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05|回复: 0

山东梆子及大姚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07
  • 签到天数: 295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3-30 11: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梆子及大姚班
    谢小品
    从孩提时代,直至我工作几十年的艺苑生涯,因喜好和工作之便,接触山东梆子较多,现把我所知道的山东梆子情况介绍如下。
    山东梆子是鲁西南地区流行较广的古老剧种之一,在巨野尤其根深蒂固。其剧目丰富,题材广泛,唱腔激昂高亢,音乐朴实动听,表演粗犷豪放,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建国前的梆子班社及阵容
    山东梆子,解放前称“高调梆子”,或称“硬铜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其中又分两大支派,即以济宁为中心的称“汶上梆子”,以菏泽为中心的称“曹州梆子”。和东路的莱芜梆及西路的枣(山西人)梆、大平调,还有河南豫剧、安徽的徽梆、江苏的淮梆、河北(红笛)梆子,均有其血缘关系。据统计,解放前仅近百年以上的正式山东梆子班社,就有近百个,可见其阵容之盛大。
    巨野较早的梆子班社是大姚班。据最后一代箱主姚宝元(已故)谈,大姚班是在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建立的。传到他这一辈是第九世,至解放已近300年,故有“三百年江湖大姚班”之称。跟巨野大姚班同期的还有:滕县的天师府班、汶上的大孔班、曲阜的孔班、鄄城的大吕班、郓城的福盛班、王沙窝班、成武的三班、单县的四班、黄鹤楼班、东平的夏锁班等10多个班社。
    若论最早的班社,听老艺人谢瑞春(艺名谢兵)说,要数济宁东门里财神阁的“五福班”,它是明朝万历登基(1573年)以前,由李翰林创办,至今已有400多年。比五福班稍晚的,有汶上的大曹班、崇圣府班。这3个班社都比大姚班早得多。
    巨野县内比大姚班晚,历史在百多年至200年的班社有田状元家办的田班和郭传明班(又名龙头社)。大体同期的外县梆子班社有定陶的大兴班,东阿的长升班,肥城的由班,汶上的岳家班、宋义相班、孔家班,金乡的大苏班、李班,宁阳的义气班、陈宝忠班,菏泽的刘廷惠班、马家班、曹家班,曲阜的圣公府班、孔家班、福盛班,曹县的牛家班、曹家班、火神台班等30多个。
    再往后就是百年左右的班社,巨野有大义的孔班、沙窝孙庄的孙班和玩友组成的马庄班。外地有汶上陈庄的孔班,梁山寿张集的井班,兖州的吉庆班、赵元琴班,泰安的张瑞祥班、宋庄班,邹县的全盛班、双盛班,金乡羊山的李班、小苏班,嘉祥的吴侍尉班,滕县的福盛班、韩典班,平阴的张班,宁阳的阎班,定陶的东三义堂班,单县的袁盛班,曹县的张班,鄄城的董口班、王二麻子班,郓城的八班,菏泽的张班等近40个。
    几位著名演员
    随着山东梆子班社的发展,陆续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演员。因为他们都是临时搭班,流动演出于鲁西南和苏北、河南一带,因而巨野自然也遍布了他们的足迹。常为我县群众传说的有:
    约在180年前的郑二麻子(生、旦兼演),杨二大将(红脸);百多年前的岳东鹏(岳十,红脸);朱心田(花旦)、傅七儿(刀马)、高百龙(小生);近百年的王桂春(“活周瑜”,文武小生)、小烟儿(花旦)、张保山(老粗,名丑)、张学为(大麻子,黑脸),及后来的段珩(红脸)、刘德润(红脸王)、谢瑞春(谢兵,红脸)、窦朝荣(窦发,红脸)、孙子高(黑脸)、李玉亭(石头,小生)等,都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有的老艺人虽已去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他们的名字(艺名),至今仍为群众传颂。“傅七儿的刀,吴丈儿的腰,泼嘴老鸹唱的高”。“金鼎、银风、玉蜜蜂”,花蝴蝶子满天飞”,“金马驹子银铃铛,不跟立楞一硌晃”等,都是群众对他们艺术成就的评价,也是群众送给他们的赞歌。
    七八十年前,山东梆子就已有女演员登台,女老艺人李翠喜说:“我六七岁时,女艺人小冷儿、小景儿,就在巨野演出了,当时群众给这个班取名叫‘女班,。”后来的姚月芝、姚月玲、田美兰、刘桂荣、刘桂松等女演员,在艺术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早在百年前,山东梆子艺人魏二(红脸)、吆五(小生)、张景孔(鼓师)、李二黑心(黑脸)、唐进庚(三托,旦)、张克明(一棵葱,青衣)、和后来的王锡堂(桂花油,旦)、刘德润(红脸王)等,都曾去江苏、河南演出过,并受到欢迎。
    山东梆子的传统剧目
    山东梆子的传统剧目极其丰富。据老艺人们谈,汶上“大曹班”,列入戏单而又经常演出的就有600多出戏。
    提到戏单,老艺人常说:“戏单戏单,红布折叠,外镶金边,两头木板,钉在上边。一丈长,四寸宽,正面“桃园三结义”,底面“刘海戏金蟾”。但是,在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我保存过的大姚班戏单,却不是红布做的,而是以纸精心裱糊而成。其形状犹如以前的账折子,底上两面封以木壳,上面刻有凸起的“姚记全盛班”,底面刻有“大姚班”的字样,中间折连在一起,每个折幅上面,和中药抽屉上的药名似地横一竖二列着三出戏,共列剧目480余出。
    过去,比较流行的剧目,有的被群众编成了口诀,在巨野城乡都不难听到。如“《头冀州》、《二冀州》、《姚刚征南》、《对抓钩》(即《对金抓》或《收马岱》)”,“《打金枝》、《骂金殿》、《曹庄杀妻》、《牧羊圈》”,“《借妻》、《堂断》、《钻甏圈》”,“是戏不是戏,先看《罗帕记》”和“《斩子》、《骂阎》、《渭水河》,《哭头》、《跑坡》、《临潼山》”等。
