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59|回复: 1

4月28日,衡水著名诗人姚振涵走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6-13 08: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5-6-13 08:16 编辑

    4月28日,衡水著名诗人姚振涵走了(图)
    时间:2015-04-30 15:44   来源:衡水新闻网—衡水晚报



    “著名诗人姚振函,因病于4月28日去世,享年77岁。”这则短短的文字,在衡水市引起的震动不亚于汪国真逝世在国内引起的波澜,同样给人们的心灵蒙上了悲伤。





    告别他挚爱的”平原“  留下那一声”吆喝“
    衡水晚报记者 刘晓菲
      “……若是赶上九月
      青纱帐割倒了
      土地翻过来了
      鳞状的土浪花反射着阳光
      你的喉咙又在跃跃欲试
      吆喝一声吧
      声音直达远处的村庄
      这是另一种幸福
      更加辽阔”
      这首在我市文学圈里几乎尽人皆知的诗叫《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幸福》。写这诗的人,叫姚振函。
      4月28日,诗人走了,告别他深爱的北方平原,告别他深爱的家人与朋友,挥手与这个世界作别,留给我们无尽的思念。

    平原诗人 衡水的荣耀

      “著名诗人姚振函,因病于4月28日去世,享年77岁。”这则短短的文字,在我市引起的震动不亚于汪国真逝世在国内引起的波澜,同样给人们的心灵蒙上了悲伤。人们在网络上、微博上、微信的朋友圈里,几乎所有可以抒怀的地方不断地翻出他的诗作和文章,注视他,缅怀他,纪念他,追忆那些与他有关的往昔时光。
         他的诗作,虽然读过一些,也确实从内心里觉得好,但对文学认识尚属浅薄的我不敢妄自评论,只能从公开的论述中撷取一二。
        “从1979年3月号的《诗刊》发表他的处女作《清明,献上我的祭诗》起,几十年来已发表的诗作约计千余首。显然,他不是高产的诗人。不管有些人把诗说得多么玄妙,他却能清醒地认识到,‘诗,终究不能悬浮在空中’,应当‘和人和社会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诗人应当从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中吸取营养,获取灵感。因此,他善于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宏观地把握生活的规律,他也善于去发现、捕捉事物的微妙变化,他在生活的海洋里徜徉、寻觅、发现、思考,是那样真诚和执著,所以他的主观抒情,既是自我的、独特的,又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他的组诗《希望》(包括《我唱着我的主题歌》和《我一遍遍叩响希望的门环》)曾获河北省“新人新貌”文艺奖;组诗《我和土地》(包括另外一首《北方》曾获河北省首届文艺振兴奖。著有诗集《土地和阳光》、《感觉的平原》、《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幸福》等。姚振函写诗,也写散文,《阳光何处》、《准备夏天》、《杨绛之味》等文章,都让人过目不忘。

    慈祥的长者 平易近人

      因着同乡的关系,多年来母亲经常去姚振函先生家中走动探望。按村中的辈分,我叫他姥爷。第一次去他家时,我大学刚毕业回到衡水。
      那是2005年的夏天,姚振函先生从书房出来迎我们,眼前的他亲切热情。进门坐定,母亲说:“你这个姥爷可是写书的,北大毕业,考学的时候是状元。”虽然去之前我已经对要拜访的这个“写书的姥爷”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我准备得显然不够充分,他的“名衔”让刚出校门的我“腾”地一下生发出一股崇拜之情。
      我转过头笑着看他,想让他说说当年的辉煌。他只是坦然地哈哈一笑:“那都不值一提,还是你们现在好,年轻就是好。”
      1967年姚振函大学毕业,出身不好的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小干部。当时热爱文学艺术的他,虽然没彻底断了写字,但写下的东西往往“不合时宜”不能发表,写完往铺盖下一塞,就算完事。
      那次见面后,我与姚振函先生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每次母亲去看望他,他总是问起我。有时候问工作,说报纸上能看到我的文章,要多努力;有时候是问生活,还惦记着我找对象了没,说眼光不要太高,要投脾气。每次去,他都惦记着把孩子们从国外带给他的好东西拿一些,让母亲带给我,巧克力、饼干、小香水拿了不少,但拿回来更多的则是他的书——以前出的书、新出的书,每次总能带回几本。可是很惭愧,一些书我还没来得及仔细读,也许是总觉得时间还长得很,也许是总觉得还会再见面,能跟他聊一聊。

