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00|回复: 5

中华学术正脉的守望者姚奠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4-12-28 17: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学术正脉的守望者姚奠中(上)
    2014-12-02 14:50:55 来源: 荣宝斋 作者:郭万金



    摘要: 姚奠中,1913年生,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唯一健在的研究生,山西大学教授,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等职。学术研究横跨文、史、哲多种领域,诗、书、画、印被誉为四绝。2009年荣获中国书法界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出版各种著作《中国文学史》《庄子通义》《姚奠中…





      姚奠中,1913年生,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唯一健在的研究生,山西大学教授,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等职。学术研究横跨文、史、哲多种领域,诗、书、画、印被誉为四绝。2009年荣获中国书法界最高奖—第三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出版各种著作《中国文学史》《庄子通义》《姚奠中讲习文集》等(含主编高校教材)23种。
      清季民初,西潮汹汹,携坚船利炮之势,造就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旧学荡灭,国故凋零。1903年,章太炎先生因《苏报》案被捕入狱,狱友邹容被折磨致死,在“可致死者数矣”的牢狱生活中,太炎先生慨然以继绝自任:“上天以国粹付余,自炳麟之初生,迄于今兹,三十有六岁。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惟(唯)余亦不任宅其位,繄素王素臣之迹是践,岂直抱残守缺而已,又将官其财物,恢明而光大之!怀未得遂,累于仇国, 惟(唯)金火相革欤?则犹有继述者。至于支那闳硕壮美之学, 而遂斩其统绪,国故民纪,绝于余手,是则余之罪也。”国粹天付,未敢绝统绪于己手的使命寄托成为太炎先生心灵深处的竟存信念,而学统继任的精神志意亦因艰辛苦难的磨砺而愈加坚定。出狱后的太炎先生以“用国粹激动种姓,增进爱国的热肠”为最要务,讲习国学、扶掖后进、教泽广博、寄望殷切。弟子门人,学有本源,各有专攻,深造自得,立身述学,以赓续华夏学脉。整个20世纪,名家辈出的章门弟子无疑是最为璀璨的文化思想景观,诸贤才情有别、学养有差、际遇有异、成绩有等,所以璀璨,倒不在附骥章门的名头响亮,实在文化学脉的承继绵延。百年间,风云际会、战火频仍、思潮屡变, 章门弟子历世纪沧桑,系千载学脉,时至今日,唯一健在的弟子便是山西的姚奠中先生。
      姚奠中 自揣平生诗 48cm×158cm 纸本
      一、新学堂与旧学问
      姚奠中先生生于一九一三年夏历五月,即中华民国成立的第二个年头。伯父姚慎修是前清秀才,曾考取典史,作了几十年塾师和小学校长;父亲姚慎行,务农理家,有一定文化,在村里颇有声望。叔父姚慎德,先经商,商败,回家务农。姚氏家训甚严,重教修德,惜物勤俭,《朱子治家格言》是奠中先生幼时天天诵读的必修课。奠中先生在堂兄弟六人中,排行第四。七岁时,随伯父入村学堂读书。时值五四新潮,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新学堂而言,最鲜明特色的便是旧的《国文》读本被改为《国语》读本,文言文的比例大大缩减,白话文的篇幅大大增加。对于记性好,悟性强的奠中先生而言,“新教科书” 的《修身》《国文》等虽是三年的课程,不过两个月便学完了。
      遂在伯父的指导下,兼读私塾课本,主要内容则是《四书》选本,私塾的传授大抵以诵读为主,疏解为辅,天赋悟性甚为出色的奠中先生用了很短的时间,便完成了《四书》的学习,更背诵了《左传句解》和部分《诗经》。写得一手漂亮的字,父亲还常在课余时间教他习字临帖。
