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7|回复: 2

南通姓氏杂谈(网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1-21 11: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门市和启东市有两种方言,即通东方言和海启方言.通东方言通行于海门市和启东市北部通东地区,说通东方言的通称通东人,他们是古海门人的后裔;海启方言通行于海门市和启东市南部,说海启方言的通称沙地人,一般称启海人,他们是崇明移民的后裔.
    大约从公元4世纪起,在长江口黄海上相继出现了若干较大的沙洲.其中一个叫布洲,约当今启东市北部吕四港迤南一带;另一个叫东洲,在布洲以南,原地已坍没,约当今海门市东南部和启东市西南部.到了公元9世纪后期,布洲与东洲涨接,始称东布洲.与胡逗洲一样,初期居民多为流人,以煮盐为业.唐初属扬州海陵县,隶淮南道,因此流人多来自扬州属地.公元8世纪30-40年代,与胡逗洲等附近岛屿一齐成为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自此,流人便多来自江南常州,即今常州、宜兴、江阴一带.唐末军阀姚存制(一作姚存)据胡逗、东布二洲,为东洲镇遏使.五代初,姚氏附吴,姚存制之子姚廷为东洲静海军使.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周师克淮南,取南唐长江以北地.五年(958年),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属扬州,旋改置为通州,析其地为静海、海门二县,隶海陵郡.直至宋庆历间(公元1041-1048年),海门岛始与通州东南境涨接,移民增加,称"壮县",移民一方面来自崇明,有姚、刘、朱、陈、顾等姓垦民;另一方面来自通州、苏州以及北方中州等地,多为官宦士子、流民戍兵.公元14-15世纪间,由于地球气候一度转暖,海面上升,长江主泓曾一度北移,引起了北岸的大坍削.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左右,海门县开始坍削.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八月十三日海啸,吕四地区三万余盐丁淹死,盐灶被迫停火,国库收入减少,当年明廷下旨从江南抽丁移民,以补盐丁之不足,先后有杜、顾、卢、季、周、毛7姓迁来吕四.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七月,海潮泛滥,县治地被迫迁通州馀中场(今海门市四甲镇余中村).以后连年海潮侵袭、土地坍塌 .到了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八月,县治地不得不西迁至今通州市金沙镇进鲜港村附近,借通州部分地与海门坍剩的地,重新建县.以后又连年受灾,至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海门县大半坍入江中,不得不裁县归并通州,成为通州的一个乡,称为海门乡,后又改称静海乡.古海门县废置并入通州后,一直为通州和后来的南通县辖地,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始析其地分归启东、海门、南通三县管辖 .根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海门县有蔡、陈、成、崔、丁、董、窦、杜、段、范、冯、高、顾、何、胡、黄、季、江、姜、蒋、金、李、梁、林、刘、卢、陆、毛、茅、孟、潘、彭、钱、秦、瞿、任、沈、盛、施、史、陶、王、宋、孙、吴、奚、夏、谢、徐、许、杨、姚、叶、易、尹、印、郁、袁、张、赵、周、朱等姓.
    18世纪初,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前后起,开始有崇明人迁来江北.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 割通州19个沙、崇明11个沙及通州、崇明间新涨的10个沙设海置门直隶厅,辛亥革命后改海门县.根据文献记载,清代海门厅有艾、白、包、卑、毕、卞、蔡、曹、陈、程、崔、戴、丁、董、窦、杜、范、方、费、冯、甘、高、龚、顾、管、郭、何、胡、黄、吉、季、江、姜、蒋、金、靳、李、梁、林、凌、刘、卢、鲁、陆、马、毛、茅、梅、孟、倪、钮、潘、庞、彭、浦、钱、秦、邱、仇、瞿、沙、邵、申、沈、盛、施、石、史、宋、苏、孙、汤、唐、陶、滕、田、屠、万、王、卫、魏、闻、翁、吴、奚、夏、相、项、萧、谢、邢、徐、许、薛、严、阎、杨、姚、叶、易、殷、尹、印、俞、虞、郁、袁、曾、张、赵、锺、周、朱、祝、庄、邹、祖等姓.
    1920年,崇明县在外沙惠龙镇(今汇龙镇)设行政公署,1928年以其地和部分海门地设置了启东县.解放后,原南通县东部吕四等地区和海门县东部一部分乡镇划属启东县管辖.
    由于海门、启东沙地人大多来自崇明,其北部通东人又大多为古海门人后裔,因此,其姓氏结构大体相同.海门现有姓氏491个,启东有424个.两地的姓氏有376个相同,约占海门姓氏总数的76.6%,启东姓氏总数的88.7%.其中有许多为较罕见的小姓,如:傲、百、采、朝、传、催、丹、淡、刀、东、冬、放、甫、冠、将、隽、练、美、庙、木、澎、濮、朴(Pǔ)、普、其、阙、召(Shao)、莳、殳、双、斯、泰、宛、巍、伟、溪、晓、孝、忻、修、秀、旋、伊、宜、裔、征、政、壮、佐.两地不同的姓氏,包括海门的承、崇、旦、但、刀、栋、藩、洑、官、恒、衡、厚、呼、湖、桓、宦、会、记、际、继、蹇、截、介、戒、君、克、葵、良、逯、矛、妙、沐、能(Nai)、亓、千、潜、谯、秦、卿、渠、权、仁、绒、僧、生、侍、眭、潭、堂、仝、徒、团、拓、五、喜、响、杏、雄、、尧、业、衣、夷、奕、益、银、盈、勇、优、王季,启东的熬、滨、操、超、呈、承、耽、懂、伏、辅、杲、皋、革、各、贯、光、寒、昊、荷、红、宏、怀、环、皇、揭、律、曼、卯、那(Na)、番(Pān)朋、璞、濮、朴(Pǔ)、起、乾、巧、庆、赛、善、韶、诗、税、佀、台、维、问、学、幺、英、攸、庾、玉、蔚(Yu)、院、员(Yun)、恽、载、泽、渣、掌、兆、忠、訾、纵、令(Ling)狐、南包等较为少见的小姓.其中纵姓来自江苏铜山,佀姓来自黑龙江的尚志,起姓来自云南的昆明.南包、王季则是由两个姓氏组成的联璧姓.两地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姓氏.例如海门有朝鲜族的朴(Piao)姓,满族的佟姓,彝族的茶姓,傣族的板姓、思姓、线姓、刀姓,壮族、苗族的覃(Qin)姓;启东有朝鲜族的朴(Piao)姓,布依族的班姓,壮族、瑶族的覃(Qin)姓.启东还有一个日本姓"真".