    挥手作别 愿先生安息

      2010年,姚振函成为《衡水晚报》副刊的专栏作者,开设《闲读漫记》专栏。因为这个专栏,姚振函先生有了新的读者群和大批拥趸。但是近几年,他因为身体的原因,一直在家静养,文章见报也越来越少了。
      如此想来,姚振函先生已经病了不短时间了,但大家总觉得他还能再好起来。前阵子母亲去看他,当时的姚振函先生已经陷入昏迷,但是当母亲站在他床边时,他仿佛还是挤出了一丝笑容。即便是躺在病床上,他也依然是那个和蔼的,从来没什么架子的老者。
      对于他的突然离世,所有人都不免唏嘘。晚报有不少记者采访过他,薛倩、于雁、葛春玲、韩雪……回想与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无不黯然神伤,扼腕叹息。
      仔细翻看姚先生送我的诗集,恰恰看到了这首《什么时候狠狠心》:
        事情总也没有完
        像地里锄不完的草
       锄掉一棵
        又长出一棵
        像大街上
        扫不完的垃圾
        刚说扫干净了
        一转身
        又有了
        什么时候狠狠心
       把锄头和扫帚
       扔得远远的
        去你的吧
        那将是我
        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
        细想想
        也是个好事
      看到最后一句,稍稍觉得有些释然。让我们静静地送先生一程,愿他安息……