      毕业后,奠中先生以正取第三名的成绩考入稷山县第一高等小学,其时只有12岁,比当时的多数同学小十几岁,第一高小始建于清末,实行新式教育,教师们很有些旧学功底,但校长并不作为,对于英语不太感兴趣的奠中先生,则无选择地读了大量旧小说,从《水浒》《三国》以至流行的武侠,鬼怪之类,常读得废寝忘食。
      1928年,奠中先生就读于运城菁华中学,在这一所四年制的初级中学,奠中先生遇到了两位优秀的启蒙老师。一位是崇品德、重笃行的平陆李荐公先生;一位是博学多识、工诗善文的新绛焦卓然先生。李荐公先生是清末举人,讲历史每每从《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中直接取材,通过对史事和人物的具体论述,对学生进行节义、方正、爱国、爱民的教育;焦卓然先生的诗文,在河东一带很有名,常以其新作作为学生的范本。其诗学陆放翁,常用歌行写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7: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奠中 山水四屏 之一
      137cm×33cm 纸本 1936 年
      九一八后,曾写有一本《国难教育读本》,三字为句,宣传抗日。在先生的指引下,奠中先生博览群书,举凡《史记》《十子全书》《通鉴辑览》《水经注》《说文解字》《薛氏钟鼎款识》《古唐诗合解》《剑南诗稿》《聊斋志异》《笠翁六种曲》以及《中国大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天演论》和鲁迅、茅盾、汪静之等的新小说、新诗,鸳鸯蝴蝶派的《玉梨魂》《芸兰日记》等,无不寓目。虽不成体系,然不拘新旧,涉猎四部,对于开阔眼界,拓展知识,裨益尤多。特别喜欢的,如《庄子》《史记》等,熟读能诵。可以写诸子风格的古文,亦会作长篇歌行体诗,能书、能画、能刻印。这位新学堂的新学生,很是具备了同龄人甚为少见的旧学功底。由此更引发了对于新式学堂所谓文凭的鄙夷,认为学问不当为资历、证书所限,以致想放弃毕业考试。不过十几岁的颖悟少年,却已经很有些“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意味了。
      1932年夏,从菁华中学毕业的姚奠中先生到太原参加山西教育学院的招生考试,试题是“评唐宋八大家的同异”,题目大,不好作。奠中先生根据平时的涉猎积累,引经据典,纵横捭阖,挥洒而就,榜上有名。后因没有高中毕业证,不得破格录取,只好到太原新民补读高中。在这段求学经历中,奠中先生不以文凭为念,专心问学,接触了郭象升、乔鹤仙、刘烈侯、常赞春、樊杰三等名师,其中以河津乔鹤仙、荣河樊杰三两先生对他影响最大。乔鹤仙先生博闻强记,史事熟稔,见识卓远,常言:“东晋多权臣,南宋多奸臣,东晋时凡言北伐,就遭到责难,南宋不言恢复,就认为是耻辱。” 奠中先生对此默记于心。樊杰三先生藏书极富,为学务精, 宏通严谨,曾指导奠中先生选读《昭明文选》和《古诗源》,还给他讲授了关于“小学”“汉学”“朴学”的渊源流变。新式中学的课程设置当然不同于传统的四部分类,奠中先生,这位新学堂的学生虽然认真应对着学校功课,更大的兴趣却在传统学问,书画篆刻样样精通,文言文动辄千言,五言古体的诗稿已积累一本,不时刊发见报。更重要的是,从师长处听到太炎先生的名号,早已心向往之。
      姚奠中 山水四屏 之二
      137cm×33cm 纸本 1936 年
      二、从无锡国专到太炎弟子
      1935年秋,奠中先生负笈南下,投考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无锡国专是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的学校,不同于旧时书院,与一般大学文科相似,但保持专读前人原著、注重基本功培养的风格。20世纪30年代初,国际联合会教育科(相当于今国际科教文组织)代表唐克尔·培根在考察无锡国专后有这样的评论:“我们来中国看过很多学校,读的是洋装书,用的是洋笔,充满洋气。这里才看到纯粹中国化的学校,才看到线装书和毛笔杆,并希望这所继承中国文化的学校能够发扬光大”。
