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7|回复: 0

令人惊叹的家谱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8-22 18:0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4-12-27 18: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的所谓非常严谨的科学家,他们否定中国夏朝的存在,更是否定中国绝大部分家谱的真实性,因为他们非常聪明的脑袋看到了家谱里的水分,再无限制放大,就是家谱是假的了,再发表什么长篇大论,以此耸人听闻,博点虚名,其实我的考古脑袋也好使的,家谱的细枝末节我也知道,家谱内容很多是传说,错一点很正常,但以此断然否决家谱,既吃不开,也行不通。
    话说在浙江绍兴市郊,有一个家族四千多年来一直以活化石的姿态顽强地证明着大禹存在的真实性。他们的职业是为大禹守陵。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一直守到今天。战争、瘟疫、自然灾害曾给他们带来灭族之灾,最凄凉的时候阖族只剩下父子三人。至今这个家族在全世界也只有不过千人。他们延续了一个古老家族悲壮的史诗。
    据《姒氏族谱》记载,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他从舜帝那里继承王位后第十年,他也象虞舜那样从都城平阳出发向东南狩猎巡视。他来到了妻子女娇的故乡茅山,这里是古越人一个重要的活动场所。随从们按照他的要求在山上给他造了一个极其简陋的行宫,即一座草房,院子的正中树了一杆巨大的龙旗,龙旗之下,插着一柄象征王权的玉钺。他就在这样的行宫里住了下来,并传令四方诸侯,务必在次年的春天来到茅山,他要考核大家的政绩。春天到了,禹在茅山上大会各路诸侯,对政绩突出的进行封赏,同时也杀了一个不守政令的防风氏。为了纪念这次成功的“干部考核”,禹将茅山改为会稽山,会稽即会计,即考核功绩的意思。
    秋天到了,这位白发苍苍的八旬老人对臣下说到:“我恐怕要死在妻子的家乡了。把我葬在这会稽山上,用芦苇做椁,桐木做棺就可以了。墓穴不要挖得太深,下面不要触及泉水。不要为了埋我而劳役这里的人民,更不要因为我的墓在这里就不让民众耕种这块田地。这样我才安乐。”大禹病故后,人们根据他的遗嘱将他葬在会稽山的北麓。
    禹的儿子启继位后,在禹陵的北面立了宗庙,春秋两次祭祀。禹的六世孙少康继位后,为使祭禹的活动延续下去,就封他的庶子姒无余为越王,命他率家人在会稽为禹守陵,并主持春秋两度的祭祀。所赐田地可以不向国家缴税,而全部用在守陵的日常开支和祭祀上面。这样,姒无余就成了姒家第一个为禹守陵的人。在紧靠禹庙的西北侧,姒无余和他的家人住了下来,渐渐地就成了一个禹陵村,村民从古至今全部为姒姓。
    《姒氏族谱》写到姒氏第十二世时,笔调忽然黯淡了下来----“十二世祖越王娄……传立商世,徒有空名,而无权位,不能自立。”也就是说到了商朝的时候,姒氏家族不再有人做越王,而且王位一丢就是27世。然而,姒氏家族没有离开禹陵村,依据在那里守着禹陵。这种状况贯穿了整个商代、西周和多半个东周。这个家族在这1000多年的时间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商代君王们如此压迫他们呢?为什么西周的历代君王也不闻不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呢?然而,家谱里却没有留下任何明确交代,成了千古之谜。
    大约是到了春秋末年,为了复兴祭禹,这个家族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有一只神鸟飞到了会稽山,它口里的一粒种子落在了田里,于是长出了水稻,我们姒家的人就用新长出的水稻祭祀我们的禹王,我们家族有个小孩,刚一出生就会说话,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鸟禽来了,鸟禽来了。他还指着苍天对禹陵说,我是无余君的后代,快快恢复对禹的祭祀呀。我们也好为百姓到上天那里去请命,到鬼神那里去通融。”这个说法传到了中原,周王室竟没有表示什么异议。于是,姒氏家族大喜,趁势在嫡系长房里选出一个名叫姒无壬的,大家推举他做了新的越王,此人是禹的第40代孙。从此,祭禹又恢复了。传到第43代,就是灭掉吴国成就了霸业的勾践,当他接受周元王无可奈何的封赏时,他是何等的神气飞扬啊。他不仅仅是雪耻了吴国带给他的耻辱,他的倚天长剑斩去的是家族一千多年的郁闷。他是姒氏家族自夏亡以后,第一个到中原潇洒走一回的人。勾践在禹陵旁修了一个气势雄伟的禹庙,姒氏家族再度兴旺起来,祭禹也随之走入正常化。
    家族在一次次衰败中苦苦挣扎,灭族之灾频频袭来,最凄凉的一次全族只剩父子三人,姒氏依旧坚守禹陵岿然不动。为使家族兴旺起来,姒氏的族长终于做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定,这就是除了留下一部分人守陵外,其他族人可以到外地谋求发展。这样,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二百年间,姒氏有很多人走出山村去经商、做工、求学,这使不断衰败的家族获得了兴旺的机会。上个世纪40年代,日军攻陷绍兴,姒氏家族生灵涂炭,几乎后继无人。抗战胜利后,又不断有家族的人从外面回来,肩负起守陵祭禹的重任。
    如今,除了村里有429个姒氏后裔外,各地(包括海外)还有500多人,这在姒家的历史上算是兴旺的了。而这是与18世纪那个英明的决定是有直接关系的。
    如今,大禹的子孙已经到了143代左右,平均代龄约28.5岁。
    大禹还有一支后裔就是杭氏,杭氏有封地,历史也非常悠久。比起大禹后裔夏氏来说,姒氏、杭氏鲜为人知,姒氏的姒字,在老的新华字典上都被博学多才的专家们给拿掉了。
    历史就是历史,你不相信没关系。周朝的国姓是姬,他们作为黄帝的长门,继承了黄帝的姬姓,周天子的同姓诸侯国虽然属于姬姓,却只能称氏,姓是总的,氏就是分的。姓氏就是这样一世世的传承了下来,家谱也是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
    再去看看各姓各氏的家谱,你会惊叹其中丰富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不会为一点点的水分而迷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9-29 13:23 , Processed in 0.1013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