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93|回复: 13

[原创]吴兴姚氏、沈氏两家大族及姚氏西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3 15:29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4-12-8 14: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ukangyao 于 2014-12-8 14:57 编辑

           吴兴姚氏与吴兴沈氏、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七大世家。而吴兴姚氏与吴兴沈氏同出一地--武康。
    一、吴兴姚氏、沈氏两家大族的渊源
        吴兴姚氏在此不多赘述,仅对沈氏做大致介绍。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女狱城,在(武康)县东三十五里。《入东记》云:后汉青州刺史姚恢与海昏侯沈戎过江阴,争柯山居之。恢女密报戎。戎先居之。姚氏三代不养女,有女则囚于此山。
       《天中记·卷十八》:女囚吴兴:余不乡有女囚山,又曰女狱山。汉姚恢以柯田山水嘉甚,谋居。其女泄之于姻,沈戎家夺之。恢愤其女,赚女归宁,囚之苎溪之北山墟间。至死不悔,仍戒其后三世不举女。戎,字威卿,说降剧贼尹良,光武嘉之功,封海昏侯,不受。(《图经》)
    以上史料记载,沈戎和吴兴姚氏先祖姚恢,曾为争地盘而闹的不可开交。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回事呢?
    我们先了解下沈戎和沈氏。
    沈戎(?—58),字威卿,祖籍安徽。东汉初,为光禄勋,九江从事,累迁济阳太守。东汉建武中(56-57),说降强贼尹良,光武帝刘秀嘉其功,封“海昏侯”,辞不受,乃避地徙居会稽郡乌程县余不乡,遂世家焉。后封述善候以卒,时在永平元年(58),葬乡之金鹅山。自晋宋齐梁以下,凡余不之沈,皆其所出。所以,沈戎是吴兴沈氏的开山始祖。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沈姓历代名人466名,占总名人数的1.0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七位;沈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68%,排在并列第十位;沈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65%,排在第十四位;沈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13%,排在第十位。
    又《胡桑按》:古武康名谚云:“满朝文武半朝康”。康即武康,指南北朝时期,时沈姓为大族。当然,对于这句谚语,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康”也完全可以理解成是武康出去做官的人,也包括姚氏。不过,当地民间就这么传下来的,指的就是沈氏。
    所以,吴兴沈氏是响当当的、名副其实的大族。尤以仕宦、文学著述闻名。大名鼎鼎的沈约就是吴兴沈氏后裔。
    时间:
    姚恢是因避莽乱,逃居吴兴的,当在公元23-24年时间。而关于沈戎的史载:东汉建武中(56-57),说降强贼尹良,光武帝刘秀嘉其功,封“海昏侯”,辞不受,乃避地徙居会稽郡乌程县余不乡,遂世家焉。
    沈戎是在建武中(56年-57年)才到余不乡定居的。按姚恢避难吴兴时20-30岁计算,沈戎定居余不乡(56年-57年)时,姚恢起码有50-60岁的年龄了。时间上或也可能。
    地点:
    万历《湖州府志·卷四》:皇觉教寺,(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东北一十里(《武康县志》作一十五里),汉述善侯沈戎故宅建,初名怀德,宋治平二年(1065),改今额。
    道光《武康县志》:皇觉教寺,在县东北十五里凤凰山,后汉述善侯沈戎故宅。宋元嘉三年(426),戎后裔怀文、演之、庆之等表请以始祖宅为寺。文帝以述善侯有功于世,人怀其德,赐名怀德。宋治平二年改今额,元毁,明洪武四年(1317),僧妙定复建。万历四十八(1620),僧顗重修,国朝康熙五十七年(1718),僧宜重建。
