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徐明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一个不能绕开的话题,也是当今的水利仍然需要重视的古代水利工程。如同对大运河的隔膜不可能通晓祖国历史,同样没有对大运河的起码了解,以及与之相关的黄河、淮河、海河近700年的演变及其影响,就无法了解传统水利工程的科学与文化价值。这是我对导师姚汉源先生《京杭运河史》一书10年来由表及里的阅读体会。10多年前一位年逾八旬学者的担当,给我们留下的《京杭运河史》,是一部有关大运河的问鼎之作,是2000多年间中国社会背景下,与江河演变、湖泊消长共命运的大运河史,既有工程演变的清晰脉络也有工程运行机理的科学阐释,更有直面历史对运河负面影响的客观分析。
1995年,姚老师动笔撰写《京杭运河史》时已经82岁。当时我对他的精力和身体的担心更甚于对这部专著的期待。那是10多年前,我只是凭着对运河不多的了解,所能想到的工作量。今天,在完成了大运河遗产构成和科学价值分析科研项目以后,这部书的实际价值远远超过我当年的估计。这部超过100万字的著作,建立在丰厚的史料基础上,重考据,直入一个个研究对象的实质,是真正关于运河的学问。
1998年《京杭运河史》正式出版,在当时远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2006年,大运河申遗列入国家申遗预备名单,对运河工程的科学价值评价,是大运河申遗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自此7年来有更多的学者开始阅读这部书。今天书已经脱销,在盛产著述的当下是少有的。我和我的科研团队有幸参与运河遗产的研究,真正开始了《京杭运河史》的深度阅读,以及对其中养分的汲取。
自春秋战国至清朝政权消亡,在这长达2500多年历史时期,中国中东部平原曾经形成了两条纵贯南北,沟通东西的大运河,这是先后以隋唐长安、洛阳,北宋汴京(今开封)为目的地的隋唐宋大运河,以元明清北京为目的地的京杭运河,它们共同承载的使命是向都城运输粮食(即漕运)。前一条大运河的肇始是春秋战国由诸侯国向一统大国的过渡时期,终结于金兵南下和北宋政权瓦解。发生在北宋与南宋更替的历史节点的还有黄河大改道。1128年北宋守军为阻止金兵南下而掘开开封黄河大堤,使处于改道前夕的黄河顺势而夺汴河、泗河,于淮安与淮河汇合,经由淮河下游水道入海。黄河这一改道历时700年,导致了黄淮海流域江河水系巨变。正是这一改道,成就了后一条运河即元明清大运河,现代所称的京杭运河的建设。
元代北京通惠河和山东会通河的开凿,将黄河改道湮废的前代运河重新联系起来。相比于隋唐宋大运河,京杭运河的技术问题更加复杂。江苏淮安至山东临清运河路线的缩短一半,带来了穿越黄淮海流域的山东西南丘陵区高达50米的地形高差,水源的供给、水道水位的控制等工程技术难题,还有黄河洪水及其巨大泥沙淤积对运河的干扰。为了确保大运河的运用,700年来,在运河沿线兴建的水利工程之多,类型之丰富,维护工程之艰巨前所未有。在黄河泥沙塑造下,700年间在运河与黄河、淮河交集区域,不仅黄河两次、淮河一次大改道,还有与黄河相关若干河流变迁、湖泊消长。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一条运河能够像京杭运河承载如此多历史文化,经历沧海桑田的巨大演变,以及区域内如此密集富有创造力的古代水利工程。但是,20世纪以来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对大运河都缺乏有深度的研究。20世纪末,姚先生的《京杭运河史》填补这一缺失。
大运河连通我国东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太湖、钱塘江六大水系,姚先生的研究,并不只是京杭运河,而是自运河起源期自至20世纪初漕运的终止,跨越2000多年。有很多运河河段或前生不知所源,或终迹茫然,是需要作专题研究的难点。运河沿线与自然河流、湖泊的连通区域往往是枢纽工程的所在。这些关键工程产生的自然环境,演变的进程,工程规划、工程建筑、运行机理等并无系统的记载,需要一一理清。此外运河的管理是自中央到地方庞大的组织体系,技术管理与行政管理交叉纵横。《京杭运河史》循着京杭运河的主线,但有河道、工程便有始末的考证,自春秋战国至清代关键工程无一疏漏。
