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89|回复: 2

姚竹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6-26 16: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姚竹修(1907-1942)江苏苏州人。1933年,经高级文官考试考入外交部情报司任科员。1936年,派任驻土耳其大使馆主事。1937年,调任驻新加坡总领事馆随习领事。1939年,调任驻马尼拉总领事馆随习领事。殉职时年仅35岁,遗有妻杨锡珍,子姚建华、姚铮华,女姚敏华、姚舜华。

抗日外交九烈士中,姚竹修是唯一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因为家贫,他考上了大学但没能上成。他去了上海美孚洋行当英文打字员,因为勤奋好学,1933年国民政府外交部招考,上海数百人应考,27岁的他成为唯一一名被录取者。从新加坡到马尼拉,姚竹修的主要工作就是抗日募捐。


没能上大学,是他一生的遗憾  

“我父亲很好学,生下两个孩子后,还天天看书到深夜,冷了就随手扯过妈妈的旗袍披身上,连上厕所都捧着书。”回忆起父亲姚竹修时,姚敏华、姚舜华姐妹都难以忘记儿时家里这最常见的这一幕。 


姚竹修出生在苏州阊门外小木梳巷,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苏州桃花坞高中没有读完,就不得不辍学,那是1924年。30年后,他的大女儿姚敏华考上华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时,面对家里的困境,一度想弃学工作,母亲杨锡珍说:“你爸爸当年就是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没能上大学,导致遗恨终生。你爸爸在世时经常谈起,一定要你们四个受到良好的教育。”  

辍学后的姚竹修跟随家人到上海谋生,父亲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失业后,到黄浦江码头加油站工作。18岁的姚竹修为了试一试自己的水平,报名考大学,结果考取了杭州之江大学,但仍由于经济拮据而未能深造。  后来,美孚洋行招工,姚竹修应聘做英文打字员,还兼任纱布交易所记账员。“洋行里很多外国人,讲话用英语,所以我父亲英文特别好。”姚敏华说。  

姚竹修的大学梦在几年后勉强得以实现,在江苏交涉公署当科员时,他到“万国函授大学”就读。24岁时,他娶了杨锡珍。  

姚竹修进入外交界的过程,让他的子女在70多年后,仍感自豪。“那是1933年7月,国民政府外交部招考,我父亲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后,就报了名。”姚竹修的二女儿姚舜华说,当时竞争的激烈,如同如今报考公务员,上海有好几百人报考。  

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外语和外交知识。姚竹修在洋行的工作经历优势体现了出来,他又夜以继日,学习外交知识,加上自己的悟性,考试中,他和另外两人得以进入复试,到当时的首都南京考试。这一次,只留下了他一人,进入外交部欧美司,后在情报司任科员。  

杨锡珍跟着丈夫来到南京,他们一家住在鼓楼黄泥岗88号,在这里住了三年。这期间,这位好学的外交部科员继续勤苦读书,翻译出版了《国家责任》,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美国国际法学家依格尔顿的著作。  

被日军带走时,女儿吓得哇哇大叫 


在1939年8月赴马尼拉前,姚竹修先后到土耳其和新加坡任职。1937年抗战爆发后,姚竹修在驻新加坡总领事馆的主要工作,就是从事抗日募捐等工作。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从1935年出使土耳其时的委任一级,仅仅四年后,就升任到九级。“外交部的人都喊他‘活字典’,遇到弄不清的问题都会想到找他。”姚舜华说,这要归功于父亲通晓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对外交条文的熟悉。  

从新加坡调任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随习领事后,姚竹修的工作除了抗日募捐外,还要部署太平洋战争华侨应急活动。他和同事们一起,募捐了1200万菲币,送到国内。  

和姚竹修一起到马尼拉的,是他的妻子杨锡珍和二女儿姚舜华。出国前,杨锡珍刚生下小儿子姚铮华。没想到,姚竹修连这个小儿子的面都没有见到,就牺牲了。 


姚竹修一家住在总领事馆,很多外交官的家眷也住在这里,他们的夫人彼此之间称“太太”。“我记得有位阿姨,非常年轻漂亮,经常弹钢琴唱歌,唱得可好听了。”姚舜华很久以后才知道,这位会弹钢琴会唱歌的阿姨,是王恭玮的新婚妻子。王恭玮和姚朱修等人一起被害时,结婚才两个月。  

姚竹修被抓时,姚舜华只有5岁,但她依然记得那天的情景。“我们一家都住在领事馆里,日本兵闯进来时,我吓得哇哇大叫,但不敢大哭。妈妈抱住我,把我的头搂在她胸前。我们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看着我爸爸被带走。”[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6-26 17: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抗日外交九烈士之一姚竹修长孙姚宇栋缅怀爷爷
    青山处处埋忠骨
    www.dqnews.com.cn 2012-04-09 德清新闻网