    《明一统志·卷四十》:金鹅山,在德清县西北五里,后汉海昏侯沈戎葬其上。有金鹅飞集,三鸣而去。其后沈氏通显。谚云:金鹅鸣,沈氏兴。
    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二十九》:皇觉教寺,《湖州府志》:在(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东北一十里。《吴兴掌故》:汉沈戎故宅,后舍为怀德寺。宋治平间,改为皇觉寺。《武康县志》:元毁。明洪武四年(1371),重修。万历四十八年(1620),僧德顗重建。
    地方志已明确的记载了皇觉寺(原名怀德寺,宋治平二年改今额)即沈戎故宅。那么,皇觉寺今安在?皇觉寺现在德清县开发区龙山村方安自然村。二〇〇六年九月四日被县政府公布为“德清县文物保护单位 ”。
    而姚恢避难居吴兴,史书未载明确切的地址,只是述说姚敷迁居武康城山。而据《武康县志》、《湖州府志》记载:姚恢墓在石城山。据此判断,姚恢避难吴兴所居之地,应该不远。而城山到龙山,距离5-6公里左右。所以,地点、距离上,还是有可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3 15:29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4: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kangyao 于 2014-12-10 13:14 编辑

    二、晋至南朝陈,吴兴姚氏人物为什么在历史舞台不够出彩
    (一)、确实面对沈氏的挤压、和强有力的挑战
    我们现在分析下,姚、沈两家人物,在后汉到南朝,这一历史舞台上的表现。
    从后汉到三国吴,两家人物数量、表现相差不大。而晋、南朝宋、齐、陈,却表现悬殊,沈氏远强于姚氏。
    一方面,沈氏家族实力确实强劲,这是事实。
    晋朝,沈氏有车骑将军沈充、礼部尚书沈嘉、潭州都督吴兴郡公沈叔安为代表,在朝为官者达16人。而姚氏逊色多了,仅散騎常侍姚藏、給事中姚武韞和两位县令。
    南朝宋,沈氏人才辈出,武将文士悉数登场。武有太尉沈庆之、征掳将军沈敞之、中郎将军沈邵之等一大批骁勇善战的武将;文有礼部尚书沈昙庆、礼部尚书沈总、光禄大夫沈孟韪、御史中丞沈淡,还有学士沈麟士等,可谓人才济济。
    而武康姚氏虽有员外散骑常侍、五城侯姚郢领衔,在人才数量、品阶上,与沈氏比较,确实不在同一层面。
    南朝齐,沈氏又出了一批人物,姚氏基本没有啥人物登场。
    南朝梁,两家历史人物接近,吴兴姚氏略胜一筹。
    南朝陈,沈氏也出了一批人物,粉墨登场。而姚氏只有姚察一人,虽说以吏部尚书品阶,也独木难支矣!
    另外,从《吴兴府志》在整个宋朝时期的进士榜名单的统计,沈氏39人上榜,姚氏10人上榜,姚:沈比例接近1:4。吴兴沈氏实力之强劲,人才之丰厚,不仅仅是道听途说而已也。当然,那是吴兴姚氏已经完成西迁,但由此也可见一斑,
        难怪古武康名谚云:“满朝文武半朝康”。确也是史实了。
    另一方面,沈氏的女性表现特别抢眼。
    南朝四代,宋、陈两代沈氏先后涌现三位皇后:沈容姬,文帝美人、沈太后;沈妙容, 陈文帝沈皇后;沈婺华 武帝女、陈后主沈皇后。而宋、陈两朝,正是沈氏人物,表现尤为突出的时代,跟沈氏女性的表现,和贵为皇亲的特殊地位不无关系。特别是梁代,吴兴姚氏、沈氏表现接近,姚氏略胜。而梁代沈氏未有女人进入历史舞台,也是明证。
    关于沈容姬的记载:宋明帝泰始元年(乙巳,公元465年),沈容姬的儿子刘彧称帝,是为宋明帝。经有司建议:“昔豳都追远,正邑缠哀,缅慕德义,敬奉园陵。先太妃德履端华,徽景明峻,风光宸掖,训流国闱,鞠圣诞灵,蚤捐鸿祚。臣等远模汉册,近仪晋典,谨上尊号为皇太后。”上尊号为皇太后,谥曰宣,陵号崇宁。
    沈妙容,李延寿《南史》:“陈武抚兹归运,奄开帝业。若夫俪天作则,燮隆王化,则宣太后其懿焉。文、宣宫壶,无闻于丧德;后主嗣业,实败于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
    沈婺华,姚思廉《陈书》:“后性端静,寡嗜欲,聪敏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后澹然未尝有所忌怨。而居处俭约,衣服无锦绣之饰,左右近侍才百许人,唯寻阅图史、诵佛经为事。”
    从上述,基本可以看出,沈氏特别注重对下一代女孩的培养、教育的,也很有成果。而观姚氏,根本没有出现女性的面孔。这与先祖姚恢囚女的典故,也不无关系吗?
