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8|回复: 0

姚海涛:创业是种生活态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2-2 15: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的春天,姚海涛回到了阔别10年的母校,在残存的记忆里追寻青春年少时那些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母校已经物是人非,当年的班主任周老师已有皱纹爬上额头,师生举杯的刹那间,泪水突然涌上心头。

    回望来时路,十年异乡雪。



    姚海涛近照

    十年前,他怀揣宏大的梦想从湖北来到甘肃兰州求学,十年后,他分别在兰州和武汉安了家,开了公司。在一张机票上,这两个城市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在人生历程中,却是他走过的一段求学、创业、磨难、拼搏和成长的路。

    刻在冰崖上的思索,雪线以上的自由

    世纪相交的几年里,中国高等院校扩招之风正劲,高等教育正从“精英化”向“普及化”过度,无数农村贫穷的孩子通过刻苦学习,走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姚海涛夹杂在这样一个群体里,从豫西卢氏潘河来到兰州市安宁区的西北师范大学数信学院,开始自己“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活。

    安宁区是兰州的大学城,十几所院校聚集在这里,黄昏时分,数万名学生从各自公寓出来,遍布在大街小巷就餐的场景蔚为壮观。在这个狭长型的山谷里,形成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育为主业,各种配套措施逐步完善的经济体。

    这样的氛围整合了与青春有关的所有要素:一见钟情的浪漫故事无时无处都会发生;天马行空的梦想在那些不甘寂寞的聪明大脑间来回传递;摇滚歌手盘踞了几个人气不错的酒吧,有校园歌手选拔赛的时候能万人空巷;东方泛白的时候,文学青年在常春藤下朗读诗歌。

    爱好文学的姚海涛短时间里便成为西北师大文学联合会的骨干。在无数个节假日,他乘坐公交车奔忙在兰州市的一些高校之间,参加与文学有关的各种聚会,讨论着一个个崇高而充满人文关怀的命题。

    姚海涛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爱好是文学,梦想是创业。这个知识组合使他自然而然萌生了创办一个文学网站,继而向大学生创业组织过度的念头。几经周折之后,一个名为“中国新锐青年文化网”的纯文化网站应运而生。其中“雪线以上”文学频道率先开始运作。校园社团的集会上,姚海涛一次次满怀深情地朗诵着“刻在冰崖上的思索,雪线以上的自由”这句经典广告语,吸引了众多“新锐青年”加入了这个组织。那时的“新锐”和现在的“给力”一样是网络热词。

    在安宁区简陋的出租屋里,在西北师大门口安静的酒吧里,在空旷的教室里,姚海涛和这些新锐青年们不知疲倦的畅谈着文学、网络和创业。一个西北地区第一个大学生创业组织----“中国新锐青年创业基地”的雏形逐渐形成。

    梦想如同一个火种,点燃之后,不但能照亮自己,还能温暖别人。“雪线以上”文学频道成为当时各大高校校园写手最为重视的一个交流平台,许多小有名气的文学爱好者以成为“新锐写手”为荣。一些有理想,有思想的网络技术骨干补充到技术队伍里来,一些能说会道的积极分子成为各自院校的市场推广部负责人,更有一些漂亮女生慕名前来感受有激情的生活。

    一个以姚海涛为中心,用梦想和激情维系着的“乌托邦”开始蹒跚学步了。一开始,他们模仿榕树下和起点中文等已经比较成功的文学网站,走着一条交流文学、推出新人、出版获利的传统道路。

    姚海涛和新锐青年们走在这条痛并快乐着的路上,他们一无所有,除了青春和激情;他们一无所获,除了成长和磨励。

    “除了创业的激情,我一无所有”

    21世纪的前几年里,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走出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寒冬,逐步成长起来,张朝阳 马云丁磊 等网络新贵的创业神话激励着无数热血青年。不少人捷足先登,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不少人跟风而动,摔得头破血流。

    马云贡献给世界的是“让天下再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承诺,但贡献给青年的除了一个成功的创业样板,还有电子商务的意识。无从统计“阿里巴巴宗教”里的马云和“创业教父”马云感染了多少热血沸腾不甘平庸的青年,但姚海涛和那些新锐青年绝对是马云狂热的粉丝。

    2004年春天一个桃花盛开的日子里,姚海涛和几个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主宰自己的命运的人经过种种契机走到了一起,创办了西部大学生创业商务网,简称“西创商务”。那晚他们席地而坐,看着电脑里已经成形的网站,畅所欲言地议论着种种关于西创商务的今天与明天。同时会议还连线江苏一个已经初具规模的大学生创业组织,以期获得经验和指导。