      4月5日,抗日外交九烈士公祭活动在南京菊花台举行,家住武康金宇花园的姚宇栋和他的亲人们也带着深深的敬意和缅怀遥祭亲人。

      1942年4月17日,日军占领了菲律宾。侵略者对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人员进行诱降、逼降,要他们改弦易辙为伪政权出力,效忠日本天皇,领事馆外交人员予以坚决抵制。他们在敌人酷刑和凌辱面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后惨遭杀害。这九位烈士是杨光泩、朱少屏、莫介恩、姚竹修、萧东明、杨庆寿、卢秉枢、王恭玮、卓还来。1947年,南京各界人士集议,决定将九位烈士遗骸迁回,葬于菊花台下。今年是九烈士殉难70周年,烈士中的姚竹修正是姚宇栋的爷爷。

      姚竹修(1907-1942)江苏苏州人。1933年被国民政府外交部录取。1936年,派往驻土耳其大使馆。1937年,调任驻新加坡总领事馆随习领事。1939年,调任驻马尼拉总领事馆随习领事。姚竹修家境贫困,但勤奋好学,考上了大学没能上成。1933年国民政府外交部招考,上海数百人应考,他是唯一一名被录取者。在外交部时仍勤苦读书,翻译出版了美国国际法学家依格尔顿的著作《国家责任》。同事遇到弄不清的问题都会想到找他,有“活字典”之称。在菲律宾马尼拉任总领事馆随习领事后,姚竹修的工作除了抗日募捐外,还部署太平洋战争华侨应急活动。

      姚竹修被日军杀害时年仅35岁,遗有妻杨锡珍,子姚建华、姚铮华,女姚敏华、姚舜华。长子姚建华就是姚宇栋的父亲。说起爷爷的事,姚宇栋大多是从父亲口中得知,可惜父亲现在也已去世。

      姚宇栋回忆说,爷爷牺牲时奶奶才31岁,回国后靠爷爷生前的积蓄,在苏州买了房子。后来,她为了遵照爷爷生前的遗愿,让孩子们都读书,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变卖房产度日。父亲16岁当学徒,后参军,在部队上学。1962年与母亲王月秋一起调到德清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在五七中学、职高等学校任教。

      姚宇栋说,父亲对爷爷非常敬重,文革时由于历史的原因,闭口不谈爷爷的事,直到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爷爷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后才陆续向我们提起。记得父亲说过,爷爷非常喜欢孩子,总喜欢把孩子带在身边,出国当外交官只能为国舍家,无奈只把一个女儿带在身边,其余的托付给国内的亲属抚养。牺牲时他不曾与第四个孩子见过面。爷爷的眼镜和帽子至今还存放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父亲每次到北京都要去瞻仰。父亲还带着我们去南京菊花台爷爷的陵墓前祭奠。父亲教育我们子女非常严格,要我们勤奋好学,为人正派,刚正不阿,不要与人争名利。他说,你们的爷爷就是这样的人。



    [/t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4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6-26 17: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字典”姚竹修:为抗日奔走到生命最后一页
    2012年04月03日15:44现代快报







    杨锡珍带着子女来到姚竹修墓前祭奠

    1941年,姚竹修与夫人杨锡珍、女儿姚舜华在马尼拉的合影

      抗日外交九烈士中,姚竹修是唯一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因为家贫,他考上了大学但没能上成。他去了上海美孚洋行当英文打字员,因为勤奋好学,1933年国民政府外交部招考,上海数百人应考,27岁的他成为唯一一名被录取者。从新加坡到马尼拉,姚竹修的主要工作就是抗日募捐。70年前,姚竹修被日军从领事馆抓走时,他的女儿姚敏华只有5岁,但她永远忘不了那一幕。

      没能上大学,是他一生的遗憾

      “我父亲很好学,生下两个孩子后,还天天看书到深夜,冷了就随手扯过妈妈的旗袍披身上,连上厕所都捧着书。”回忆起父亲姚竹修时,姚敏华、姚舜华姐妹都难以忘记儿时家里这最常见的这一幕。

      姚竹修出生在苏州阊门外小木梳巷,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在苏州桃花坞高中没有读完,就不得不辍学,那是1924年。30年后,他的大女儿姚敏华考上华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时,面对家里的困境,一度想弃学工作,母亲杨锡珍说:“你爸爸当年就是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没能上大学,导致遗恨终生。你爸爸在世时经常谈起,一定要你们四个受到良好的教育。”