    (二)、经历的两次历史事件,造成后来乏人
    第一次、东晋隆安三年,孙恩领导浙东农民起义响应者“寇武康”
    据《二十五史-宋书》列传第三十七的记载,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十月至元兴元年(402年)三月曾爆发了孙恩领导浙东人民反抗东晋王朝的农民起义战争,历时两年七个月,当时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等八郡(今江苏、浙江境)纷起响应。《二十五史-宋书》中“遣人寇武康”的记载,说明起义军确实到过武康。
    根据德清县文保所的分析,棋盘顶石城是武康邑人利用城山顶部商周土墩墓块石(随处可捡的印纹陶片及原始瓷片为土墩墓破坏之遗物),或直接以土墩墓为城墙(东南角土墩墓)建立起来的石城,其建筑年代上限是在东汉,下限是在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其功用亦为当时邑民避乱场所。
        根据以上史实,东晋隆安三年(399年),武康城山姚氏经历了一场保卫家园的战斗,尽管守住了家园,也肯定付出了较大的牺牲。今城山脚下,确有“大败地”地名。
    (从县文保所的分析,石城山的建筑年代上限是在东汉,下限是在东晋隆安三年(399年)。这一点让人浮想,以上年限恰与田渊避难吴兴的时间相吻合。当时田渊等先人居城山之上,也很有可能也!有待考证。)
    第二次、朱龄石屠杀
        《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八·朱龄石载:朱龄石,字伯儿,沛郡沛人也。。。。初为殿中将军,常追随桓修兄弟,为修抚军参军。在京口,高祖克京城,以为建武参军。从至江乘,将战,龄石言于高祖曰:“世受桓氏厚恩,不容以兵刃相向,乞在军后。”高祖义而许之。事定,以为镇军参军,迁武康令,加宁远将军。丧乱之后,武康人姚系祖招聚亡命,专为劫富,所居险阻,郡县畏惮不能讨。龄石至县,伪与系祖亲厚,召为参军。系祖恃其兄弟徒党强盛,谓龄石必不敢图己,乃出应召。龄石潜结腹心,知其居所途径,乃要系祖宴会,叱左右斩之。乃率吏人驰至其家,掩其不备,莫有得举手者,悉斩系祖兄弟,杀数十人,自是一郡得清。
    此事在当时影响颇大,朱龄石还一时为人所劾,系于狱中。可见,武康令朱龄石狠下杀手,概妇孺皆罹难焉!
    顺便纠正一下,史志记载:武康縣 赤眉城 在縣西南三里石城山,漢赤眉入寇築城。此地邑人保山之上,形勢便利,城保山腳失利之地,大則敗而走。舊編云:山頂有五馬堂。
    查史志,漢赤眉根本没进犯吴兴,更何况武康城山以石築城。概编撰者,当上述事为赤眉犯境矣。
    此两事件,对于姚氏家族的打击之痛、伤害之重,对后来重新崛起道路之漫长,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硬伤
    (三)、姚氏后裔自身个性的原因。
    史载:姚仲翁,三国吴武康人。天性俭素,种瓜灌园,以供衣食。乡人称为长者。或有馈遗,一无所受。不得已而受,即惠贫乏,未尝以一介自污。瓶粟屡空,晏如也。
    姚巡,信次子,乐于游山玩水。
    姚汾,泉石自娱,隐居不出征召。
    这些姚氏族人,不是隐逸读书,游玩玩水,就是采菊东篱,悠见南山。所以,跟姚氏后裔的这方面个性爱好,也不无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姚、沈两大家族,不管姚恢与沈戎争地盘的历史恩怨存在与否,还是两次灾难事件的重创,和自身原因也好,姚氏家族在吴兴甚至整个江南地区,遇到了沈氏家族的强有力、极其严峻的挑战,也影响了姚氏家族的发展空间,这已成历史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3 15:29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4: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kangyao 于 2014-12-10 13:19 编辑