    还有四大征:征东有《薛礼征东》、《穆桂英征东》、《刘莲征东》、《马三保征东》等;征西有《秦英征西》、《木兰女征西》、《樊梨花征西》、《卢明征西》等;征南有《姚刚征南》、《李炳征南》、《高君宝征南》等;征北有《雷振海征北》、《燕王征北》等。汶上梆子中还有《江东》、《战船》、《宇宙锋》,《楚国》、《潼关》、《三烈配》等。
    艺人们常说的“老十八本”,是指《春秋配》、《梅降褶》、《千里驹》、《金台将》、《百花咏》(解甲封王)、《富贵图》、《老边庭》、《龙门阵》、《佛手橘》、《双玉镯》(法门寺)”、《玉虎坠》、《全忠孝》(赶秦三)、《江东战船》、《宇宙锋》、《虎邱山》、《天赐禄》、《马龙记》、《阳河堂》。这些剧目,都曾在鲁西南广为流传。而其中有些戏,一本又可分出若干出。如讴歌杨家将的《老边庭》一剧,便包括《闯幽州》《五台山》、《两狼山》、《雁门关》、《李陵碑》、《窜御状》、《拿潘》、《提寇》、《审潘》、《密松林》等十余回,能演七八场。再如《阳河堂》一剧亦可分为《辞兄戒酒》、《打冠》、《阳河摘印》、《法场换子》、《举鼎观画》、《薛刚反唐》、《徐策跑城》等。
    另外,山东梆子剧目中,还包括了一部分“笛戏”(用横笛或海笛伴奏,称为“大笛罗罗”)。笛戏也称“乱弹”,与京剧中所唱的“吹腔”接近。在梆子形成初期,这些戏可能经常上演,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便不常演出,以致逐渐失传。笛戏中过去常演的有《酒楼》、《封相》、《借麦子》和《天台山》、《侯七推磨》、《犯相》、《戳姐夫》、《臧文忠取水》、《水淹泗州》、《连升三级》、《报喜》、《十字坡》、《假金牌》、《赶花船》等。而专唱“大笛罗罗”的有《胡小放羊》、《打面缸》、《拐妗子》、《大锯缸》、《打灶王》等。
    据老艺人们谈,过去还有一部分从昆曲学来的剧目。如《赐福长春》、《斩姚期》、《九江口》等。虽久已不唱,但从中却可以看出这个剧种的容纳力是很强的。
    山东梆子传统剧目所表现的题材,范围十分广阔。既有反映各个朝代的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历史故事,也有反映家庭伦理的生活小戏和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民间传说等,其中以历史故事戏为最多。这一类剧目除前面提到的“四大征”以外,还有《反徐州》、《反阳河》、《反昭关》等带有反抗斗争意义的戏。也有像《铡赵王》、《铡郭槐》、《铡美案》、《铡西宫》等坚持真理、主持正义、不畏权势、严惩奸邪的戏。此外,像《打金枝》、《打銮驾》等带“打”字的戏,数目也不少。仅“打朝”就有《红打朝》、《黑打朝》、《花打朝》、《马天官打朝》、《李刚打朝》等。这些剧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心愿,也符合山东人民强悍雄健的性格,所以上演率高,并很受欢迎。
    由于山东梆子一直活动于民间,艺人和群众的关系密切,所以它的很多剧目都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善良朴实的性格,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不少剧目所反映的历史传说,也和其他剧种的演出不尽相同。如《白蛇传》的故事,前面小青三次变脸,后面有白蛇之子许士林长大成人,得中状元游寺认父等场面。和当地其他剧种皆不相同。另如《提寇》、《黄鹤楼》、《李渊跑宫》和《双玉镯》等剧目,在处理手法上,也都具有独特风格。
    总之,山东梆子剧目,有的与其他剧种相同,有的则在内容上略有出入,但表演却独具一格。不管相同或不同,其中大多数剧目却都具有比较鲜明的人民性。
    当然,也有些剧目内容不可取,甚至纯属糟粕。像《斩莫成》、《大香山》、《双开膛》等,都是宣传封建道德、迷信凶杀及美化权势人物、歪曲历史事实的坏戏,但这一类戏比重是很小的。
    应顺便说明的是,尽管山东梆子多演大角戏,但亦有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大花园》、《小花园》、《兰桥会》、《借年》……等,甚至还有独角戏《小二姐做梦》。
    我历年抄录、掌握的山东梆子传统剧目以朝代计述为:殷代故事戏25出,周代故事戏40出,秦代故事戏6出,汉代故事戏34出,三国故事戏65出,两晋及南北朝故事戏12出,隋唐故事戏120出,五代故事戏19出,宋代故事戏125出,元代故事戏9出,明代故事戏76出,清代故事戏49出,朝代不明及民间故事戏102出,总计682出。
    我印象中的山东梆子音乐
    山东梆子的音乐,在我的印象中是丰富完整的。
    首先,仅其唱腔板头,就有51种之多。主要的独立板头是慢板、流水、二八和飞板,其他常用的还有二泛、裁板、一串铃、金钩挂等十几种,特殊剧目还有特殊板头或专用唱腔。如专用板头杀己调(哭剑)、老官腔(千里驹)、鬼念秧(翁先生治病)等20余种。
    所有唱腔中多用假嗓(二本腔),适于表现慷慨激昂、苍凉悲壮的情绪,当然亦有缠绵婉转的唱腔。
    笛戏的曲调有老工调、小工调、横笛破字、大笛罗罗、大笛娃娃、三十二支全相等。专用的曲调有花鼓曲(千里驹)、锯缸调(大锯缸)、对经(抬双钗)、顶灯(顶灯)等。
    笛戏的唱法近似“乱弹”(吹腔)、大笛罗罗则与柳子戏相近。只有(佛手橘》一剧所唱的曲牌为[新水令]、[步步娇]、[顿双足]、[雁儿落]、[收江南]、[中军令]、[石榴花]一套比较连贯的曲子,是用大笛伴奏。其他剧中只用片断的大笛曲牌。
    山东梆子的唢呐曲牌也很丰富,而且多是根据不同的人物和剧情,来使用不同的曲牌,要求颇严。如皇帝上场用[出天子],文武大臣朝见用[朝天子],皇帝宴驾用[宴驾令],打仗得胜用[得胜令],兵卒上场列队用[将军令],安营扎寨用[落马令],报子用[报马令],反派人物出外游玩用[王八令],等等。每个曲牌原来都有唱词,有的一人独唱,有的则全台合唱。许多复杂的曲牌,由于长期不用早巳失传。如六十板的“扬州”一曲,因它既长且不易学,已久不使用。据我所知,仅退休在家的李心刚还会此曲。据不完全统计,光唢呐曲牌就有125个之多。
    山东梆子的弦乐曲牌同样亦很丰富,初步统计有[大金钱]、[小金钱]、[苦中乐]、[斗鹌鹑]、[掏老鸹]、[百鸟朝风]、[卷珠帘]等57个。唢呐和弦乐中的部分曲牌,也有用横笛、海笛演奏的。