    2004年12月根据南通市公安局提供的户籍资料发现了一些奇特的人名,如:晓刘锋、晓张惠子、小王歌子、大曹和英、大任呈书、文孤海儿、杨姝彦楠、朱峰任涛、朱玉婉云、朱姝莉娜、陈美秀芝、陈霖茂楠、陈千欣怡、陈圣沂岳、陈彦俊希、陈彦沅其、陈阳岳彤、陈宜永兴、陈雨霏霏、陈羿文杰、程由小斐、丁力成玉、胡茸子誉、金泠希汶、黄钬卓卓、凌波仙子、陆永铮欣、裴育一玲、王佩琪凡、王伶云馨、王娅宏姿、王智赵群、王为香鹏、封鸣朝阳、茅镇一凡、冒若茜子、毛西西拉、吴同可亦、陆子灵龙、陆镠一凡、秦可业凡、任禾羽伶、任河天婷、石寅超然、施野金男、司云辰子、孙敏季捷、宋月伶璐、殷特纳尔、千金加黛、姚亦昱其、徐擎天柱、蔡漍羽辰、黄佳刘媛、黄俊佳羽、黄梦沁云、黄圣永卿等等.这些人名前的两个字很难说是一个复姓.其中朱峰任涛、陈阳岳彤、王智赵群、施野金男、孙敏季捷、黄佳刘媛等显然由两个姓氏的单名组成;晓刘锋、晓张惠子、小王歌子、大曹和英、大任呈书等姓则在原来的姓氏前加上"大"、"小(晓)";其余则是取了三字名.这种取名方式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解决我国人口的同名现象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姓氏随意简化乱写的现象,我们在调查时没有将这些错姓统计在内.现将我们在户籍资料中发现的部分俗写或讹写姓氏列如下,以供参考:
    蔡:俗作"菜" (通州、如皋、海安);
    戴:俗作"代"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窦:俗作"豆" (市区、启东、通州、如皋);
    费:俗作"弗"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傅:俗作"付"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管:讹作"菅" (市区);
    扈:俗作"户" (市区、通州、如东);
    蓝:讹作"兰"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卢:俗作"芦"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陆:俗作"六" (市区、通州);
    缪:讹作"谬" (市区、启东、通州、如皋、海安);
    钮:讹作"纽" (海门、启东、如东);
    潘:俗作"泮"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饶:讹作"绕" (如东);
    滕:讹作"腾"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或"藤" (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魏:俗作"位" (市区、如皋)或"未" (通州、如皋、海安);
    席:俗作"夕" (市区、通州);
    萧:俗作"肖"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邢:讹作"刑"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或"形" (启东、通州);
    杨:讹作"扬"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雍:俗作"佣" (市区)或"拥"(市区、如皋、海安);
    喻:俗作"吁" (市区、海门、通州、如东、海安);
    昝:讹作"咎"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东);
    臧:讹作"藏" (市区、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詹:俗作"占"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根据南通市公安局提供的2004年户籍资料,南通市各区、市、县姓氏如下(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一、市区(共695姓.其中单姓580个,复姓115个)⒁
    1.汉族姓氏:
    艾、安、巴、白、柏、拜、班、包、宝、保、鲍、卑、贝、贲(Bēn)、毕、边、卞、别、宾、邴、伯、薄、卜、朴(Bǜ)、步、才、蔡、仓、苍、操、曹、岑、柴、产、昌、苌、常、唱、晁、巢、车、陈、谌、成、承、乘、程、池、迟、崇、宠、初、储、楚、褚、从、丛、崔、达、笪、戴、但、党、刀、邓、狄、刁、丁、东、冬、董、窦、都、堵、杜、端、段、敦、鄂、法、藩、樊、范、方、芳、房、费、丰、封、酆、冯、凤、伏、扶、符、福、甫、府、辅、傅、富、改、干(Gān)、甘、杲、皋、高、郜、戈、革、盖(Gě)、葛(Gě)、更(Gēng)、庚、耿、宫、龚、巩、贡、苟、辜、古、谷、顾、关、官、管、观(Guan)、光、归、桂、过(Guō)、郭、国、哈(Hǎ)、海、韩、杭、郝、浩、何、贺、赫、恒、衡、红、宏、洪、侯、后、乎、胡、扈、花、华(Hua)、怀、还、环、宦、皇、黄、惠、霍、姬、嵇、吉、籍、纪(Jǐ)、计、记、季、冀、郏、贾、简、蹇、建、江、姜、蒋、降(Jiang)、焦、矫、揭、介、金、晋、靳、经、荆、井、景、敬、靖、居、琚、雎、鞠、巨、君、开、阚、康、亢、抗、柯、孔、寇、库、蒯、匡、羌(Kuāng)、邝、况、来、赖、蓝、郎、劳、雷、冷、黎、李、理、力、厉、吏、励、郦、栗、连、莲、廉、练、梁、廖、林、蔺、令(Ling)、凌、刘、柳、龙、隆、娄、楼、卢、鲁、陆、路、鹿、闾、吕、侣、律、栾、罗、洛、骆、麻、马、玛、麦、毛、茅、茆、冒、梅、门、蒙、孟(Meng)、糜、米、宓、密、苗、庙、缪、旻、闵、名、明、莫、牟、母、木、沐、牧、穆、乃、佴(Nai)、南、倪、年、聂、宁(Ning)、牛、钮、区(ōu)、欧、偶、藕、潘、庞、逄、裴、彭、蓬、皮、平、蒲、濮、浦、戚、漆、亓、祁、齐、奇、千、钱、乾、潜、强、乔、谯、钦、秦、卿、庆、丘、邱、秋、仇、裘、曲、屈、渠、瞿、权、全、阙、冉、饶、仁、任(Ren)、戎、荣、融、茹、汝、阮、芮、赛、桑、僧、沙、山、闪、单(Shan)、商、赏、尚、韶、邵、绍、佘、社、申、神、沈、生、圣、盛、师、施、石、时、史、侍、是、寿、舒、束、树、帅、水、税、司、斯、宋、苏、宿、粟、眭、睢、隋、孙、索、邰、太、泰、谈、覃(Tan)、谭、檀、汤、唐、桃、陶、滕、田、铁、通、仝、同、佟、童、徒、涂、屠、团、万、汪、王、望、危、巍、韦、卫、尉、温、文、闻、问、翁、沃、乌、邬、巫、吴、吾、伍、武、西、郗、奚、溪、习、席、孟(X