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26|回复: 1

永不退休的老中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5-27 16: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5-5-27 16:20 编辑

    我的外公 ——永不退休的老中医
    (2015-05-27 14:11:16)转载 满天都是星


    这是绍兴城区里一个普通的小院——鲁迅路222号,院落里住着我那可亲、可敬的九十二岁老中医外公。一园幽静,草木扶疏,走过一段窄窄的小弄堂,等你瞅见那处绿意葱葱的园地,就到外公的家了。两处平房,一处是厨房、杂物间、卫生间,另一处是客厅和卧室,中间隔着一块干净的空地。外公就是在这小院里从容淡定生活着,和小院一起氤氲着平静温和的气息,日子就这样安详而缓慢的过去。

    来到安静的小院,看到满头银丝的外公,手捧厚厚的《本草纲目》书时的专注神情,我会被他老人家对中医的执着和坚持的精神所感动着。所以,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个愿望,我想把他这一生和中医打交道的故事写出来,向你娓娓道来我的外公——一名永不退休的老中医。

    一生执着,只为中医

    1924年出生的外公,祖籍是余姚人,叫姚如尧,大家都喜欢叫他“姚医生”或“姚先生”。外公今年已有92岁高龄,1.70米的个头,老人家身体仍很硬朗。慈眉善目、鹤发童颜,说话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记忆力很强。那天抽空去看望他老人家,特意和他好好地聊了一番,他向我讲起他这一生的行医之路。

    16岁开始给人当学徒,后来进了老字号药店——光裕堂药店,都是当下手开始做起的,再辗转去了利参堂药店,主要工作是当营业员,做药材的加工、切片、泡制,但经常在一旁边偷偷地看大师父怎么给病人看病,心里默默记下一些有用的东西。解放后1950年左右,才去了石门槛钱氏妇科工作,师从于钱寿铭师父,开始给人看病。可是因为当时的外公还不是很有名气的医生,来他这里看病的人并不多,几乎维持不了生计。而有名气的医生那里却一天有七八十张号等着看。但是他不懂就问,平时多看多学,上午忙完自己的活,下午就多帮助老医生,自己从中慢慢琢磨,渐渐地也提高了看病的水平。

    接着,震元公司成立了中药收购站,外公就去了那里,负责一些药材的采购,并辅导药农进行药材加工和培育等。再后来就去了稽东(竹田头)山里,这一呆就是45年,外公倾其所有的医术都奉献给了山区,在那片山里,乡亲们对外公的评价一直是赞不绝口的。如果你碰到一个在稽东呆过几年的人,不经意间提起一下一位免费给人看病的医生,一定都知道是姚老先生。这么多年,他从不计个人得失,长年驻所在稽东收购站,除去吃饭、睡觉和一个月里偶尔回趟绍兴家里带点换洗衣物和吃的时间,外公其他的时间就是工作,连中午都不休息,也要守着,用爱用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用他的话说“不是因为钱,是因为喜欢!”

    年纪大了,家里人不放心他在稽东乡下呆着,让他回了绍兴。没呆上几天,因为仁德堂药店的需要一名主管药师,他们请到了外公,就这样82岁的老外公又上班了,成了仁德堂药店的药师。每一天他都是早早上班,不管刮风下雨,一天不落的上班,负责把脉看病、开方子、抽斗、上药、抓药、炒药……店里的每一样活他都亲自指导。他喜欢自己穿着白大褂,站在高大结实的柜台旁,看着黑褐色的漆面,闻着他熟悉的中药味,报着各种中药名“大生地、百合……”,一双巧手在重重的药柜之间穿梭不歇。

    这么算下来,外公工作了整整74年。直到去年因为工作,外公不小心将自己一个手指弄肿了,家里人才劝说让外公歇了业,让他好好去医院检查下身体,保养保养自己,他才算回了家退了休。其实,回了家的外公还是没有闲着,他还是捧着厚厚的《本草纲目》书在研究他的中医,在等着来家里看病的病人。


    扎根稽东,被称“宝贝”

    外公在稽东山里,那真得是扎根了,四十五年,这是何等长的一条时间轴!乡里乡亲们那称外公为“宝贝”!这个可爱中带着尊敬和喜欢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认真看了那年绍兴电视台“记录绍兴”栏目特意为我外公拍摄的视频片——“姚药师”后,才了悟到乡亲们为何如此称呼他!这让我对外公的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

    外公呆在稽东山东里的这四十五年里,给乡亲们看病,从来不收钱,他常说这是做好事。每天找他看病的人很多,少则四五个,多时十来个,外公总是笑眯眯地拿出他的处方薄,带上他的老花镜,示意看病的人坐下来,把手伸出来,一边把脉,一边关心地询问最近哪里不舒服?一边问,一边就开始写上一味味的中药,一下就写满了一张处方薄了。时不时再嘱咐着病人要注意的事情,哪些要忌口,哪些配着吃会效果更好,这次看过后多久再来看,末了还说几句宽心的话,让病人不要有心理负担。外公是给山里人看病的“宝贝”!