      据钱仲联先生说,当时的无锡国专,三年制大学,但不考外语。因此,国文好而外语有所欠缺的学生都倾向于此。旧学功底甚好的奠中先生显然更适合“线装书和毛笔杆”,以第十四名的成绩被无锡国专录取,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北方学生。入学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不分年级的全校作文竞赛,题目是经史子集各一,任选一题。奠中先生以《拟庄子秋水篇》为题作文,备受好评,名列第一,文章当即铅印向全校分发,校长唐文治先生更以“可以追蹑子云”之语激赏。被尊为“唐老夫子”的唐文治先生是无锡国专的灵魂,双目虽瞽,然行止有节,白须垂胸,慈祥庄严,治学严谨,能得老夫子如此高誉,实属不易。对于唐文治校长,奠中先生别具深情。奠中先生千里求学,南方湿热,腿上生疮,唐校长亲约相见,问候医药,关心备至。奠中先生在忆及此事时,一再写到了唐文治先生初见、临别时的“站起身,挥左手” “欠身挥手”, 其时,奠中先生不过一名青年学生,而唐文治先生是曾做过前清工商部侍郎的国专校长,如此谦和约礼,沐泽后学,一代大儒,风范可见。其时,正是新文化、新生活的天下,仁义礼仪的逊色退位已是不争的事实。无锡国专标举国学,则有抗衡之意。唐文治校长以道德立教,昌言“道德非空谈,唯以人格核之”。规行矩步,言传身教,入人甚深。时至今日, 百岁高龄的奠中先生遇客来访时,无论年龄地位,总要欠身挥手,蔼蔼致意,遗风流韵, 于此行止细处灼然可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7: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奠中 城下之盟 137cm×67cm 纸本
      奠中先生在无锡国专中,接触最多的是钱仲联先生和马茂元学长。仲联先生其时已经任教,讲授《诸子概论》和古典诗学的课程,奠中先生则醉心于先秦诸子而好汉魏古诗,情谊甚笃,钱先生曾说过,“我在无锡国专任教将近十年,学生中以在文史研究领域卓有成就而著称于世的有马茂元、汤志钧、杨廷福、姚奠中、吴孟复、陈祥耀等人”。马茂元先生是桐城后劲马通伯的孙子,能诗能文,以古文嫡系自诩,趣尚不同,却相处无间。于奠中先生而言,师友间的相处虽然愉悦,但求学问道却是更胜一层的追求。
      在国专时,奠中先生即以《汉学师承记》为线索,阅读了高邮王氏父子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段、桂、王的《说文》,郝、邵的《尔雅》等朴学要籍,后因朋友的引导, 旁听了章太炎先生在苏州的讲学,又购得曹聚仁先生所整理的《国学概论》,研读之下,顿觉太炎先生之观点、眼界迥非一般汉学家所能达到,令人茅塞顿开。据汤国梨女士回忆:“那时,要听懂太炎的演讲,要有一定的旧学基础。但每逢一周一次的讲学期,颇有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的气氛”,其中便有于每礼拜都坐火车来旁听的奠中先生。素来认为学问胜过文凭的奠中先生,再次对当时一般大学的教材内容产生质疑,遂有去苏州转投章门的想法。这个愿望得到了钱仲联先生的支持,写信向金松岑先生推荐,1935 年年底,在金松岑先生的推荐下,奠中先生放弃国专学籍正式转入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临行,马茂元先生作七律赠别,中有“闭户伏生今老矣,火余绝学待君传”之句, 以经学传承相为勉励。
      姚奠中(左三)与无锡国专同学
      摄于无锡公园 1935年
      当时的讲习会正式学员有七十多名,程度不齐,太炎先生手拟条规,亲为遴选,最终录取七名研究生,奠中先生排在第四。太炎先生的余杭口音很重,不好懂,奠中先生遂在课前做足功课,阅读大量参考书,准备资料,听课后再对笔记和资料补充整理成帙,如此往复,收获甚巨。当时苏州有古书店十八家,凡章先生授课所提及和读书中所征引的相关书籍都可随时买到,奠中先生按图索骥,自《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正续《经解》,到其他古籍、古解、新解之类,差不多都已购置。研读之外,学有疑问,还可随时到章先生的书房请教。奠中先生好学深思,勤勉有加,章先生讲习《尚书》,悟而有得,遂在《制言》发表了《臧琳〈五帝本纪书说〉正》一文,作为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则是《魏晋玄学与老庄》。除去自身喜爱诸子的原因外,更多的则是受到太炎先生“小学是基础,诸子为归宿”的影响。
