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0|回复: 0

姚崇的变通智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6 分钟前
  • 签到天数: 296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6-2 08: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崇的变通智慧
    □陈晓光
      姚崇是唐代开元盛世的创建者之一,曾三次任宰相。他经历复杂,仕途起伏不定,有时困顿非常,但终能破壁而出。他的人生要点就是变通。
      变通,是姚崇的经验和风格。在他看来,解决政治问题不能拘泥,不必循旧,必须力求变化,才能走向通达。后人曾评价说:“姚崇资性明达,善应事机,委曲通变以成国家之务。”
      姚崇善于因势利导,借机行事。武则天时期,冤狱盛行,罪名大都是谋反。武则天纳闷,为什么叛乱者如此之多?时任礼部尚书的姚崇,借机揭露周兴等人凭诬陷邀功的罪恶。此时的武则天已大权在握,用不着以杀立威,而姚崇显然看穿了这一点,顺势加了把火,推进了冤狱昭雪的进程。
      中宗时,韦皇后及安乐公主拉帮结派,采取“钭封官”方式,避开主管部门,大肆卖官,致使冗员泛滥,政出多门。姚崇出任宰相后,顺势而为,多方纠偏。先是进忠良,退不肖,然后精简冗员,取消“钭封官”,罢免数千官员。他和另一位宰相宋璟“协心革中宗弊政,赏罚尽公,请托不行,纲纪修举,当时翕然以为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姚崇的变通智慧,源于丰厚的知识、务实的风格和达观的气度。他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好学不倦,写文章行云流水,援笔立成;做事情简捷干练,效率超群。最初在兵部任职时,边境发生战乱,他分析战局,梳理战况,把一场复杂的军事斗争搞得透彻简明,“太后甚奇之”。他三度为相,同时又兼兵部尚书,边境所有的军事部署、器械钱粮,都装在脑袋里,如同字典,随时备查。皇帝遇事,总是先听他的意见,“同僚唯喏而已”。某次,因儿子病故,他请假数日,政务堆积如山。另一宰相不善处置,心内惶恐,姚先生假满归来,三下两下,便悉数处理完毕。
      睿宗刚上台,就迫不及待地把被贬为刺史的姚崇从外调回,位居百官之首;玄宗更是排除干扰,支持他在相位锐意变通。
      与政敌共事其实很难,如果战斗,生死难料;如果妥协,反倒成了同伙。姚崇的办法仍然是变通,不轻易出手,不单个作战,有限度地抗衡,以求削弱对手,保护好自己。在他那里,变通已成了另类武器,充满弹性。
      武后时期,张易之兄弟得宠,许多人忙着巴结,也有官员与之势不两立。姚崇走的是中间路线,灵活相处,表面上凑合,有时也强硬。某次,张易之有事要办,求到姚崇门下,他没帮忙,任其好说歹说也不给面子。
      不久后,司刑少卿桓彦范等五大臣联手,决定向张氏兄弟下手。姚崇喜欢借助外力,积极参与谋划。事成后,武则天让位,中宗掌权,功臣们兴高采烈,个个升官晋爵。姚崇虽有功,却为武则天退位而双泪横流,有人看不惯,将他贬为刺史。
      传统认为,此次被贬,是姚崇预先看到了危险,以流泪的方式,求得自保。此说并非没有道理,以当时的局势论,虽然二张死了,武则天退了,但武三思还在,存在着强力反弹的可能。事实也正是这样,不久后,五位功臣遭武三思陷害,唯有姚崇提前退场,免掉一劫。
      睿宗登基之后,太平公主得势。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也是皇帝的亲妹,立过大功,懂点儿政治。凭借这些资本,她插手朝政,有时甚至撇开皇帝,遇事自己拍板。她的亲信遍及各个角落,七位在职宰相,五位专听她的吆喝。姚崇知道自己搞不过人家,便还是沿用老办法,不正面交手,而是有限度地弱化公主特权。他曾建议皇帝,让公主去外地享受荣华富贵。事儿虽没办成,姚崇也没伤筋动骨,只是去了外地就任刺史。
      权术是官员的武器,也是处置矛盾冲突的常用手段。姚崇善变,自然懂点儿权术。他的权术灵活多样,因人而异,大都比较克制。
      姚崇和张说有积怨,张说当宰相时,姚崇在同州做刺史。玄宗继位后,提出用姚崇为相,张说不高兴,百般阻挠。皇帝坚持用了姚崇。张说心虚,为了安全,和岐王拉上了关系。张说没料到,此举给姚崇提供了口实。姚崇对皇帝说:岐王是您的爱弟,张说是辅臣,两人搞在一起,可能对朝廷不利。话说得含混,意思却明白。玄宗一点就透,马上把张说贬为相州刺史。
      用同样的方法,姚崇让刘幽求也吃了苦头。刘幽求任过宰相,后改任太子少保。新岗位清闲,没权没势,他很郁闷,人前背后发过牢骚。有人举报说刘幽求心怀不满,有“怨望语”,皇帝要求有关部门严查速办。这时,姚崇说话了:离开相位做了闲官,有点儿想法是人之常情,何况人家还立过大功,千万不能处罚太重!这段话,明着是为刘幽求说情,实际上却肯定了这人有不满情绪。结果,刘幽求被贬外地,郁郁而死。
      魏知古原是小官,经姚崇推荐提携,当了宰相。因工作分工问题,两人有了矛盾。彼时,魏知古在东都洛阳主持吏部工作,恰好姚崇的两个儿子也在东都当官。两小子仗着父亲对魏知古有恩,不知深浅,一味请托卖官儿。魏知古不动声色,如实向皇帝汇报,指望一举搞掉姚崇。
      皇帝也有趣,选个闲聊的时候,故意问姚先生有几个儿子,官居何职?皇帝算定,姚崇肯定替儿子说好话。但姚崇太精了,马上看穿了内幕,说自己两儿子都不争气,肯定给魏知古找了不少麻烦。皇帝问:“卿安从知之?”姚说:“知古微时,臣卵而翼之,臣子愚,以为知古必德臣,容其为非。”皇帝由此做了反向判断,认为姚崇大公无私,魏知古却有负于姚。末了,姚崇安然过关,魏知古却被降职。(据《领导文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4 07:19 , Processed in 0.0982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