    山东梆子早期用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弦状如月琴,腹有八楞,无品,全用皮弦。二弦杆短简大,千筋与筒子间的距离甚近,皮弦,用弓拉奏,发音既尖且高。三弦与现行的三弦相同。后来,由于受其他剧种影响,又增添了板胡、二胡,并升充为主要伴奏乐器。
    山东梆子的打击乐器与其他剧种(尤其是京剧)大致相同,能叫清名的“锣鼓经”竟有55个。过去,一天三场在农村演出,每场开戏之前都要打三通锣鼓。并讲究三场戏不能打重样,群众则往往以打“通”的精采和熟练程度,来判断班社演出水平的高低。
    山东梆子的角色分工和表演
    山东梆子的行当(也就是角色),主要是生(包括红脸、老外、小生、娃娃),旦(包括老旦、青衣、花旦、彩旦),脸子(黑脸、白脸、花脸和三花脸,即丑)三大行。过去梆子班社“三小戏”开得少,大角戏开得多,所以多以红脸、黑脸为主。
    三大行之首为生行,主要是“红脸”。“红脸”,在其他剧种则称“须生”或“老外”。梆子戏不论勾不勾脸(即画不画脸谱),都归“红脸”行扮演。在红脸中又分大红脸、二红脸。大红脸多扮演主要角色,二红脸则多扮演次要角色。
    老外和小生,又分文、武和娃娃,实际都是生行,只是年龄和身份不同罢了。
    旦,分为老旦、青衣、闺门旦、花旦、彩旦等。总之是表现不同年龄和身份的妇女。
    脸子,在其他剧种中多称“净”,在梆子戏中则统称“脸子”。其中又分黑脸(大黑)、花脸(包括奸相白脸)、三花脸(丑)。如果细分,每个行内又可分出很多。如三花脸即丑,便可分为官丑、文丑、武丑、女丑等。
    从前的山东梆子班社,一般只有二三十人,常言“五生、五旦、五花脸”就算不小的阵容了。这样较强的班社,也不过30多人。其中包括:五生(小生二人,老外一人,大红脸、二红脸各一人)、五旦(花旦二人,青衣、老旦、彩旦各一人)、五花脸(黑脸、花脸三人,三花脸二人)。依此计算,光演唱者就有15人。再加场面、箱官十几人(包括:鼓、大弦、二弦、三弦、大锣、二锣、钹、梆子、尖子、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及清掌班的(即光领班不唱戏。不过,多数掌班的都是浑掌班的,就是既领班又唱戏)、抱单的(即拿戏单的,实际上是掌班的“腿子”,相当于现在剧团的外交)、伙房里的头把勺、二把勺(多的还有三把勺),加在一起,一个班社也就是二十几到三十几个人。因此要求每个演员都必须能文能武,能演自己应行的角色,还能演其他行当的角色。能演主角,也能演配角,甚至“穿把子”(即“跑龙套”。梆子班社内无专职把子,所有把子都是演员兼)。有的演员还会敲敲梆子,拉拉弦。而那些不是演员的人也能上台,二把勺、二衣箱、敲二锣的或打梆子的,上台穿把子,跟着打下手的不稀罕。
    大衣箱除了后台守铺外,主要管蟒和旦角的头脑包子(这是班社物资中最值钱的东西,责任最大,所以由大衣箱负责)。二衣箱管靠、官衣、帔、褶子、马褂、靠腿子,此外兼管穿把子、喊开壶(给后台要开水)。打梆子的算箱官之一,除打梆子外,兼管捡场(即前台搬桌子、拉椅子、收拾摆放小道具),还管一个门帘(以前的戏楼或13块板的戏台上,都有“出将”、“入相”两个门,也就是上下场门,一个门上一个门帘,他只管一个)。遇到开铡的戏,还管放炮,后台还得管纱帽和短把子(即鞭、锏、锤、抓和马条子)。敲钹的除了敲钹外,前台管武堂(刀批子、剑等),带开铡的戏还得管铺铡;后台管金头盔、软巾子。打大锣的敲锣不用说,前台兼管门箱(专放前台用的小道具,既杂又乱);后台管长把子(即大旗、标子、大刀,长枪等),并负责所有化妆事宜,直到卸妆油及卸妆擦脸撕纸花子,还有前后台的火香。所以大锣不叫大锣,通称“大杂”。敲二锣的除了本份的二锣外,场面上支、收鼓架子,收拾所有乐器出入箱,最好还要会敲敲二鼓(即武打时敲战鼓);前台还得管一个门帘(另一个是打梆子的),同时台上的桌围、椅搭,也和打梆子的一人管一边。即使是头把弦,也得兼管吹奏唢呐和武打的战鼓。总之,场面上(包括后台箱官)除了打鼓的一人之外,可以说人人兼职。后台人员如此,前台唱将何尝两样。一般不管是主演,还是学员,都是摘了纱帽换巾子,脱了长袍扎上靠,一句话台上台下无闲人。不然演员少,角色多,演出频繁,一个萝卜一个坑,离了谁都开不成戏,演职员如不能全能,演出便难以应付。还有精心编排的剧目本身,就规定了演员必须全能。如六个角色的《黄牛分家》,却偏要5个演员演:前后两个丑,都由一人换衣、换帽、换髭口(胡子),上下演得活灵活现,没有全能的硬本领行吗!这种要求全能的作风,有不少老演员都已日久成习。记得我在郓城梆子剧团时,任心才已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的会员、本团的业务团长,名气已不算很小,但在演出时他仍和大伙一样,大角下来,摸支白笔往脸上画个“两眼蜜”,穿上把子包上头跟着打下手。甚至下地练功(那时剧团无练功场地,都是到野地练功),他也和大伙一块真刀真枪,劈刺滚打。所以他蟒靠纱帽,摸枪拿刀,样样派场,就连上马下马,上轿下轿,这些普通动作,都与众不同,一生塑造了数不清的戏曲人物形象。
    总之,以前梆子班社里的分工,真是做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优化组合,所以才使梆子剧种延续几百年,并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艺术人材。可惜,这个光荣的老传统,在如今的不少剧团中已不复存在。
    山东梆子的表演,过去和柳子戏、大弦子戏等古老剧种十分接近:动作夸张、表演粗犷。黑脸、红脸上场亮相时,讲究“吹胡子瞪眼带活腮”。表演愤怒、急燥时,则晃膀、跺脚、捋胳膊,挽袖子。抬手亮相,推圈走圆场等动作,根据不同行当又各有不同。尤其花脸,其亮相姿式很有地方特色。一般剧种的手式要求,都是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成“虎口”。架式要求上身自然放松,挺胸,松肩,“丹田”存气,收腹收臀,“山膀”拉开成圆形。而梆子戏的花脸则不同:手要五指分开,弯曲向前似龙爪。虽然也要气存“丹田”,但却要挺胸撅屁股,“山膀”拉开,极似下山猛虎。出手也与众不同:黑脸要从头顶上出手,五指分开,右手推圈,左臂随着摆动。红脸从眼角出手,武生从嘴角出手(红脸、小生的手式是四指并拢,大指伸出),旦角从胸前出手(四指拼紧上跷,大指紧向内曲,不讲究其他剧种的“兰花掌”),推圈时左手活动范围都较花脸小。
