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57|回复: 39

传人姚九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1-17 10: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人姚九华
    (2012-12-07 10:07:06)转载

    引子
    2009年9月23日对姚九华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同一般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浙江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作为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姚九华榜上有名。随后,2011年6月8日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赫然在目。申报非物质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这些文化,因为这些文化是民族魂的所在,是民族凝聚力的载体。
    喜讯传来,对于时年已经83岁的姚九华来说,更是感慨万千。他认为五芳斋粽子之所以能驰名中外,就是与它的精湛的技艺分不开的,正是由于这一技艺的传承发扬,才使五芳斋粽子“糯而不糊、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的独特品味成了精典。他欣慰地说“能够把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那么这门传统手艺就不会消失了”。
    从一个大山里的放牛娃到五芳斋粽技艺的传承人,姚九华足足走了63年。这63年见证了姚九华对五芳斋粽子技艺的潜心学习和痴心守护,正是由于姚九华与历代五芳斋人的不懈努力,使一只小小的粽子演绎出了旷世不朽传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0: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浙江的西部,人们有群而居之的习惯,故而多大型村落。根据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点,这与人类居住地的地理环境、条件优劣有很大的关系。
    浙江西部多丘岭、大山,少平地,故而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相对平原地区少得多,这是造成浙江西部人群而居之的最大原因。最典型的大型村落当属兰溪的诸葛村,去过的人无不为村中的村民之多、功能设施之全、古风犹存而赞叹,现在这个居住着三国名人诸葛亮后裔的村落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对于村落的大小,在浙江西部有一种非常独特、原始的类比方法,那就是计算村里拥有灶头的多少。灶头越多越大,反之就越小。
    在兰溪诸葛村的南面约4公里的地方,有一个500只灶头的村落,叫潭塘坞村。听老人讲,旧时当地的人很少分家,一只灶头有十几口人吃饭是很正常的事,故而这潭塘坞村的居住人口应在5千人以上。
    潭塘坞村坐落在一片山丘的平缓之处,它的格局与诸葛村十分相似,村的中间是一个叫潭塘的大水塘,村民的住房依塘而建,村子就是以此得名。在村子的外边,潭塘河绕村而过,四周多为丘岭,层峦叠翠,远山如黛。由于多丘岭少平地,人们只能向丘岭讨食吃,因此造就了型态各异的梯田,同时也注定了潭塘坞村大多数村民的贫穷现状。在农业上,梯田是农业生产中最不稳定的一种田地。它旱时,无水灌溉;涝时,水土流失。尤其在农业生产手段落后的旧社会,更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些山岱的村落里,人们过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闭塞生活。人们安于现状,不思求变,人的流动性是很差的。因此潭塘坞村与浙江西部的许多村落一样,大都是一个姓氏的后代。
    潭塘坞村大都姓姚,追根溯源,当然是姚氏家族的后人。由此,潭塘坞村留下了一条不成文的祖训:老婆要从外地娶进来,姑娘要从村里嫁出去,村里是不允许相互通婚的。这倒是顺应了人类优生的法则。这也是潭塘坞村通过世代实践总结出来的繁衍生息的规矩吧。
    潭塘坞村的村南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叫姚福庭,妻子叫诸葛宝凤。这诸葛宝凤就是从诸葛村嫁过来的。与兄弟姐妹分灶后,生了9个儿子,3个女儿。这对没有一分田地,依靠打工谋生的夫妇,供养这么一大家子人口,显得那么的力不从心,而跟前这12个子女眼瞅着一个个长大成人,儿子们的迎娶,女儿们的婚嫁,一下子成了姚福庭夫妇的心头之忧、一道过不去的坎。看着逐年长大的12个子女,望着年久失修的老屋、守着收不敷出的年景,心头的结是越打越紧。每当他们最小的儿子时不时喊饿,撒娇地向父母讨吃食时,更使他们如鲠在喉。
    姚福庭最小的儿子,因是第9个儿子,故在取名时在名字中间夹了一个九字。他就是姚九华。他是姚福庭夫妇最宠的一个儿子。因此在姚九华7岁时,姚福庭夫妇将他送进了村里的私塾。这上私塾可是很费钱的。每月家长不但要给先生交份子钱,而且要每半个月轮2天请先生到家里吃饭,这在当地叫给先生“种饭”,这种饭也是有要求的,早晨是一碗白米粥一只鸡蛋,中午是二荤一素,晚上也是二荤一素。为了姚九华的前途,姚福庭当然是二话没有。因为他是明事理的人,种下饭的种子,结出文化的果实,只有有了文化,人才会有出息,才能走出这闭塞的大山。
    这是姚九华童年时最美好的时光,白天跟着先生学《三字经》、《百家姓》、《三海经》,放学了和同伴们下河抓泥鳅,上山采野果。真是无忧无虑。
    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常年的劳作,在姚九华8岁时,姚福庭竟一病不起,很快就丢下老婆和12个子女撒手人寰。
    家没有了男主人,等于少了一根主心骨。经济来源成了家里的大问题。姚九华的私塾是不能上了。
    于是姚九华的三个姐姐很快都嫁了出去,几个哥哥也纷纷出门做长工,其中一个还跟人去了遥远的嘉兴弹棉花。
    家里只剩下母亲和姚九华二个人,但就是二个人的生计,还是让诸葛宝凤伤透了脑筋。
    家门前的柿子树成了姚家赖以生存的最大保障。每当秋天来临,诸葛宝凤就将尚带着青涩的柿子从树上采下来,一层柿子一层松针,码在大大小小的瓦瓮里,用这种方法储存起来的柿子可放很长的时间,精明的诸葛宝凤要等到市场上几乎没有柿子时,才拿出来卖,这样可以卖个好价钱,因为诸葛宝凤必须铢锱必争。这些柿子至少可维持姚家3个月的生计。
    平时家里烧柴,诸葛宝凤也总是带着姚九华去打树上的枯枝,扫地下的松针。
    有时,在外做长工的儿子们寄钱回来,也能将就一段时日。再不,就只能以一树的青果作押,借钱以渡饥荒。向乡邻们、亲戚们借支。
    村里的好心人见姚家的状况,也总是时不时的给予一些接济。
    姚家就像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扁舟,挣扎在狂风巨浪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0: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姚九华12岁时,家里实在难以为继。诸葛宝凤将他送到富农姚琴联家放牛。
    条件是苛刻的,姚九华替姚琴联家放两头牛,工钱是每月1斗米,1斗米就是15斤,现在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但在诸葛宝凤操持下,15斤米拌上野菜,一家人可吃一个月呢!