    三、武康姚氏的西迁
    武康姚氏两大家族西迁
    姚宣业家族 ,为陕州硖石姚氏始祖。后裔的代表人物:姚崇。
    姚僧垣家族,为京兆万年姚氏始祖。后裔的代表人物:姚思廉、姚璹。
    姚氏西迁的原因:
    1、宦游他居。
           姚纲,事魏。子姚宣业仕南朝梁,任征东将军,封吴兴郡公。后西魏军灭梁,姚宣业举家北迁陕州硖石(河南三门硖市)。
           姚僧垣家族,梁元帝时,携子姚最先赴江陵,后达长安。为京兆万年姚氏始祖。
    2、政治中心的转移。
         姚察,入陈朝,为秘书监,领著作郎、吏部尚书等职,当时在建业。陈亡入隋,于隋朝授秘书丞、晋王侍读,袭封北绛郡公,授太子内舍人。隋文帝开皇九年又奉诏撰梁史、陈史。居大兴城(唐改长安)。子思廉也遂往长安。
    3、姚、沈两大族的微妙关系。姚氏受到沈氏挤压、和极其严峻的挑战。
    对于吴兴姚氏家族,西迁攀附新的政权,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当时的处境,至少也是武康姚氏的不错选项。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成功、有效的。
    四、吴兴姚氏西迁,迎来家族振兴、辉煌
       第一、辉煌业绩
       1、首先当说姚崇公,文武双全,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居功至伟。
       2、姚思廉公,以十八学士之一,颇受太宗器重,以梁、陈二史载入史册, 以个人品德、才华,再续姚氏辉煌。特别是准葬昭陵,此乃吴兴姚氏无尚荣耀也!
       3、从下表还可以看出,唐时,姚氏家族,不管是在历史人物的文治、著述、武功,还是历史人物的数量、品阶等诸方面考量,已经全面超出沈氏家族,特别是三朝宰相姚崇、大学士姚思廉、思廉孙相则天姚璹。此三精英领衔的姚氏集团,和后来以代宗睿真沈皇后、宰相沈君谅,领衔的沈氏集团相比较,虽然沈氏集团确很优秀,无奈也莫及姚氏了。
       4、吴兴姚氏的后裔,在外取得的辉煌业绩,也得到了里人的肯定。
    吴兴沈氏历来是吴兴第一大族。但是,在南宋談鑰撰《吳興志》姓氏卷里,把姚氏列在第一位,沈氏排第二,这在以前不敢想想。这说明当时的文史界,已经完全认可,武康姚氏家族人物,在前朝历史舞台上的杰出功勋和优良展现。
    5、由此,吴兴姚氏摘掉“贱族”之嫌疑,跨入“名门大族”之列。也为姚氏后裔,开启光大之门。
      第二、吴兴姚氏实现家族振兴、辉煌的原因
        篇幅有限,以姚崇、姚思廉之事为例,仅略举一二。
      1、姚氏家族人物的高尚品德、素养
        忠烈
    姚思廉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乘农民大起义浪潮,在太原起兵直取长安。这时镇守长安的是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姚思廉正任职于隋朝,为代王侍读。李渊率兵占领长安后,代王府僚属都惊骇走散,唯独姚思廉依然服侍代王,不离左右。唐兵涌入王府,思廉大声呵斥道:“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得无礼于王。”正往里冲的众兵将闻听此言十分惊愕,见思廉独自一人伴随代王而面无惧色,心中也觉钦佩,于是纷纷停立在大堂台阶之下。李渊闻知,于是准许思廉扶代王下堂。直到代王被安置到顺阳阁后,思廉才哭泣着拜辞而去。目睹此事者都很感慨,称他为“忠烈之士”。李渊、李世民父子由此便赏识和重用姚思廉。
    姚崇  神龙政变后,武则天移居上阳宫,百官都为唐朝复辟而相互称庆,只有姚崇哭泣不止。张柬之对他道:“今天难道是哭泣的时候吗?恐怕您从此要大祸临头了。”姚崇道:“我长期事奉则天皇帝,现在突然辞别,感到悲痛难忍。我随你们诛除凶逆,是尽臣子本分,今日泣辞旧主,也是人臣应有的节操,就算因此获罪,我也心甘情愿。”