      1936年6月,太炎先生因病辞世,夫人汤国梨女士继续先生未竟之志,在章氏国学讲习会开办预备班,奠中先生被聘为讲师,所授课程为文学史。二十四岁的奠中先生平生第一次登台讲学。其后,奠中先生结合所教文学史一课,增改讲义写成一本《中国文学史》交“制言社”印行。尽管奠中先生谦称此书“多是折衷诸说很少个人创见,不能算著作”,但述学立说、传道解惑的学者人生却从此展开,可惜的是,作为生活背景的却是神州陆沉的惨痛激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7: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学术正脉的守望者姚奠中(下)







      章太炎门弟子合影于苏州公园
      右起三为姚奠中、五为郑云飞、八为柏逸荪、九为汤炳正、十为李恭右、十二为孙立本 1936年
      三、国难与国学
      1937年7月7日,日寇悍然侵华。8月13日,逼近上海, 形势危急。章氏国学讲习会在炮火声中被迫停办,师生星散, 流离四方。国难当头,居无定所,食不知味,寢不遑安,“飘零随处是生涯,断梗飞蓬但可嗟”。奠中先生先后流转于苏州、南京、安徽泗县、柏浦、大别山、重庆、贵阳、云南,颠沛奔波, 辛苦备尝。然转徙南北,未尝一日废学;含辛茹苦,而无怨天尤人之言,心中恒念:延斯文一脉,以续不绝如缕之国命,挽中华民族于不坠。此为无锡国专的宗旨所系,亦是太炎先生国学保存的立志用心所在,奠中先生于国难身危之际,始终铭记,不敢有违。
      早在1931年7月,还是中学生的奠中先生就曾对日寇在吉林的挑衅行为义愤不已,曾连夜编排话剧《万宝山》到街头演出,声讨日军罪行。九一八事变后,更曾积极参加组织反日救国活动。流亡泗县时,寄居省立第六图书馆,整理《古文尚书讲疏》,《尚书》为国史之始,奠中先生于国难中整理,寄意甚深,可惜这部近五十万字的大作,在泗县沦陷时丢失。此时有五言律诗《泗县文庙和武酉山》,最可见其心曲:
      秋气满寰宇,圣宫亦寂寥。
      素王何杳杳,赤子徒噍噍。
      乔木盲风起,寒花冷雨飘。
      胸怀家国事,午夜泛愁潮。
      诗中的素王即是孔子。王充《论衡·定贤》云:“孔子不王, 素王之业在《春秋》。”苍凉寥落之中,已见奠中先生踵武前哲、守护中华学脉之远志。治史之外,奠中先生更积极参加抗日游击队组织,起草抗日誓词,筹集给养,传送文件,书写标语,发动群众,七言律诗《泗县感时》,慷慨淋漓,血泪并和, 家国沉痛中深具复兴之壮志:
      儒生流落依戎马,故国飘摇风雨间。
      一片丹心伤碧水,两行红泪哭青山。
      梦中沉痛诗和血,觉后凄凉月满阛。
      志士英雄应即作,从头重整旧江关。
      周作人在回忆太炎先生时曾写道:“太炎对于阔人要发脾气,可是对青年学生却是很好,随便谈笑,同家人朋友一般。”这一点,奠中先生倒是酷肖恩师。儒生流落若孤蓬,落拓江湖涕泪滋,但奠中先生伤心之处只在山河破碎、故国凋零、苍生疮痍,这位谦谦书生同样有横眉冷对的傲骨,有金刚怒目的义愤,避难流亡,谋生不易,然奠中先生每有怒斥教育厅长、赋诗讥刺党部权要、对抗校长淫威、面折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义拒国民党党棍院长的节行,以致九年之中七换教所,困苦颠连,终不肯降志辱身。
      姚奠中与罗季林、汤炳正游花溪 1946年
      流离讲学中,奠中先生贞守太炎先生之遗志,于国难中治学不坠,与国学讲习中发扬国性,鼓动爱国热肠,此期著述有《大学讲疏》、《安徽学风》、《中国文学史》(编写重印)、《庄子通义》等,还有伤时感怀,深具杜甫、陆游之风的“黍离”之作。最具太炎先生品格的爱国行为则是“菿汉国学讲习班”的创立。1939年春,姚奠中先生与同为章门弟子的柏逸荪在大柏圩创办“菿汉国学讲习班”。菿汉,是太炎先生颇为偏爱的笔名,“菿汉”者,大汉也,有“振大汉之天声”之意。高揭国学之名,寄名太炎之声,奠中先生用意十分明白,身当国难之际,更遇政事腐败,所以尽力处只有教育一途:讲授国学,以续华夏文化学脉。讲习班以子、史为主,重视品德教育, 要求学生:言行一致,由近及远,移风易俗为中流砥柱,以力挽狂澜为己任。奠中先生更精心手拟十项教条,身体力行,正风救世。其曰:
      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归;不苛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
      鉴于形势,讲求用世的讲习班还聘请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秘书刘玉柱讲时事课、形势课、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名声渐远,深得乡民与学生欢迎。国难中的讲学,其效果可想而知, 虽限于环境,但十项教条对于当时青年的积极奋进收效甚佳, 更成为了奠中先生毕生坚守的立身原则。