    其实大山里长着许多宝贝,可不知道的人就以为是草,知道了后那就是宝贝。外公在稽东收购站,给乡亲们辅导草药,种、养、培植、管理,帮助他们把种子找回来,十多种药品。比如说浙江省的八大名药,都在外公的指导下种植过。记录片里还记录了外公手拿着一种叫“针线包”的草给乡亲们认识。这是草药中的补药,一包整,在春季的时候采摘最好,晒起来跟针一样的一根一根细细的,全草都可以入药,可以用来治疗肝炎。外公还是发现山里长着许多宝贝的“宝贝”!

    因为有了外公的指点,山里的那些妇女们就按外公教的去采摘草药,然后卖给药材收购站,挣上了钱。据说当时靠辛苦摘草药的妇女们挣到了在当时很昂贵的家产——缝纫机一台,当时的价格是220元。在当时这无疑是笔巨大的资金了,而这些就是靠外公指点的草药换来的,所以特别高兴这份所得!外公在稽东山里,搞活了山区的经济,外公更是让山里人挣上宝贝的“宝贝”!


    恩爱夫妻,相敬如宾

    相框里一张照片,是照相馆里拍的。那时外婆还很年轻,绿色藕荷裙,齐耳的短发,干炼又精神,正拘谨地抱着襁褓的婴孩坐在方凳上,只黑白的底色,也看得出她苹果一样莹红的脸。身旁立着外公,依当时的流行,头发短削干净,一身简单平整的中山装式夹布衫,站姿英挺如雪后青松。两个人看上去,初初为人父母的样子,纯朴、明朗,微泛出一种率直喜悦的傻气,像他们头顶上那片明净无尘的天空。

    外婆和外公的结合在那年月里算是典型的自由恋爱,是一个富家女爱上穷秀才的故事。据我妈妈回忆说,那时的外婆家境富裕,经营着一家锡箔店,但为了跟随外公,她义无返顾地嫁了,并一直为这个家而操持着,还为外公养育了七个儿女,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是多么的不易。我妈妈是家中的老大,她常常忆起小时候家里有许多红木家具,但是随着弟弟妹妹的出生,只靠外公一个人的赚钱养家总是入不敷出,外婆只好陆续变卖家产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从最初卖红木家具到卖金银手饰,最后没什么东西卖了,外婆就去卖血来养家。外婆和外公是同龄人,四年前外婆离开了我们,在走过60多年的婚姻生活里,他们一直相敬如宾。外公无不唏嘘地向我说起,“你外婆是个好人哪,这么多年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一人操持着,对我这个老头子是够支持了,我能有今天全靠她的扶持和帮衬,这辈子我亏欠她的太多太多……”

    家里的老照片里记录了他们相依相伴的一个个瞬间,记录下他们的青春容颜,温柔互眷的日子,似一股岁月深处,带着清净心地的甘美丰泉。伴随了渐渐褪色的华颜结下一个个情缘的结,然后静静在时间里似沙粒一般流去。

    唯有中药才能打开他的话匣子

    小时候外公在我的眼里是严肃的、不苟言笑的,我很少能在小院里见到他,更别说陪我们一起说话聊天谈学习生活之类的事情了。他长年在平水稽东山区为当地村民看病、抓药,偶尔来小院里一趟也是逢年过节,到家里拿些换洗衣物,且等他老人家一到,小院子里就会有接二连三的病人来让他搭个脉看个病。在外公的眼里,他最大的事就是给人看病、开方子、看中医书、找药引子。

    那一年不知什么原因,我们几个孩子和外公一起去了趟塔山,那时的外公还健朗利索,一边登山一边不忘给我们讲解山上的许多草药。外公熟悉地和他们打着招呼。在他眼里每一种草药都是宝贝,那么专注,细细地嗅着,再一一地告诉我们许多美丽的名字:白芷,半夏,紫宛,青黛……不苟言笑的外公这一次的话匣子就这么打开了,他欣喜地看着山上的每一株草药,不厌其烦地说着它们的功效作用,让我们仿佛看到一家小小的药铺,畅想着在遥远的山中,是不是也有人温柔地采摘这些草药,然后晾晒,品尝,给病人带来最温柔的健康保证……


