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9|回复: 0

秦家庄乡标志性古建筑——“窑楼”史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5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3-25 13: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悠悠岁月话窑楼用
    户3700258417的博客(原创)
      ——秦家庄乡标志性古建筑——“窑楼”史话

    1.窑楼的地理方位
        秦家庄乡辖区内古建筑窑楼,地处该乡柳义村主街道中间的红岭脑山的山脚下,窑楼主体分上中下三层,楼身高度15米,沿主楼南侧小石径斜坡往上攀登约40米,便是窑楼第三层的整体院落。从窑楼南侧眯眼遥望,整个古建筑酷似一个阿拉伯数字“7”的轮廓。
    整个窑楼坐西朝东走向,它西依红岭脑,东临小馍山,北连铁锅山,南沿二泉河。整个窑楼地处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之中,时至今日,窑楼这一建筑仍是柳义村乃至秦家庄乡的标志性古代建筑。
    2.窑楼的主人——姚万山
        相传在明末清初年间,柳义村首富姚氏东家(姓名不详),家中娶纳妻妾三房,膝下确只有千斤姐妹四个,无有继承姚氏基业的儿子,无奈之下,姚东家从距离该村约七华里的冯家炉村(现属杨家河行政村管辖)雇佣了冯家一位年轻男子作为姚东家的贴身长工。在姚东家心里也算是一种“借兄引弟”的迷信想法吧。
    当年时值中秋收获季节,姚家的长工短工一统都到村外场上忙乱着收秋的农活儿。看那打谷场上,有掐谷穗的,有赶毛驴拉石磙碾谷子的,有掂着木锨随风扬场的,好一排“大忙秋天”的收获景象。时临中午,姚东家一声令下,十几个劳力都回姚东家宅院厨房里吃午饭,东家计划午饭后再接着干活,只留下姚东家从冯家炉雇来的长工在场上看场。
    说来也很蹊跷,这天中午,打破了往日里姚东家的生活规律,刚刚吃过午饭,东家便很迅速地进入了午休之中……在梦中,姚东家梦见自己打谷场上避雨的草庵里卧着一只斑斓猛虎,吓得姚东家在梦中疾呼,醒来方觉是一噩梦。此时,在姚家的长工短工还没有来得及去场上干活,只在厨房的廊阶上聊着天原地进行着暂短的午间小憩。
    为了解除心中的疑虑,姚东家背着家里的长工短工去场上看了个究竟,看见场上的草庵里只有冯氏长工在里面午休,他心里很迅速地犯起了嘀咕。想那姚氏东家也是读书之人,平素常《周公解梦》、《奇门遁》之类的相学书籍他也略晓一二,并依据冯氏长工的生辰八字对他做的噩梦作了一个神奇的推演,在他心中笃定冯氏长工以后定是做大官的材料。
    从此以后姚氏东家索性不再让冯氏做苦力了,并请来了私塾先生教起了冯氏长工《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四书》、《五经》等中国的儒家经典。此时的冯氏长工真有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首了,在内心深处大有受宠若惊之感。这里面的真实用意只有姚东家最最清楚。为了解除心中疑虑,姚东家通过中间人从中说和,通过姚冯双方父母共同敲定,东家就认领了冯氏长工为自己膝下义子。想那冯家父母,家里一贫如洗,儿女成行,将儿子过继给这样的大户人家,从内心而言,真的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双方父母皆大欢喜。酒兴之余,姚老东家为自己的义子取了个排排场场的名字,美其名曰——姚万山。
    想这姚万山,一介穷家子弟,面对如此优越的读书条件,他是肯定不会放过这出人头地的绝佳时机的。他废寝忘食,发奋攻读,夜以继日,真的做到了“头悬梁、锥刺股”,常人需要十年功夫才能学完的知识,他在五年之内就全部滚瓜烂熟地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真可谓“家贫出孝子”呀!五年寒窗,功夫不负有心人。冯氏长工在学业上已经羽毛丰满了,感动得私塾马老先生“屁滚尿流”,连连赞美自己的得意门生。姚万山即将出门去见大世面了。他带足了路途盘费,徒步行程千余里,边行走边学习!到达京城,正好赶上了皇门开科,姚氏长工一举考取了进士的学位。真的为姚家光了宗耀了祖。也为故乡的生身父母增了光,添了彩。