    清廉
    姚思廉名言:人遗子孙以钱财,我遗子孙以清白。此言将流芳百世。
    敢于直言
        姚思廉对于政事“直言无隐”,督促太宗勤于国事。有一年夏天,唐太宗准备往九成宫避暑,思廉劝谏说:“离宫游幸,秦皇、汉武之事,固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辞恳切尖锐。唐太宗只好下谕解释说:“朕有气疾,热便顿剧,固非情好游赏也。”为奖赏姚思廉的直谏,赐帛五十匹。姚思廉去世后,唐太宗深为哀悼,为之废朝一日,赠太常卿,谥号“康”,特准许葬于昭陵。
    2、功勋和才华
    姚崇
    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姚崇,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提出“十事要说”,确立朝纲,实行新政。
        (1)、实行仁政,废除严刑峻法。
        (2)、息兵休战,不求边功。
        (3)、法行自近,公平执法。
        (4)、宦官不得干政。
        (5)、拒绝租赋外的贡献。
        (6)、皇亲国戚不得担任台省官。
        (7)、礼待朝臣。
        (8)、虚怀纳谏。
        (9)、不再增建道观、佛寺。
        (10)、以两汉外戚专权为鉴戒。
        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被称为救时宰相。
    灭蝗救灾 716年(开元四年),山东地区发生蝗灾。因百姓和当地官员迷信“天灾”,不敢捕杀,遂加剧。姚崇上奏道:“《诗经》道:‘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帝也曾下诏道:‘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这些都足以证明灭除蝗虫是应该的。虽多方反对,玄宗也存疑虑,在姚崇的坚持下,蝗灾的危害被减小到最低限度,虽然连年蝗灾,也没造成大面积的饥荒。
    姚思廉的史学思想
    (1)、以史为鉴的著述宗旨。姚思廉写人物很注意褒扬或贬斥,以期用著史来影响世风。他为良吏立传,注意突出各人的特点。
    (2)、注重人事的进步史观。姚思廉多次总结梁代太清之乱和陈代祯明沦覆的历史经验,着重强调国家的治乱安危取决于人事情况如何,决定历史的是人事而不是天命。他认为,历史是发展的,政权的兴亡更替是必然现象,“夫道不恒夷,运无常泰,斯则穷通有数,盛衰相袭”

    3、人才数量、质量,与时代步伐同步  
    姚懿家族 姚懿有十一子,除了姚崇,长子姚元景,官朝散大夫,司农寺丞、潭州刺史。  姚崇有三子,长子姚彝,开元初任光禄卿;次子姚异,任坊州刺史;少子姚弈,开元末任礼部侍郎、尚书右承。姚彝的儿子姚闳,任侍御史。姚崇曾孙姚勖,长庆进士,进监察御史,佐盐铁使务,累迁谏议大夫,更湖、常二州刺史。姚崇之兄姚元景仕唐任潭州刺史,弟姚元素,任宗正少卿。姚元素曾孙姚合,元和进士,官至监察御史、给事中、秘书监,唐大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僧垣家族 有子察、最,孙思廉、思聪、思明,曾孙以下凡14人。姚思廉以文史著称,思聪封银青光禄大夫、行杭州刺史。思廉孙姚璹,中书舍人 ,封吴兴县男,后升任文昌左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



    (还原历史真相,缅怀先贤功勋,追寻先人印迹,牢记祖先美德,是姚氏后裔的责任。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期待方家赐教、斧正!)