    表演方面,根据剧情和不同人物性格,又有自己的特点。如年轻的程咬金上场,弯腰缩肩,以扇遮面,先向观众偷看三次,然后放下扇子突然亮相。这样,一出场就显示了他幽默风趣的性格。尉迟敬德和包公,虽然同由黑脸扮演,但又各具特色。包公在梆子表演上要求严肃威风,但在《铡美》、《铡赵王》等表现异常愤怒时,胡须在左耳边一挽,相纱歪戴,右臂赤膀,登上桌子亲自按铡的动作,却又是非常粗犷的。尉迟敬德是武将,但在表演上始终是稳重大方。所以班社中一直流传着“文敬德,武老包”的说法。武打除讲究套路(几股荡)、翻打外,还讲究真刀真枪,当场“挂彩”。这种方法虽较原始,但却逼着演员的功夫必须过硬,不然便真的要当场挂彩了。还有旦角的“寸子”(即绑在脚上的小跷),在六七十年前的梆子班社中,仍有人使用,不沦其效果如何,其功夫却要求相当过硬。其他如“白脸”出场,缩头端肩,斜眼四顾,闭目咧嘴,两袖前甩下垂等,亦为衬托反派人物很具特色的表演方法。
    山东梆子的化妆与脸谱
    以前,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山东梆子的化妆十分粗糙。五六十年前,一般演“净面生”、“小生”(“包头生”除外),都不搽粉,只用红珠在两颊上抹一下。化妆用品也不外是土粉、铅粉、银珠(红)罢了。勾(画)脸谱就是黑、白、红三枝笔,所用颜料因是承包给敲大锣的,所以总是以“省”字为前提,大都是用锅灰或其他物品(如绿色则用青草或麦苗捣碎挤汁)自己调制,根本见不到油彩、凡士林。
    尽管过去条件很差,但前辈艺人对一些固定脸谱的化妆,一向都是一丝不苟的。所以,才能将这些带有剧种特点的脸谱,一直保留下来。如程咬金的脸谱,在《豹子山》和《花打朝》中,因年龄不同就有不同的画法:前者是年轻的,画红豆腐干,额画红桃;后者年老了,画红元宝,额画八卦图。虽然画法不同,但却同样能表现其诙谐、爽朗的性格。包公的脸谱,其他剧种额上的月牙是独立的,而梆子的包公,额上的月牙却和右眉连在一起,直到年老了,月牙才和眉分开,但月牙内又加进了紫色,总是不同于其他剧种。其他如阎王的黑白阴阳脸(戴黑白两挂“满”,黑脸方白胡须,白脸方再把黑“满”翻出来),卢振恩的红黑阴阳脸,马武的“三角眼、五道眉、点麻子”,杨广的“白脸,红额上加黑蜘蛛”,以及《后楚国》中伍大郎与《八件衣》中马洪的窗棂脸等,都是固定而又颇具特色的专用脸谱。
    一个角色在一出戏中不断变脸的,除《白蛇传》中小青(开始脸上画青蛇,以后逐渐净扮)外,还有《歧山角》中赵公明和《宇宙锋》之康建业等。赵公明出场时是“白脸、黑柳叶眉、尖眼角、细黑鼻翅”,胡须带在颔下,口中含六个猪牙(通称“漱牙”);到“降虎”一场,眉上加红,眉眼的黑色加粗加深;到最后一场赵公明临死时,则抹黑白混合的灰脸,加红“滴泪”和白线,表现垂死前的凶恶相。这些变化是和剧情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观众非但不感到突然,反而更感觉恰到好处。《宇宙锋》中康建业,开始是净扮,到审匡洪寸,他已由巡城御史升为内帘御史,则改为白脸。其他《白逼官》之曹操、《无盐碰碑》之无盐的脸谱,根据剧情的发展,也都有不同的变化。
    丑角的脸谱,也有其传统的画法,如大老丑抹白仙鹤眉、白烟荷包脸,公子丑画小豆腐干,官丑画大豆庸干,武丑画蝎虎子脸等,也都是根据不同角色来勾画的。这里想特别再赘一句:梆子戏有个传统的不在脸谱的脸谱,那就是“两眼蜜”。这个脸谱的产生,是和梆子班社的特定环境分不开的。当时多数演员必须兼角,可是改装的时间又紧张,于是便有人创造了这个脸谱:摸起蘸足白粉的笔;闭上两眼,“唰唰唰”,在眼眉处来回抹几遍,睁开眼一看,便出现了想不到的效果。越是年老,脸上的皱纹越多,“两眼蜜”的效果越理想。这个脸谱还受到了京剧同行的赞许,尤其给演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此外,如关公、秦琼、赵匡胤的红脸,张飞的调羹脸,杨二郎的金脸与柳子戏、大弦子戏大致相同,只是比较粗简罢了。由于条件的限制,梆子脸谱中的绿、黄、蓝等其他杂色极少,少有的几个则画得很有特点。如绿花脸薛奎、红花脸程通、蓝花脸杨七郎等,个个独具匠心,很有性格。不过,梆子戏的脸谱毕竟有限,听老艺人讲,不少脸谱都是伙用的。如{战武歧》中的武歧和《青铜山》中的杜天西、霸王和韩东吕等,都可伙用一个脸谱,足见其专用脸谱不够用。至于小生和包头(旦角)门的化妆,则与其他兄弟剧种基本相同。还有戏曲脸谱是我们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遗产,与我们批判的刻划人物脸谱化不能混为一谈,这里就不再赘笔了。
    山东梆子的穿箱和其他兄弟剧种大致相同,不管辚靠褶,还是官衣帔,都讲究“宁穿破,不穿错”。但有几个特别人物衣着与化妆,倒是独树一帜。如:
    《歧山角》中的赵公明,服装是身绑黑靠,褶八卦衣,扎套子,戴道巾,手拿的鞭子绑绸子。更衣以后戴相纱,相纱的两翅是往正上翻。这出戏中老黄龙的穿戴:头上反戴女七星娥子(额上的缨朝下),腚上绑靠旗,光脚丫,卷裤腿。
    《风波亭》中的独脚鬼,其穿戴更是一绝。彩裤的两条腿,他用两脚穿一个腿,两只手穿一个腿和一只靴子,两脚穿靴绑在一块,胸口绑穷生巾子,留出肚子画脸谱(白底,笑脸,眼下弯,嘴上弯,肚脐上画嘴,一吸肚子“嘴”会动),“脸”两边绑紫穗子,表演方法是一律蹦跳。
    《风波亭》中还有个高头人子,他的穿戴亦有特别的讲究:一人穿两褶(自己先穿一身,背后道具再穿一身)。其穿戴方法是:自己穿好一身后,背后绑插扁担,扁担上部绑张弓(以作假膀子),真人的两手伸到扁担上弓穿的褶袖里,手再从这两个褶袖里伸出来,一手提灯笼,一手拿鹅翎扇。扁担上头绑小生巾子。帽下加个“加官脸”。
    《莲花庵》和《牧羊圈》中都有条龙,龙的绑扎穿戴亦很特别(归打梆子的绑):用红板带绑两个笏板(两个笏板弯向外,自然成“X”形),上笏板下面绑个罗帽,帽疙瘩朝外,疙瘩两侧画两龙眼,下面紧紧夹着一个刀批(刀刃朝下),下戴“红扎”,以示龙须。“龙舌”两边各插一翎子。“龙头”下用红斗篷裹严,以示“龙身”。表演者穿红褶,头裹在斗篷里,双手举起“龙头”进行表演,十分逼真生动。
    以上几个特别角色的穿箱和化妆,在其他任何剧种中均未见过,是山东梆子所独有。还有一点值得一提,以上穿戴所用,均取材于梆子箱中。这就是说,只要有箱就能绑扎,可见老艺人之苦。