ǐ)、喜 、亩+心(Xi)、夏、鲜(Xiān)、咸、向、项、相(Xiang)、萧、晓、谢、解(Xie)、忻、辛、欣、信、邢、幸、熊、修、秀、胥、须、徐、许、宣、玄、薛、学、荀、焉、鄢、燕(Yān)、延、闫、严、岩、阎、颜、晏、羊、阳、杨、仰、恙、姚、野、业、叶、伊、衣、夷、宜、移、乙、弋、易、益、裔、阴、殷、尹、印、应(Yīng)、英、嬴、雍、尤、游、於(Yū)、于、余、俞、庾、虞、宇、羽、禹、郁、喻、蔚(Yu)、元、袁、苑、乐、岳、云、恽、昝、臧、迮、曾、查(Zhā)、翟、詹、展、湛、张、章、掌、赵、照、甄、镇、征、正、郑、政、支、芷、智、中、锺、仲、周、朱、诸、竺、祝、庄、壮、卓、訾、宗、纵、邹、祖、左、佐;奥斯卡、包孙、曹卞、曹田、曹汪、曹文、曹杨、陈邓、陈冯、陈陆、陈任、陈司、陈孙、陈严、陈颜、陈殷、陈尹、陈张、陈赵、成耿、成陆、成周、崔文、丁何、丁秦、端木、符徐、耿辛、顾任、管张、郭蒋、皇甫、皇浦、黄陈、黄秦、黄陶、黄武 、黄张、黄周、黄祝、季崔、姜李、羌(Kuāng)王、凌徐、令(Ling)狐、陆马、马陈、茅王、冒蒋、倪周、欧阳、潘顾、钱陆、钱陶、乔顾、秦顾、秦柯、秦李、秦於(Yū)、单(Shan)唐、上官、邵康、邵钱、邵许、沈龚、沈蒋、沈林、沈王、施孙、施吴、司曹、司马、司满、司徒、苏樊、苏沈、孙董、孙郭、孙黄、孙蒋、孙彭、孙陶、太史、唐朱、陶施、田黄、汪陈、王陈、尉(Yu)迟、吴郭、吴张、徐丁、徐陆、徐茅、许缪、许沈、姚陈、姚丁、姚李、姚韦、叶陆、叶冒、易杨、殷田、有马、宇文、张卞、张楚、张袁、周胡、朱葛(Gě)、朱姚、朱邹、诸葛(Ge)、木卆(Zu)岛.
    2.少数民族姓氏:
    回族:艾、安、白、柏、曹、常、陈、崔、达、戴、丁、董、冯、高、葛、顾、郭、哈(H?)、韩、杭、何、侯、花、黄、金、李、林、凌、刘、卢、陆、吕、罗、缪、倪、潘、钱、仇、沙、闪、邵、沈、施、石、孙、谈、田、汪、王、韦、伍、武、夏、项、熊、徐、许、杨、冶、余、俞、袁、岳、锺、周、朱、庄、邹;
    满族:敖、蔡、曹、陈、承、程、丁、鄂、方、冯、富、甘、龚、顾、关、管、韩、何、洪、黄、江、蒋、焦、金、鞠、来、李、梁、刘、马、满、冒、明、那(N ā)、钮、彭、岂、秦、邱、任、盛、施、司、孙、汤、唐、陶、田、佟、王、隗、魏、萧、徐、言、姚、银、袁、张、赵、郑、锺、周、朱;
    蒙古族:包、宝、保、曹、陈、达、高、龚、环、黄、姜、金、李、刘、卢、陆、茅、冒、莫、钱、秦、沈、施、孙、王、吴、徐、尹、余、袁、张、赵、镇、朱;
    朝鲜族:白、崔、杜、葛、韩、金、李、凌、罗、裴、朴(Piao)、王、徐、杨、殷、尹、朱;高尹(联璧姓);
    土家族:陈、邓、冯、何、梁、刘、彭、田、杨、尤、张、赵、周;
    壮族:闭、高、顾、黄、潘、覃(Qin)、屈、韦、易;
    苗族:陈、李、龙、马、邰、汤、吴、杨、于、张;
    布依族:陈、葛、黄、李、罗、王、韦、张;
    侗族:陈、胡、黄、王、吴、杨;
    仫佬族:龚、凌、秦、邵;
    傣族:金、谢、许;
    白族:安、王、杨;
    彝族:茶、司、俞:
    哈尼族:范、孙;
    仡佬族:郑;
    傈僳族:刘;
    瑶族:奉;
    侗族:补;
    纳西族:和;
    黎族:董、沈、王;
    锡伯族:赵;
    保安族:陈、孙、王;
    维吾尔族:陈、宋、姚;
    俄罗斯族:吴、张、赵;
    藏族:马、张;
    高山族:董、于.
    二、海安县(共527姓.其中单姓521个,复姓6个)⒁
    艾、安、敖、巴、白、柏、拜[汉族]、班、半、包、保、鲍、卑、贲(Bēn)、毕、边、卞、彪、别、伯、薄、卜、补、步、蔡、仓、苍、曹、岑、柴、昌、尝、常、超、晁、车、沉、陈、晨、谌、成、呈、程、池、迟、充、冲、崇、畴、储、楚、褚、传、从、丛、崔、达、笪、岱、戴、但、淡、党、荡、邓、狄、钿、刁、丁、东、董、懂、窦、都、独、堵、杜、端、段、多[达斡尔族]、鄂、藩、樊、范、方、房、费、丰、封、冯、凤、伏、扶、符、甫、傅、富、干(Gān)、甘、淦、高、郜、戈、盖(Gě)、葛(Gě)、耿、公、宫、龚、巩、勾、苟、辜、古、谷、顾、关、官、管、归、贵、桂、过(Guō)、郭、国、海、寒、韩、杭、郝、昊、何、和[彝族、纳西族]、河、荷、贺、赫、衡、红、洪、侯、呼、胡、花、华(Hua)、环、桓、宦、皇、黄、霍、姬、嵇、稽、吉、集、籍、纪(J?)、计、季、冀、郏、贾、简、蹇、江、将(Jiāng)、姜、蒋、焦、杰、戒、金、津、锦、晋、靳、经、荆、井、景、居、
    琚、鞠、巨、角(Jue)、君、开、阚、康、柯、孔、寇、蒯、匡、邝、况、旷、赖、蓝、郎、劳、雷、冷、离、黎、李、厉、史(Li)、吏、练、梁、廖、林、蔺、凌、陵、刘、柳、龙、娄、卢、鲁、陆、鹿、路、闾、吕、栾、罗、洛、骆、麻、马、麦、毛、矛、茅、茆、卯、冒、梅、门、盟、蒙[壮族]、孟、米、密、苗、庙、缪、闵、名、明、莫、牟、母、木、沐、南、尼、倪、年、聂、宁(Ning)、牛、农[壮族]、欧、藕、番(Pān)、潘、盘、庞、逢(Pang)、裴、彭、澎(Peng)、皮、平、蒲、仆(Pu)、濮、朴(P?)[汉族]、浦、普、戚、漆、祁、齐、旗、岂[满族]、钱、乾(Qian)、羌(Qiāng)、强、乔、谯、钦、秦、覃(Qin)[布依族]、卿、庆、丘、邱、仇、裘、曲、屈、渠、瞿、全、权、阙、冉、饶、壬、仁、任(Ren)、戎、荣、茹、阮、芮、闰、桑、僧、沙、单(Shan)、商、尚、邵、佘、申、神、沈、生、圣、盛、师、施、十、石、时、史(Shǐ)、侍、殳、舒、戍、束、沭、树、帅、水、司、斯、松[彝族]、宋、苏、粟、眭、隋、随、孙、邰、太、泰、谈、谭、潭、汤、唐、堂、陶、滕、田、铁、帖[汉族]、仝、同、佟、童、徒、涂、屠、团、宛、万、汪、王、枉、望、危、巍、韦、为、卫、魏、温、文、闻、翁、沃、邬、巫、吴、伍、武、戊、奚、溪、席、喜、夏、鲜(Xiān)、咸、乡、向、项、相(Xiang)、萧、校、解(Xie)、谢、忻、辛、覃(Xin)[汉族]、邢、幸、熊、秀、胥、徐、许、婿、宣、薛、旬、荀、鄢、闫、严、言、岩、阎、颜、晏、阳、杨、尧、姚、业、叶、伊、衣、夷、移、弋、易、裔、殷、银、尹、印、应(Yīng)、盈、营、永、雍、尤、游、於(Yū)、于、余、俞、虞、禹、玉、郁、喻、愈、元、袁、苑、乐、岳、越、云、员(Yun)、恽、臧、迮、曾、查(Zhā)、翟(Zhai)、詹、张、章、掌、赵、镇、征、郑、芷、智、锺、仲、周、朱、诸、祝、庄、卓、紫、自、宗、纵、邹、奏、祖、左、佐;皇甫、令(Ling)狐、欧阳、濮符、岩田[日本姓]、诸葛(Ge).