    放牛是件非常苦的工作,并不是牧童躺在青草碧绿的山坡上,对着蓝天白云吹竹笛的写意之景。
    在放牧时,姚九华要时刻看着牛,可不能让牛去吃田里的庄稼,如吃了田里的庄稼可要引起邻里纠纷,损失大的话,那是要赔偿的,牛的主人当然不会出一分钱,都是从姚九华的工钱中扣除。有时两头牛走散了,姚九华就要将它们往一起赶,个子矮小的姚九华对付两头500多斤的壮牛,自是有些力不从心。
    最辛苦的时候是秋冬两季。那时,田间地头山坡上草儿已经枯黄,牛主要是靠圈养。在圈养的季节,姚九华的工作时间被拉得非常长,基本上是早上5点一直到晚上10点。
    在这个季节养牛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只有秋冬两季将牛养得肉壮膘肥,在春季农忙时牛才有力气耕田犁地。
    但是恰恰是这个季节的牛最难侍候。因为,牛在吃了一个春季鲜嫩多汁的青草,突然改吃枯黄的稻草,它们也是不愿的。于是必须靠人工强制喂食的办法来解决,而且要大幅增加喂食的次数,这样时间就从早上一直延续到晚上。
    姚九华在早上5点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牛圈的食槽加水,然后喂第一次草料。这些草料可不是将铡碎的稻草倒在食槽中就完事那么简单。为让牛能吃,姚九华要把稻草打成粽子大小一个个草结,再在每个草结中包上5、6颗豆子,但是牛也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动物,它们往往鼻子闻到干稻草的气味,嘴一碰到稻草结,马上就拒绝进食。这时,就要靠姚九华将一个草结塞到牛的嘴里,而且一直要塞到牛的喉咙口,因为光放到牛嘴里牛是要吐出来的。只有在喉咙口的草结,牛才能感觉到豆子的味道,牛才肯将草结吃下去。这样的工作,姚九华一天不下重复几十次。而稚嫩的手臂被牛咬住这是常有的事。每当母亲看见姚九华又红又肿,布满牛牙印的手臂,也只有心痛和流泪的份。有时反而是姚九华安慰母亲:“妈妈,没事,不痛,过几天就好了”。
    姚九华就是这样在干活,东家姚琴联还不放心,时时要来检查,稍有不满或是觉得牛没有吃饱,那么这一天就成了姚九华的苦难日,必须延长工作时间,不能睡觉,直至姚琴联满意为止。
    就这样,姚九华拼死拼活一干就是4年,由于东家贪婪成性的然使,最后他还是离开了姚琴联家。
    事情发生在姚九华15岁那年。
    10月的时候,正是农村的收获时节,梯田里的麦子黄了,树枝上也挂满了熟透了的果子,水荡里的鱼儿也经过一夏的滋润,肥美壮硕。那漫山遍野的麦子、水果当然是不能动的,因为姚九华知道那是乡亲父老们一年辛勤劳作的结晶,也是庄稼人一年的企盼,可这野水荡里的鱼可是自生自灭的活物,是谁都可以捉的,当然,捉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天,姚九华放牛回村,路过村外的野水荡,然见水荡边上水花四溅,走近一看一条很大的鲤鱼刚好卡在水荡边的石缝里,虽然摇头甩尾,就是争不脱。姚九华见状大喜,连忙跳下水荡,将鲤鱼提了上来。他找来了几根稻草,将鲤鱼穿了,提在了手上。
    这是一条很大的鲤鱼,有一尺多长,3斤多重,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在回家的路上,他想,家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荤腥东西,今天可以让母亲尝尝鲜美的鱼汤了。
    这么大的鲤鱼,在野生的水荡里是很罕见的,况且姚九华是徒手捉住,更是少见。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全村的人都知道姚九华捉到了一条大鲤鱼。
    消息很快传到了姚琴联的耳朵里,他马上赶到村口,对迎面走来的姚九华说:“把鱼给我。”见姚琴联用命令的口气与自己说话,姚九华本能地将鱼藏向了背后,问姚琴联:“为什么给你?”姚琴联不容置否地说:“这鱼是我的。”姚九华一脸惊愕,反问道:“这鱼是我在野水荡里捉的,怎么成了你的了呢?”姚琴联蛮横地回答:“你在为我干活,你捉的鱼当然是我的。”本来村里的人都在为姚九华捉到了一条难得一见的大鲤鱼而兴高采烈,姚琴联横插杠子一搅,都觉得索然无味。有几个转身离去,有几个摇着头。姚九华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在放牛回来的路上捉的,并没有影响工作。”姚琴联见平时低眉顺眼的姚九华今日如此不给面子,断然决然地向姚九华道:“要么把鱼给我,要么你别再在我这里干了。”“不干就不干!”姚九华少年气盛,自不相让。“好,那就这么定了,马上回去结账,明天不用来干活了。”
    就这样,在15岁那年,姚九华丢了已经干了4年的第一份工作。
    在场的一些乡亲看在眼里赞在心里,都觉得姚九华对财主们敢于对抗长了大家的志气。事后,有人在议论这件事的时候,评价姚九华:“这伢儿有骨气,将来能成大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0: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骨气是有了,可饭碗丢了,回到家里,免不了母亲的埋怨。姚九华不怪母亲,因为母亲要考虑的当然要比骨气更实际的东西——生计。工作丢了,就意味着母子两人的生活无了着落。看着姚九华一脸的愤懑,做母亲的也只有暗自落泪。
    看姚九华年纪小小就这样有骨气,村里同情的人自然不少,愿意帮忙的人也大有人在。很快,有人传来消息,地主姚顺美家要找一个放牛的,问姚九华可愿去?