      辍学后的姚竹修跟随家人到上海谋生,父亲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失业后,到黄浦江码头加油站工作。18岁的姚竹修为了试一试自己的水平,报名考大学,结果考取了杭州之江大学,但仍由于经济拮据而未能深造。

      后来,美孚洋行招工,姚竹修应聘做英文打字员,还兼任纱布交易所记账员。“洋行里很多外国人,讲话用英语,所以我父亲英文特别好。”姚敏华说。

      姚竹修的大学梦在几年后勉强得以实现,在江苏交涉公署当科员时,他到“万国函授大学”就读。24岁时,他娶了杨锡珍。

      姚竹修进入外交界的过程,让他的子女在70多年后,仍感自豪。“那是1933年7月,国民政府外交部招考,我父亲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后,就报了名。”姚竹修的二女儿姚舜华说,当时竞争的激烈,如同如今报考公务员,上海有好几百人报考。

      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外语和外交知识。姚竹修在洋行的工作经历优势体现了出来,他又夜以继日,学习外交知识,加上自己的悟性,考试中,他和另外两人得以进入复试,到当时的首都南京考试。这一次,只留下了他一人,进入外交部欧美司,后在情报司任科员。

      杨锡珍跟着丈夫来到南京,他们一家住在鼓楼黄泥岗88号,在这里住了三年。这期间,这位好学的外交部科员继续勤苦读书,翻译出版了《国家责任》,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美国国际法学家依格尔顿的著作。

      被日军带走时,女儿吓得哇哇大叫

      在1939年8月赴马尼拉前,姚竹修先后到土耳其和新加坡任职。1937年抗战爆发后,姚竹修在驻新加坡总领事馆的主要工作,就是从事抗日募捐等工作。他的工作如此出色,以至于从1935年出使土耳其时的委任一级,仅仅四年后,就升任到九级。“外交部的人都喊他‘活字典’,遇到弄不清的问题都会想到找他。”姚舜华说,这要归功于父亲通晓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对外交条文的熟悉。

      从新加坡调任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随习领事后,姚竹修的工作除了抗日募捐外,还要部署太平洋战争华侨应急活动。他和同事们一起,募捐了1200万菲币,送到国内。

      和姚竹修一起到马尼拉的,是他的妻子杨锡珍和二女儿姚舜华。出国前,杨锡珍刚生下小儿子姚铮华。没想到,姚竹修连这个小儿子的面都没有见到,就牺牲了。

      姚竹修一家住在总领事馆,很多外交官的家眷也住在这里,他们的夫人彼此之间称“太太”。“我记得有位阿姨,非常年轻漂亮,经常弹钢琴唱歌,唱得可好听了。”姚舜华很久以后才知道,这位会弹钢琴会唱歌的阿姨,是王恭玮的新婚妻子。王恭玮和姚朱修等人一起被害时,结婚才两个月。

      姚竹修被抓时,姚舜华只有5岁,但她依然记得那天的情景。“我们一家都住在领事馆里,日本兵闯进来时,我吓得哇哇大叫,但不敢大哭。妈妈抱住我,把我的头搂在她胸前。我们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看着我爸爸被带走。”

      丈夫们被日军抓走了,太太们带着孩子集中在一个领事馆外的一个大房子里。姚舜华记得,这个房子很大,中间有个大客厅,四周有很多房间,大家挤在一起住。她和妈妈与带着两个孩子的萧太太住其中一个房间。萧太太的丈夫是萧东明,也是九烈士之一。

      看妈妈总穿黑旗袍,才知道父亲不在了

      8位外交官刚被抓时,还允许家属探视。杨锡珍每天烧好饭菜给丈夫送去,姚舜华也跟着去了一次。“那时我不太懂事,就听见爸爸说,如果出了事,就去找谁谁谁,那是他的好朋友。后来才知道,他是在跟妈妈交代后事。那时他已经预料到自己可能再出不来了。”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外交官的家眷们一直住在这个大房子里,大家没有收入,只能靠变卖物品度日。好在大家都相互照应,华侨们也经常接济,才渡过难关。“在那里,中国领事馆就是华侨的主心骨,外交官被抓,华侨们自然会照顾我们。”

      60多年后,姚舜华进电影院看《金陵十三钗》,那段岁月再度回到眼前。“日军来轰炸,我不懂,看着天上飞机扔下很多‘酱油瓶’,落到地上就炸了。妈妈惊恐地说,这是炸弹,得躲。”