    三、如皋市(共545姓.其中单姓537个,复姓8个)⒁
    艾、安、敖、巴、白、百、柏、班[布依族]、包、保、鲍、卑、贝、贲(Bēn)、毕、边、卞、别、薄、博、卜、补[汉族]、才、蔡、仓、苍、曹、岑、柴、昌、常、超、晁、朝、车、陈、谌、成、呈、承、程、池、迟、冲、崇、丑、滁、储、楚、褚、传、从、丛、崔、催、达、笪、岱、带、戴、党、荡、刀[汉族]、道、邓、狄、刁、丁、董、窦、都、杜、端、段、敦、鄂、藩、樊、范、方、防、房、费、丰、封、冯、凤、奉、俸、伏、扶、符、福、甫、傅、富、甘、岗(Gāng)、杲、皋、高、告、郜、戈、盖(Gě)、葛(Gě)、耿、公、宫、龚、巩、贡、勾、苟、辜、古、谷、顾、关、官、管、冠(Guan)、归、桂、过(Guō)、郭、国、韩、杭、郝、昊、浩、何、荷、和[纳西族]、贺、赫、恒、衡、红、宏、侯、胡、湖、花、华(Hua)、槐、还、环、宦、黄、惠、慧、霍、姬、嵇、稽、吉、籍、纪(Jǐ)、季、冀、贾、简、蹇、江、将(Jiāng)、姜、蒋、焦、矫、金、锦、晋、靳、经、井、景、敬、靖、静、居、琚、鞠、菊、巨、开、阚、康、亢、抗、柯、科、孔、寇、蒯、匡、况、葵、阔、来、赖、蓝、郎、雷、冷、黎、李、史(Li)、吏、厉、郦、连、廉、练、良、梁、廖、林、蔺、凌、刘、柳、龙、隆、娄、楼、卢、鲁、陆、鹿、路、闾、吕、律、栾、罗、洛、骆、麻、马、满、毛、茅、卯、冒、梅、门、盟、蒙[侗族、布依族]、孟、梦、米、密、苗、庙、缪、闵、明、莫、牟、母、木、沐、睦、穆、那(Nā)[满族] 、能(Nai)、倪、聂、宁(Ning)、牛、侬[汉族]、欧、番(Pān)、潘、盘、庞、裴、彭、蓬、皮、平、蒲、仆(Pu)、濮、朴(Pǚ)、浦、戚、漆、祁、其、齐、钱、羌(Qiāng)、强、乔、谯、钦、秦、覃(Qin)[壮族、苗族]、卿、丘、邱、仇、裘、曲、屈、瞿、全、权、阙、冉、饶、仁、任(Ren)、荣、茹、阮、芮、闰、桑、森、僧、沙、单(Shan)、商、上、尚、韶、邵、佘、申、伸、神、沈、生、圣、胜、盛、师、施、石、时、史(Sh?)、仕、侍、莳(Shi)、殳、舒、束、树、帅、水、税、硕、司、斯、松、宋、苏、宿、粟、眭、隋、随、孙、邰、泰、谈、谭、檀、汤、唐、堂、桃、陶、滕、田、铁、庭、同、佟、童、涂、屠、团、拓、万、汪、王、望、危、巍、韦、卫、魏、温、文、闻、翁、邬、巫、吴、吾、伍、仵、武、西、奚、溪、习、席、喜、夏、鲜(Xiān)、贤、咸、冼、详、向、项、相(Xiang)、萧、解(Xie)、谢、懈、辛、覃(Xin)[土家族]、信、邢、行、姓、雄、熊、修、秀、胥、徐、许、婿、宣、薛、荀、鄢、燕(Yān)、闫、严、言、岩、阎、颜、彦、晏、羊、阳、杨、洋、仰、姚、叶、伊、衣、宜、移、乙、易、益、裔、殷、银、尹、印、应(Yīng)、英、营、永、雍、尤、游、於(Yū)、于、余、俞、虞、宇、禹、玉、郁、喻、元、袁、苑、乐、岳、云、恽、载、昝、臧、泽、迮、曾、查(Zhā)、渣、翟(Zhai)、詹、展、湛、张、章、掌、赵、甄、镇、征、正、郑、支、芷、智、忠、锺、仲、周、朱、诸、祝、庄、卓、紫、訾、宗、邹、祖、左、佐;端木、皇甫、令(Ling)狐、司马、欧阳、濮冯、隋张、诸葛(Ge).
    四、如东县(共470姓.其中单姓466个,复姓4个)
    艾、安、敖、巴、白、百、柏、拜[汉族]、邦、包、保、鲍、卑、贝、贲(Bēn)、毕、边、卞、别、宾、伯、卜、补[苗族]、步、蔡、仓、曹、岑、昌、常、超、晁、潮、沉、陈、谌、成、程、池、迟、冲、崇、初、储、楚、褚、传、从、丛、崔、笪、戴、耽、但、淡、党、邓、狄、刁、丁、东、冬、董、窦、都、堵、杜、端、段、敦、藩、樊、范、方、芳、防、房、费、丰、风、沣、封、冯、奉、伏、符、甫、傅、富、干(Gān)、甘、高、戈、葛(Gě)、耿、宫、龚、巩、贡、苟、古、谷、顾、关、管、冠(Guan)、广、归、桂、郭、国、海、寒、韩、杭、郝、昊、浩、何、荷、贺、恒、衡、洪、鸿、侯、胡、扈、花、华(Hua)、宦、黄、惠、霍、姬、嵇、吉、己(Jǐ)、纪(Jǐ)、计、季、冀、贾、简、江、将(Jiāng)、姜、蒋、焦、金、锦、靳、经、井、景、敬、居、琚、鞠、菊、隽(Juan)、君、开、阚、康、亢、柯、孔、蒯、匡、况、旷、阔、来、赖、蓝、郎、雷、冷、黎、李、史(Li)、吏、厉、郦、栗、练、良、梁、廖、列、林、蔺、凌、刘、柳、龙、隆、娄、楼、卢、鲁、陆、鹿、路、闾、吕、栾、罗、洛、骆、麻、马、满、毛、矛、茅、茆、冒、梅、蒙[毛南族]、孟、糜、宓、密、苗、庙、缪、闵、名、明、莫、牟、木、穆、南、尼、倪、年、聂、宁(Ning)、牛钮、欧、潘、盘、庞、裴、朋、彭、澎、皮、平、蒲、濮、浦、普、戚、漆、祁、齐、颀、钱、羌(Qiāng)、强、乔、秦、覃(Qin)[壮族、苗族、汉族]、卿、邱、秋、仇、裘、曲、屈、瞿、全、冉、饶、壬、仁、任(Ren)、戎、荣、如、茹、阮、芮、桑、森、沙、山、单(Shan)、商、尚、韶、邵、绍、佘、申、沈、圣、盛、施、石、时、侍、莳(Shi)、殳、舒、束、树、帅、水、税、顺、司、宋、苏、粟、眭、隋、随、孙、锁[回族]、邰、泰、谈、谭、潭、汤、唐、堂、陶、滕、田、铁、佟、童、涂、屠、万、汪、王、危、巍、韦、维、委、卫、伟、魏、温、文、闻、翁、沃、邬、巫、吴、五、伍、武、郗、奚、溪、席、喜、夏、鲜(Xiān)、咸、乡、向、项、相(Xiang)、萧、校、解(Xie)、谢、辛、邢、幸、熊、秀、胥、徐、许、宣、旋、薛、燕(Yān)、闫、严、言、岩、阎、晏、羊、阳、杨、仰、姚、叶、伊、依、宜、易、奕、殷、银、尹、印、应(Yīng)、尤、游、右、於(Yū)、淤、于、余、俞、虞、宇、郁、喻、元、袁、苑、月、乐、岳、云、昝、臧、曾、增、查(Zhā)、渣、翟(Zhai)、詹、展、湛、张、章、赵、甄、镇、正、郑、政、支、智、忠、锺、仲、周、朱、珠、诸、竺、祝、庄、卓、宗、邹、左、佐;端木、冷林、欧阳、司马.
    五、通州市(共549姓.其中单姓541个,复姓8个)⒁
    艾、爱、安、敖、把、白、百、柏、包、保、鲍、卑、贝、贲(Bēn)、毕、边、卞、汴、表、伯、博、卜、补[汉族、苗族]、步、才、蔡、仓、沧、曹、岑、柴、昌、常、超、晁、巢、朝、车、陈、谌、成、呈、城、乘、程、池、迟、冲、崇、宠、储、楚、褚、从、丛、崔、催、存、达、笪、戴、但、淡、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1: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通方言的形成