                             2014年12月7日武康姚记之 时寓吴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3 15:29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5: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4-12-8 17:42 编辑

    《武康姚氏、沈氏两家大族人物对比表》传不上来,格式不对:'

    武康姚氏、沈氏两家大族人物对比表
    朝代
    姚氏人物
    数量
    沈氏人物
    数量
    姚:沈比例
    后汉
    姚恢 青州刺史
    3
    沈戎 述善侯
    5
    3:05
    姚邕 散骑常侍
    沈酆   尚书令
    姚皓 尚书左仆射
    沈景 河间相
    姚敷
    沈浒 安咸相
    沈彦 荆州太守
    沈仪
    三国吴
    姚信 太常卿
    6
    沈友
    3
    6:03
    姚陶 宁浦太守,信之子
    沈衍 五  郎
    姚宪 乌程令
    沈宪 左中郎
    姚奋 太傅,陶之子
    沈矫 校尉偏将军
    姚翊 安吉令
    姚參 县令
    姚仲翁 逸者
    5
    沈营
    16
    5:16
    姚藏 散騎常侍
    沈充 车骑将军
    姚武韞 給事中
    沈义
    姚向 县令
    沈劲 冠军长史
    姚選 县令
    沈嘉 礼部尚书
    沈赤黔 廷尉卿
    沈回 太子少詹事
    沈寂 光禄卿
    沈宣 新安太守
    沈膺明 大中大夫
    沈叔任 宁新县男
    沈渊子 三等侯
    沈田子 咸阳太守
    沈林子 汉寿伯
    沈叔仁 衡阳王府长史
    沈叔安 潭州都督 吴兴郡公
    沈发 员外散骑常侍
    沈璞  南阳太守
    姚郢 员外散骑常侍 五城侯
    5
    沈容姬 文帝美人 沈太后
    32
    5:32
    姚峤 水利专家
    沈庆之 太尉
    姚宏祖 沈思仁部将
    沈虔之 乐安令
    姚天覆 军副
    沈亮 义成太守
    姚道和 司州刺史
    沈道虔 隐者
    姚系祖 地方武装首领
    沈陌之 驸马
    沈攸之 贞阳县公 武康令
    沈登之 新安太守
    沈雍之 驸马 鄱阳太守
    沈演之 吉阳县侯 武康令
    沈元琰 司徒左长史
    沈文叔 中书郎
    沈睦 黄门侍郎
    沈眧明 秘书郎
    沈说道 巴西太守
    沈璞之 北中郎将参军
    沈文和 中书郎
    沈昙庆 礼部尚书
    沈孟韪 光禄大夫
    沈怀文 侍中
    沈怀明 兖州刺史
    沈怀远 武康令
    沈麟士 学士
    沈淡 御史中丞
    沈渊 吏部郎中
    沈冲 御史中丞
    沈峻 中书通事
    沈邵之 中郎将军
    沈赞之 丹徒令
    沈文秀 武康令
    沈敞之 征掳将军
    沈总 礼部尚书
    沈正 长水校尉
    0
    沈昭略 散骑常侍
    10
    0:10
    沈昭光 孝子
    沈怀宁 五兵尚书
    沈宪 左军司马
    沈志廉 太中大夫
    沈密 秘书郎
    沈俨之 徐州刺史
    沈坦之 都郎官
    沈头 逸者
    沈显 始安令
    姚菩提 高平令
    13
    沈瑀 浔阳太守
    9
    13:09
    姚僧垣 封开府仪同大将军 北绛郡公
    沈续 记室参军
    姚宣业 征东将军 封吴兴郡公
    沈约 建昌县侯
    姚璿 給事中
    沈旋 南昌内侍
    姚壽 給事中
    沈炯 尚书右郎
    姚文 給事中
    沈众 中书舍人
    姚祥 給事中
    沈重 都官尚书
    姚欽 給事中
    沈文阿 步兵校尉
    姚康 縣令
    沈法深 梁安前中录事参军 沈妙容父亲
    姚遏 縣令
    沈峻 御史中丞
    姚通 縣令
    姚緒 縣令
    姚茂 縣令
    姚察(533—606) 太子舍人 著作郎、吏部尚书
    1
    沈妙容(约525年-605年) 陈文帝沈皇后
    15
    1:15
    沈婺华 武帝女 陈后主沈皇后
    沈法深 驸马 封建城县侯 文帝沈皇后父
    沈钦 安州刺史
    沈观嗣 御史中丞
    沈休季 余杭令
    沈山卿 国子博士
    沈客卿 散骑左卫将军
    沈洙 尚书郎
    沈懿 邵陵王参军
    沈恪 光禄大夫
    沈不害 尚书右丞