    3.姚万山衣锦怀乡的烦恼
        话说姚万山在京师考取进士之后,在金殿之上太监宣读圣旨之际,天子在龙位上窥视这小子眉清目秀,风流倜傥,且又满腹经纶,很得皇上器重。出于皇上对姚万上的博爱,随即宣旨,任命他为宛平知县。官职不算大,但品味很高,成了皇上身边的人了。想那宛平县是京师的腹地,工作做得好,是皇上首先能看得见的。翻过来说,姚知县也没有辜负皇上的殷切重托,为朝廷为国民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个皇上身边的地盘经略得井井有条,物阜民安,为国家尽心竭力,为皇帝朝夕分忧,深得皇上的高度奖赏。姚万山从进到京师,为国履义尽忠,一去就是大半生。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转眼间,姚万山在皇上身边就变成了年迈老臣了……君臣之间情深意长,情同手足,难舍难分。可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该退休时就得退休了。姚万山恋恋不舍的告别了皇上,就要衣锦怀乡了……自不必说,姚万山携带着皇上赐给他的银钱细软以及几十车的绫罗绸缎,带着自己的大小家眷,告老还乡了。
    风比马快,年过八旬的姚老东家,早在邻庄近村请回了能工巧匠为朝廷命官的儿子姚万山修筑起了设计奇特的十间窑楼,等姚万山荣归故里之后,整个工程已完成了50%。听说姚万山回归故里,邻庄近村的百姓包括本地的有头脸的乡绅大佬争着抢着为姚万山窑楼建筑添砖加瓦,相传当时是人挨人手接手的为窑楼的竣工尽着自己一份微薄的劳动力。不出二年,柳义姚万山的窑楼竣工准备入住了。当时,姚家很想在窑楼前竖起一面与窑楼同高的门旗,以显姚家“皇恩浩荡”那名门望族之气派,结果狂风大作,说什么此门旗也竖不起来,后来请当地的方士一掐算,才知道姚万山的生身父母在心灵深处也在呼唤着自己的儿子归来,变相地说就是冯姚两家在争抢着三品官位的儿子。
    为了调解好此矛盾,冯老太爷请来了本村威望极高的老族长,为冯姚两家从中调停。最后,采取了一个很折衷的方式,便为当时有了显赫官位的儿子取了一个“冯姚二进士”的美名(封建社会里禁止叫有官位人的真实姓名)。规定姚万山为冯姚两家共同的继承人。说来也奇怪,等姚冯两家将儿子的归属问题协商好之后,再来树着面门旗的时候,霎时间一阵顺风飘过,施工的师傅们没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就将高高的门旗树了起来。
    相传,皇上是九五之尊,而姚万山的窑楼是十间,大有冒犯宫廷天规之嫌,皇上怪罪下来,念他是年迈老臣,也没有再过细的追究。
    相传,还有当年皇上为冯姚二进士御笔亲书的门脑匾额。匾额内容为“天恩岁岁不绝,宗祠巍巍承皇”,此匾额据说流落于现在冯家炉村冯存忠后代之手。
    4.窑楼的风雨沧桑
       相传,古建筑窑楼于1915年进行过屋顶的修缮,村里老年人都说姚万山的故居院落是一进十三院,现仅存一院,全国解放后,在搞土改的年代里,窑楼上中下几十余间房屋分配给了大约7户贫雇农居住。1958年,窑楼顶层院落做过该村的高小(介乎于现在的五、六年级——初一的学年),做过1958年“大搞钢铁”的村级集体大灶。
    如今再看窑楼整体,楼顶破陋,上上下下砖雕影壁严重损坏,整个古建呼唤着当代的人们对它进行全方位的修缮,以恢复它昔日庄严宏伟的气派。
    该建筑已于2013年1月29日被晋城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信该古建筑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应有的修缮,秦家庄乡一万三千口父老乡亲切切期盼。
                                   2015年3月25日早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5 10:57 , Processed in 0.1160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