        南通方言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必须从南通土地的成陆、开发、移民历史和建制沿革、地理变迁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大约从公元5世纪中、后期起,长江口黄海上开始出现一片较大的沙洲,称之为胡逗洲(壶豆洲)。南朝梁简文帝承圣元年(552年),侯景兵败逃此,为部下所杀。隋时,胡逗洲属海陵(治今泰州市)。唐初,胡逗洲属扬州广陵郡。胡逗洲,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设置盐官,属扬州广陵郡,隶淮南道。不久,由于军时的需要,狼山成为浙江西道常州节度使管辖下的一个军事据点,胡逗洲  也就成为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了。日本大友皇子之孙真人元开在其所作《大唐和上东征记》一书中就记述了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扬州高僧鉴真第五次东渡日本时“发自崇福寺,至扬州新河乘舟,下至常州界狼山”的事。根据文献记载,唐时的胡逗洲已是一块东西80里、南北35里的大沙洲了(按:唐制1里约合0.56公里)。公元10世纪初,胡逗洲与其东的南布洲连成一片,沙洲的范围向东扩展到了大致今海门市北部包场镇一带。根据文献记载,南朝梁承圣元年(552年)时,洲上即有流人以煮盐为业。宋人史乐的《太平寰宇记》亦有胡逗洲“上多流人,以煮盐为业”的记载。所谓流人,大抵指流放人犯。初期的流人可能多来自扬州属地,后属常州管辖,流人则大概多来自江南常州,即今常州、宜兴、无锡、江阴一带了。因此,唐时的胡逗洲方言当是古代常州一带的方言与早期流人的方言融合形成的一种古吴语。我们说胡逗洲方言是吴语,还可以从与胡逗洲相邻、同为古代犯人流放地的另一个沙洲――东布洲上的方言的演变历史得到启示。东布洲方言虽历经千年,演变发展成为今天启东和海门两市北部和通州市东部通行的通东方言,依然保持着吴语的本色,其为吴语当无庸置疑,那么,胡逗洲方言当是吴语应该也是无疑的了。只是后来由于胡逗洲(静海洲)与大陆较早地涨接,方言受海陵话的影响,逐渐演变为古江淮方言;而东布洲(海门岛),直至北宋庆历间(1041-1048)始与通州东南境相接,方言始终保持着吴语的特征。南通方言具有许多吴语特征,这是因为其源于古吴语的缘故。当胡逗洲方言(准确地说,其时应称静海方言)向江淮方言过渡时,原有的一些吴语语言特征仍然被保留下来。根《资治通鉴·后梁纪》和明、清通州志书记载:唐末军阀姚存制(一作姚存)据胡逗、东布二洲,为东洲镇遏使。五代初,姚氏附吴,姚存制之子姚廷为东洲静海军使。大约即在此前后,胡逗洲与北岸砂嘴涨接。公元937年南唐代吴,立静海都镇制置院,以姚廷之子姚彦洪为东洲静海都镇遏使。公元956年二月,后周军队入淮南,姚彦洪眼看在这一带已无立足之地,便带着家属及军士等一万多人离开静海投奔吴越去了(《资治通鉴·后周纪》、《十国春秋》)。姚氏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其军士亦多吴兴子弟,姚氏家族统治静海(胡逗洲)与东洲(东布洲)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军士与家属人数有万人之多,因此,古吴兴方言必定对两地的方言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吴兴、常州两地毗连,其方言大体相近,因此,静海与东洲两地方言可能并未发生根本的变化。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周师克淮南,取南唐长江以北地。五年(958年),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属扬州,旋改置为通州,析其地为静海、海门二县,隶海陵郡。由于静海与大陆涨接,隶海陵郡管辖,静海人与江南人的交往日减,而与江北海陵,尤其是与其毗连的如皋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渐频繁,同时也有大量的海陵人来往于两地之间,有的甚至定居在这里。海陵,作为这一带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其方言自然也成了这一带的优势方言,因而对静海方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导致了静海方言由吴语向江淮话的转化。到了元初,续有北方犯人流放到此。近代,又有许多客商从不同的地方来到通州经商、定居,再加上通州人(南通人)与江南上海等地人民的来往亦日趋频繁,这对通州方言及今天的南通方言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建国以来,由于普通话的推广,南通方言正在经历着向普通话逐渐靠拢的过程,今天的南通方言已今非昔比了。