    沈法系 浔阳太守
    沈君理,驸马 官至仪同三司,封望蔡侯 沈婺华父亲
    沈靓 庐陵王长史
    姚最 任太子门大夫,袭封北绛郡公
    1
    沈法兴 吴兴太守
    1
    1:01
    姚思廉 弘文馆学士
    90
    沈孝澄 国子博士
    24
    90:24:00
    沈山之 校书郎
    姚登(惊去京加登)散骑常侍 封丰城县
    沈豪之
    姚璹 中书舍人 封吴兴县男,升任文昌左丞、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沈士弼 东宫博士
    姚珽 宣城郡公 户部尚书
    沈雅 溧阳令
    姚昌润 宣州刺史
    沈大礼 濮阳令
    姚南仲 中散大夫,尚书右仆射,上柱国
    沈庠 监察御史
    姚绍之 监察御史
    沈徽 偃师尉
    姚发  右领军卫将军
    沈存诚 進士及第钱塘尉
    姚续  曲沃令
    沈房  监察御史
    姚元  宋城令
    沈待聘 弘文馆学士
    姚思廉家族五世封公爵,出宰相1人,持续显贵11代,为官者25人
    沈徵 太子文學 隐逸
    姚思聪 银青光禄大大 秘书少监 刺史杭州
    沈既济 左拾遗史馆修撰
    姚懿 峡州刺史、嶲州都督
    唐代宗睿真沈皇后
    姚崇 历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
    沈君谅 睿宗第一次在位、武则天临朝期间,684年—685年担任宰相
    姚彝 太子通事舍人 光禄卿
    沈伯儀 太子右諭德議
    姚异 坊、许二州刺史、
    沈懷文 休寧主簿
    姚弈,永阳郡太守礼 部侍郎、尚书右丞
    沈綜 大中大夫
    姚闳 左拾遗
    沈務本 給事中
    姚阀 洛州参军
    沈利賓 進士及第
    姚闿 越州长史
    沈志 進士及第
    姚勖 谏议大夫,更湖、常二州刺史
    沈達 進士及第
    姚元景仕唐任潭州刺史
    沈希義 進士及第
    姚元素,任宗正少卿
    沈頌 進士及第
    姚合 监察御史、给事中、秘书监
    沈如筠《正聲集詩》三百首
    姚阆 郫令
    沈長封 婺州金華尉
    姚闉,贵乡令
    沈常 福州侯官尉
    姚闶,太子司议郎
    姚辟,河南县丞
    诏赠沈士衡 太保
    姚阐,侍御史
    沈介福为太傅
    姚怦 宝应令
    沈易直秘书监 诏赠为太师
    姚悟 襄王傅
    沈易良为司空
    姚憺 邓州刺史
    沈震为太尉
    姚惇 朝城令
    一日封拜百二十七人
    姚惕 华原令
    沈明(沈羽) 卫尉少卿 驸马都尉
    姚丹 陆浑令
    沈俭期 诗人
    姚浼 楚邱令
    沈既济 史馆修撰 礼部员外郎 著有《建中实录》十卷
    姚温 尉氏令
    沈亚之 唐代文学家 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 累迁至殿中丞御史内供奉
    姚增 荥阳令
    沈传师 书法家 贞元末举进士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 尚书右丞、吏部侍郎
    姚均 金华令
    姚蕴 大理司直
    姚圭 南昌主簿
    姚頲 浙西馆驿巡官
    姚武英 颖川令
    姚熙 明州知州
    姚进 淮西司直
    姚馀庆 冀州观察使
    姚廷庆 著作佐郞
    姚昇 福清教授
    姚崇家族三世封公爵,出宰相1人,持续显贵11代,为官者57人
    进士榜名单
    进士榜名单
    宋朝
    皇祐元年馮京榜 姚舜諧
    10
    皇祐元年馮京榜 沈伸
    39
    10:39
    嘉祐六年王俊民榜 姚安世
    皇祐五年鄭獬榜 沈振
    元祐八年焦蹈榜 姚舜仁 姚祐
    熙寧三年葉祖洽榜 沈佑
    紹聖元年畢漸榜 姚侯
    熙寧六年余中榜 沈彥明 沈特
    政和五年何(上□下木)榜 姚殼 姚處厚
    熙寧九年徐鐸榜 沈倚
    宣和三年何渙榜 姚溪
    元豐二年時彥榜 沈千 沈仍 沈偕
    紹興八年黃公度榜 姚蹈
    元豐五年黃裳榜 沈彥聲
    紹興二十一年趙逵榜 姚仲
    元祐八年焦蹈榜 沈純誠
    紹聖四年何昌言榜 沈章
    元符三年李金榜 沈時升
    崇寧二年霍端友榜 沈純道
    崇寧五年蔡薿榜 沈純正
    政和二年莫儔榜 沈調 沈欽止 沈與
    政和五年何(上□下木)榜 沈與求 沈友誼 沈(黃□)
    政和八年嘉王榜 沈昭遠 沈該 沈瓛
    建炎二年李易榜 沈震 沈長卿 沈濬