姚先生是水利出身,重视对研究对象的实地考察。他撰写《京杭运河史》虽然历时4年,却是他数十年执着研究的回报。1966年他自山东寿张县张秋镇出发,沿运河南下,经行会通河、中运河、淮扬运河、江南运河至苏州,这是1949年以后对大运河的第一次科学考察。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他撰写的有关运河、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的研究论文有30多篇之多,其中北京通惠河水源高梁河水系、南旺枢纽等,研究论文尤其精辟,这些论文构成了《京杭运河史》基本内容。姚先生厚重的考据功力在本书的著述中得以充分地展现。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古运河的起源书中不到3000多字,注释部分竟大大超过正文,我在做运河遗产研究时,从书中相关问题的阐述和结论,去追问依据,对《京杭运河史》丰富的史料基础,以及他对资料的消化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专著中会通河章节是最精彩的部分,他对这一地跨黄淮海枢纽工程的复原,是凭借他跨学科的学术能力实现的。
姚先生治学是仁者治学,随时记得为后学铺路。他在《京杭运河史》中设了文献要略章,系统地梳理了元明清三代运河文献,这是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料引领。《京杭运河史》附编“浙东运河史考略”,已经超出了京杭运河的范畴,但是仍然以同样的重视,他对浙东段运河起源及演变的开拓性研究成果填补了空白。《京杭运河史》是运河研究的重要奠基,2006年以来所有参与大运河遗产研究、运河保护规划编制的研究和设计者无不从中获益。
大运河复杂纷繁的工程设施、水道演变,与黄河不断决溢形成的泛道纠结在一起,与淮河和海河诸水系形成相互影响和制约。当研究者一步跨入其中,谁都会感到头绪纷杂。姚先生根据运河与自然河流的关系,将京杭运河分为8个河段,考察其渊源,工程设施构成与沿革。他这一具有开拓性的运河研究方法,对我们认知运河也有莫大的好处。我们对大运河遗产价值分析就是受益于这样的分段和研究方法。一旦清晰地将运河宏观把握与微观认知融为一体,这个研究过程带给我们的就是科研难得的享受。我从《京杭运河史》获益的不仅仅是学问,还有分析的方法与思路。
20世纪初漕运终止,大运河固有使命随之完成。没有国家强制性的运河水资源调配,大运河不同河段后来的命运不尽相同。大运河似乎离现代社会渐行渐远。其实大运河依然是今天水利事业重要的部分。通惠河是今天北京重要的防洪水道,北运河、南运河分别是海河北系和南系的干流,淮扬运河是淮河入江水道,济宁以南至杭州运河至今仍然通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约60%河段利用了运河水道。徐乾清院士生前曾经指出运河工程和运用对黄淮平原自然环境有很多负面作用并影响至今,是需要从历史来研究的。如果不对运河史有所了解,很难读懂他对黄淮海平原水灾害根源的分析。大运河是有关江河、有关历史、有关水利科学的学问,只要从事水利工作,都有研究的必要。而《京杭运河史》对不同学养、知识或专业背景的人可能有多方面的阅读和收获。《京杭运河史》不是让人可以轻松阅读的专著,考证和阐述往往是出自多个来源史料的消化,集合了水利学、历史学等多视角的分析,可能失于文字雕琢和整理,行文与时下风格也有出入。曾有人建议在此书的基础上,做条理性的归纳,并增加难点技术的注释,使之便于阅读。《京杭运河史》体现了姚先生的学问风格,从中得见古代水利的博大与精深,由此或可引出运河及与之有关太多需要研究的问题。《京杭运河史》是运河学问的研究源泉。求实的治学态度与不断深入的研究成果是纪念老师的最好方式。
(作者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