    在这种时候,这样的境遇下,姚九华自是没有挑三拣四、挑精捡肥的资格,马上答应了下来。
    潭塘坞村有500多只灶头,5000多口人,因地处山区,土地贫脊,因此,真正的富裕大户并不多,在解放初期,评定阶级成份时,也只有七家富农,两家地主,这姚顺美就是两个地主中的一个。
    已经15岁的姚九华,虽还是孩子,但由于岁月的磨练,已经能干一些力气活了。
    于是双方讲定,姚九华在姚顺美那里算是半长工,也就是说,除了放牛外,还要与长工一起干诸如砍柴、犁田、耕地那样的农活,每月的工钱是2斗米。工钱是涨了一倍,可活却多了一倍不止。
    姚顺美家有个长工叫姚寿标,因田里的农活样样精通,被人称作“田头”。
    在兰溪,田头有两种含义,一是种田的好把式;二是长工的带头人。姚寿标这个田头自是两种含义兼而有之。在农活上姚顺美很是听他的。
    姚寿标知道姚九华从姚琴联那里出来的原因,对他很是赞赏。因此,除了放牛,干农活时姚寿标总把姚九华带在身边,不但手把手教他如何干农活,还讲一些为人处世的故事给他听。和姚寿标一起的几年是姚九华受益匪浅的几年。他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确立了处世的原则,有了自己的是非观,更是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性格。所有这些,对姚九华来说是积累了一笔不小的人生财富。
    有一次,姚九华上山放牛,那牛在山上撒欢地奔跑起来,姚九华当然跟在后面,不巧的是那天姚九华穿在脚上的草鞋时日已久,经不起激烈的运动,整个鞋突然散了架,他顿时成了光脚丫。可那天也怪,那两头牛一直在撒欢,不管姚九华怎么挥鞭吆喝,牛就是不停下来。为了牛不糟蹋庄稼,为了确保牛不至于走散,姚九华只能光着脚在后面拼命地追赶,一路下来,腿上被山里的荆棘划出一道道的血迹,脚板被山上的石头磨得满是血泡,那血泡一破,脚板便成了血糊的一片。当疲惫的姚九华一跛一拐地回到家中,母亲忙一边给姚九华洗脚,清理嵌在伤口里的沙粒,一边默默地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在地主家干活是没有请假一说的,第二天该干的活还是得干。还去不去?母亲用婆娑的泪眼征询姚九华。去,当然得去!已经知道担当的姚九华没有退却。要去干活,当务之急是要有一双合脚的草鞋,村里杂货店到是有草鞋卖,可姚九华的母亲口袋里并无一分一厘的钱。
    在兰溪的农村,由于贫穷,一般人都是穿自己打造的草鞋,打草鞋是要求用新收的稻草,而当时正值5、6月份,新的稻草还没有收上来,母亲只能老着脸皮向邻居家借。
    穿着母亲借的草鞋,姚九华心里暖洋洋的。说来也怪,穿了这双草鞋,姚九华的脚伤不痛了,伤口也在第三天结了疤。
    在跟着姚寿标的这几年里,他们也曾出过一件糗事。
    有一年的11月份,西风乍起,正是鱼肥麦黄时。姚顺美在村外有一口大大的鱼塘,也已经是肥鱼满塘,一条条尺把长的大鱼时时越出水面,主人姚顺美只等年关到来,卖个好价。
    这满塘的鱼儿当然也引来路人羡慕的眼光,同时也引来了众多的偷鱼贼。
    和往年一样,姚顺美在鱼塘边搭了个窝棚,派人看鱼塘。
    这天正好轮到姚寿标晚上看鱼塘,姚寿标就带了姚九华一起去。
    月上树梢,四周一片静谧,两人聊了一会天,看看也没有什么情况,就进了窝棚,在搭在里面的铺板上睡下。由于白天劳作了一天,已经很累,所以两人很快进入梦乡。
    过了不久,年长的姚寿标睡性轻,感觉到了鱼塘边有响动,一下从铺上爬了起来,随即下铺,可不想一下铺就掉进了鱼塘里。姚寿标一边扑水一边喊姚九华快起床,有偷鱼贼。姚九华听喊,也一骨碌翻身下铺,不想一伸脚也掉进了鱼塘。那偷鱼贼们自然是跑得没有踪影。
    怎会两人从铺上下来就掉到鱼塘里呢?原来,说是窝棚,只不过是在4根竹竿上搭了一个顶棚罢了。那睡觉的铺也只不过是二只长橙架上一块木板而成。由于鱼塘的塘堤狭窄,窝棚是沿鱼塘而搭,那铺板就只能一边临水,一边靠岸。那几个偷鱼贼见他们两个睡的正酣,一齐将铺板轻轻抬起来,调了个个,这样上铺的一边成了临水的一边,而下铺时还是按上铺的那边下,不掉水里才怪呢!
    11月的夜晚,从水里爬上岸,西北风一吹自是冻得瑟瑟发抖。两人只得赶紧跑回家中换衣服。
    谁知道姚九华家中并没有调换的衣服,母亲只得起床,挑灯点燃了灶中的稻草为姚九华烘衣服。
    第二天,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这些事,一时传为笑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0: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浙江西部,没有煤炭资源,烧水做饭等基本以柴薪为主,因此上山砍柴成了农村的一项工作。贫苦人家将砍来的柴上集市叫卖,以此贴补家用,有的甚至成了维持生计的一大来源。在潭塘坞村亦是如此。村民们在忙完农事后,都有上山砍柴的习惯。
    作为地主老财的姚顺美当然也不会放弃这项收益。于是长工在农闲时常被姚顺美支使上山砍柴。作为半长工的姚九华当然也成了砍柴大军的一员。
    然而砍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原因是潭塘坞村周边的丘岭已被世世代代的村民们改造成梯田,近处并无树林供大家砍伐,通常的去处是离潭塘坞村20公里远的黑山。
    黑山,山如其名。由于山上林木茂密,植被丰厚,远远望去,黑森森一片。黑山海拔1000多米,在以丘岭为主的兰溪来说,也算是鹤立鸡群的崇山峻岭了。由于远离尘世、人迹罕至,还处在原始的状态。山中除了几条砍樵人和猎人踩出来的羊肠小道之外,就是山洪冲击出来的泄洪道。
    上山砍柴可是件辛苦的事。因路途遥远,一去就要一整天。小小年纪的姚九华跟着年长的村民们,凌晨月亮尚在西边树梢时起床,带上柴刀和绳束,背上用米、黄豆拌和炒成的干粮,踏着月光,趟着露水向山中进发。大概由于砍柴人逐渐的增多,黑山山脚下已无柴可砍,要砍像样的柴禾,必须沿着蜿蜒的山道,到黑山的深处。在高高的山上砍柴,最头痛的事情是如何将柴禾搬运下山。崎岖的山道成了运柴的最大障碍,用肩挑背扛是不可能的。于是,人们想出了一个“笨”的办法,在上山砍出三倍的柴量,捆成一捆,然后沿着山道往下滚。由于在滚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失撒,柴禾在路途中的损失是很大的,到了山脚下,集集拢,也就是一个供人挑的量。
    就这样,姚九华朝出晚归,餐风饮露,日晒雨淋,渴时掬一把山泉、饥时掏一把干粮。而手臂被刀砍得鲜血直流,腿被荆棘挂破那是习以为常的事。
    深山老林蛇虫出没,有一次姚九华在砍柴时,猛然抬头,竟然在眼前站着一只比狗大了许多的野兽,瞪着铜铃大的眼睛看着自己,吓得他大声喊了起来,在附近砍柴的同伴们听见喊声,一起跑了过来,才把它驱走。而遇着毒蛇,对姚九华来说,则是稀松平常的事,由此他也练就了一手制服毒蛇的本事。
    有一次在砍柴时,姚九华捉到了一只像猫一样的动物,毛茸茸、黄澄澄的,姚九华捉着它,它就顺势惬意地躺在他的怀里,时而咂嘴,时而闭眼,煞是可爱。爱不释手的姚九华就将他带回了家,找了只大竹筐,底下铺些稻草,晚上放在了堂屋的炉灶边。便与母亲回屋睡下。
    到了半夜,忽然听见有敲门的声音,可仔细听又不像是敲门,而是个什么东西撞门的声音。
    母亲首先被惊醒,问了几声谁,可没有得到回应,于是要姚九华起床去看看。因声音有异样,已经起床的姚九华并没有贸然去开门,而是来到窗前向外张望。就是这一望,可把他吓得不轻。门外竟然站着一只老虎,正是这只老虎用头撞击着姚九华家的大门。
    姚九华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出,蹑手蹑脚来到母亲的床前,轻声告诉母亲,门外有一只老虎在撞门。经验老道的母亲马上想到了姚九华带回家的“猫”,镇静地对姚九华说:“儿啊,你闯大祸了!今天带回家的可不是猫而是一只虎崽。这是老虎来找自己的孩子来了。”“这可怎么办?”姚九华的问话带着明显的哭腔。“别出声了,等等看吧。”
    就这样,母子俩相依着挤在床的一角。
    老虎撞门的声音一直持续到早晨的4点多钟,在天空露出一线晨曦时,老虎才姗姗离去。
    当天,老虎光顾姚九华家的事就在潭塘坞村传开了。
    这可是非同小可的事。在当地,老虎被人们认为是山神的替身,老虎半夜来撞门那可绝不是什么好事。引起了姚氏族长的重视。于是姚九华被叫去问话。姚九华当然不敢有半点隐瞒。
    族长和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者一听自然全明白了,这是老虎来找自己的虎崽。这可是必须认真对待,而且马上要解决的事!否则老虎发威,再来寻事,轻则村里的牲畜被吃,重则就会伤人,到那时后果就难以想象了。
    经过大家紧急协商,一致决定:虎崽必须放归山林,解铃还许系铃人,这件事当然只有姚九华去做,因为只有他知道虎崽的出处。
    姚九华一听,吓得一魂出窍二佛升天。他喊着:“我不去,不去!如果那老虎就在那树林里我不就给它吃了吗!”