    山东梆子班社生活
    山东梆子班社生活是很艰苦的。首先,从外观上谈,演员地位低下。旧社会进戏班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出于万般无奈。那时演员官称“戏子”,属“下九流”。
    具体受歧视的范围有:生不能登大雅之堂,死后不能人林埋葬(只配林边“站岗”)。还不能上堂见官,不能人席陪客,其子女三代以内不能应试。当了“戏子”,便只能几代委厢偷生。因此,当时混戏班不是走投无路,便是被生活所迫。
    其次,戏班内部不养闲人。每个班社必须有自己的“戏单”,抱单的只要宣布会主点了什么戏,你在此班应的什么行,就出什么角。
    其三,被定为“下九流”的艺人们有这样一句话:“能受戏班里的罪,不能受戏班里的气。”受罪,是指练功、排戏、吊嗓子,热风、冷雨、登台子等,这些罪能受。可是戏班里的气,就非同小可了,官府豪绅,地痞流氓,谁给个砖都够沿的,甚至巴掌接慢了都有蹲班房的可能。听老艺人们说,从下半夜开始,不到天明被查三次“户口”,屡见不鲜。为什么梆子班里的包头行,都是男演员?什么“万人迷、一篓油、一阵风、绿大褂子、红大褂子、花蝴蝶子、花坎肩子、小白鞋、玉蜜蜂、小金牙、大辫、花袜子、白菜心、桂花油、黑翠、银铃铛、雪花膏、老少迷、十三晃、一点红、江米人、面杏……”等,绝大多数都是男演员。单从这些名字的本身,不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卑下地位和被污辱的境况吗?所以直到解放前夕,梆子班里才有了屈指可数的几位女演员,究其原因还不是怕被侮辱吗?但凡解放前的女演员,谁还没有一本血泪账。一旦出了事,谁会给“戏子”做主,只有偷跑。好了掌班的还能把箱托付一下,闹不好住了戏各跑各的,不挨揍就是万幸了。
    其四,旧戏班为了能在那种环境下生存发展,必须有—:套严格的制度和管理办法。上了年纪的老艺人都还记得旧戏班的十大班规(实际上就是旧戏班内的十次不允许):1.坐班邀人(即住进班内偷人);2,临场推诿(该出角的不出角);3.错报家门(指错报师父,师兄弟及辈数);4.吃酒行凶;5.夜不归宿;6.见班辞班(即先找班后跳班);7.无事串班(无事游班也是不允许的);8.吃里扒外(即吃着某班的饭却干着损害某班的事);9.私自结党;10.夜晚串铺。卧上十条违犯哪一条,都是犯众恶,轻则挨老台杆子打屁股,重则赶:出班外。此外,还有上面提到的角色分工,锣鼓就是命令。爹死娘亡,不能耽误上场。其他行业再紧,起码婚、丧、嫁、病,应准予请假。班里就不行,只要戏上有你的角,家里发着丧,你该怎么唱就得怎么唱,“救场如救火”,老辈就是这么传下来的,无人敢冒犯。这种情况直到解放后,班社已变成剧团多年,依然照常如故。别管合理不合理,也是老辈定下的规矩。后台叠箱的平台或箱板,只要放上“走台 (台上抱的)的娃娃,这里就变成了“神台”。因为那个“娃娃”(多数都是用木头刻制,以布包裹而成)是有来头的,它就是旧戏班信奉的“正神”,是唐明皇李隆基的化身。其他敬的神还有:柳大爷(蛇)、白二爷(刺猬)、狐三爷(狐狸)、黄五爷(黄鼠狼)、灰八爷(老鼠)等,这就是威慑旧戏班的“五仙坛”,但正神就是“老郎爷”。老江湖们常说:“谁的戏唱的好?老郎爷。一生没错过词(木偶不说话),没凉过腔没掉过板(没张过嘴),也没走错过场(都是别人抱着他走,自己不会动)。”总之,“前台的儿(角色),后台的爷(身份),就是“老郎神”,他就是戏班里的戏疙瘩,人人必须尊敬。年三十过除夕,全班社不问老少,一律向他叩头。班里来了新人,得首先向“老郎爷”叩三头。成班、停班等遇有班内大事,都必须先向“老郎爷”叩头求安。台上演戏,只要符合剧情,对他碰、拿、摔、砸,都合情合理,无可非议。但一下了台,除了唱丑的可以开个玩笑外,一律不敢触及。为什么?老辈留下的规矩。在这众多的陋规中,独有唱丑的还有几丝松动。
    要说旧班社中清规戒律最多的就是“窝班”。所谓“窝班”,就是培养戏曲学员的顶备班社,“打窝班”!,顾名思义,等待这些未进艺门之徒弟的,一是“打”,二是“窝”。窝班都是私人办,真是一个班一个窝。再说“打”。念不会戏词,打!学不会唱,打!“凉腔”(指唱跑了调),打!“掉板”(错了节拍,没有板眼),打调皮捣蛋,更打!甚至老师看着不顺眼也打。而且往往不是打一个,常常为了一个打通堂,名之曰“打满堂红”(即一人犯错,为警告大家,把所有学生都叫到“老郎爷”面前,由老师挨个打,或者指定学生相互交换打)。
    其五,旧戏班一不养老,二不养小。当时的班社,绝对没有铁饭碗,不但演员没有,掌班的也没有。当时的班社都是按股(后来曾改过“分儿”)分账,分就分干吃净。如清掌班的是两股半账,浑掌班的除两股半外,还另有身价。以下大戏脸等主要演员,多数是股多账,共他能应行就是一股账,再其他也有不到一股,甚至半股的。敲二锣又会敲二鼓就有身份,不会就不有。伙房里有几个看“下处”的,一般四五个人,主要负责看下处、装车、送饭、烧锅、打水等,晚上几个人必留一人值班看“下处”。但不管多少人,这些人就是两肥半账。另外,还有两个茶腿子,一人一个炉子,一个对内(管演员喝、洗等用水);另一个则可对外卖碗茶,收入归其二人,“堂中”(班社伙房)管饭,管柴禾,但不能分账。不但人的报酬清楚,就是有些用具都是事先讲好的。如头把弦的弦于是自己的,而弦却由掌班的供给。吹的大笛是箱上的,而笛哨子却必须自己做。这样具体的分配办法,到季清账,根本不留什么公益金或公积金。所以,年纪大的老演员,不管唱得好坏,只要爬不动不能干活了,便自然没饭吃了。要不老艺人有个伤心的歌:“路死路埋,坑死坑埋,叫化子是儿,狗肚子是棺材。”这就是旧班社老艺人的归宿写照。张学为(大麻子)唱恁响的戏,最后还是死在庙里;田玉仙(绿大褂子)是山东梆子一代女演员,尽管生前响遍鲁西南,最后死了也只能由艺人操心,埋在了济宁城墙边上。
