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02|回复: 0

八旬翁钟情书画依然“蛮拼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4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2-1 09: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旬翁钟情书画依然“蛮拼的”写诗歌 赏书法 习篆刻 拉京胡
    合肥在线  2015-01-31 12:30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汪中亮与姚珍珠伉俪情深
        一位教机械制造的大学老师,一位曾在科研科技开发中屡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一、二、三等奖项的工科教授,1997年退休后竟开始搞起了文学创作,居然又频频获奖,藏头联在安徽甚至全国更是首屈一指,2014年还出版了个人文集《三余拾趣》,80岁的汪中亮真的还是蛮拼的。
        A
        重拾旧爱倾情养护
        走进老干部活动中心二楼汪中亮工作室,淡淡墨香扑面而来。四周墙壁上,挂着他近期的书法作品,几把京胡按序列队,默默守护着桌边琴架上的京剧曲谱。房间正中的书画台由于常年书写,原本洁白的毛毡已是墨迹斑斑,各式型号的毛笔、各种名家的诗集字帖摆放得整整齐齐。
        汪中亮拆开一封刚刚收到的获奖证书。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陈云纪念馆向海内外征联,汪中亮寄出了自己的作品,“革命列车头,财经是汽油。后勤谁掌舵?陈老巧谋筹。”在5000多副应征联中,组委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汪中亮获得了优秀奖,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已不是汪中亮第一次获奖了,早在2004年, “小平小道杯”楹联大赛上,汪中亮的“小平小道,一路延伸,万里神州奔大道;民子民魂,三番起落,千秋史册铸忠魂”就斩获全国大奖,人赞“妙联无匹”,并镌刻在南昌“小平小道”教育基地的石壁上,又被《光明日报》选作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的垂联,发表在2004年8月25日的特版中。
        能够取得这么多成绩,汪中亮说,得益于幼年时家庭的熏陶。父亲是私塾先生,汪中亮耳濡目染,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三岁能背十多首唐诗,四岁就学写毛笔字,站在大板凳上写春联。阴差阳错大学上了理工科,工作后忙事业忙孩子,这些爱好只能暂时放置一边。退休后有了自己的时间,汪中亮把对国学的爱重新捡拾起来,勤读名作,遍访名家,执着而虔诚。他说,一个民族一定要有自己的灵魂、瑰宝,保护好民族文化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
        多才多艺奉献社会
        2004年“小平小道杯”楹联获大奖后,汪中亮的通讯地址想保密也保不住了,每年都要收到三四十封来自全国各地的邀请函,请他撰联。被誉为“两行文学”的对联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深奥,字、词、平仄都要对仗工整,要想写出意境,深厚的诗词功底必不可少。汪中亮的楹联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用途,或开阔雄远,或明丽如画,无一不深得赞许。退休迄今,他已经撰写楹联1000多副,牺牲了业余时间,消耗了大量脑力,但他仍旧乐此不疲,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身体虽累,心情愉悦。
        除了书法楹联,汪中亮的篆刻也深得专家好评;京胡拉得有板有眼,经常给附近的京剧票友伴奏。身兼合肥工业大学书法组、京剧票友组组长,定期组织活动,还要为博物馆、省图书馆等举办的书画展览呈送作品,退休后,汪中亮比在职时还要忙碌,每个星期都要列出工作计划。朋友开玩笑地说他自己找罪受,汪中亮却把这些当成轻松的玩乐。人到老年,可以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幸福呢?
        汪中亮从小就有出书的愿望,80岁的时候,他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去年10月份,38万字的个人文集《三余拾趣》编辑出版,收录了他所创作的旧体诗词、联语、书法、篆刻、散文等各类作品,蔚为大观。但汪中亮说,自己只是扎了一把敝帚,只要能给老年读者“掸走一点微小的尘埃,带来一丝桑榆的清风”,那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C
        夫唱妇随恩爱相携
        晚年生活如此顺意,丰富多彩,汪中亮毫不隐瞒对老伴姚珍珠的感谢:不会唱京剧,却能无条件地支持他;《三余拾趣》所有的图片编辑、处理一手承包;日常生活体贴入微……说起汪中亮,姚珍珠也一点不吝惜赞美:他家务活会做得很,从小手就巧,我心甘情愿当他的小工。
        如此令人称羡的恩爱有什么秘诀吗?汪中亮爽朗一笑:“我们是干哥哥娶了干妹妹。”说起来,这似乎是一个传奇。汪中亮的母亲先后生了五男三女却都不幸夭折,等到汪中亮出生,家里人喜从天降,当地有句俗语“老九不走”,这个孩子要带来好运了!可是,汪中亮5岁那年,父亲得了急性肺炎,当时这已是重症,怕自己不久于人世,便将汪中亮过继给一河之隔的书香门第姚家。成年后,昔日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汪中亮和姚珍珠顺理成章地组成了家庭,已经过了金婚之年,仍然甜蜜胜过当年。
        汪中亮从小动手能力就强,十四五岁时生活困难辍学在家,干不动农活,他就编些鱼篓子、竹篮子和别人换工;“文革”时,他属“逍遥派”,没事就在家做做木工。如今,汪中亮当年打的五斗橱还在用,多年前老家的房子卖了,家具什么的姚珍珠都没要,唯独留下了五六十年前汪中亮编的鱼篓子,她说,是个纪念。
        岁月流逝,汪中亮的手艺越来越多,水电、塑钢窗导轨……家里的所有小麻烦在他那里都会手到病除。可是,前不久,汪中亮的勤快却被姚珍珠狠狠“训”了一顿。知道姚珍珠不会同意,汪中亮就趁她不在家偷偷爬到楼顶去修太阳能,却被中途有事回家的姚珍珠逮个正着,汪中亮知道她是担心他,一句话也不反驳。
        真正产生矛盾的时候,两个人也不冷战,姚珍珠说,吵架也是一种交流方式,什么话都说出来,知道原因才能解决问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再好的感情都需要磨合,磨合磨合,磨到老了,性格就会越来越合。
        与世无争、崇尚简单生活的汪中亮和姚珍珠平时没事各忙各的,但遇事总会先为对方考虑,相扶相携,诚如友人所言,他们是天造地设的知音和搭档。

    ○现场挥毫

    ○书法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6 18:48 , Processed in 0.1099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