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3|回复: 3

《姚家桥》说尽姚桥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18
  • 签到天数: 32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3-10 17: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家桥》说尽姚桥事

    花甲老人
    出版
    30多万字
    《姚家桥》
      年过六旬,初中毕业,花5年时间,游历多省,行程万里,搜集了大量资料,最近出版了30多万字的文史书籍《姚家桥》。他就是镇江新区姚桥镇人姚剑华。唐金波在题为《一个人的执著》序中说,“如果不读姚家桥,我自以为对古镇对姚氏家族十分了解。读了《姚家桥》,我才顿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的深邃精辟,才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过是姚家桥街巷中行色匆匆的过客……历史在书中复活、璀璨的古镇文化在书中熠熠生辉。这是我读《姚家桥》的收获,也是《姚家桥》价值所在吧!”
      文/图 陶春 赵竹生


      2009年,姚剑华准备动笔了。由于在家干扰多,且不便查阅资料,他搬到了镇江市区,在黑桥租了一个小套房,一住就是两年多。房子在一楼,地势很低,阴暗潮湿,白天都要开着灯,下雨天还要忙着拦水。而且他身体也不好,一到下雨天就头疼欲裂,右手抖个不停,连字都写不了。环境的恶劣、身体的不适,外加上资料缺乏,这让文化程度偏低的姚剑华,一度陷入写作停顿状态,好几次都想放弃了,但是在唐金波等人的鼓励下,他最终挺了过来。
      翻开《姚家桥》,记者看到,书中有姚姓渊源的阐述,有姚氏各祖先的传略,有祭祖大典的礼制记载,也有数百年来姚桥当地的传说故事,当然,还有姚氏家族详细的谱系图。应该说,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史志,但它却用各种丰富的文体,把古镇姚桥的历史、故事“一网打尽”,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姚桥的历史和姚姓发源,还让我们领略了姚桥各种美丽的传说,更展示了可贵的实物史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18
  • 签到天数: 32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7: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5-3-10 17:05 编辑

    历尽艰辛寻找资料


      一个偶然的机会,同为姚桥人的《金山》杂志原主编唐金波回到姚桥看到了这些资料,觉得很好,鼓励他写成文字材料,姚剑华便有了出书的想法。
      祖父留下的谱头只是说明了姚家桥姚氏的来源,中间却断了线索。为了将谱系搞清楚,他开始了寻祖之旅。几年来,他先后到安徽、陕西、河南、浙江和山东,遍寻当地姚姓居住地,希望能从中得到线索。最后,姚剑华将目光集中到安徽,四次前往安徽黄山一带寻找,最后一次才在安徽休宁县找到镇江姚氏的祖垄之地。
      2006年4月,姚剑华去休宁时,县志办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兰亭镇内儒村有姚姓居民,姚剑华决定前往寻找。第二天,他租车时,司机说路太远,也不好走,不想去,在姚剑华的央求下,司机才同意前往。皖南的四月多雨,在路中,他们遇到几处滑坡,司机不肯过去,表示不收他的钱也要带他回去。但姚剑华执意前往,下车搬走石头。“车又向前行驶,路越发不好走了,小车如在浪里似的颠簸着,车厢的猛烈晃动压迫得底盘咯吱作响,司机拧着眉毛,紧扣着方向盘勉强驱车向前。”在快到内儒村外的大山时,突然从山上滚落了一块桌面大的大石头,本来还不算惊险,可大石头在砸断一棵大树后改变了方向,在他们车前两三米远处滚过,掉下悬崖。两人大惊失色,这次司机无论说什么也不愿意前进了,也劝姚剑华回去。考虑再三,姚剑华选择步行前往。等姚剑华找到内儒村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遗憾的是这次历险并没有能为他找到线索。2008年,姚剑华再赴休宁,最终在休宁小贺村找到资料证实了姚家桥“润东姚氏”与休宁“小贺姚氏”同出一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18
  • 签到天数: 32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7: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残存家谱带来契机
      2000年,姚剑华提前退休,当时他只有55岁,退休后没有什么事,就到处走走。他发现很多地方都在修家谱、造祠堂、恢复历史遗存。他想到,家乡姚家桥(注:即姚桥)有600年历史,有没有办法让这段历史重现呢?虽然有了这种想法,但姚剑华却无从下手,因为他手上掌握的信息几乎空白。
      转机终于来了。2006年,姚剑华祖传的老屋漏水,准备翻修。当他爬上阁楼时,看到靠墙边摆了几只米缸,缸下垫的木板已经腐烂。当他挪开米缸惊奇地发现,米缸下面有一摞纸,其中有一张民国时期的“汉奸报”《平报》,还有一份祖父当年用小楷抄写的家谱残存的谱头。谱头显示,姚桥姚氏为唐朝三朝丞相姚崇的后裔。姚崇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特别是在玄宗早期为相,对“开元之治”贡献尤多,影响极为深远。有了对家世的初步了解,姚剑华便开始搜寻有关历史资料。
      几年来,他搜集的资料、文物达100多件,主要为姚氏宗族在各朝的契约,从中可以看出姚氏的兴衰和生活轨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18
  • 签到天数: 321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7: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5-2-22 22:32 , Processed in 0.17083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