    常言说“能领千军,不领一社”。这个“社”,就是指的旧班社,班内最大的问题是分配,因为干的活不一样,分配也就不一样了。好的,吃喝罢剩几十块现大洋或几百斤粮食;差的,吃完算完,混个肚子饱就不错了。常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场面上练弦、练锣、鼓条子,演员练功、比戏、吊嗓子,都是每天的必修课。具体地说,唱生的(包括红脸),要练靴子、纱帽、栽发、髭口;包头(旦)则离不了水袖、扇子、手帕、背旗、枪刀把子;花脸的靴子、髭口、枪刀锤锏、捞靠背背旗;唱丑的扇子、纱帽、走矮子……等表演程式应有尽有。这些不但得学会,而且得天天练。还有至少二三百出戏(起码是本行的)的戏词,50多种唱腔板头,180多种弦牌唢呐曲,甚至50多种锣鼓经,不但都该懂,而且应该会背会用,不然上台就张不开嘴,抓不住点。此外,还有登台的必修课:台步、跟头(分小翻、踺于、大提、三百六、前簸等),枪刀把子几股荡(即几个人对打的阵法手路),甚至连“穿把子”都有“一条鞭、虎头门、二龙吐须……”等舞台场记和走法,也须记熟背会,不然上台就碰头。尤其专打武戏的受得更很,要不班社里都称他们为“卖贱肉”(指钱少、活重、时有摔死的危险)。就说平时演出,演员们也是各有各的辛苦。当时一律野台子唱戏,纵然偶尔上回戏楼,也和如今的剧院没法比。冬天本来南风北刮就难以张口,可是该脱衣还得照常脱衣。尤其扮演小丫环,穿得薄,动作少,最多手里拿块小手帕,常常干站着硬挨冻。夏天又该抡到外角门了,出汗不出汗,先穿上棉囤子(为衬箱,又怕出汗湿箱,樽袍里面必须穿上用棉花粗布套制的棉坎肩,称为棉囤子,名称水衣子,用以吸水护箱),谁越好出汗,谁就多穿几个。如果再扎上靠、背上背旗、褶上蟒呢?尤其夜赶,当时交通工具又落后,搬箱一般都是太平车,一小时快了十来华里,演员们只有徒步,常常是走到了天也明了。听老艺人讲,某人夜行,因乏得很,不觉掉了队,偏偏又下了雨,人都走散了。第二天开戏了,才知少了个人,赶快派人回头去找,他却依然半个脸躺在水沟里,一面吹着泡,一面睡得正香呢!也有时剧团赶到了,却因为累、热或者冻,演员却病倒了一大片,但戏还得照常开。记得1963年秋,在黄河边的黄那里演出,遇上了连续几天的暴雨,演员只好不分男女老少,都集中到三间庙里,雨布全部搭上后台屋顶,以免毁箱。五六十个男女演员都挤到一个屋里怎么睡?这也自有班社传下来的习惯办法:一个屋里五盏灯(一角一个,中间一个),一律和衣而眠。正当门是团部(班社时是掌班),两边男女挨着排:这边男老演员、男演员、男学员;那边女老演员、女演员、女学员。至于室内那嘈杂的声响和难以领受的气味,便无暇顾及了。总之,班社中的苦是各种各样,难以想象。
    有人问,在旧班社里难道从来就不曾有过一点欢快的时光吗?听老艺人们说,在赶巧过年时,班内人齐兴旺,年景又好,除夕给老郎爷叩了头,喝罢会餐酒,高了兴演个“反串戏”,倒是十分开心的快事。所谓“反串戏”,故名思义,就是和平时所任行当反串扮演角色,关起门来自己看。如唱黑脸的扮演《小二姐做梦》的小二姐,唱花旦的唱《背棒》,唱红脸的唱《赵连岱借闺女》的傻大姐等,戏一开场大家乐得前仰后合,两眼流泪,不过,说到底不过苦中作乐罢了。艺人的真正欢乐,只能来自艰苦的艺术创造。当成功地塑造出某个艺术形象,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台下爆发了热烈的掌声或满场叫好时,艺人的真正欢欣,就在这一瞬间,尽管时间短暂,倒是极大满足,岂不知这点短暂的欢乐,来之不易,此之渭“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后受累”,“不经冰冻三尺苦,难得梅花放清香。”
    三百年“江湖大姚班”
    大姚班全称“姚记全盛班”,是鲁西南较有影响的山东梆子班社之一。
    大姚班创始人是姚绥远。此班姓姚始于清康熙十二年,即1673年,距今已300多年。
    此班的建班时间和建班人,众说不一,据原称大姚班的最后一代箱主姚宝元自述和知情人姚自元、姚来朋等多人,反复查对,现知其详情如下:
    大姚班实非姚家始创,而是原由曹县一家姓李的亲戚,置箱建班的。康熙十二年(1673年),其箱因故在南乡被扣,因姚家势大,便托姚家为其讨还。李家既知无势有箱难使,便把此箱给了姚家。姚家见其箱不好、不全,怕丢姚家的人,便决定由姚氏家族摊钱,增添了新箱,并请来当时山东梆子名流,由窝班打起,建起了大姚班。此班系姚绥远创建,后来误传为姚孔硕创建,又说晚清翰林姚舒密所建。经大姚班创建地城角姚楼知情人认定,此二说皆为误传,要知其真貌,须先知姚氏三人:即姚绥远、姚孔硕及姚舒密。
    姚绥远,字安侯,监生,诰赠朝议大夫,安徽安庆府知府。其玄孙,姚孔硕,字拙垒,号钝庵,恩给五晶赏戴蓝翎,以县丞用,家乘有传。
    这是抄自姚氏族谱的注文,李氏知姚家势大,其原因有二:世传姚楼32块印,(即32位官员),康熙年间仅此一印,这是其一;其二姚宝元曾称传到他是第九世,现查其族谱,亦完全吻合。以知府的资势,办个戏班实在是应其自然(这次是此代姚家掌谱人姚自元先生,指示真情,并出其族谱以证)。
    何至误传成姚孔硕呢?原来时过100多年的道光年间,姚楼村又出一官员,姚绥远的玄孙,姚孔硕。他的恩给五品衔虽是虚职,然毕竟有“以县丞用”之字句,所以地方自然不敢怠慢,因而被委以“城四周四十八村的团总,兼城东门防务。后又外受钦命,有生杀之权。不但本人有此权威,其子、孙劝;皆有官爵。其子,姚良才,为御林军十营统领,后为慈禧太后亲授衣带诏(即慈禧亲在其衣襟上题字:监守颐和园),可以想像当时姚家的威风在巨野县是何等炫耀。可惜,后来八国联军打进北京,颐和园失守,姚良才惊吓疯癫辞朝而归。其孙姚来慈、姚来林,亦分别为大里长、二里长。直到姚宝元,在日伪时期仍是电话事务所主任。
    这样,姚孔硕将其高祖姚绥远创办的大姚班,递代相传,并越办越好,自然后人便只知其玄孙,而不知其高祖了。
    姚舒密创办大姚班,其因何起?姚氏族谱载:
    姚舒密,字退余,号师云,一号释筠,优廪生,光绪辛卯(1891年)科举人,甲午(1894年)科进士,翰林院编修,补授浙江道监。按说这颗印亦算可以,但却不在姚楼村的32颗印之中,因他不是城角姚楼村人,而是今成武县田集镇西姚楼村人。巨野城角姚楼,是远近姚姓公认的发样地,而且姚良才尚在皇城当着御林军十营统领,姚舒密虽为翰林,自然也自逊一筹。据姚自元先生称:“翰林姚舒密的确自办过戏班,而且也叫大姚班。但,咱这个姚楼不通过。”姚舒密既是翰林编修,什么弯拐不过来,怎会给老家闹家窝子?便自动把他那个班解散,并把该班的箱也送归老家姚楼的大姚班了。这便是姚舒密创办大姚班的原委。