    从以上介绍的方言演变的历史来看,我们与其说南通方言是一种“变了形的江淮方言”,倒毋宁说是一种“蜕变了的吴语”,是一种具有吴语底层的江淮方言。


    南通地区其他方言概况

    南通地区方言十分复杂,粗略地分大致可分为7种主要方言。除了南通方言外,另外6种方言是:海安方言、如皋方言、如东方言、金沙方言、通东方言和海启方言。此外,与东台市、姜堰市、泰兴市接壤处,还有人说东台方言、姜堰方言、泰兴方言或这些方言与海安方言或如皋方言的过渡方言(土语)。南通地区7种主要方言之间也存在着一些过渡方言(土语),但通行范围比较小,可以看作是某种方言的变体。

    (一)北部三官话

    北部三官话指海安方言、如皋方言、如东方言,通行于南通市北部海安县、如皋市和如东县3市、县和南部通州市局部地区。由于三种官话相对地来说,其间差别不大,因此,有人将它们合并为一种方言,称之为如海方言(《南通地区方言研究》)。但这不免失之粗疏,也与人们的习惯概念不相符。事实上,三种方言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例如:

    ⑴如东方言有7个声调( 通同统痛动秃独),去声分阴、阳( 痛≠动),古全浊上声字、去声字和次浊去声字读阳去调(动=洞≠通;义≠衣),与南通方言相同;如皋方言、海安方言只有6个声调(通同统痛秃独),古全浊上声字、去声字和次浊去声字读阴平(动=洞=通;义=衣),具有通泰方言的典型特点。

    ⑵海安方言只有一个“我”字声母读ng,没有其他ng声母字;如东方言和如皋方言声母ng比较多(丫伢哑掗;哀捱矮爱;爊熬袄懊;欧藕沤;饿鹅我;肮昂;雁眼晏;恩硬;恶;扼额;压齾),与南通方言比较接近。

    ⑶普通话的韵母ou(谋否斗头漏周抽手柔狗口藕后),海安方言读eu,如东方言和如皋方言声母读ei。

    ⑷海安方言没有韵母ing,普通话韵母为ing或in的字,与韵母为ian的字分不清(建=敬进;烟=音英)。

    当然,3种方言的差异远不止这些,它们不是同一种方言。

    海安方言、如皋方言和如东方言分别以海安、如皋和如东3市(县)治地,即海安镇、如城镇和掘港镇为分布中心和代表点。3种方言的分界与行政区的界线并不完全一致。两种相邻方言之间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和过渡地带。在同一个方言内部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如东县西部、通州市北部以及如皋市与泰兴市边界线如皋一侧部分地区,都有两套舌尖音,即z、c、s和zh、ch、sh两套声母。它们能否构成独立的方言尚有待调查。

    海安、如皋和如东属古海陵地。3地的方言都是在古海陵方言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那么,古海陵方言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根据地理学家、地质工作者对本地区的实际查勘和考古研究证明:今海安县西部和如皋市西北部约在6500多年以前即已成陆。根据文献记载,西周、春秋时这一带属邗国地。春秋时,吴王夫差灭邗,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国语·吴语》)。公元前506年(楚昭王十年、吴王阖闾九年),吴、楚交战,破郢城(今湖北江陵县东),郧国遗民在吴国发动下参加了复国斗争。不久,楚败吴,郧民随吴军东撤,后安置于今海安县立发乡一带。《左传·哀公十二年》:“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郧。”说的就是公元前483年秋天鲁国国君鲁哀公和卫国国君卫出公、宋国大夫皇瑗在吴国的郧地,即今海安县立发乡商谈三国结盟的事。公元前473年,越灭吴,都城北迁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大举向北移民;汉初,东瓯王举国徙江淮间。几次移民都有一部分人散落到海陵(时称海阳)一带,他们将吴越方言带到这里,并逐渐形成最初的海陵方言――早期海陵方言。至三国时期,曹操“恐江滨郡县为权  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十余万,皆东渡江……”(《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属于广陵郡的海陵居民亦随之内移,海陵几成隙地,海陵方言消亡殆尽。公元241年,东吴大司马、如皋人吕岱(160-256)招抚乡民回归,重建海陵县,人口才重新有了增长。晋时续有一些居民从今山东等地迁来海陵,并在这一带建立侨县或侨乡。西晋末,永嘉丧乱,北方地区人口避乱大举南迁,至东晋、南朝三百年间陆续迁至今长江下游皖南、苏北及赣北、赣中一带的江南地区。《晋书·王导传》说:“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可见移民之多。按文献记载,其时海陵一带的人口猛增几十倍。从北方流落到海陵一带的北方移民,其方言与当地的方言融合,产生了新的海陵方言,以后又陆续分化形成了今天的通泰片诸方言;迁移至今赣北、赣中的北方人与当地居民长期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以南昌方言为代表的赣语诸方言。以后,赣人又南迁赣东南、闽西、两广、四川等地,形成了今天的客家方言。我们在前边提到,南通方言(也是整个通泰方言)、赣语、客家话声母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它们都是在西晋末南迁的北方人的方言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缘故,它们具有共同的源头。

    古海陵方言作为古代海陵地区的优势方言,曾对其周边地区,尤其是下辖地区的方言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海安距古海陵方言的腹地泰县比较近,今天海安县的大部分地区曾经为泰县(治泰州)地,直到1940年始析东台、泰县、如皋3县地置紫石县,1948年改海安县,因此其方言与姜堰方言比较接近,吴语对它的影响比较小;而如皋方言受吴语的影响要大得多。元末张士诚起兵江南,明燕王靖难之乱,都有大批江南士民移居如皋。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太平天国时期,一些江南商贾及手工业者纷至沓来如皋经商或避难定居,如皋方言受到吴语较大的影响。著名如皋籍语言学家丁邦新教授将如皋方言与南京方言作了全面的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如皋话以吴语为基本,加上下江官话的部分影响而成的,所以吴语的色彩较浓,下江官话的色彩较淡,成为这两个方言区域之间的中间方言。” (《如皋方言的音韵》)。他这里所说的下江官话就是通常所说的江淮官话,是传统概念的江淮官话,不包括我们现在所说的泰如方言。

    如东方言是北部三种官话中最具吴语色彩的方言。它有7个声调,与南通方言几乎完全一样。很可能历史上有一部分通州的移民参加过如东地区的开发,当然也不能排除有古海门人移居到那里。他们将通州话和古海门话带到那里,久之与当地的方言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如东方言。

    (二)南部三吴语

    南通市乃江淮官话与吴语的交汇地。除了南通方言与前面提到的3种江淮官话方言外,还有3种吴语,即通东方言、金沙方言和海启方言。苏北地区有4种吴方言,即靖江方言、通东方言、金沙方言和海启方言,其中3种主要分布在南通市境内。

