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71|回复: 2

回望传统 追随时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19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0-31 09: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望传统 追随时代
    2014-10-31 08:52 来源:(湘西)团结报 



    欧阳文章

    在当代中国画领域,很难将付家诚具体归结到哪一流派。但是,付家诚对于中国画特别对于中国水墨画深厚的理论素养,以及多年来,他对中国水墨传统近乎“倔强”的坚守与实践确实给艺术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到中国画,当然无法回避“传统”这一话题。20世纪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愈演愈烈,我国文艺思潮风云激荡,对“传统”的态度一直纷争不断。具体到中国画领域,百余年来,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后,中西绘画激烈碰撞,中国画发展可谓波澜曲折。但是,纷繁复杂之中,融汇中西,并以此来“改造”中国画传统,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国画实践的主流。

    付家诚的授业恩师是当代著名水墨人物画家姚有多,姚有多传承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的绘画理论而来。徐悲鸿他们那一代画家很大一部分都曾热衷于通过融汇中西来“改造”中国画传统。并因此也创造了中国画的现代传统,或者说新传统。然而,必须看到的是,这个新传统是以西方化为主要特征的。从中国画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远离传统、过度西化必然导致画家对于自身文化身份产生焦虑,这迫使他们重新思考中国绘画传统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意义和价值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少画家越来越感知到传统的力量,中国画界出现了一股反思、再认识中国文人画传统的回归潮流。姚有多就是其中代表,在中央美院从事创作和教研过程中,他就非常强调传统笔墨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在姚有多的影响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付家诚开始《水墨“书法入画”论》这一课题研究。这一课题实质上就是从“书法入画”的角度探索中国水墨画传统的内在本质———“笔墨”。付家诚认为,传统的中国画是以笔墨为艺术语言的,中国画要使自己的传统发扬光大,一定要坚持以笔墨为艺术语言的传统,继承发展不动摇。随后,付家诚陆续撰写了《中国水墨画发展的必由之路》、《石涛与符号学》等学术文章以及多篇关于当代艺术的随感、杂谈。这些文章的核心旨归是力图从理论上挖掘中国画传统笔墨的优越性,构建对中国画传统的充分自信。

    上世纪九十年代,付家诚创作的《书写———水墨人体系列》可以看作他理论的实践。在绘画艺术上,人体,本来是一种结构关系,有严格的形体要求。而水墨则更强调无拘无束,随性自由。那么,如何在自由的情况下守住人体的结构性,这是人体水墨画的难点。付家诚大胆运用中国画的传统笔墨、笔法,特别融入“书法入画”理念,把西方绘画里精准的人体表现得汪洋恣肆,酣畅淋漓,具有了别样的水墨韵味,形成了付家诚个人独特的水墨风格。付家诚对传统笔墨的大胆实践,为当时迷茫四顾的画坛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他的作品也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先后在新加坡、台湾、日本以及欧美等地举办个展。

    当然,在坚守传统笔墨的同时,付家诚也认识到:任何“传统”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时代性”的问题,都必须跟随时代的变化而流变、发展。明末,石涛在他的《石涛画语录》里就讲过:“笔墨当随时代”。这并不是说时代变了,笔墨就变了,而是时代的人变了,笔墨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也要相应发生变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授邵大箴先生在《不同的审美观与不同的价值观·当代水墨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文人画要使自己的传统发扬光大,一定要坚持以笔墨为中心,以保持这一体系的特色与优势。但是,笔墨技法、结构与笔墨情趣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死传统,它只有大体的法则,不是僵硬不变的条条框框。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发展。”

    付家诚画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笔墨老练、取象有神、逸兴遄飞,可谓率性之作。所谓“率性”,即是付家诚的个人风格,这种个人风格体现的是中国水墨笔墨能充分表达作者个性化释放的当代意识。《唐诗意象》、《醉太白》、《四美人图》、《论道图》等人物水墨画作更是讲究笔墨,在“率性而不经意”间浑然天成,并在画作中充分融入了作者个性化的理解和当下的审美意识。

    付家诚特别推崇老子“大象无形”的哲学思想。他认为,“大象无形”中的“象”可以理解为中国画的“写意”———在“意”,不在“形”。“无形”当然不是“去形”,“无形”是为了“成象”,“成象”而“无形”是为了“达意”。“以象达意”、“得意忘象”是中国水墨画的核心理念。清代郑板桥有言:“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所讲的“眼中竹”是客观存在的“形”。“胸中竹”是“眼中竹”经过大脑形成的主观印象,是“象”。“手(画)中竹”,是对“胸中竹”的再一次提炼、升华,是“意”。中国画不画“眼中竹(形)”,也不画“胸中竹(象)”,画的是“手中竹(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欣赏中国画特别是水墨画作品,就必须要透过笔墨之“象”,来直抵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意”。同样,欣赏付家诚的作品,我们也要透过他的笔墨艺术语言(“象”),来领悟他笔墨当中流露出来的当代信息和艺术个性(“意”)。

    其实,中国画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认识到:我们要保持中国画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艺术家应该在其创作中具有“民族性下的文化纯粹”。与此同时,必须保持艺术家真挚的艺术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只有这样,在众声喧哗的当代语境中,中国画才能找到自己正确的发展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19
  • 签到天数: 313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1 09: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付家诚多年来回望传统的同时不忘追随时代、表达自我的艺术探求,是一条符合中国画发展规律的正确之途,他也必将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越来越多让人瞩目的成绩。当然,在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近一百年来,无论我们的画家对待传统或者西方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从而怀抱一种怎样的艺术理念,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都受时代的影响而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前辈们在中国画探索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走过的弯路都值得我们尊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31 11:24
  • 签到天数: 204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0-31 12: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4 04:56 , Processed in 0.11166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