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5|回复: 0

4代人的买房故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2-12 16: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代人的买房故事
    http://www.scol.com.cn(2014-8-21 8:25:39)  华西都市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无论是一千多年前杜甫的诗,还是现在的《蜗居》,都无不显示着普通老百姓对住房强烈的感情。中国人是一个需要归宿感和安全感的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一个庞大的民族,在土地中寻求自己的归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对土地的特殊情感,延亘至今,就转移到了住房。本报今天推出的一组不同年龄阶段人关于房子的故事,正好印证这样一句话:只要有梦想,凡事可成真。

      60后

      告别筒子楼住进新房

      成都人老姚迎来“春天里”

      50多岁的成都人姚立(化名),上世纪80年代,一家三代住一套房,6口人打拥堂;90年代,3口人挤在12平方米的小单间里,15年来与同事一家共用卫生间和厨房;10年前,老姚一家三口终于迎来“大爆发”,如今已坐拥3套房。

      1980年,姚立厂里搞住房改建,一家六口分到了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此时,成年的四兄妹面临终身大事,房子如何分配成了家里最大的难题。1983年,姚立迎娶了复员军人刘慧。老两口原地不动,19岁的四弟却被“赶”到了厨房,腾出一间卧室给姚立作“婚房”。

      也是从那时起,姚立开始了他漫长的公房申请之路。第一次申请还算顺利,儿子半岁时,一家三口搬进了双桥子东二街一套二的老房子,与同事小李一家共用。儿子一天天长大,让他有个独立的房间学习、生活,成了两口子奢侈的愿望。姚立每年都在向单位申请更大一点的房子。

      直到2000年,等了15年,43岁的姚立终于申请到一套38平方米的套二房,已读高中的儿子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小单间。2003年,在刘慧提议下,家里买下了位于东城根街的工商局职工宿舍。算起来,这是第一套真正属于一家人的房子。

      “买这套房子花光了当时全部的积蓄,就差借钱了。”2002年,一直供职于成都市土产公司的刘慧正式下岗。为了提早给儿子备一套婚房,两口子拿出这些年的积蓄,为儿子买下这套房。她当时最坏的打算是,儿子结婚就用这套房,老两口一辈子都住在那套38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了。

      刘慧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2007年,老两口第一次住上了新房。更让人兴奋的是,8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花了十几万元。原来,随着成都“东调”战略的深入,2007年初,国营420厂开始了整体搬迁。

      这一年,老姚一家跟在厂里效劳了半辈子的员工一起,陆陆续续离开双桥子这片生活了多年的大本营。新厂区建在新都三河镇,职工住宅区被建成了电梯公寓。厂里通知,按照职工集资建房标准,新房均价大概在1600元/平方米。

      虽说价格可遇而不可求,但一开始刘慧并不十分热衷于买下,她嫌位置有点偏。转念一想,老两口辛苦半辈子,不能老住旧房子。退休后去郊区住,图个清静,总比住那套38平方米的老房子好多了。买下后,刘慧对这套新房爱不释手,40多英寸液晶电视等高档家具配置齐全,装修就花了近十万。

      眼看着自家也有了两套房,刘慧开始考虑双桥子那套老房子怎么“处置”。没过多久,她发现根本不用自己操心,政策自有安排。现如今,那套老房子已成为过去,原双桥子片区已拆迁建起新房,又是电梯公寓!老两口一盘算,算上工龄、原住房面积和家庭人口数,折算下来,买新房每平方米只要1000元左右!这次两口子一拍即合,一次性交清11万元,近90平方米的房子拿下。“终于等到了这么好的地理位置,这一次,我是打心里头开心!”

      73后

      社会主流中坚力量

      考虑改善房和投资房

      已过而立之年的70后们,在这座城市中大都已有家庭、有儿女,经历过贷款容易,抢号买房的时期;享受过旧城改造,房价上涨带来的福利;也面对着政策调控、限购限贷的当下楼市。

      “2000年前后,买房、结婚、生子,没想到就这两三年恰逢赶上房价飞涨,手上的房子一下子成了一笔不小的财富,而且周围就开始有了专门炒房的人”。1974年出生的魏然说。2003年,我的一个朋友在宽窄巷子旁的“锦都”以每平米不到5千元的价格买了套房,第二年卖出整整赚了一倍。后来他又买下两套投资型小户型,倒手也又快,又赚了几十万。”

      从容积率都搞不清楚,到现在对楼盘、配套、物管都比较挑剔,70后享受到了楼市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目前自认为还是有着换房需求,改善置业成了他们当下买房的主题。相对于80、90后来说已经进入人生稳定阶段,家庭、工作、地位也趋于平稳。对于购房,越来越多的70后开始考虑改善性住房和投资住房。

      “对于70后来说,买房似乎是一种顺理成章,就像结婚生子一样,到点就该办了。相对目前的楼市,在70后大规模买房的时候,无论开发商的实力、产品、设计、规划还是理念,和现在都相差甚远。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70后购房时对房子的认知,是无法和现在的80后相比的。”魏然告诉记者,2006年他家也贷款买了北二环旁的“汇融名城”90多平米的电梯公寓,当时每平米才四千多;后来他以七千元的价格卖出,又换了目前单价过万的140多平“华润二十四城”,现在生意做得不错的他说,如果再换房要争取住别墅,差点也得是联排。

      80后

      小夫妻安家成都

      婚房开启幸福生活

      毕业短短几年内,27岁的徐庆拥有的“资产”,令很多“80后”艳羡。

      踏入社会的这几年,徐庆凭借一次就业、两次跳槽,迅速累积资本买下两套房。年薪30万的他已与女友携手走进婚姻殿堂,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