    姚海涛在网站的创刊词里写道:“ 我们幸与不幸地生于80年代,我们必须见证我们所生存的社会所要完成的这次巨大变迁。它犹如一场悄然而至的风景,会将一些人催跨,也会使一些人变得坚强和清醒;会使一些人碌碌无为黯然一生,也会使一些人翱翔万里天马行空。当目睹众多的毕业生西装革履地含着制作精美的自荐书去挤碎人才市场的玻璃时,我们心头或许有一的悲哀。昔日的“天之骄子”已经今非昔比,生活不相信眼泪,学会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才能成为强者。”

    西创商务是姚海涛第一次带有企业意识去运作一个实体,尽管有新锐青年文化网的积累和尝试,但不管是基于西部地区网上购物的消费方式,还是大学生创业这一独特的社会身份,他都是在做一件还没有成功经验可取的探索。他们毅然决然的上路了,因为年轻,无所畏惧,因为年轻,无所成败。

    甘肃省瑞尔科技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看到西创商务的发展前景,以内部创业的形成给姚海涛提供了创业平台和10万元的启动资金,这是他的第一笔风险投资。虽然杯水车薪,他足够栽下懵懂的种子。他知道自己拥有的除了这笔启动资金,还有那些不再作“沉默的大多数”的新锐青年。姚海涛和他的团队以无所畏惧的姿态闯进那些电子产品代理商的办公室,说服他们先免费铺货给西创商务,用于网络营销和校园直销,之后再将货款返还代理商。

    这个模式获得了一些成功。在周末的校园里,西创商务的销售人员----那些本着锻炼自己的兼职大学生抬出几张桌子,开始以最低价销售MP3、电脑配件、手机、文曲星、复读机等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子产品,并散发着宣传“西创商务”购物网站的传单,一时间场面火爆,前景广阔。

    摊子越铺越大,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兼职显然运作不了这样一个数百人的庞大团队,必须有人从事专职管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困扰了姚海涛很久的问题需要作出抉择。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扩招和扩张之下一路高歌猛进,名目繁多的高校排行榜和学术造假破坏了大学的声誉,教育产业化的逐利趋势愈演愈烈,大学已经变成一家“坏公司”。姚海涛能看到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宽进宽出的氛围里得过且过;绝大多数毕业生是计划外产品,毕业即失业;老师照本宣科夸夸其谈,学生忙着准备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和市场的接触,姚海涛的团队发现那些商学院的老师讲授的知识大多脱离实际,对情况的判断尚不及那些著名品牌的一线销售经理。

    为了西创商务的未来,为了不在别人磨过屁股的凳子上再磨几年屁股,大四学生姚海涛退学了。

    获得自由的姚海涛一边在瑞尔科技工作,一边经营着西创商务,他在学生聚集的超市设置了旗舰店,在市中心的写字楼租了办公室,一切看起来都很像回事。

    西创商务依托几个学生领袖从事着人力资源、市场拓展、公共关系和财务的管理,在精神因素的激励下,虽然前来尝试的学生很多,人员结构却极不稳定。这很像一个企业,却根本不是一个企业。瑞尔科技的前期资金投入以后,短期之内并没有看到赢利,也停止了后续资金的注入。一个寒假来临,大学城变得空空荡荡,他的“员工”和“客户”都挤上回家的列车,一个庞大的组织如同人间蒸发。

    姚海涛有了李普曼一样的怀疑。“他似乎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冲击:他受到自己梦想的挑战,这种梦想对现实中的妥协极为反感;他同时又受到现实的打击,这种现实对一切梦想的空洞无物极为憎恨。”

    不能永远年轻,但我怀有乡愁

    “当在四川支教的网友传来他们拍摄反映当地教育现状的图片时,我麻木已久的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熚彝蝗痪醯玫搅宋腋贸龇⒌氖焙蛄恕!币海涛面对新闻记者,如此总结成为一名志愿者的初衷。

    创业的失败、友谊在利益面前的经不住考验以及车水马龙的都市里无处不在的冷漠让他在理想的刀锋上步履维艰。问题总归需要解决,一个理想主义者不会忍受碌碌无为的日子,他需要一个清醒的空间来反思和平静,然后重获奋斗的力量和激情。于是他来到了四川彝族山区的林业局,成为一名志愿者。

    山区教育的现状令人触目惊心。在一个小山村,三间没安门窗的土房子、46名学生、一个老师就是一所三年制小学。在山区搞调查的时候,他本来想问一个校长“你们缺什么”,但看过教师办公室以后,觉得问“你们有什么”更为恰当。在一个村子,他本来想和那些在山村中游戏的小孩子合影,但当他举起相机的时候,孩子们却因为没有见过相机恐惧得四散而逃。



