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当地的姚姓文学家族
时间:2008-10-17 01:29来源:安徽文化网 作者:佚名
桐城文派何以在桐城开宗成派,进而流衍全国,形成一个庞大的作家群体,居清一代文坛正宗, 延续达二百馀年?本文试从地理因素研讨其成因。
桐城,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只是一个区区弹丸之地;然而,其历史却相当悠久。桐城有史可 稽,始于先秦的桐国。桐国偃姓,皋陶后裔。春秋时,桐国大体为楚附庸,又时或依附吴或越,后为 楚国所并。桐城县之得名,则自唐朝始。唐至德二载(757),改同安县为桐城县,治所即今桐城市。 而原桐城县,约有今桐城、枞阳二县地。1949年,析桐城县东乡和南北乡相连地区置桐庐县,1951 年改桐庐为湖东,1955年又更名枞阳。分枞阳以后,桐城县有原县域的西、北、南三部分。
桐城的自然条件颇是优越。它背倚巍峨大别山,足濯浩淼长江水。由于地处大别山麓和长江 北岸之间,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岗冲、平畈交错分布;河流纵横,湖?白星罗。又气候温和,雨水 充沛,四季分明,盛产桑麻鱼米,是江淮之间较为发达的经济大县。
桐城人才辈出于明清两代的原因很多(如历史之必然性,文学之继承性,学术思想之牵引,政治 与社会方面的时代背景之影响),若就桐城本身的地理条件论,马其昶曾指出:
吾尝暇日陟考姥、投子之巅,望西北重峦巨岭隐然出云表,而湖水迤逦荡浦于其前, 因念姚先生所称,黄、舒之间,山川奇杰之气蕴蓄且千年,宜其遏极而大昌。①
是则桐城之地,山水秀异,灵气所钟,足以毓贤,积累既久,卒萃贤达于一时,又桐城风俗,马其昶慨然书曰:
长老言吾乡俗乾嘉前至纯美矣:凡世族多列居县城中,荐绅告归皆徒行,无乘舆者;通 衢曲巷,夜半诵书声不绝;士人出行于市皆冠服,客至亦然;遭长者于途必侧立,待长者过 乃行;子弟群出必究其所往,不问其姓名谁何也;或非义,辄面呵之,即异姓子皆奉教惟 谨。②
又清初进土、文华殿大学土、礼部尚书桐城张英(1637?1708)论桐城之地理、风俗与文学尤详:
桐城山秀异,而平湖潆洄曲折,生斯地者,类多光明磊落之士。……端重严格,不近纷 华,不迩势利,虽历显仕,登津要,常歃然若韦素者,此桐城诸先正家学也。新进之士于众中觇其气度.多可而知其为桐人。……间尝窃叹寓内士大夫家,或一再传而止;吾里多阀阅,失后相望.或十数世,或数百年,蝉联不替,此皆由先达敦硕庞裕之气,有以致之,而享之老或未知也.吾闻先正训子弟读书法,以六经为根源,以诸史为津梁,以先秦两汉之文为堂奥,以八家为门户;崇尚实学,周通博达,能不为制举业所缚束。涵濡既久,能振笔为古文词者,代有传人。朝堂之文,昌明剀直;性理之文,深醇奥衍;传记之文,条理详赡;酬答赋赠之文,温文尔雅,盖由先达之人往往安静恬裕,不汲汲于奔兢近取之途,不汶汶于声华糜丽之物,且幼而知所学习,故其为文皆有根据,不等于朝花而夕落也。③
由张英所论,可知明末清初桐城阀阅世家之敦行积学、文化氛围之浓重恬裕与夫传统教育之正宗尔雅。而这样的文化氛围与传统教育,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能振笔为古文词者,代有传人”。仅以桐城姚氏姚范一族为例,便可见一斑。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