    大家一听,觉得:也是,总不能把一个孩子送入虎口吧!
    于是几个长者花白的头又碰到了一起。
    最后决定,选派几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带着防身的器械陪姚九华去放虎。
    很快三个青年被选了出来,可是随之又有的新的问题,这么危险的事没有报酬是没有人去的。姚九华家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哪里付得出报酬呢?最后定下来,三个青年的报酬为24斤大米,由姚九华的东家姚顺美代付,再由姚顺美从姚九华的工钿里慢慢扣除。姚顺美见这个决定对自己并无大碍,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事不宜迟,姚九华从家中抱出虎崽,三个青年人手持鳖叉——一种有三个尖头的钢叉,兰溪农村人们用来叉鳖的工具。簇拥着向黑山走去。
    送虎的行动还是顺利的,整个过程并没有老虎出现。
    事后,姚九华的母亲为感谢族长的鼎力相助,专门去族长家跪地谢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0: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姚九华苦难的童年,有件驱之不尽挥之不去的事一直萦绕在心头。那就是姚子勇之死。每当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姚九华的心头就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楚油然而至。
    姚子勇大姚九华5岁,性格老成持重,是姚九华儿时最好的伙伴。由于年长姚九华几岁,他总像大哥哥一样呵护着姚九华。有人欺负姚九华时姚子勇会不管不顾地出面维护他,有一次甚至为了姚九华和别的孩子打架,衣服、裤子都扯破了,回家挨了一顿父亲的老拳,母亲的臭骂。姚九华见了真是过意不去,可姚子勇却没事一样。最让姚九华难以释怀的是,有一次姚九华在放牛时,有一头牛跑到稻田里吃刚发穗的稻子,由于年纪尚小,姚九华根本无法把牛赶出稻田,急得他泪水都流了下来。见状,姚子勇跳到田里,冒着被牛顶翻的危险,用双手掰着牛角,硬是将牛拽出了稻田。
    每当想起姚子勇的死,姚九华总会伤感地说:“姚子勇如还活着,也应该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了。”
    但是事情的发生是没有假如的,他就活生生地摆在姚九华的眼前,永久撕啮着姚九华的心。
    事情的发生并没有征兆。
    那天,天蒙蒙亮,姚九华、姚子勇及乡亲们像以往一样,相约着去黑山砍柴。
    那是丰收后的一天,有了收成的庄户人家,家家的屋里都有了囤粮,手中有粮心中不忧,不管手中粮食的多寡,至少紧张了一夏的心总算有了一时半刻的解脱。一路上,姚子勇还吊嗓子唱起了兰溪山区特有的山歌调。引起了大伙阵阵的叫好声。
    砍柴的过程也是那么的顺利,下午2点不到,大家都砍足了所需的柴。
    正当大家张罗着往山下滚柴的时候,姚子勇向大伙打了个招呼,说是口有点渴,去山间那黑龙潭喝口水。
    黑龙潭是黑山上有名的水潭,面积不大,最多不过100多平方米,是由黑山顶流下来的山溪积聚而成,水潭很深,没人认真地测量过。因水非常清澈,仅目测就有3丈多深。黑龙潭的水非常凉,就炎炎夏日,也从没有人敢下潭去。
    黑龙潭的四周古木参天,杂草丛生,怪石奇携,给人一种森森的感觉。
    为了等姚子勇喝水,大家都停了手中的活,坐在山坡的石头上一边扯些闲话,一边享受着片刻的歇息。可这一等竟然过了半个时辰。
    怎么还不来?有几个调皮的,打趣的说:“姚子勇是不是给黑龙潭的龙王招了驸马,忘了回家的路。”打趣归打趣,几个年长一点的赶紧站起来,边喊着姚子勇便向黑龙潭跑去。
    走近一看,只见姚子勇浑身发黑,卧在潭边的草丛,已无生息。他不幸给人言中,忘了回家的路!