    潘河教育基金 会向学生发放现金

    早在姚海涛上大学之前,他就曾于师范毕业以后担任过一年农村小学的班主任。他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有着一份根深蒂固的悲悯和博爱,这来自遥远的乡愁,来自灵魂深处对乡村出身的铭记,和对弱者与生俱来的同情。

    支教期间,他读到了《南方周末》致全国60万代课教师的信:“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没有掠过村口树梢的时候,你独自来到学校。像这样的山村小学,几个年级就你一个老师。你独自劈开了柴木,烧起了炉子,你的脸映照着火的柔光,教室里温暖起来。孩子们三三两两地来了,他们的目光像这清晨的阳光一样纯净而快乐。这样的早晨日复一日,你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这样的孩子。而当你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也请相信,好人就有好报,你的好日子,就在不远处。因为我们国家整个国民教育的辉煌时刻,就在不远处。”那一刻他热泪盈眶。

    姚海涛和他的校友、南方周末摄影记者柴春芽同时在四川支教,也同时去面壁,参禅和修行,是为了培养一颗伟大的心灵。

    他的工作是和林业局的专愿者帮助团县委制作一个金阳在线的网站,这段时间里,他读书,隐居和劳动,关注环保和乐于助人,也对人生和幸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其他的志愿者或山区的孩子在一起,每天面对冬雪覆盖绵延不绝的大山,姚海涛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内心宁静。

    以梦为马,梦就能驰骋千里

    姚海涛的公司名称叫“非常道”。这个文化内涵深邃的名称来自老子的《道德经》,也来自一个对他影响巨大的老师徐兆寿。

    徐兆寿是西北地区屈指可数的畅销书作家,他的《非常日记》、《非常对话》、《非常情爱》三部“非常系列”小说在全国挂起一股大学生性心理热潮,也使“非常”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文学现象。

    姚海涛敏锐的意识到“非常”里面有可以挖掘的文化和商业价值,在征得徐老师同意后成立了“非常道文化工作室”,创办了非常道文化网,倡导“以笔为旗,且歌且吟;御风而歌,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继续回到传播文化、交流学术、推广新人、出版获利的模式。

    有了成功的尝试和失败的磨砺,这一次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有了徐兆寿等知名作家学者的助阵,学术交流平台始终在高品质的轨迹上运行,出版获得的利润巩固了企业发展壮大的资金链,高端人才的加盟使策划也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非常道”作为一个文化品牌,逐渐落地生根,沐浴着眼光雨露开始成长。兰州晨报、西部商报等刊物先后报道了他创业成功的事迹。

    当孔子学院越来越多,中国风刮遍世界的角角落落,国学被导入企业,成为构筑企业文化的坚实壁垒的时候,这些当年在青涩的校园扮演游吟诗人兼创业先驱的青年,无意间契合了现代企业寻求人文关怀的终极意义。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是前校园诗人、传媒新秀江南春 。这样在文学里寻根的创业者对文化有着皈依的期待。姚海涛萌生了创立一个刊物,致力于探寻自丝绸之路以来沉淀在陇商血液里的文化基因,这个名为《陇商》的杂志已开始筹划。

    公司步入正规以后,姚海涛有了更多的资本和精力去兼顾自己的理想。从小在水边长大的他对环保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曾经自费发起了几次“保护母亲河”的环保行动,并极力支持甘肃天水的残疾人环保志愿者袁建明环游中国宣传环保,想方设法推荐其成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候选人。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后,他与甘肃在武汉同乡会、兰州市民建医药党支部联合向舟曲一中在兰州的受灾学生捐赠价值一万余元的款物,先后资助了23名贫困学生。



    为5.12汶川地震“交”上特殊团费

    姚海涛一直记着自己的作家好友王改昌写在《托起一个梦》里的一段话:“不甘心在落后的村庄固守贫穷直到苍老,我们决不能自我慰藉而安于现状。生命在青春的火焰中热烈地骚动,我们心灵的港湾停泊着无数大胆而瑰奇的幻想。去追寻一个崭新的生命,我们尝试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异地放牧自己永恒的希望和雄浑的歌声。”

    如今,而立之年的姚海涛完成了成家立业的大任,当年那个宁可坐五毛招手停也不坐一元公交车而支持姚海涛创业的兰州女孩最后成了他的妻子,父母给的订婚项链被姚海涛在做西创商务之初变卖了,但是没有项链的婚姻却分外浪漫美丽。他们的宝宝刚刚出生,这是创业十年来最好的礼物,姚海涛知道,那将是自己在下一个十年成长的另一个动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4 09:51 , Processed in 0.1207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