    永远的振函——我与诗兄姚振函的交往经历
    郁葱(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5年4月28日,在这个黑黑的夜晚,我的诗兄姚振函去世。
      那个晚上我正坐在电脑前校对一部书稿,手机放在客厅的沙发上,几个电话和信息都没有注意,还是诗兄刘小放的电话声我听到了,小放说:“振函走了。”接着,大解的电话也打了进来,我当时觉得懵懵懂懂,只是茫然不知所以然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想想。”我很少失态,但我知道,那个时刻,我的确有些懵了。
      认识振函这么多年,心目中总是那个睿智机智的兄长,每次在一起时,他的风趣幽默总能让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振函大器晚成,他写诗的时候,年龄不小了,但一举成名。1979年3月他在《诗刊》发表了处女作《清明,献上我的祭诗》,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之后陆续发表《感觉的平原》、《在平原上吆喝一声很幸福》等等,他朴素的智慧成就了他的诗,他宽厚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人、成为独树一帜的诗人。在河北诗坛,有几位让人尊重的兄长,振函,张学梦、刘小放,这些名字,提起来都让人温暖。
      那天晚上,我一直在微博上,想着,写着。根据我的记忆我写下了他的简历:“姚振函,当代诗人,1940年1月生于河北枣强县南吉利村,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衡水市文联副主席,衡水市作协主席。专业作家。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诗集《土地和阳光》、《感觉的平原》、《在平原,吆喝一声很幸福》等。‘冲浪诗社’主要成员。”
    前面说过,姚振函是河北诗歌的标志性诗人之一,“感觉的平原”也成为新时期农村题材诗歌的经典之作,我曾经称之为“感觉派”“平原派”。振函的诗大气、灵透、智慧、广阔,一反那种对乡村,对乡土的浅表性描摹,真正给生存的土地注入一种细致的、精致的同时也是宏大的精神气场,使他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开创性价值。
      姚振函被我的诗姐伊蕾称为“大地诗人”,真正了解土地、融入土地并且注入给土地一种精神气度和性格的诗人,其实真的不多。振函从没有简单的记录、复制生活,没有像一般作品那样对生活作直接的“剪影”。振函的诗看似细微、松弛其实深邃、辽远,这源于他的智慧和对诗歌的个性化的理解、感受和表达。一组“感觉的平原”成为乡村题材诗歌的经典之作,至今读起来仍然让人感慨让人折服。他把这类题材的作品的包容量狠狠向前推了一大步。我说过,还有我的诗兄刘小放,他与振函被我称之为河北农村题材诗歌的“双雄“,小放的深厚和深邃,振函的宽阔和宽广,至今无人企及。
    姚振函写诗,也写散文,依旧是风趣幽默睿智的文笔,做了一些年的衡水作协主席,这几年身体不好,就在家静心修养。前年去看过他,觉得他能好起来。没有想到,他走得这么匆忙。
    我们还有更深一层的关系,1985年,在当时思想解放、创作繁盛的氛围推动下,河北省的十位中青年诗人成立了“冲浪诗社”,并在中国诗坛造成很大影响。1986年11月,《诗神》和《星星》诗刊发表了边国政执笔的“冲浪诗社宣言”,那是河北诗坛具有史学价值的一个事件:
      “谁要恭维诗就让他去恭维吧!谁要冷漠诗就让他去冷漠吧!反正我们选择了诗!
      我们不是一个什么营垒或派别,我们只是天空中众多星座中的一个。十颗星,互相观照,互相支撑,也互相争斗,组成一个既稳定又变幻莫测的结构。十颗星,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光。
      对于诗,我们没有更多的话要说了。如果硬要开列什么纲领的话,我们的旗帜上只写着两个字:创新!
      为了诗!
      为了需要诗的人们!
      为了需要诗的今天!
      今天,为我们提供了一切,包括欢乐和悲伤。我们不能让今天失望。
      除此以外,任何原则都是约束、拦截和扼杀。”
      这个宣言,署名是“冲浪诗社全体”,签名者是:边国政、孙桂贞(伊蕾)、刘小放、何香久、萧振荣、张洪波、姚振函、白德成、逢阳、郁葱。它具有永恒性和经典性,至今仍然是我们内心遵循的理念。这些诗人年龄有差异,创作风格也有差异,但他们凝聚在了一起,以各自独具特征的写作,为诗坛持续不断的留下了经典作品。
      1987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河北青年诗人丛书“冲浪诗丛”十部,展示河北诗歌的穿创作成就。这十部诗集是:姚振函的《我唱我的主题歌》、萧振荣的《远行》、刘小放的《草民》、边国政的《三角帆》、伊蕾的《爱的方式》、白德成的《这个世界》、逢阳的《溶化的太阳》、何香久的《海神之树》、郁葱的《蓝海岸》、张洪波的《黑珊瑚》。这个举动在当时是空前的,十部诗集质量齐整,是这些诗人的处女诗集,其中的一些篇章也成为了几位诗人的代表作。
      在这个夜晚,我在微博中哭泣,我写道:“冲浪诗社”成员边国政、伊蕾、刘小放、何香久、白德成、张洪波、逢阳、郁葱对与我们相搀扶相依偎一起走了几十年的诗兄姚振函道一声:“振函、好兄长,一路走好。”
      最近几位诗友相继离世,给我内心的阴影很深。我是个太在意的人,不大容易从一种情绪中脱开,但越在这个时候就越觉得,生命几乎是一个人的全部,但愿我们的诗人们都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再一点,振函走了,还有曾经与我们相知相伴的好人们好诗人们,有的也走了,但他们内在的精神,他们杰出的文字,总会照耀着我们,成为我们想念他们的时候可以随时感受到的热度。
        2015年4月28—29日

    悼诗
    白国良
    我和他村挨村地接地
    同在北大学习
    只是相差几十级
    他关于平原的诗
    使我们在平原小城
    相互熟悉
    不张扬没脾气
    喜欢粗糙辞藻摆弄诗句
    爱好调侃
    对世事无所顾忌
    因为个矮
    善于用思维丈量高度
    由于背驼
    注定毕生躬行于
    诗的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4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6-13 08: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悼诗人姚振函(作者:谷中维)
    时间:2015-05-06 10:13   来源:衡水新闻网—衡水晚报


    (武邑)谷中维

    此身生在大平原,
    却把诗峰擎上肩。
    吆喝一声真痛快,
    余音长绕故乡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29 18:06 , Processed in 0.1038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