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91|回复: 3

贺《姚树锦医学精华》出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16:30
  • 签到天数: 296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2-28 12: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洪文旭:贺《姚树锦医学精华》出版
      
      

          
    《姚树锦医学精华》为“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丛书”之一,于近日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31万字,分为学术理论、传承家学、临证经验、教学成果、方药传真、医话医案、读书医事七章,系统地反映了姚树锦先生的医学观点和学术思想的全貌。其中有姚老为我写的《医药文集》序与从医55周年贺辞,以及我为本书所写的跋。此书稿今年3-6月经多次修改,倾注了许多人的心血和努力,终于在岁末得以出版。读后觉得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印刷精美,装帧典雅,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特写小诗以贺:
            甲午岁末传佳音,太和厅堂喜盈门。
            医学精华新出版,老树繁枝绽花锦。
            青囊妙术济百世,学术经验育后昆。
            理法方药尽发挥,笑看神州万家春。
             2014-12-28
          
       
            
                  
          
              【内容提要】
    本书是姚树锦先生从事中医工作60年来主笔撰写的各类学术文章、教学讲稿、读书心得的精选集。全书分为学术理论、传承家学、临证经验、教学成果、方药传真、医话医案、读书医事七章。本书既有先生早年跟师学习的家传经验总结,也有不同历史时期自己临床实践、教学的记录,资料详实,文风淳朴,通过不同篇幅,系统地反映了先生的医学观点和学术思想,进而展现了其从医过程中医疗、教学、科研的全貌。适合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药类本科生、研究生及爱好者研修阅读。
       

          

          
                                  【作者介】
    姚树锦,男,九三学社成员,主任医师,教授,陕西省首届名老中医之一,1936年出生于河北省武安市,解放前移居西安。现任西安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名誉理事长。
    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第二、三、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
    曾历任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卫生厅新药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评审委员;陕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西安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西安医药》编委会编委。
                                              自  序
    余出生于中医世家,为姚氏“太和”医学第四代传人,幼受家训,耳濡目染,立志学医,忠贞不二。为继承传统文化,先读私塾,再读国民小学;六年中学期间,便随父侍诊,受耳提面命之教。高中毕业后,家严命我先学文科以达文为医用,之后我即随师(父)参加了西安市第二医院的中医工作。
    1958年任中医大夫以来,日门诊量达百余以上,在传承家学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发表学术论文,总结经验。1964年被西安市卫生局选拔到陕西中医学院师资班提高深造;1965年底被调西安市中医医院工作,该院精英荟萃,受益匪浅;1970年西安市举办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领导指定我先做兼职教师,后做专职教师,从教研组长作到学习班主任。历时15年,先办一年制的普及班,再升级为两年制的提高班,参加此班的学员学习要求较高,多为西医主治大夫、科主任,尤其当时多有西安医学院和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参加,我们对教材的革新势在必然,采用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法,所以,我的讲稿中联系有许多西医的术语、名词。当年全国办西学中班方兴未艾,为此我们主要教师去全国参观学习,尤其是在上海中医学院学习教务,受益颇多。继而省上又筹划办三年制之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员条件是文革前西医大学本科毕业生,此时正是文革期间,我排除干扰,认真、积极落实办学之事。三年研究班课程主要讲各家学说著作,借此机会,我联名邀请了北京的任应秋、方药中、刘渡舟、关幼波、危北海、时振声、王琦,上海的黄文东、沈自尹,广州的邓铁涛,四川的黄星垣,湖北的李今庸,山西的贾得道等名家来作讲座和学术报告,这一重大举动将我省、市的学术活动推向史无前例的高潮,为全省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西学中的骨干人才,在当时卫生部是名列前茅的。
    改革开放,八十年代中期中医事业、科研工作迅速发展,我的“胆胃通降片”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后,新华社发了通电,各省市报刊均作了报道。第二个成果是“固本咳喘丸”,形成产品的第二年即畅销多个国家。随之省卫生厅聘我为省新药审批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为中医药科研工作做了一些贡献。
    九十年代应邀到新加坡参加中医走向世界学术会议。1992年应邀到马来西亚作了访问学者,每日诊病、讲学,弘扬国医,感受颇深。1996年我岁在花甲,开始培养跨世纪中医人才至今,未有间隔,还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带教了一位高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为我建立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我尝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也。我的徒弟尽皆已成为专家名医,其成就令我兴奋,倍感欣慰。
    曾有记者采访治学格言,我的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继承,整理继承,研究继承,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多闻博识,开阔眼界,拓展思路,迎接未来”。行医准则为家训,“须以至诚至善之心,更以至精至良之术,拯救病家,以了然眉之疾苦,希冀而达祛病延年之望,方乃我医家见仁见智之举,非此莫属”。每以治愈病人,方乃我医者一大幸事,倍慰自嘉。
    自2000年与贾平凹,张锦秋等名家同时被西安市政府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确感中医行业的地位不断提高。今年文史馆领导告知将为我出版专著,令我感动不已。该书能够出版,我要感谢我的众多弟子封树志、王维英、邵燕燕、黄伟、杨晓媛、李晓阳、范彩文、乔黎炎等为我整理资料,以及传人姚安萍、姚永平、姚蕤、后学者冯震等为我搜集资料,尤其要感谢中医著作家洪文旭先生为我的书稿编纂加工。谨向文史馆各位领导表示由衷地谢意!
                                      姚树锦 二〇一四年三月于西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 16:22
  • 签到天数: 70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1-11 20: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帝御医姚氏 于 2015-1-11 23:04 编辑

    太和医室四代传承  四代传人有姚树森、姚树棠、姚树锦、姚树铮、姚树绵、姚树锋,四代著名弟子陆秀芳、王凤楼、宋培林,均师从姚兴华先生研习太和医理,毕生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其中,以姚树锦为太和医室四代传人中最负盛名之代表。古人云:“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由家传四世中医〈太和医室秘录〉姚树棠老先生编写《太和医案选》一书,该书于1988年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这是一部涉及大小方脉和杂病,内容较广泛而实用的中医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1-12 14: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御医姚氏 发表于 2015-1-11 20:18
    太和医室四代传承  四代传人有姚树森、姚树棠、姚树锦、姚树铮、姚树绵、姚树锋,四代著名弟子陆秀芳、王凤 ...

           您读过姚树棠老先生编写《太和医案选》一书(1988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太和医室四代传承  四代传人有姚树森、姚树棠、姚树锦等。姚树锦祖上从河北来到西安。曾读到河北某地有姚姓名医,世家名医。不记得是不是姚树锦家,不记得是不是南昌姚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 16:22
  • 签到天数: 70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1-12 19: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黄帝御医姚氏 于 2015-1-12 20:02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15-1-12 14:44
    您读过姚树棠老先生编写《太和医案选》一书(1988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太和医室四 太和医室四代传承  四代传人有姚树森、姚树棠、姚树锦等。姚树锦祖上从河北来到西安。曾读到河北某地有姚姓名医,世家名医。不记得是不是姚树锦家,不记得是不是南昌姚氏。

    江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收藏姚树棠老先生编写《太和医案选》一书,32开本,7万字。二十多年前为了考证姚氏医学历史发展渊源,翻阅浏览过该书,记得该书《前言》并未阐述世家名医详细历史记录。您有“太和医室”历史发展渊源资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20 05:57 , Processed in 0.1077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