    通东方言主要通行于通东地区。通东是一个模糊的地域概念,它习惯上指启东市北部、海门市北部、通州市东部(东北三余地区除外)地区,具体地说包括启东市吕四港镇(包括原茅家港镇、秦潭镇)、天汾镇,海门市东灶港镇(包括原东灶乡、东兴乡)、刘浩镇(原刘浩乡地区)、包场镇、正余镇、余东镇、树勋镇、王浩镇、货隆镇、四甲镇(包括原国强镇)、万年镇(西北部),通州市二甲镇(包括旧袁灶乡、余西乡、余北乡)、金沙镇东南部(原金余乡)和东社镇东南部(原东社乡)、三余镇西南部(原忠义乡)、五甲镇东部(原五甲乡地区)。历史上它曾是通州(南通)的一部分,因地处通州(南通)东乡,故习称通东地区。通州市东北部除通行海启方言外,也有人使用通东方言,尤其是与海门市接壤区。这个地区大多数人兼通两种方言。

    金沙方言通行于通州市治地金沙镇大部分地区(东南部原金余乡地区除外)、正场镇大部分地区、东社镇西北(原唐洪乡地区)、五甲镇西北(原庆丰乡地区)和十总镇(原十总乡、二窎乡),是南通市分布区域最小和使用人数最少的方言。

    海启方言主要通行于启东、海门、通州三市南部和南通技术经济开发区及崇川区狼山镇、姚港乡、任港乡沿江一带(沿江海启方言带),以及通州市东北部三余镇、海宴镇、东余乡、北兴桥镇、恒兴乡及如东县掘东地区(三余湾海启方言飞地) 。海安县东北角斜镇(原角斜镇、沿口镇)和旧场镇一带(旧属东台县)也人说海启方言(角斜――旧场海启方言岛)。

    通东方言是通东地区的土著方言。它是在古海门方言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吴语。由于它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通州方言(南通方言)较大的影响,因此,具有许多江淮官话,特别是南通方言的特征。

    金沙方言是古海门方言与通州方言融合产生的方言,也可以看作是通东方言与南通方言的过渡方言。其声母具有吴语的特点,而韵母与词汇则更多地具有南通方言的特征。因此,它是一种江淮话化了的吴语,是一种边缘方言。

    海启方言或称启海话,又称沙地话。它是崇明移民使用的方言,与崇明方言差异极小。二者可视为同一种方言,它们之间的差异可看作是同一方言的内部差异。

    海启方言的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是南通市最大的方言;金沙方言是南通市使用人口最少,分布地域最小的方言。

    3种吴语具有吴语的许多共同特征,但彼此间也有着一定的差异。通东方言与金沙方言比较接近,而与海启方言有着较大的差异。金沙方言与海启方言的差异则更大。

    3种吴语都存在着一定的内部差异。相对地来说,海启方言的内部差异比较小;通东方言则明显地存在着东部与西部的差异,这是因为东、西之间受南通方言影响的程度不同的缘故;金沙方言因为分布地域较小,因此,其内部差异也比较小。

    3种吴语之间以及这3种吴语与南通的其他4种方言之间都存在着一些过渡方言,或者叫做土语。

    那么,地处长江以北一隅的南通地区怎么会出现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的吴语的呢?这就必须从南通地区的形成、地理变迁、建制沿革、遗民史等诸方面来考查。

    大约公元7世纪初,胡逗洲(壶豆洲)以东和东南长江口黃海上相继出现了南布洲、布洲、东洲等几个较大的沙洲。其中南布洲约当今通州市金沙镇以东至通州市忠义乡一带;布洲则约当今启东市北部吕四港迤南一带;东洲在布洲以南,原地已坍没,约当今海门市东南部和启东市西南部。到了公元9世纪后期,布洲与东洲涨接,始称东布洲。唐末,东布洲为东洲镇遏使姚存制割据。五代属吴,姚氏家族继续统治着长江口上诸岛。由于军事地位的重要,东布洲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吴和吴越两国交战,吴越攻占常州东洲镇。不久,吴军救东洲,大破吴越军,收复了东洲。南唐代吴,海门岛成为南唐地。公元956年,后周与南唐交战,周兵大破唐兵于东布洲,这一带成了后周地。显德五年(958年),周师克淮南,据南唐长江以北地,始置海门县,治东洲镇,改隶通州。从《太平寰宇记》胡逗洲“上多流人,以煮盐为业”和《舆地记胜》谓宋初海门岛仍为人犯煎盐苦役之所的记载推测,东布洲当亦为犯人流放之地。由于东布洲的形成与开发较晚,它一开始即属江南常州管辖,因此,最初的流人当主要来源于古代常州一带。最初的东布洲方言基本上是一种古吴方言,与融合古吴方言和古江淮方言而形成的胡逗洲方言当具有一定的差异。公元10世纪初,胡逗洲(静海岛)与大陆涨接,不久改属海陵郡(治今泰州市)管辖,静海人与江南人的交往日减,而与江北海陵,尤其是与其毗连的如皋县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渐频繁,最终导致了静海方言由吴语向江淮话的转化。而东布洲(海门岛)直至公元1041-1048年间始与通州东南境涨接,在古代交通相对闭塞的情况下,岛上居民与岛外来往比较地少,因而方言并未受到江淮方言的直接影响,始终保持了吴方言的特色。

    公元14世纪中叶,海门曾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壮县。公元14-15世纪间,由于地球气候一度转暖,海面上升,长江主泓曾一度北移,引起了北岸的大坍削。元至正十年(1350年)左右,海门县开始坍削,县治地迁礼安乡。明洪武八年(13??年),大潮泛濫,吕四场被淹,三万余盐丁淹死,盐灶被迫停火,国库收入减少,于是明太祖便将一部分拥戴过张士诚的江南士民强迁至海门吕四,以补盐丁之不足。他们于常熟白茆集结,渡江来到吕四。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白茆抽丁”。这些江南移民带来了江南地区的方言,使古老的海门方言有了新的发展。明正德七年(1512年)七月,海潮泛滥,溺死千余人。是年,县治地被迫迁通州馀中场(今海门市四甲镇余中村)。以后连年海潮侵袭、土地坍塌 ,死亡人数以万计。到了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人口只剩下不到5000人。是年八月,县治地不得不西迁至今通州市金沙镇进鲜港村西,借通州部分地与海门坍剩的地,重新建县。以后又连年受灾,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海门县大半坍入江中,人口仅剩下2200人,不得不裁县归并通州,成为通州的一个乡,称为海门乡。后又改称静海乡。古海门县废置并入通州后,一直为通州和后来的南通县辖地,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始析其地分归启东、海门、南通三县管辖 。因此,古海门方言一直受到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影响,越往西受到的影响越大,最终导致了方言的分化:随县治地西迁和被迫逃亡至金沙场的海门人,因世代与说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当地人相处交往,方言受到通州方言(南通方言)较大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以金沙镇为分布中心的金沙方言;而居住故土的海门人,因距通州城较远,方言受通州方言(南通方言)的影响相对地比较小,最终发展成为今天的通东方言。