      “无术纾国难,慷慨我心悲。”书生素志,当时危国难之际,可以报国安身者,惟(唯)在学术。钱穆先生系奠中先生在云南时的忘年交,“甜食时时呼共尝”,于国难时著《国史大纲》,自云“万里逃生,无所靖献,复为诸生讲国史,倍增感慨。” 无论著史,或是讲学,“无所靖献”自惭之下,均是延续中华学脉的使命自任,落在实处,便是“沾溉神州裕后贤”的作育英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7: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奠中 行书四条屏《塞上五首》之二
      95cm×33cm×2 纸本
      四、树人立学毕生事
      自章氏国学讲习会首执教鞭,直到1996 年退休,奠中先生始终没有离开过教学岗位,转徙数省,最终反哺故土,在山西大学任教长达半个世纪。奠中先生曾云:“由于我是研究所谓‘国学’的。文、史、哲不分而以‘小学’为基础。所以在各大学教书,面相当宽。有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有通史,有经、史、子专书,有诗、词,有文选,也有分体的作品或史, 还有断代的作品选读和文学史,以至文字学、文艺学,等等, 不下十余门。多因教学需要,而非出于泛爱。”限于当时的条件,师资匮乏,奠中先生常是一身多任,从不言困难;额外的政治任务,社会工作,从不推辞。在奠中先生心中,培养学生是第一位,个人出成果则在其次。尤其是1955年后,先生为莫须有的朋友历史政治问题所牵连,到1957 年又被误打为右派, 一直被冷遇了20多年。1978年后获得平反,本来完全可以完成一些学术上的宏伟计划,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教学任务,很难有完整的时间坐下来。奠中先生本可为自己学术上的地位名望,谢绝社会邀请,闭门著书。百年树人、薪火相继始终是奠中先生最为关切的文化大业。太炎先生之师俞樾,曾以“曲园”命其所居,奠中先生后门亦有一块弯曲草地, 遂取名为“亦曲园”,并有《小园》诗自赏:
      堂不标春在,园名亦曲园。
      前贤安可企,学圃育花繁。
      其意甚明,其志甚笃。在奠中先生看来,踵武前贤的方式虽多,但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学圃育花”无疑是分量最重的。辛勤繁忙的园丁自然会赢得满园芳菲,从教五十载的奠中先生桃李满天下,弟子不乏卓然有成者。“几番风雨后,故国山河新。欲使千山绿,何妨万苦辛”。这当是奠中先生善教播德、半生树人的真实心境。
      姚奠中 行书四条屏《塞上五首》之二
      95cm×33cm×2 纸本
      山西大学中文系是奠中先生执教最久的地方, 满腔热情、半生心血,倾注于此。传统意义上的国学, 大致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集部五大块,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中被重新切割为历史、哲学、中文等学科。而且在这种分割中,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大量流失。面对此种情景,奠中先生旗帜鲜明地说:“哲学系主要讲是西方哲学,中国哲学成了附庸; 历史系讲授是世界史、中国史;只有中文系是以‘中’字打头的,因此承传(注意:先生用承传,而不用传承,因为他认为,只有先承,才能有传)中国文化的使命就落在了中文系的头上。”其坚守国学正脉、承传文化的使命精神于此可见。奠中先生始终强调:以小学为基础,以经史为根柢,以诸子为归宿。认为诸子是要解决现实问题,因此要以此为归结点。比如他研究庄子,主要是看重庄子对人生的作用,特别对精神修养的作用,使人思想开阔,毫不偏执, 而意志坚定。中国文化之道贯于经史子集之中,奠中先生不为学科所囿,每从国学的浑圆中,寻绎道脉,针对问题,有为而作,点到为止,惜墨如金,密集观点,金针度人,不炫渊博,而卓见慧识,层出不穷。树人为本,著述为次,学问为本,文凭为此。对于个人的职称、奖项从不挂碍于心,但是,当学有所成的青年人才因年龄、资历被排斥打压时,这位温和的先生奋笔疾书,在《光明日报》发表了《破除专业职务评审中论资排辈》一文,语语真挚,句句殷切,有远见,有魄力,拳拳之心,尽付后学之栽培, 毕生期望,皆在中华学脉之薪火相传,民族复兴之后继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17: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奠中 草书 陶诗 152cm×83cm 纸本