    从姚子勇混身发黑的迹象来看,他是中毒身亡。
    正在这时,只听水谭里噗嗤一声巨响,有东西跃出水面,当大家寻声望去,只见一条3尺长的黑鱼沉入水底。
    于是大家断定,姚子勇是给黑鱼精咬了,这成了精的黑鱼是有毒的。
    科学的观点来看,黑鱼是成不了精的,黑鱼精有毒自然也是无稽之谈。这姚子勇多半是给草丛里的毒蛇咬伤,中毒而死。由于当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时间已经远久,以致没有考证的必要。
    事已至此,大家纷纷丢弃了砍好的木柴,砍了几棵小树,用树干搭了一个简易的担架,把姚子勇放在担架上,开始下山,向村里抬去。
    由于山路崎岖,连走人都很困难,那些山荆树枝时常会制造一些麻烦,用担架抬着一个人下山的难度就更加可想而知了。可是那天,大家伙出奇的团结。不用人组织,不用人指挥,有的人在前面用柴刀开路,有的人抬担架,更有人一路护着担架。大家的心理都装着一个心愿,不能让已去的姚子勇再受到一丁点的侵扰。
    抬抬停停,大家就这么无言无语;息息走走,大家就这么齐心协力。午夜时分,潭塘坞村就在前头。
    当转过一个山丘,来到村头的小桥时,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村头广场上黑压压地站满了村里的乡亲们,他们有的手里举着油松做的火把,有的就站在自带的板凳上,带着焦急的眼光默默地注视着来人。
    原来,村里有人去黑山砍柴是众所周知的事,一般来说下午4点多一点是肯定会回来的,可是这次到了晚上10点多竟然没见一个人影,马上引起了村里人的警觉,预感去砍柴的人出事了,还是大事!村子毕竟是村子,有一点风吹草动,肯定全村人都知道。于是不管有无家人去砍柴,大家都自觉地聚集到了村头广场,等着砍柴人的归来。
    看见担架上躺着人,族长走上前来问打头的:“谁?怎么了?”打头的回答:“姚子勇,给黑鱼精咬死了。”
    这时只听见人群中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子勇啊!”这是姚子勇妻子的声音,人们不由自主地让出一条道,让她来到担架前,一个中年村妇马上接过姚子勇妻子抱在怀里尚在吃奶的孩子。
    姚九华的眼里贮满了泪水,这么一个鲜蹦乱跳的人,这么一个亲如己同的大哥哥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走了。
    事后,姚子勇的东家出钱,给他办了三天的丧事。算是姚子勇一生中最风光的一次,可这对于一条生命,一个逝去的人又有什么用呢?
    姚子勇的死,对于姚九华的触动实在是太大了,难道,我的一生也就这么度过吗?
    在工作之余休息时,姚九华时常看着山涧里上下游动的小鱼,望着蓝天里自由飞翔的山鹰,心里默念:老天爷啊!我何时才能脱离苦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0: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兰溪多丘岭,盛产棉花、杂粮、箬叶。因此,弹棉花、包粽子成了兰溪人的拿手好戏、一门谋生的手艺。而且世代相传,形成了浙江上八府、下三府公认的兰溪人的独特的技艺。
    与祖辈一样,姚九华也从前人手中学会了弹棉花、包粽子的手艺。然而要使其成为自己生存的手段,姚九华似乎还没有看见这样的希望和曙光。
    首先,20世纪40年代的兰溪人口不足10万,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需要那么多专业的弹棉花工;其次,当时的兰溪尚无卖粽子的行当,要吃粽子自家都会包得。
    铁路的开通给兰溪人带来了生机,兰溪人开始向外流动。向南是同样贫穷的浙南、江西。因此,向北流动是他们唯一的出路。潭塘坞村一些渴望走出大山,渴望过好日子的年轻人也开始躁动起来,谋划起他们的谋生之路。
    他们听一些先出去的人回来说,弹棉花在浙北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行当。在那里,无论是新棉上市,制新被需要弹棉花,就是旧被翻新也是需要弹棉花的。
    浙北是杭嘉湖平原所在地,全国著名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人烟稠密,民间富庶。作为杭嘉湖平原腹地的嘉兴更是富裕之邦。潭塘坞村北上的年轻人以精湛的弹棉花手艺,吃苦耐劳的作风,很快被嘉兴人接纳认可,在嘉兴站稳了脚跟,其中就有姚九华的二哥。
    信息很快传回了潭塘坞村。人们似乎有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憧憬和期盼。
    这时,姚九华家发生了一件大事。住了几代的堂屋由于经年失修,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屋顶塌了下来,虽经过家人的全力抢修,总算恢复了原样,但买砖瓦,木料等却耗完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家中的生活更为艰难。
    望着满是斑驳、风雨飘摇的姚家老屋,作为一家之主的诸葛宝凤深深地感到,靠给人打零工是养不活一家人口了。她心里暗自盘算,既然二儿子在嘉兴站稳了脚跟,是否可以动员另几个儿子也去闯闯呢?于是,她把8个儿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目前家中的境况,大家都是知道的,我也老了,已无力支撑这个家,听说嘉兴那边很富,希望你们能出去闯荡闯荡,说不定也能像你们的二哥一样混出条活路来。”当时山里人世面见得少,也不知外面世道的深浅,七个哥哥都表示不愿出去,只有姚九华年少气盛,心想:与其穷死不如出去闯一下,说不定这就是山神爷在给我活路呢!如不行再回来也不迟。于是向母亲表示,愿去嘉兴投靠二哥。
    姚九华的出路就这么定了下来。
    临走时,母亲打开了包了几层的布包,从中拿出了叠得整整齐齐的毛票,对姚九华说:“为母拿不出再多的钱了,这点钱正好够你买张去嘉兴的火车票,你好自为之吧!”