    古海门地坍塌最终废县并入通州后,到了公元17世纪末、18世纪初,江流回向南泓,长江北岸开始涨积。公元1706年前后,崇明人陈朝玉(1688-1761)与妻刘氏来到这里垦殖,带动了一大批崇明人迁来江北。他们披荆斩棘,辛勤垦殖,不久沿江新垦地渐成村落。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年划通州、崇明部分沙屿及通州、崇明间新涨沙,设海门直隶厅。境内人口达10483人,其中崇明划入2958人。这些崇明人便是今天海启方言地区最早的先民。以后200多年间,续有崇明人来到海门,崇明话自此称为海门话。而今天的启东市南部大部分地区,曾是崇明属地,1928年始析置启东县,自此,那里的方言称之为启东话。海门话和启东话合称海启话或启海话,俗称沙地话。1901年,清末状元、海门籍实业家张謇(1853-1926)建通海垦牧公司,大批海门人和崇明北沙人来到今通州市东北三余地区和如东县东南参加沿海滩涂的围垦并在那里定居。他们将海门方言带到那里,最后形成了今天的三余湾海启方言飞地。而在今海安县东北角斜镇(原角斜镇、沿口镇)和旧场镇一带(旧属东台县),亦有一批海门人于20世纪初移民于此,在那里形成了角斜――旧场海门方言岛。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地带和崇川区狼山镇、姚港乡、任港乡沿江一带也有人说海启方言。东起启东,西至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地带,形成了广长的沿江海启方言带。海门方言还随着移民传播到东台、大丰、盐都、射阳、灌云、滨海等县、市沿海地区,在那里形成零散的海门方言点或海门方言带。此外,南通沿江一带的沙地人渡江围垦常阴沙并在那里定居。后来常阴沙与江南常熟地涨接,解放后划归常熟,1961年12月析常熟和江阴部分地置沙洲县,常阴沙成为沙洲县地。1986年沙洲县改张家港市,常阴沙人成了张家港人。常阴沙人通用的海门方言,当地称之为常阴沙话,即常阴沙方言。

    通东方言、金沙方言和海启方言都属太湖片吴语。其中海启方言属以苏州方言、上海方言和嘉兴方言为代表的苏沪嘉小片,与同一小片的其他方言比较接近;而通东方言和金沙方言,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属以常州方言为代表的毗陵方言小片。尽管它们的源头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常州一带的方言,两种方言相对地来说,较之苏沪嘉小片诸方言更接近毗陵小片一些方言,但是,地处苏北一隅的这两种方言,历经千百年沧桑,已与今天常州一带的方言有了很大的差异。相对地来说,他们的许多语言特征更接近南通方言。因此,有人将它们从毗陵小片中分出建立独立的方言小片,称之为金吕小片,即西起通州市金沙鎮、东至启东市吕四港镇的方言小片(徐铁生:《通东方言与金沙方言归属刍议—兼论两种方言的形成与南通方言的关系》,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吴语研究》,2003)。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其形成往往经历过一些复杂的历史过程。人口的扩散、地理的变迁、行政区域的变更和语言发展的不平衡,都可能成为导致方言歧异的因素。人口的扩散(外来移民的迁入)带来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人们的风俗习惯(节日文化、红白喜事、宗教迷信、民间文艺、民间传说、民间工艺、称谓、禁忌,等等)、生产和生活方式(职业、行业、衣食住行)诸多方面。这些差异的存在必然会在方言词语上反映出来。南通市不同方言区的人,其先民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习俗和地域文化,这一切构成了南通市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南通地区地处官话与吴语的过渡地带,南腔北调的方言融合是导致南通地区吴、淮文化兼具和相融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了解南通的地域文化必须了解南通地区的方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1: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五帝时代,苏北境内的部落经常与中原各部落争战,世居淮、沂地区的东夷部落曾为中原部落所败,为避战乱,东夷部落不得不进行迁移,古青墩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他们是南通最早的先民,也是最早的移民,他们在南通这块大地最早播下了北方文化的种子,并烙下了北方文化的印记。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灭邢(海安西部,如皋西北部当年属邢国地),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吴破郑城(湖北江陵县东北),郧国遗民在吴国发动下参加了复国斗争。不久楚败吴,郧民随吴军东撤,后安置于海安县立发乡一带。前473年,越灭吴,都城北迁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大举向北移民。汉初,东瓯王举国徙江淮间。几次移民都有一部分散落到海陵(时称海阳今天泰州市)一带,他们将吴越文化带到了这里,形成了一种南方文化北上的趋势。
      晋时战乱,北方人口大举南迁,至东晋,南朝三百年间陆续迁至长江下游,其时海陵一带移民人口猛增几十倍,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在这里相遇。
      约六朝梁元帝时(552年),长江口出现的壶豆洲(又名胡逗洲)便有流人煮盐为业,这些流人大抵指流放犯人也有无业游民,主要来自江南常州(今常州、武进、宜兴、无锡、锡山、江阴一带),这些人基本上保留了吴越文化的特性。隋时胡逗洲属海陵,唐玄宗时因军事上的需要,狼山成为浙江西道节度使管辖下的一个军事据点,胡逗洲成了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唐末军阀割据,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姚氏家族三代(姚存制、姚廷、姚彦洪)统治胡逗洲(其时称静海)、东布州达半个世纪之久,其军队和家属有万人之多,多为吴兴人,其时南方文化占了统治地位。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周师克淮南,取南唐长江以北地区,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属扬州,不久改为通州,设静海、海门二县,由于静海岛与大陆涨接并改属海陵郡管辖,静海人与如皋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渐频繁,同时又有大量的海陵人来往于两地之间或定居。至元初,北方又有犯人流放到通州,南方文化的影响似乎逐渐减弱。但元末张士诚起兵江南,明永乐初燕兵之乱,使大批江南居民移居如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不少江南商贾和手工业者纷纷来如皋安家落户。 
      由东布洲形成的海门岛,当初亦为流放犯人之地,流人亦来自常州一带,由于隔了130多年才与静海县涨接而造成的文化隔离,使海门人始终保持了吴文化的特色。至明初,一部分拥戴过张士诚的江南士民,被惩罚性地强迫迁移到吕四港一带。他们于常熟白茹港集结,渡江来到吕四,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白茹抽丁”,他们同样保留了江南文化的风土人情。至18世纪初,崇明人陈朝玉(1688一1761)率妻来到海门,沿江岸垦殖,并带动了大批崇明人迁来江北。他们辛勤垦殖,使沿江新垦地渐成村落。其时海门境内一万多人,崇明人近三千人,以后200年间不断有崇明人迁至海门。至近代纺织工业的形成和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安徽、浙江、广东、上海、镇江等地工商户和其他人至南通定居、经商和进行文化交流。南方文化的影响几乎一直延续着。
      南方文化对南通的影响较大,南通方言中,说吴方言的人最多,南通京剧属于南派京剧,老百姓普遍供奉“观世音菩萨”。北方人往往把南通人看作是江南人,而南方人则常常把南通人视为北方人(江北人),这一错位恰恰显示了南通作为南北过渡地带的文化特征,南北文化兼而有之———南风北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4 20:52 , Processed in 0.1067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