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9|回复: 0

海门究竟何时建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1-21 11: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门究竟何时建县

                                作者 李元冲
        海门设县于“五代十国”末期的后周显德五年(958),这几乎是个不争的事实,《海门县志》、《南通市(县、州)志》等都是这样记载的。但是笔者认为,海门在唐代末年(天祐四年)即公元907年就已建了相当于州、县级(甚至要高于州、县级)的建置,比原先的“五代十国”末期即后周显德五年前推了一个朝代,时间前推了51年。
        根据公认的资料,在唐末和五代时期,统治东洲、静海一带的是一个姚氏集团,但由于时间之长,记载又缺乏,加之当年的东洲早已坍没入海,因此包括前人在内的一些判断失误是在所难免的。但是1990年初南通东郊出土的一方《姚锷墓志》(该墓志现藏于南通博物苑),为我们判断东洲、静海的历史增加了一个新的证据。墓志开头在介绍墓主及其出身时说:“公讳锷,字子明,享年二十又七,于乙巳岁仲冬月十五日遘疾奄终。曾祖讳制,东洲都镇使、检校户部尚书。祖讳珪,知西面兵马事,检校工部尚书。皇考讳裕,吴左军押衙,充静海指挥使,兼东洲、静海镇遏使,检校吏部尚书。”从这个记述中我们看到:墓主人姚锷的曾祖是姚存制(有两种说法:一是姚制、姚存为二个人;二是姚存制、姚制、姚存为同一个人,本人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姚存制生前是“东洲都镇使”,并且还是“检校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是唐代以后的“六部”官员之一,专门执掌国家户籍、土地、赋税、财政收支等,相当于现在的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的部长。但在户部尚书前面加了一个“检校”,经查《辞海》:“隋唐时入衔。凡带此字样者均系招除的加官,仅表示官品高下。”也就是说姚制的官品相当于户部尚书,但并不实际掌握户部大权。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姚制是一个“部”级干部,兼任东洲都镇使。可见当时的东洲在吴国处于多么重要的位置。
        吴国在“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大国,它的国土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的大部以及浙江、湖北的一部等,号称有“28州”“五十城”。而那时的东洲也的确是一个很大并且很富饶的地方。
        我们先从吴国和吴越国的几次交战中看一下东洲的大小:天祐五年(908)吴越大将张仁保曾攻占东洲,……“死者万余人”,吴国派兵反击,打败吴越国,并夺得战船三百艘;吴武义元年(919),吴越用战船五百艘攻东洲……“俘吴裨将(注:指将,不含士兵)七十人,斩首千余级,焚战舰四百艘”(资料来源:南通博物院《古代南通简史》及《通鉴》《后梁纪》)。我们无法查到当时东洲的总人口有多少,但明朝时海门县的总人口才二万多人(例:明正德七年〈1512〉海门全县总人口为21923人),而一场战役则“死者万余人”“斩首千余级”(可能这二场战争的参战人数要在数万到数十万),可见争夺之激烈,东洲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同时说明东洲不是一个弹丸之地,而是要比我们现在想象中的“东洲”大得多!