    怀揣着二哥的地址,用带着尚存母亲体温的钱,买了张去嘉兴的火车票,姚九华就这样义无反顾地上路了。他除了身上穿的衣服,没有带任何的行李。因为他知道,在家里那仅有的几床被褥是大家合盖的,哪怕带走一条,就意味着其他人没有被子盖。
    1948年的火车开起来还不像现在这么快,从兰溪到嘉兴需要十几小时的时间。对于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的姚九华来说,什么都是那么的新奇。他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树木、房屋、田野,怎么也想不通,到底是什么力量能拉着这么长的大家伙在原野上奔驰。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已到中午时分,肚子饿得像青蛙打呜,尽管沿途站上卖茶叶蛋、豆腐干等小吃的叫卖声时起彼伏,对姚九华有着极大的诱惑,虽然买了火车票,尚有几毛钱在手,可他不敢冒险花出去,因为到了嘉兴是否马上找到哥哥尚是未知数,这可是救命的钱,他得把钱花在刀刃上。姚九华拿出临行时母亲交给他的小布包,打开后,从里面取出一个包得十分严实的油纸包,这里面有母亲为他准备的,在路上吃的干粮——两张米面饼。这是姚九华最爱吃的饭食,以前上山砍柴母亲都不舍得给他准备。看着烙得黄灿灿,透着香气的米面饼,一种离开母亲的惆怅油然而生。他的耳边又响起了母亲临别时的叮嘱:“九华,从今后,出门在外一切都要靠自己,做事不要太计较。要记住一句老古话;平安是福。做事要动脑子,要勤快。母亲等着你混出个模样来。”
    姚九华正要把米面饼往嘴里送,几个幼稚的童音从对面的座位上传了过来:“妈妈,我饿。”说话的是一对从江西逃难过来的夫妇所带的两个孩子。从他们褴褛的衣衫、菜黄色的脸,就可得知他们生活的艰难。从上午的言谈中,姚九华知道他们的家乡遭了灾,听先逃出来的乡亲说嘉兴一带非常富庶,投亲去的。由于与自己的境遇有相似之处,姚九华对他们有着深深地同情。看着两个孩子企盼的眼神,姚九华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两张米面饼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这对夫妇见状,对姚九华千恩万谢。从这对夫妇的口中,姚九华才知道他们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
    还算顺利。当姚九华在嘉兴火车站下了车,走出大门时,就看见二哥在朝他挥手。原来,二哥早就接到母亲托人带来的口信,知道弟弟来嘉兴的日期,早早地来接站了。
    离开了生于斯、养于斯的家乡,离开了朝夕相处的母亲,在人地生疏的嘉兴见到了久违的哥哥,姚九华高兴得跳了起来,一颗悬着的心随之落地。
    知道弟弟一天没吃东西,二哥在站边的一个小摊买了个粽子给他吃。姚九华觉得这粽子实在是太好吃了,于是一边抹着嘴一边对二哥说:“哥哥,嘉兴的粽子怎么这么好吃。”二哥抚着他的头,对他说:“傻弟弟,嘉兴最好吃粽子在张家弄里的五芳斋,哪里的粽子可都是我们兰溪人做的呢。”姚九华暗想,我也是兰溪人,有朝一日我也要做出嘉兴最好吃的粽子。
    从此,一条崭新的人生之路在姚九华的眼前铺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0: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兴,杭嘉湖平原上的一颗明珠。自开埠以来,就是一个人稠物穰的繁华之地。尽管1948年的中国,在蒋家王朝的统治下,经济衰退,民不聊生,仗着丰富的物产,嘉兴还是富于全国的大多数城市。
    初到嘉兴,姚九华看到的是四处林立的酒肆茶楼、名店华铺。在他的眼里,这里恍若天堂。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干活,混出个模样来。
    很快,二哥给他找好了工作,这是一家开在坛弄口的弹棉花店,老板也是一个兰溪人。言明从学徒做起,开始没有工钿,管吃饭,晚上睡在店里弹棉花的作台板上,只要工作好,以后一切好说。
    就这样,姚九华迈出了在嘉兴寻工作的第一步。
    吃饭和睡觉的地方有了着落,姚九华别提多高兴。而弹棉花又是他自幼学过,手到擒来的事。由于工作得心应手,姚九华在空隙的时候就仔细观察老板是如何做生意,悉心揣摩老板的待人接物之道。
    由于物价飞涨,老百姓手中大都无钱,谁还有闲钱购置棉被?该翻新的棉被也大都将就着盖。因此,弹棉花的生意也一日不如一日。最让姚九华感触的是,空闲时间多了起来,东家的饭菜越来越差。但对姚九华来说,这些都能忍。比起老家,还是好了许多。
    然而,好景不长,不多时日,由于贫困交加,老板竟然一命呜呼,撒手人寰,弹棉花店只得关门大吉。
    姚九华的人生又回到了一个月前来嘉兴时的起点上。
    他又回到了二哥的身边。可是二哥的日子也不好过,他和大多数弹棉花的兰溪人一样,做的是走街串巷、居无定所的弹棉花生意。自己的温饱尚且有问题,怎么可能把一个18岁的弟弟带在身边呢!况且有许多时候他还要到周边的乡下去揽生意,姚九华的存在就便成了一个头痛的累赘。姚九华何尝不知道二哥的苦衷,可对一个初来嘉兴闯世界的青年人,他自己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自20世纪初,由于嘉兴是一个富庶之地,嘉兴本地人是不屑弹棉花这一行当的。因此弹棉花多为兰溪人把持,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兰溪人为主的弹棉花行业圈,他们的互通消息,相互照顾。“兰溪人帮兰溪人”也成了兰溪人之间的一种相互的潜意识。
    说来也巧,一个弹棉花的兰溪人见姚九华老是跟在二哥的身后,无所事事,无意中说了句:“昨天张家弄荣记五芳斋粽子店的一个伙计跟我说起,他们店里走了个伙计,生意忙不过来,老板郭麻子正想找一个小伙计,你家姚九华正好没事做,何不去试试?”说者无心,听者在意。正愁没工作的姚九华一听有活干,马上套了上去,表示愿意去干,并紧紧缠着这位老乡。
    这位名叫杨景方的老乡本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在兰溪同乡会中也是一个说的上话的人,又见姚九华去意坚决,二话没说,就带他去了张家弄,找那位荣记五芳斋粽子店的伙计。
    说来也是天意,那天粽子店的老板郭麻子正坐在店堂内为找人的事心烦。原因是,这几天虽然来了几个应聘的人,不是年纪太大,就是木头木脑,一个也不中意。已经是上午10点多钟了,店堂内正是生意兴旺时,几个伙计有的招呼顾客,有的给顾客剥粽子,有的收拾碗筷,忙得不亦乐乎,连烧中午饭的人手都腾不出来。而楼上两个尚在幼年的儿子又不适时地大呼小叫,更是增添郭麻子心头的烦躁。
    忽见有人带来一个小伙应聘,而这小伙一眼看去,个头虽不高,但眼神中透着几分机灵,身体虽不壮硕,但行动上显示出几分精干。郭麻子自是有了几分喜欢,问了一下年龄、出生地、姓名,就收了下来。
    新来的小伙计,按规矩,自是从烧饭、洗涮、看孩子做起。管吃管住,没有工钿。
