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0|回复: 0

学可染先生走自己的路,丰富传统中国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3-1 14: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可染先生走自己的路,丰富传统中国画
    姚伯齐
    我从未得到李可染先生的教诲,哪怕是一次谋面,但我敬重他一生在沿着前人的足迹上,开创了一条自己的艺术道路。他以扎实的写生功力,将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意象形式向感性真实更加靠近,使明清以来山水画愈发形式化、程式化的倾向得到了补正和突破,他的艺术成就在于丰富了传统的中国画绘画形式,而这正是我一直在向他学习的地方。
    有一次全国花鸟画展在河南省博物馆展出,使我有幸观摩了来自全国众多花鸟画家的缤纷佳作。那天我一边欣赏,一边学习,当走到展出的一幅李可染先生的淡墨梅花面前时,我停下了脚步,久久不愿离去。这幅尺斗李可染先生仅用一根淡墨线条,一气呵成、简约酣畅地勾勒出了梅枝与几朵梅花,整个画面意趣盎然。在画面上那几行略带隶意的行书也与梅花交相辉映。无论是绘画还是书法,画家稳健有力的线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可染先生在画上题到,他平时很少画花卉,这幅作品是他应邀,因盛情难却画了几笔,可在我看来这几笔正好体现了李可染先生所得艺术妙境之精髓。
    五十年代李可染与张仃、罗铭等先生一起立志推动中国画的发展变革,从写生中不断探索寻找新的中国山水画道路,他们将真实的自然之美予以提炼,创作了大批耳目一新、令人动容,极具个性的佳作。特别是看李可染先生的画,恍若能置身画图之中,让你的思想跟随着画面的意象和情趣一起游动、思索。他的牧牛图,笔墨凝练,充满情趣,让你也想跟着牧童去放牛,陶醉在悠闲的自然之中。她的万山红遍画面浓重浑厚,深邃茂密,让你浑然融入到壮美的锦绣江山、流连忘返。
    可以这样说,正是李可染先生选择了一条自己的艺术道路,才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珍贵的画作,这些作品在给我带来艺术享受的同时,也给我的创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我因此意识到在攀登艺术高峰的道路上,必须有自己的创见,决不可人云亦云,不伦不类、随波逐流。试想李可染先生若一直学齐白石先生,或者一直学黄宾虹先生,那也不会有今天的李可染了。在李可染先生的这种精神感召下,我也开始探索自己的艺术之路,并坚决地把研究创新的道路走下去!
    八十年代末,为画好大三峡,在尝试了各种绘画形式后,我最终找到了自己艺术创作的切入点——焦墨。我在决定踏上这条由张仃先生开拓出来的焦墨山水画道路之初,脑海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在多年反复去三峡写生的过程中,通过仔细观察三峡那些构造独特的山体形态,和山石表面的肌理纹样,我慢慢摸索出,将勾皴巧妙搭配,通过线面结合,在传统皴法的基础上把线条加以扭曲变化,同时强化线条的力度,这样竟能将长江三峡壮美的自然景象,描绘成我心目中的另一种真实的意象,结果完成后的图画,正是我要表达的那种令我魂牵梦绕的美好三峡,其视觉冲击力是其它画法所不可比拟的。当每次面对画面那铿锵有力的山石,就能感受到它真实地在我身边,我亦热血沸腾,仿佛再次重游三峡。这一效果的取得,自然也与我平时喜欢宋李唐的大斧劈皴,以及傅抱石先生的乱柴皴、陆俨少先生的以书入画的勾皴合一密不可分。他们在绘画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对我影响巨大。为了使画面达到更强烈的视觉效果,我也苦练书法,并从中收获颇多,从八十年代开始,我便探索用以书入画的方法,画了一些诸如狂草类、鸟虫书类的焦墨画,后来我将折带皴和斧劈皴合二为一形成一种新的勾皴画法。
    一九九二年,我的第一本画集——《姚伯齐山水画集》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里面收录了我最初的研究成果,我经过多年研究独创的画法才初步形成自己的面貌。这时期的代表作有《川东山水》、《山谷笛歌》、《山魂一、二、三》和《三峡风光》等。到一九九八年在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刘勃舒先生主持下,由中国画研究院主办了“姚伯齐山水画展”,及姚伯齐山水画研讨会,会上诸位同行给予我的焦墨画很高的评价和肯定,刘勃舒先生并为我题词:“艺为人生、法由我变”。在这次研讨会上,陈平先生将我的勾皴合一画法首次命名为“树皮皴”,至此,我的艺术探索之路遂告一段落。同年秋,我接受郑州画院的聘约来到河南,随后开始继续研究完善自己的画法,并相继创作了《神女峰》《西陵春秋》《魂系三峡》等巨幅焦墨画。这些作品也进一步展示了我的树皮皴法,使焦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得以创新。截止2004年《峡口》《三峡魂》等巨幅焦墨山水长卷的完成,我的焦墨山水技法遂更加丰富和完善了,进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个人艺术语言和姚氏图式。
    另外我这个人比较看重线的运用,这是受李可染、傅抱石、陆俨少等先生的影响,这种态度我在《千山万水貌不同》《山魂系列》《无题系列》等作品中都有表现,强调线条流畅自如,变化万千,在今年中国国家画院主办“永远的三峡——姚伯齐焦墨山水画展”上,这些作品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肯定和称赞。
    当然,艺无止境,焦墨只是中国画的一小部分,但要画好它,却也很难,我愿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无怨无悔
    姚伯齐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二十日于武昌焦墨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4 10:55 , Processed in 0.1005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