      但妈妈有一次差点没躲过炸弹,“那天,妈妈伸头往窗外看,头刚缩回来,一块弹片嗖地飞过来,就是妈妈刚才那个位置。”姚舜华后来很后怕,“如果妈妈也不在了,我就成了孤儿了,在异国他乡,谁来管我……”电话那头,她的声音呜咽了。

      那几年,每到夜幕降临,马尼拉家家户户都关门闭户。静夜中,姚舜华经常老远听见“啊——啊——”的惨叫,还有枪声。太太们说,那是日本人在杀华侨。惨叫和炸弹声音,现在还在她的耳边回响。再看电影时,如身临其境。“那时,父亲还不知下落,我心里已经埋下了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种子。”

      姚舜华一直以为,父亲还被日本人关着。但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她发现妈妈神情不对,“中国外交官的太太们都是穿旗袍的,那时开始,我妈妈总是穿黑旗袍。我就问妈妈,为什么老穿这一件。妈妈一把搂住我,大哭着说,你爸爸不在了。”

      外婆带着孩子艰难度日

      1946年,姚舜华跟妈妈回国时,已经9岁了。“很多外交官的太太都出国了,但妈妈还有三个孩子在国内,我们不能不回来。”

      在国内的,是长子建华,大女儿敏华,和幼子铮华。姚竹修带着妻女出国后,三个孩子就由外婆带。抗战爆发后,他们和姚竹修失去联系,为避战乱,躲到苏州乡下。

      “我那时没有了外公,外婆是个小脚老太太,带着我们三个,住到亲戚家腾出的一个房子里。”姚敏华说,那时她还不到10岁。家里没有收入,大哥就去了江苏昆山一家桐油行当学徒。自己则到一个亲戚家当小保姆,干杂活,洗尿布。弟弟太小,只能跟着外婆。后来她受不了苦,跑回外婆身边,拾柴、挖野菜。好在外婆的妹妹家境较好,时不时从上海寄一两百元钱来,可供勉强度日。

      不过,两个孩子还是经常饿肚子,姚敏华经常带着弟弟吃“百家饭”。“就是到不同的亲戚家吃饭,一吃一个月,有的亲戚很远的,像姨夫的堂妹的婆家,舅舅的对象家,那时还没有结婚,我们也去吃了一个月。”从1942年到1945年抗战胜利,老太太带着两个孩子,在乡下呆了三年。

      直到有一天,老太太接到上海亲戚的通知:女儿要从菲律宾回来了。抗战胜利后,杨锡珍先联系到在上海的堂兄,才终于打听到母亲和三个孩子的下落。老太太小脚走不了远路,去上海接杨锡珍的,是12岁的姚敏华。

      “妈妈和妹妹是乘船来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妈妈穿的什么衣服。”1946年的那一天,客轮缓缓靠近上海码头,姚敏华站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船舷后的妈妈,穿着咖啡色的西装,一看到码头上的女儿和亲人,就开始抹眼泪。

      下船后,杨锡珍母女跟着人流走出来,姚敏华跑过去接她。“妈妈一路哭着跑过来的,一把抱住我就大哭起来。”

      几十年后故人相见,潸然泪下

      但父亲牺牲的事,她是后来才慢慢听妈妈提起的。

      丈夫去世时,杨锡珍才31岁。她没有改嫁,靠丈夫生前的积蓄,在苏州买了房子,把母亲和孩子们都接了回来,让女儿都去重新上学。她还让她的弟弟妹妹都住到房子里,感谢他们照顾孩子。

      杨锡珍没有工作,抚养孩子生活、读书,全靠变卖家产,后来不得不借债度日。这位只读过私塾的女性,遵照丈夫生前的遗愿,让孩子们都读书、上大学。“那时,女孩子读到小学就不错了,但我们姐妹都读出来了。”姚敏华说,她上的是师范大学,妹妹上的中专,这样选择是因为可以公费。她上大学的那年,杨锡珍卖掉一半房产,还了债。

      2011年3月2日,杨锡珍去世。

      70年过去,姚建华也已去世,姚家姐妹因为当时年幼,已经记不清父亲的模样。“听妈妈说,父亲一米七样子,很温和,说话很轻,也从不骂孩子。他是外交官,注重外表,谈吐得当,还教我妈妈读书和礼仪。”

      姚家子女曾多次来南京菊花台拜祭过父亲。有一次,姚舜华遇到了杨光泩烈士的长女杨蕾孟,两个当年同时失去父亲的小女孩,如今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个大她几岁的姐姐说:“妹妹,你还记得吗?在马尼拉,我还教过你唱英文歌呢!”回顾那段烽火岁月,两人不禁潸然泪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4-30 11:03 , Processed in 0.1082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