    紹興五年汪應辰榜 沈作詰
    紹興八年黃公度榜 沈晞顏 沈介
    紹興十二年陳誠之榜 沈汝一
    紹興十五年劉章榜 沈樞
    紹興二十一年趙逵榜 沈复
    紹興三十年梁克家榜 沈祖德 沈瀛
    乾道五年鄭僑榜 沈鑑
    乾道八年黃定榜 沈作霖
    淳熙十四年王容榜 沈觀 沈有成
    淳熙十六年二月皇帝登極上舍釋褐 沈端叔
    紹熙元年余復榜 沈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2-8 16: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wukangyao 发表于 2014-12-8 15:56
    《武康姚氏、沈氏两家大族人物对比表》传不上来,格式不对

    发我邮箱看看可以上传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2-8 16: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因迁吴有争地之事。《太平寰宇记》卷九四引沈氏家传云:“后汉沈戎居郡乌程县余不乡”,又载“女狱城”故事云:“女狱城,在县东三十五里。《入东记》[13]云:后汉青州刺史姚恢与海昏侯沈戎过江阴,争柯山居之,恢女密报戎,戎先居之。姚氏三代不养女,有女则囚于此山”,对此,同卷有另一种称法“囚女城”:“苎溪在县东二十五里,北岸有青州刺史姚恢囚女城”[14]。《明一统志》卷四十[15]和明人彭大翼《山堂肆考》卷十八[16]均载“囚女山”故事,云:“囚女山在湖州府德清县北,东汉青州刺史姚恢与海昏侯沈戎过江,欲卜居柯田山,恢女密报戎,戎先居之,恢囚女于此,因名”,当即本《寰宇记》演化而来,柯田山,岑仲勉先生在《元和姓纂四校记》中录作“柯日山”,今据宋人谈钥《嘉泰吴兴志》卷四《山川·德清县》作“柯田山”,谈氏与乐氏为同时代人,且谈氏生长于吴兴,故当以其为是,另,宋人张元干有诗作《冬夜有怀柯田山人四首》传世,亦左证也。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之《浙江通志》卷十二里所言更详,且据云亦采自《入东记》:“恢女是戎子妇”。凡此种种,不可尽信,亦不可偏废,要之,能帮助我们比较生动地遐想当时情境:戎之迁吴,纷乱实多,余不乡的世代居住点是努力争夺来的。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 ... 763105392230e54f736节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3 15:29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6: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3 15:29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6: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还原2000年前的事,也没那么容易,毕竟史料记载过少!我也不可能仅凭个人想像,不负责任乱说,那不是我的个性。不过,作为还生活在武康的姚氏后裔,我有时间,去沈戎的居住地,和柯田山看看,勘查一下!然后,再回来写,那样比较有根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8-22 18:0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2-8 17: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wukangyao 发表于 2014-12-8 16:33
    要还原2000年前的事,也没那么容易,毕竟史料记载过少!我也不可能仅凭个人想像,不负责任乱说,那不是我的 ...

    楼主严谨的研究态度值得称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3 15:29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7: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赞誉!这也是对祖先负责,对今人负责,为后人负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7 09:20 , Processed in 0.1465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