    替人看病是他的行动指南

    记得那年外婆的病情已然很严重,躺在床上已好几天,全家所有人都守在外婆的床前,随时待命着。外公也一样神情不安,轻轻喊着外婆的名字。可就在这时,院落里走来两个陌生女子,一边叫着“姚医师在吗?”“应该就是这里吧,我以前来过,还有点印象。”经询问,才知道是来找外公看病的。她们不知道此刻我家外婆躺在床上昏迷着,外公二话也没说,就从里屋出来给人看病了。

    看病的是一个才三十几岁的妇女,病情是头发突然成片迅速脱落,头部明显有斑块状并且眉毛也稀疏,带她来看病的则是年长一点约五十多岁的老妇,是因为年长的曾经也是同样的病在我外公这里看好了,所以在仁德堂药店问到外公的住处登门带人来看病的。外公同样是认真询问病情,然后开了方子,并说道“你还年轻,在我这里开几贴药,再让我给你找种草药外涂下,病情会好转的。”边说着,外公让我去拿草药,我一脸疑惑,正想问“哪里”?外公指了小院外那处小凳下,让我把砖头挪开,让我吃惊得是原来这里有个“密室”。我发现那下面还真长着几株草,拔下来交给外公。外公指着那草的根部(象似芋艿一颗),叮嘱病人将这里的汁挤出来,涂在患处就行,一天两次,不够了下次再来这里取。病人一再感谢外公,然后离去。事后我才知道那草叫鲜毛姜,是一味治斑秃的药,将这草切片,烤热后涂擦脱发区就行。

    此刻我的内心对外公又多了一份崇拜,替人看病永远是他的行动指南,连小院也成了他放置药材的秘密“小仓库”。


    外公走到哪里都手持他的三宝

    外公走到哪里,都要带上他那只黑色公文包,里面装着他给人看病需要的三样宝贝:处方笺一本、老花镜一副、把脉垫一块。

    这只黑色公文包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包了,甚至旧得有点掉皮了,可是他还是不舍得扔掉,因为这包跟随了他许多年,好似他的一个老友。就是这只普普通通的里放着外公的三宝:处方薄必定随身带着,总是想着万一路上有人碰到找他开方子,他可以从容不迫,下笔;黑色边框的老花镜则是开方子时的大功臣,如外公所说医生开方子,那是要负责任的,签字得有资格,过去的时候,药方上的几味药是用红笔写的,等于穿了“红背心”,所以得带好老花镜认真仔细地写;软软的一块海绵包了一层细花布,就是外公给病人搭脉时用的把脉垫。正是这三样宝贝,才能让外公随时随地地可以办公,开始他的望、闻、问、切,耐心给病人讲吃药,注意事项,如何保养……

    在我的印象里,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武侠小说,那时我家大舅妈在航运公司图书馆工作,经常看到她给外公借来厚厚的一本本武侠小说。其实,看了记录片我才知道,外公不是纯粹的看武侠小说,而吸引他看武侠小说的真正原因是因为里面有药方子,外公是冲着药方子去的,在研究,在沉迷,绝不是生搬硬抄。他曾对我说,现在的病也在随时发生变化着,毕竟现在吃的用的住的都跟以前不一样了,给人看病的我也要多多学习,研究新病情,对准下药。你能不佩服耄耋之年的他这样执着的追求、高尚严谨的医德和与世无争的精神吗?

    这就是我的外公,一名永不退休的老中医——他和蔼可亲,他沉迷中医世界,他创新钻研。他虽不是伟人,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医,都在坚守从医之本,从医之道。在他平凡的身躯中,却分明隐含着极不平凡的品质。这么多年来,他给人看病的故事不胜枚举,他看好的病人也不计其数,他身上的闪光点更是数不胜数,诸如淡泊名利,悬壶济世、宽以待人、谨细致……九十一高龄的他,安静地住在小院里,陪他的有他热爱一生的中医,还有一群爱他和孝顺他的子子孙孙们!我愿他的晚年生活幸福再幸福一些,健康再健康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 16:22
  • 签到天数: 70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6-14 16: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氏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治病养生之功法,为广大的民间百姓所信赖而世代相传,祖传医学得以演进和发扬,历经数百年而不衰,被喻为“神奇深隐、玄奥莫测”充分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医术精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20 08:31 , Processed in 0.10125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