    大姚班所以能连续成班二三百年昌盛不衰,并非仅仅依仗姚家的权势和资财,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姚家热心戏曲事业。一条重要标志就是其他班社,都是“馆主”供箱,演员掌班,而大姚班二三百年中,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内都是“里掌班”(即“馆主”既供箱又掌班),而“外掌班”(即演员掌班)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比如,大姚班从始至终都是演戏时姚家是“馆主”,不演戏便是“饭主”,再加全村人人热心,所以窝班打了一班又一班,一连打了六七期。窝班里的孩子也都很争气,多数在“亮箱”时都能登台唱戏,因而大姚班在鲁西南渐渐名声大振,许多知名的江湖艺人,纷纷慕名来投。据姚自元等人说,上面梆子艺人录中所列演员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搭过大姚班。因长期是“里掌班”,班规严明,演员阵容强大,戏开得多,因而才闯出了“三百年江湖大姚班”。
    大姚班因民初战乱,曾一度停演,直到民国十一二年,身为城东乡乡长的姚念集,说是见“老郎爷”显灵了(木刻的。老郎神”头上出污等),他自己卖了20亩地,爷们亲戚又自觉凑了些钱,才把大姚班的箱再次装备起来,于是大姚班的锣鼓才又重新敲响。
    班社的情况前面已作介绍,一般都是按季搭班,不好了一季算完。可是在大姚班里连干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都不乏其人。像岳登鹏、段广才、张学为、宋玉山、刘云亭等,都不下十几年。大姚班阵容好,成班早,时间长,而且确实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能打能唱的全才艺人。如张学为(大麻子),本是姚家一门亲戚的“二鞭”。一次,他赶车拉着东家来姚楼走亲戚,姚楼正打着窝班。本人有嗓,常言“台下窝不住玩友”,见状就想喊几句。班里见他嗓子好、块头大,是个唱黑脸的戏料,就动员亲戚让其学戏。东家十分开通,从此张便留在了大姚班,被“大欢”收为徒弟。张虽不是童子功,但由于本人勤学苦练,终于成了大姚班中一杆大旗,鲁西南少有的名黑脸。这样的事例,当然绝非张学为一人。大姚班培养了演员,演员也都自觉维护大姚班的声誉。艺人在别的班社再响,声称某某某的班,或某某某的戏,但一人了大姚班便统统是大姚班的戏,没谁再露个人的名字。这样,大姚班的声誉便逐日提高,并不断焕发着生机。下面,把大姚班中较有影响的艺人,按行当和时间分别介绍于后。
    红脸门  岳登鹏,艺名“岳十儿”。文武皆能,唱做俱佳,人称戏子状元。在大姚班的时间早且长,又教过几个班社,对山东梆子贡献较大,影响深远。
    段广才,艺名“段珩”。张恩谱的徒弟,也是大姚班的主力艺人,擅演《太白醉酒》、《斩莫成》,在鲁西南及聊城、阳谷一带,都极有名气。
    张连进,嗓子好,做派好,戏路宽,武功扎实。在大姚班里,亦是很有影响的演员,尤其擅演做功戏。可惜,在演《白士祺迎关》时热死在舞台上,着戏装人葬。
    谢瑞春。艺名“谢兵”,周继绍的徒弟。戏相好,做派好,大本嗓子大角色,无愧为大红脸。戏正派,人正派,在艺人中很有威信。扮演的诸葛亮、赵匡胤、朱春登等,都很有特色,在济宁、金乡等地尤有名气。
    窦朝荣,艺名“窦发”,又称“大窦”,自幼在大姚班学艺。初学小生,后改红脸,唱腔浑厚圆润,高亢激昂。1954年曾获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一等奖。1958年由济宁市胜利剧团调人山东省梆子剧团,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
    任心才,艺名“小鱼儿”。功底深厚,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戏路宽,做功好。1956年在省戏曲观摩会演时,曾获一等奖。1960年上海灌片厂在济南为其灌制了《李白醉酒》、《斩黄袍》、《临潼山》三剧的唱片。1980年虽已年过花甲,在地区戏曲会演中,仍获得演员一等奖。1961年被吸收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1980年参加了省四次文代会,同年被发展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于衍寅,艺名“大洋马”,初学丑,后改红脸,唱腔浑厚,表演大方,亦擅道白。1956年省戏曲观摩会演中获演员二等奖。
    时维先,艺名“二洋驴”,唱腔优美,动作细腻,戏路宽,应行能力强,堪称红脸门的戏包袱,无愧为二红脸。在大姚班后期演员队伍中,始终为主力演员。
    其他还有李富贵(二穷)、戴随儿、贾福兰(女、二拔)、丁广银、魏发福(魏猴子)、孙存良、王振青等,都曾在大姚班献艺,并留下难忘的印象。
    黑脸门   张学为,艺名“大麻子”,在“大姚班”学戏,在大姚班成名,嗓大脆亮,表演全能,功夫好,戏路宽,是大姚班黑脸门中一杆大旗,而且在大姚班的时间又长,因而在鲁西南影响颇大,被人们尊为“花脸泰斗”。
    薛中奎,艺名“小黑头”,“活杨七”,声腔并茂,唱做俱佳。旧社会鲁西南人惧怕黄河开口子,尤其沿黄一带,年年要为黄河里的“大王们”许愿唱戏,每逢此时,多以唱“小黑头”的戏相许,可见薛在群众中威望之高。
    明全兴,也有“戏子状元”之称,可见也是文武全能,唱做俱佳,其腔韵如沉雷,是地道的山东梆子黑脸声腔,后人曾广为传颂,是大姚班中又一杆黑脸大旗。
    岳振喜,艺名“聋子”,耳聋腿瘸,上台扮戏却判若两人,堪称奇迹。耳聋听不到板就心里数数,一张嘴正好到板;要掌握弦高弦低,只有台下多次试唱。使多大的劲,甚至张多大的嘴,正好是多高的弦,都早已胸有成竹。他常说:“想要台上是人,必须台下不是人。”尤其他演的《抄杜府》、《白玉杯》,真是人人叫好。
    丁宪文,原演小生,后改黑脸,足见戏路宽广,而且会的戏又多。解放后和其妻一同被聘为山东省戏曲学校教师,为戏曲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因而名誉全省。
    其他如张思谱、李保梅、夏庆鼎(夏回于)、王朝林(王臭)、张兆林、盂兆山(活张飞)、于青连(斗)等,都曾在大姚班各有建树。