    就这样,姚九华成了荣记五芳斋粽子店的一员。早晨天不亮起来点火烧粽子。白天给伙计们烧饭,帮老板娘管两个年幼的小孩子。晚上,粽子店打烊后,负责将店堂打扫干净。
    虽说是管吃管住,住的条件仍与坛弄弹棉花店一样,睡在郭麻子开在张家弄对面,北大街上的弹棉花店的作台板上。这对姚九华来说已是一个很不错的归宿。
    从此,姚九华与五芳斋粽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成就他一番五芳斋粽子传人的辉煌业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0: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兴秦代设县,一直是个繁华之地。据史书记载,自宋政和三年六月八日兴工砌建集街以来,嘉兴的商业中心一直在集街上,这里商铺林立,店肆兴旺,而甪里街则是倍于城中的“人烟物货糜集”之地。清咸丰十年,由于太平天国的一把火,使嘉兴的这两大商业中心毁于一旦。甪里街、集街“弥望焦原”。逐商贾渐咸集于城北塘湾街,北大街。久而久之与北大街垂直相近的张家弄成了“嘉湖细点”的传承之地,嘉兴美食的集合之地。
    “嘉湖细点”是嘉兴、湖州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美食的一朵奇葩。它成形于明朝初叶。那时朱元璋平定天下,百姓安顿,百业复兴。处于杭嘉湖平原的嘉兴、湖州由于得天独厚的农业基础和蚕桑丝绸业,带动了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使这一地区很快富足了起来,而这种富足又造就了嘉湖一带富豪官绅的奢华生活。他们衣必锦锣、住必华府、行必车舆。尤其在饮食上,更追求食物的精细化,注重食品的形色香味。就这样“嘉湖细点”逐渐形成。
    现代著名作家周作人就是个特别钟情“嘉湖细点”的人。正因钟情,他对此就有了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此乃南方点心的重要来源。”
    其实,南方点心的兴旺最初可追溯到南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的南移,北方京官喜吃的诸如馒头、面条、饺子、烧卖、糕点等北京的面食也开始在南方流行,在描述南宋经济文化。市民生活的古籍《梦梁录》和《武林旧事》中,就记录了南宋京城临安小吃、点心不下百余种。然而这些面食,北方人是当主食的,一般个体较大,制作也不是那么精细,因此被冠以“常食”的称谓,到了明朝初叶,对于嘉湖一带的富豪官绅来说,就有些不合时宜之感。因为这些富豪官绅要的是酒至酣时的佐酒之食,茶到兴时的品茗之点。他们需要的是能触动味蕾的鲜美之食、调动雅兴的精美之点,于是精明的南方人开始对北方来的“常食”加以改良,把“常食”变成了悠闲生活的小吃,成了名副其实的“闲食”。
    正是由于明朝初叶几代食匠的改造、创新,“嘉湖细点”开始发展。拳头大的包子变成了鸽蛋大小的小笼包、锅盖一样的面饼变成了巴掌大小的酥饼、烧卖由糯米馅变成纯肉的、大个蒸饺经平底锅油一煎成了外脆内嫩的锅贴、面条也不再是“面”的天下,鳝丝、虾仁、鱼片等食料的入面调动着食客们食欲和多样性需求。就干点而言,有了糖类的酥糖、麻片糖、十金糖、牛皮糖;片类的云片糕、酥桃片、燥片、松仁片、核桃糕;软糕类的松子糕、枣子糕、蜜饯糖、桔红糕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嘉兴、湖州一带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祥地,在“嘉湖细点”中米制品也占有不小的席位,如猪油糖年糕、麦芽塌饼、松糕、糯米团子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粽子。粽子是一种非常中国化,非常古老的美食。以它独有的形态、口味独占“嘉湖细点”的鳌头。
    在明朝初年,由于嘉兴地方富庶,嘉兴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是很大的。苏州、无锡、常州、松江等地都是它的势力范围。因此这些地方的细点,都应成为“嘉湖细点”。明永乐年,国都迁至北京,“嘉湖细点”的精良之作也就开始传至北京。
    初入张家弄的姚九华,就这样开始接受“嘉湖细点”的影响和熏陶。
    张家弄自东而西,东头连着北大街(现建国路)西头连着少年路,弄宽仅3米左右,200多米长。东弄口有一家叫“亚洲”的理发店,这是当时嘉兴三家较大的理发店之一;随之三家“五芳斋”粽子店在弄的两边成品字形排开;再下边就是“国际饮食店”,炒菜的长根师傅是有点名气的,由于长根师傅的手艺好,脾气有点大,就是国际饮食店的老板也要让他三分,久而久之,老板也懒得管他,自是当起甩手掌柜,这样这国际饮食店就由长根师傅说了算了;在国际饮食店的对面是“升平楼茶馆”,有两开间门面,楼下是小笼汤包店,楼上是茶馆,凭窗可眺望街景,除中间有方桌供客人饮茶外,周围一圈都是藤卧榻,憩坐颇为舒适;再过去是浴德池浴室,这可是一家有点历史的浴池,伙计个个技艺精湛,进了浴室并无贵贱之分,就是那些车夫脚夫也都喜欢去那里泡一泡澡,搓一搓背,扦一扦脚,以解劳作后的乏气;张家弄的中段是有名的蔡春荣酒店和功德林素菜馆;在后面就是规模较大的鸳湖旅馆;鸳湖旅店曾是嘉兴最好的旅店之一。当年从上海移师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们就是住在这家旅店。只可惜后因道路扩建,鸳湖旅店被拆,竟没有留下一点痕迹。鸳湖旅馆的旁侧有条死弄堂,进去是寄园剧场;张家弄的西口是当时的嘉兴商报馆。张家弄的繁华地段就到此为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姚九华进入的“荣记五芳斋粽子店”是三家五芳斋粽子店中最老、最大的一家,早年由兰溪人张锦泉于1921年创立。
    其实,作为稻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嘉兴粽子古而有之,成书于乾隆年间的《古禾杂识》就记载了当时传唱在嘉兴的四句歌谣:“北门米脚子,东门摆架子,南门大粽子,西门叫花子”。在吴受福的续增《古禾杂识》中,他进一步证明到:“南门极短,止通乡街,无大店铺,仅见鬻糕,团小经营,而某家角黍最大,乡下人竟趋之。”可见当时嘉兴南门粽子有名,当时嘉兴的粽子是以白水、豆瓣、红枣、红豆、碱水为主。
    张锦泉,生于1910年1月30日,兰溪县女埠镇张家村人,9岁时父母双亡,在当地无亲无故、无依无靠,同族叔叔见其可怜,带到嘉兴来,以期谋条生路。因囊空如洗,是跟着叔叔步行而来。来时正是夏天,只穿了一件汗衫、一条短裤、一双草鞋。当走到钱塘江边,脚上草鞋就走烂了,过江后是赤脚走到嘉兴。因兰溪人出外谋生主要就是弹棉花,但在夏天淡季时都以挑担沿街卖粽子渡日。先两年,在叔叔身边打打下手。11岁时,正式向叔叔拜师学艺,弹棉花。当时弹棉花的兰溪人都在春夏弹棉花淡季时,利用兰溪人会包粽子的特点,包了粽子挑担沿街叫卖。