      五、德艺弘通鸿儒身
      奠中先生融通文史,不拘一隅,诗书画印,无一不精,笔墨飞腾而端庄凝重,苍劲沉雄而大气磅礴, 原始要终,疏条布叶,学养完粹,德艺弘通。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称: 姚先生于学具识,于道能悟,于艺亦精亦通。”“身为鸿儒, 而通于艺者亦造上乘。”近世以来,学有专长者,比比皆是, 如奠中先生如此全面,集学者、诗人、书法家、画家、篆刻家、教育家、寿星于一身者,实属凤毛麟角。“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学以美身是传统士人的基本理念,无论是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还是雄词艳句萃尺幅,银钩铁画穷毫纤,皆以修身润德为本。奠中先生的博学高艺以完善人格、提升境界为归, 所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学者追求的君子人格与人生境界。《论语》中,子贡曾用“温、良、恭、俭、让”来形容孔子的风度、品格和修养。奠中先生继承了孔子以来传统知识分子完善人格、担当道义的精神,更亲沐太炎先生以承传中国文化为己任的思想熏陶,故而身上既体现出了高深的国学素养,又体现出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使命感,德厚品高,宽容仁厚,温和恭让, 使人如坐春风,心灵园地为之生机盎然。
      奠中先生博于文,反于约,依于仁,游于艺,淹贯经史百家, 出入诗书画印—诗书画印被同道誉为四绝,但这一切,对他来说不是获利之器,而是修身之道。2009年,奠中先生荣膺中国书法最高专业奖—第三届兰亭终身成就奖,于此荣耀,奠中先生不过寥寥数语:“获奖得名,应该是高兴的,但‘名为实宾’,是身外之物,对个人不足轻重。由于书法又是文化载体, 因而对社会具有双重作用,所以我们既要字写得正、写得好, 为书坛树立一种正气,又要通过内容,对社会起到推动和谐进步的导向作用。”明道济世,款款流出,非君子何有此等品格? 非鸿儒何有此等境界?
      姚奠中 世界中文热 71cm×176cm 纸本 2001年
      稷山姚氏,以俭为训。奠中先生的生活很简朴,数年不换一件新衣。住房没有现在山西大学一般教授的宽,写字台没有一般教授的大,消费更没有一般教授的高。但他很满足,山西省要给副省级以上干部建小楼,因他曾任省政协副主席,自然也在其列,但先生婉拒了。然而,胸怀国家,抱念苍生的奠中先生在国难民瘼之时,每有解囊义举。抗美援朝,奠中先生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积存,甚至包括刻有其夫妻姓名,极有纪念意义的结婚戒指。水灾地震,捐钱捐物,遇人有困,竭力救助。弟子亲友,固不必说,有稷山乡邻,生活困窘,奠中先生慨然以十数亩良田相济,又恐后人索要,立相赠字据,此举从未向人言及,五十年后,受赠者的后代才发现契约,专程来谢,奠中先生却早已忘却此事。近世不古,金钱至上,物欲横流,奠中先生逆流而上,高揭道义之帆——先是把价值数百万的书画捐献给了山西大学,还把自己现有的财产,如房产、图书等, 都做了献给社会的安排。2010年,更率先捐出自己的一百万积蓄,发起设立了“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用以奖掖后进,弘扬国学。
      汉大儒董仲舒有云:“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心静, 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奠中先生,其谓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2 21:12 , Processed in 0.1195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