        为什么东洲成为当时兵家必争之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经济原因,吴国是当时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其所以发达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淮南盛产盐,而东洲面向大海是个十分重要的产盐地区,这从《姚锷墓志》“盐铁之场监殷繁”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姚锷是盐铁场的“场监”,工作十分辛苦。由于东洲盛产盐,所以当时的吴国派相当一级的官员并派重兵把守这是很自然的。
        后来随着静海所在地的胡逗洲渐渐和北方的如皋大陆涨接,而东洲则逐渐坍没,面积越来越小,于是都镇使的“官廨”开始西迁至静海,所以便有了“东洲静海都镇”。据估计都镇使“官廨”西迁的时间大概在南唐初年(937)左右,理由有二:
        1、姚廷圭时尚无“静海”之说。《姚名锷墓志》在记载姚锷的祖父时“祖讳珪,知西面兵马事,检校工部尚书”。说明姚廷圭是一个统兵打仗的驻扎在东洲“西面”即狼山一带的“部”级官员,他的正式官名是“知西面兵马事”,说明当时尚无“静海”之说。姚廷珪是“静海军使”等说法是后人加上去的。
        2、公元937年始建静海镇。我们从《姚锷墓志》中叙述姚锷的业绩时看到这样的记载:“而自侍从今使季父司空,更移雄镇,开拓狼峰……”。这句话正是说的迁移都镇的事:说姚锷本来是一个“侍从”,现在跟随“季父”(“季父”即叔父,据《通州志》记载:姚廷珪在一次战争中被吴越军俘获,吴国后来任命姚廷珪之侄姚彦洪接任。所以姚锷的叔父就是姚彦洪)成了“司空”(就是搞工程建设),干什么呢?就是“更移雄镇,开拓狼峰……”,即建静海、迁“官廨”。姚锷死时是乙巳年(945),时年27岁,而他的“更移雄镇,开拓狼峰……”应大约在20岁左右开始,所以建成静海时应在937年左右;
        3、天祚石刻中姚存制的官衔比《姚锷墓志》中多出一个“静海”的原因。吴天祚三年(937)姚存制在狼山北簏留下了著名的天祚石刻,它也是南通历史的重要见证。天祚石刻内容全文如下:“天祚三年口月十四日东洲静海都镇遏使姚存上西都朝觐回到此”。这是姚存制率领一班人到西都金陵(今南京)向新主齐王徐知诰拍马屁后回东洲途中在狼山留下的字据。如果按照《姚锷墓志》中的辈份推算,姚存制是姚锷的曾祖,所以这时的姚存制应在80岁左右。他当时的正式官衔是“东洲都镇使”(《姚锷墓志》),但由于静海正在建设中,那时的“都镇使”“官廨”尚在东洲,所以上面还来不及任他个“东洲静海都镇使”的头衔。而心急如焚的姚存自己给自己加了个“东洲静海都镇遏使”的头衔。所以姚存制在天祚石刻中的官衔和《姚锷墓志》中的官衔存在少许差异。
        相比“静海”而言,“东洲”之名的出现要早得多,据现存最早的海门县志《明嘉靖海门县志》记载:“海门地僻海隅,古未有建置,初名东布洲,唐虞商周时属扬州之域……唐为盐场属扬州,唐末属吴为东洲镇”。从这段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元前1000多年(距今3000多年)就有“东布洲”这块陆地和名称,唐朝时由扬州管辖,而到了吴国时东洲镇则为吴国的直属镇。
        那么当时的“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含义?“东洲镇”管辖的范围有多大呢?
        据《辞海》记载,镇是“宋代以后县以下的小商业都市”,也就是说“镇”在宋以后才是小商业都市,而在宋代以前则不是小商业集中的地方,而是“在边要形胜之地设置,驻兵戍守”,即在边寨等地方设置的兵防之地,有的还兼有行政职能。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官制基本上仿依唐制,地方设州、县。但在“边要形胜之地”吴国和“五代十国”的其他国家一样,设有都镇、镇;置都镇使、镇遏使、镇使、镇抚、镇将等。《辞海》中还说:“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镇捍防守外,还向人民征收器甲粮饷,掌握地方实权。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罢镇使、镇将,收其权归于知县”。而“东洲”正是在“边要形胜之地”东南是茫茫大海,西南是虎视眈眈的吴越国,所以吴国在这样的地方设东洲镇,置“都镇使”是完全符合历史记载的。
        关于东洲镇的管辖范围问题,据2003年版的《南通市志》记载:吴初“时有丰乐镇、崇明镇、大安镇、狼山镇”,这个范围应该就是“东洲都镇使”的管辖范围。丰乐镇即东洲,其改名约在937年“城池官廨"搬到静海以后。《通川志》是这样记载的,姚洪彦“修城池官廨,号静海都镇,今城是也,改东洲为丰乐镇,顾俊沙为崇明镇,布洲为大安镇,狼山西为狼山镇”。也就是说公元937年以前,这一带以东洲为统治中心,其范围西至狼山西,南至顾俊沙,北至布洲。这一点也得到了新编《上海市志》的证实:“杨氏吴国(902-937)时期,在今崇明县沙洲置崇明镇,属(今)通州海门县”。公元937年以后(南唐时期)统治中心转到了静海,于是便有了“东洲静海都镇”。直至后周显德五年(958),后周先后攻克静海和东洲,改静海镇为静海县,东洲镇为海门县,并在静海置通州州治,领静海、海门二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4 12:38 , Processed in 0.0976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