    这一年夏天,又到了挑担沿街卖粽子之时,张锦泉因已是学徒。当然也得学卖粽子,但由于人小挑不动担子,只得用竹篮拎了粽子沿街叫卖。叔叔看张锦泉实在拎不动,就在北大街孩儿桥堍、近张家弄口设了个摊卖粽子。
    此后张锦泉所卖粽子沿用了自家祖传的兰溪粽子的配方,将鲜猪肉、鸡肉入棕,引来了嘉兴食客好评,于是声誉鹊起。到他摊上买粽子的顾客趋之若鹜。其中有一位吴姓的老者更是时常光顾。久而久之,张锦泉就与他熟络了起来,因老者也是兰溪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交。吴先生在嘉兴也是一个有头有脸的富户,在嘉兴城内的各处有着十几间门面房。正好张家弄弄口的一间店铺空了出来。吴先生向张锦泉建议:“我张家弄口有间店铺正好空了出来,你不如租了去,开一家正式的粽子店。店里尚有一些桌子凳子你先用起来,至于房租么,先欠着,等你赚了钱再给我吧。”
    张锦泉一听,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哪有这么好的事!赶紧应了下来。
    三天后,挂着“多味斋”招牌的粽子店就在张家弄开张了。起先张锦泉还是用摆摊的炉子和一口小铁锅烧粽子。很快,由于供不应求,他在店堂内打起灶头,小铁锅也换成了大铁锅,后又将制酒时蒸粮用的塘锅改成了煮粽的器具,进一步扩大了粽子的产量。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增加了三个伙计。在当时的张家弄也称得上是一个不小的老板了。
    由于吴先生对张锦泉有知遇之恩。两家就走的更近了。尤其是吴先生的小女儿更是三天两头来张锦泉的店里,人手紧时,还相帮着忙上忙下。
    几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张锦泉的生意一路红火。“多味斋粽子店”的品牌在张家弄的“嘉湖细点”中独树一帜,成了响当当的金牌点心,在张家弄吃粽子成了嘉兴人的一种嗜好,一句口头禅。从此就有了:“金华火腿兰溪出,嘉兴粽子兰溪式”的典故。
    此时,吴先生的小女儿也出落成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于是她和张锦泉的感情就在这朝夕相处中,不经意间产生。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吴先生见两个人情投意合,而且张锦泉在当时也称是个事业有成的人,就同意了他们的婚事。至此,春风得意的张锦泉娶了房东吴先生的小女儿,成了吴家的女婿,这间“多味斋粽子店”的门面也成了吴先生小女儿的嫁妆。成了张锦泉的产业。
    张锦泉是个很会做生意的人,他不但重视店堂里的生意,还派人去火车站站台上提篮叫卖,通过南来北往的旅客,嘉兴粽子很快成了风靡沪杭一带的名点。从此多味斋斋粽子又有了一个新的称号——粽子大王。于是张锦泉当仁不让地在自己的店堂内树起了一块黑底金字的“粽子大王”竖匾。
    吴先生的小女儿是一个念过书很有见地的人,自嫁给张锦泉更是夫唱妻随,专心致志地帮助张锦泉打理粽子店的事。见多味斋粽子成了风靡沪杭一带的名点,就怂恿着张锦泉说:“你时常说,多味斋粽子的配方是祖传的,我看是也不是。”
    张锦泉听不懂妻子话的意思,就向:“你这话说得文绉绉的,我怎么听不明白?”
    妻子道:“在我看来,多味斋粽子的配方虽是源自你家祖传,但受‘嘉湖细点’的影响,有了长足的改进,这就是是也不是的道理。为了将来有个传承,我看有必要整理记录下来。”
    张锦泉一听自是称好,对妻子说:“这倒是件千秋万代的大好事,只是本人大字不识几个,看来只有劳驾你了。”
    说干就干,由张锦泉口述,张妻记录的粽子配方几经修正后就诞生了。由于洋洋洒洒有些篇幅,竟成了一册小书。自此,原来只有口头传承的粽子配方有了文字的记载。
    听有幸见过此书的老一辈五芳斋人讲,张锦泉的妻子是个很有才情的人。从书目来看,分了选料篇、料工篇、包工篇、火工篇等,将粽子从选料到成品的各个过程总结的头头是道,明明白白。
    这本小书是对千百年来粽子技艺的首次梳理和总结,它的出现给后来的五芳斋粽子技艺立下了传承的规据。正因如此,店中伙计们都把它奉为粽子制作的“圣典”,每每有新伙计进店,张锦泉都是要求新伙计翻阅此书,有的新伙计不识字,他就指定识字的伙计读给他们听。因它只在店内传阅并不向外示众,伙计们就按照古人此类书籍的叫法,将它戏称为:粽子技艺的“秘籍”,后张妻遂顺大家的意思,在书的封面写下了《粽技要秘》四个大字。
    1937年,张锦泉之妻因漂亮,被南门土匪徐朴成抢去,日本人进嘉兴后,徐朴成杭日,张锦泉之妻在新丰被日军杀害。1939年多味斋店面也竞然给妻弟典押出去以还赌债。张锦泉的生意陷入困境。
    当时与张锦泉家关系很好的朱庆堂,看张锦泉有困难,就决定帮他一把,于是准备投入资金合开‘多味斋 ’ 粽子店。这时在‘多味斋’粽子店对面,开咖啡店及烟馆的冯昌年知道了,也要求加入进来。冯昌年的咖啡馆冬天卖咖啡夏天卖冰淇淋,经营得不温不火,可那烟馆却让他结识了不少地面上有头有脸的人。尤其自结识了给日本人当翻译的张姓翻译,由他举荐,竟然进入了嘉兴商会,成了一名商会理事。张锦泉与朱庆堂拗不过他,只得同意他入股。可他又声称没钱,只能提供店面。最后商定,粽子店一共分5股,由张锦泉与朱庆堂投入资金和技术各占2股,冯昌年停了咖啡馆改成粽子店,占1股。
    既然合股开店,大家觉得应给粽子店起一个新的、好听的名字,可大家都没文化,于是决定请相面先生在起一个,那时的相面先生还兼拆字,故也叫拆字先生。1939年的嘉兴相面先生很多,光张家弄里就有三、四家。当时他们请的相面先生叫钱笙甫,在嘉兴有点名气。他给起了‘五芳斋’三个字,意思是5股为‘五’、粽香为‘芳’、而‘斋’则誉为高雅的吃饭地方。大家都觉得不错,‘五芳斋’粽子店从此在嘉兴叫响。可三人合股时间并不长久。原因是冯昌年有抽鸦片的恶习,时常从棕子店的柜台上拿钱抽鸦片,有时竟占当天营业额的一半之多,这让父亲与张锦泉难以忍受,年底只得散伙。此后张锦泉岀100银洋将原“多味斋” 店铺赎回,在原处继续开棕子店,沿用‘五芳斋’ 店名。一年后,即1941年,看粽子生意好,冯昌年在张锦泉的店对面也开了一家粽子店,因为‘五芳斋’ 是三人共同起的,冯昌年认为他也有份,就也将粽子店挂上了‘五芳斋’ 的店招。就在这一年张锦泉的粽子店而给郭士荣占去。为了区分,郭士荣的粽子店在‘五芳斋’ 前加上了‘荣记’ ,冯昌年则在‘五芳斋’ 前冠以‘昌记’ 。我家的粽子店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重新开出来的,同理也挂上了‘五芳斋’的店招,在‘五芳斋’ 前标以‘庆记’。这样就形成了张家弄里五芳斋粽子店三足鼎立的奇观。
    自此,就有了三家“五芳斋”的商业竞争。而正是由于这种竞争,促使了各家粽子在选料上的日益考究,配方上越臻完善,口味上越趋精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3 17:14 , Processed in 0.1210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