      在徐庆眼里,从东北求学来到西南,而后从成都南下珠海,继而跳槽到北京,最后回到成都安家落户,每一次跨越城市的“搬家”,就是一次角色转换。

      大学毕业前3个月,徐庆拖着几个编织袋的行李,从学生宿舍搬入单位的单身福利公寓,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

      春节后,徐庆南下成为某证券公司从事风险投资的员工,完成了转行。收入比以前高了,但面对比成都高出一截的物价,消费一省再省。

      初到珠海,他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单间,月租1000多。那段时间,有朋友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在企业做又稳定,待遇也不错,宽房大屋住着,何必丢掉铁饭碗,来这里住小破房子找苦吃呢?”徐庆笑笑,不置可否。

      半年后,他看准机会“跳槽”到北京,在一家公司证券部任职项目经理。

      “去北京前,我办了一次托运,把整个‘家’搬去了。”徐庆说,在北京租了个稍大点儿的单间,虽然家具很全,但经常出差在外地,至今没怎么住过。

      从珠海辞职后有一个星期的工作空档期,期间他办了一件大事:与相爱一年半的蒋怡婷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

      婚房位于成都西二环。两人看中了房子精致的户型和升值潜力,将工作几年来攒下的钱凑在一起,付清了这套50多平方米房子的首付。

      “那时,我有些余钱是拿来投资的。买房时,想过买两套,一套自住,一套投资。但最终我把余钱投进了股市。”徐庆说,现在看来,入股市没有买房来得划算。但他入股市并不纯粹为了赚钱,“这是我的专业领域,在股市摸爬滚打,才能随时掌握市场,积累经验。”事实证明,徐庆的投资眼光还是不错。在股市震荡的今天,他一直延续着小赚不赔的状态。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经常辗转北京、成都、重庆、昆明几个城市之间,成了正儿八经的“空中飞人”。去年底回到北京总部,他萌生过跟妻子定居在北京的想法,特地去看了房。

      “跟成都比,北京的生活成本确实太高。”他开始在脑中搜索去过的这些城市,房价、日常生活用品供应、生活舒适度……综合考虑后,他跟妻子作出了一个决定:不管以后工作变不变,我们都将生活在成都。

      如今,徐庆攒够了第二套房子的首付款,已将一套90多平方米的套二商品房买下,并按政策随房落户在成都。“这套房主要是为父母买的。都说养儿防老,他们年纪大了,我打算把他们接过来,陪在他们身边。”

      在他眼里,房子是满足自住的消费品,更是存在升值可能的投资品。当然,他表示投资只是在满足自住之外。他说,第二套房就看准了升值的潜力,房子升值很快。

      “既然将‘大本营’定在成都,我们还打算买第三套房,给我的岳父、岳母住。”他表示,2年内,选择房价合适之时,将在成都买下第三套房,接双方父母一起生活。

      90后

      大卫的非典型买房经历

      大卫是90后,但他已经拥有一套200多平米的豪宅。还是城南的豪宅。

      就如看到这两句简单介绍后的第一反应,这套豪宅不是大卫自己买的,是家里换房升级的部署,不过房产证上写上了大卫的名字。作为90后,现在能够真正靠自己的资产积累买房的人是少数,绝大多数都需要父辈的支持。这一点都不可耻,当年绝大多数80后买房也是这样的。

      买房先选地段。大卫说家里基本没有考虑过除城南以外的区域,从跳伞塔到紫荆,家里曾经自住的两套房,都一直在城南范围。“为什么不选其他区域,城东也有很多价格很高的房子?”“那里住的不是一个圈子。”在城南长达二十多年的居住,让大卫一家人彻底融入城南的氛围。“我们理解的城南不是房产商宣传的城南,我们理解的城南最远到环球中心,再往下就叫华阳了。”

      第二考虑的是户型。因为除父母外,家里还有婆婆一起住,首先把套四以下的户型屏蔽掉。“据说东二环有两百多平米做成套三的房子,很豪华,但对我们这样的家庭,不实际。那些一百出头就做成套四的,肯定也不考虑,那基本就是墙和床的无缝对接,太挤了。”虽然在买房时没有在资金方面出力,但看得出这位年轻的90后对买什么样的房子,还是做足了功课。“房子是买了住的,太浪费和太抠门都是跟自己过不去。”

      大卫说对于清水与精装的选择,一方面是出于家庭成员工作生活状况的考虑,家里没有人能分身跑装修的事,交给装修公司一样费心,还不如选择靠谱的精装房。“我相信集团采购一定比个人来得便宜,对于质量问题我的看法是,以前家里两套房装修自己搞,还是一样出问题,买大公司的精装房,至少后期的维修还能找到主。”对社会诚信机制的满怀信心,是90后区别于其他年代人的不同处之一,也是因为这一点,大卫说服家里人选择了精装房。

      在城南可选的大户型精装房不是很多,加上价格因素的影响,到最后做决定买哪个楼盘时,可供选择的就只有两个。“其实只有一街之隔,各个方面的差异不大。”大卫说,当时有比较懂房产的亲戚推荐另外一个选择,“她说了很多很实际的原因,可能是做房产的人才会比较懂,这些建议也很中肯,如果是我自己选,我肯定听从建议了。”但是,大卫说家里掌权的妈妈最后拍板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选的这个小区里面,已经住了很多他们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最终成为大卫一家选房的最后一个推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4 12:04 , Processed in 0.1322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