
          于1951年8月,携带家眷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从此再没有离开过山西,那年他刚满38岁。

          公元2013年12月27日,101岁的姚奠中先生安静地走了,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习近平、俞正声、刘云山,到遍布海内外的莘莘学子,从学界到艺术界,从大陆到台湾,唁电、悼词伴着天空纷飞的雪花,拥满了这个素淡高雅的书斋。
         一个普通的教师,百年之后竟能得到如此敬仰,看古今人海,可有几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9 01:17 , Processed in 0.1065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