    旦角门   宋玉山,艺名“立楞”,在大姚班虽不是早期名旦,但他的声望却大大超过了早期的旦角演员,而且是直到调省才离开的大姚班。他原由演《铡赵王》中的包夫人出名,但亦是唱啥啥好,难怪群众称赞“金马驹子银铃铛,不跟立楞一硌晃”,其影响和威信由此可见。后被聘为省戏校教师,为戏曲教育和山东梆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刘云亭,艺名“刘三”,1937年进入大姚班,至1951年姚箱归郓城,仍和原班艺人共同演出,直到成立巨野县大众剧团。他是刘派唱腔的创始人,亦为大姚班的中流砥柱。擅演《吵宫》、《骂殿》、《老羊山》、《反西唐》等。唱腔曲折跌宕,大幅度的音程跳跃,巧妙的偷字闪板,独成一派,造诣极深。1959年调菏泽戏校梆子科任教师,后回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直到退休。女刘桂松,受其传授,亦成为独具特色的山东梆子知名演员。
    姚月芝,女,是大姚班最早的女演员。入班时,虽仅能唱《大花园》等小戏,但后经几十年的艰苦艺术实践,亦为山东梆子很有建树的演员。擅演《对花枪》、《麻疯女》等,做戏认真,唱腔细腻,板头极佳,在鲁西南影响颇大。
    此外,还有张西朋(二妮)、倪封太、张四夯(咬牙根儿)、小叶、周秀茹(大金鸭)、小金、某某某(盖三县)、李翠喜、杜学礼,某某某(白牡丹)、某某某(大华周)、刘巧云(巧妮)、姚月玲(姚月芝之妹)、李月仙(一篓油)、蒋玉贵、奚贵玉(破布衬)等,都曾在大姚班中,先后名扬一时。
    小生门    李玉亭,艺名“石头”。唱做俱佳,是大姚班晚期小生的大旗。他演的《提寇》,堪称一绝。当寇准观(清官)匾时,一手端袍,一手举笏,一腿提起向前平伸,另一腿则支撑全身三起三落,再配以晃动纱帽翅的动作,观众无不叫好,内行无不佩服。后来,我曾见过不少演员学这一招,不是不像,就是貌似神离,难怪艺人们常常念叨:“一招鲜,吃遍天。”
    徐崇贵,艺名“徐垫儿”。功夫深,戏路广,是大姚班中有名的武生。当时丁宪文、明全兴都在大姚班,俱是文武全能,因而班内业务实力雄厚,开的戏难度大,反映强烈,所以人们赞颂大姚班是“(丁、明、徐)天下第一班”,不沦此话是否恰当,却足见其三人在大姚班中举足轻重。
    丁长岐,艺名“二保”。自幼从父(丁宪文)母(李翠喜)学艺,文武皆能,武功见长。武生重功戏《长坂坡》、《黄鹤楼》、《三气周瑜》,甚至连《挑滑车》,演出后亦能令人称好。短打如《武松打店》、《三岔口》等,更是身轻如毛,翻打自如,戏路规矩,身段正派。记得他演的《三气周瑜》,先是大靠高底靴,一气后换扎巾黑箭衣高底靴,再气后是栽发薄底靴,摸枪拿刀不用说,这三气三换,武生的功夫几乎用尽了,可是演出中依然满台喝彩,可见功夫过硬,难怪后来演(奇袭白虎团》中的严伟才,竟能受到京剧同行的赞许。后因落嗓,改作导演又为梆子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另外如陈风奎、韩新才(小韩小儿)、艾汝良(淘气)、张文斋(银娃娃、金牙生)、何芳新(满天飞)、阎学先(阎垫儿)、某某某(吕三)、陈守平等,也都曾为大姚班增添了光彩。
    大姚班中的名丑,能回忆起的有岳兴起(?)、某某某(小恩),他们虽然连个真姓名都没留下,但他们的艺术形象,却长期活在鲁西南广大群众的心中。再就是曾一度在此唱过女丑的刘现玉,后为革命工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人品艺品皆为人所传颂。
    大姚班内的掌班,前段因时间过于久远,且又多是里掌班(不是“馆主”,就是“馆主”的代理人亲自掌班),已无从追述。后期因姚家资财已渐渐不支,才放手出了几位外掌班(即演员自己掌班)。据老艺人刘云亭回忆,从他人班前后,共经历了四位掌班的:第一届是刘体胜,第二届是谢瑞春,第三届是宋玉山,第四届便又改回里掌班,姚念集。又据姚自元先生回忆,大姚班的掌班实非容易。因每季成班时,掌班必须有相当一部分款项垫支,名演员都有身价(即除按股分账外的定钱),如(大麻子)张学为一季的身价就是200块现大洋,这样的演员自然不是一位,这一大部分钱款,演员人班都必须予先支付,再加成班后也断不了当“饭馆主”,因此姚家的里掌班未能一直当到底。所以最后一届里掌班姚念集,亦没少做了难,自己花了20亩地仍得向爷们亲戚筹款。77岁的姚自元先生说,从他记事,便专为大姚班集过四次款。可见大姚班与姚楼的关系。到1951年,大姚班发生了必然的大变动。当时大姚班的箱主和掌班都是姚念集,经与村内商量改变了主意:把大姚班的箱从巨野剧团手里要出,转交郓城剧团使用。据老艺人刘云亭回忆:当时巨野剧团在南关店里演出,席棚戏院(即今人民剧院)是郓城剧团,两团本无纠葛。忽然姚楼来了很多群众,异口同声立即要箱。巨野团没办法,只得全部让其抬给席棚戏院的郓城剧团(当时郓城剧团的负责人是李心刚、任心才等)。此时,老大姚班的演员便陷入了绝境,因为连吃饭的锅和笼都随箱给了郓城,不但不能演出,连饭都吃不上了。于是以刘云亭为首,协同当时班内的周淑璐、徐祟贵、吴修保、高谭新、杨可君、丁宪文、于衍寅、时维先等,一同脱光上衣,往北叩头盟誓:人在班不散,没箱凑钱买,坚决不散班。临时借用了大义“孙班”的箱,事后大家按股摊钱重新购置了新箱。人还是那班人,但大姚班的箱便从此不在巨野了。听姚来朋说,村里把箱给郓城,推选了个青年魏中平作代表跟箱,便一直没回来。
    大姚班的演出剧目十分丰富。我保存过的该班戏单上,清清楚楚写着480多出戏码。主要戏码当然不出前面提到的范围。据老艺人们回忆,大姚班的活动范围,除主要在巨野、郓城、梁山、嘉祥、济宁、蚌埠、徐州之外,东至临沂,西至东明,北到河北石家庄,都遍布了大姚班的足迹。所到之处,无不给当地群众留下强烈的印象。大姚班的箱归郓城后,其主要演员多数在巨野、郓城、嘉祥三个县级专业剧团从艺,成为三个山东梆子剧团的中坚力量。同时,这三个剧团均为这个剧种的兴盛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巨野县政协供稿)
    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齐鲁戏曲春秋.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09月第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6 04:20 , Processed in 0.1064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