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74|回复: 0

历山与妫汭地名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半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13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7-21 11: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5-7-21 11:04 编辑

    历山与妫汭地名考
    来源:考古中国 魏文成

        据《水经注》:“历山,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说明历山与妫汭水紧密相连,与虞舜帝的活动关系更为密切。因此,有必要一起考证,找出正确的历山的位置就可以联系起来相互考证妫汭二水了。
    2.1历山地名考

       根据《史记·五帝本记》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舜成年以后,曾虞舜在历山耕种土地并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处理历山当时的人们为了争夺耕地而挑衅争斗,震惊了唐邦帝凹(尧),于是派遣重华虞舜处理这件事,结果历山人被重华虞舜的处理非常满意,而争相让出自己占有的别人的多余的土地。因此,与虞舜的出生地是没有关系的。而后世之人,不解其意,不知其事,争相争夺与虞舜有关的地名,牵强附会,使得“历山”本来就一座,变成六七座了,其实是根本没有必要的。从而对历山的现在的具体位置有了争论:争论一:济南市千佛山;争论二:山西省永济市中条山的历儿山,争论三:山西省沁水县历山,这是名副其实写着历山的地方;争议四:安徽省池州市历山;争议五: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历山;争论七:浙江省余姚市历山。笔者认为,无论从高度,还是历史记载山西省沁水县历山,这是名副其实的历山,而其他地方的历山都是牵强附会所致。因为,根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历山,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这就是典型的历山的地理位置的标识。历山为重华虞舜耕作处,而妫水汭水二水在其南北异源而出,源流而同如黄河而一。而虞舜娶了帝凹尧的二女就居住在妫汭水之交界处。下面我们具体探讨一下。
    1)“济南市千佛山为历山”不成立

         这一说:“济南古称历下,因历山而得名,见于《春秋》,来源最早。”实际上,“历下”是历城县的古称,现在属于济南市历下区,即位于济南市城区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6°39′45″,东经117°1′37″。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02米,最高为白云山,海拔545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历下属济北郡,称历下邑。公元前153年(西汉景帝四年) ,设历城县,治所在历下。历下属济南郡历城县。公元1376年(明代洪武九年),承宣布政使司从青州移历城。从此,历下古城是省、府、县三级官府所在地。最早记载《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以将军(韩信)前元年率将二千五百人起薛,别救东阿,至霸上,二岁十月入汉,击齐历下军田既,功侯。”而不见于《春秋》。
           根据历城县的历史名城来历:
           历城,因地处历山(千佛山)脚下而得名。商周属谭。春秋属齐称泺邑。战国称历下邑。秦属济北郡。西汉始设历城县,属青州济南郡。永嘉之后,济南郡治从东平陵迁至历城,从此历代郡、国、州、府治所均设于此。隋属齐州、齐郡。唐属齐州,为“三齐”之首县。五代梁时,因避朱温之父名讳,曾一度改为历山县,至后唐复名历城县,属济南道齐州。
         春秋时代为春秋属齐称“泺(lù)邑”,而非“历邑”,本是“泺邑”后称“历下邑”,到了五代梁时才在这里有了“历山”之名,故此,这里的历山实在是起源太晚不足为凭。这都是有历史依据的:
              《唐韻》《集韻》竝盧谷切,音祿lu。《說文》齊魯閒水也。《玉篇》水在濟南。《水經注》濼水,出歷縣故城西南泉源上。
    ——《康熙字典·释泺》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泺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山海经·东山经》
    这说明“泺水”源出于“岳山”,而不是“历山”,这都是后世的叫法。说明现在的千佛山,古时也不是称为“历山”的,只能成为“岳山”。
    更重要的是“历山”之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闻名于世,请看历史古籍记载:
    历山之田者善侵畔,而舜耕焉……故耕渔与陶非舜之事,而舜为之,以救败也。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2年 - 公元前221年)]《墨子·反质》
          而那时候还没有“历下邑”而称为“泺邑”,而“历山”则是早已有之了。请看:
    泺邑,济南之古称。最早出现史册上的名称为“”(《春秋左传》),系因济南市诸泉汇为泺水,故名。春秋战国时代,济南为齐国之泺邑
          泺邑(今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2600多年前,就建有城廓。春秋时,这里已成为齐国西部重镇。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于泺。”(《春秋·桓公十八年》)。“泺”,指泺水,发源于趵突泉。甲骨文中就已有泺字,是济南见于记载最早的地名,那时的济南被称为“泺邑”。战国时期改称“历下邑”,汉代初年称为“历城”,这两个名字皆因城南历山而得名。《史记》记载:汉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由此,“济南”一名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之南而得名。基本为历代所沿袭,至今已有近2200年之久。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济南郡改称济南国。王莽建新朝后,曾一度改称“泺安”。
    ——百度百科《泺邑》
    说明“千佛山”不是“历山”,而后世诸学者为了附会“舜耕历山”而把“历下”解释为“历山之下”而已,这种说法有望文生地之嫌,故此,此种说法都不足为凭了。因此,“千佛山”不是“历山”,只能是“岳山”。
    2)山西省永济市中条山“历儿山”也不是历山

    所谓的“舜都蒲坂”南之“历山”实际叫做“历儿山”,在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南的中条山西端,被认为是“舜所耕处”,今历山村在芮城县。认为“永济历山”是古籍记载最早的“历山”,山北面有“二妃坛”,为祭祀娥皇、女英处,又称娥皇女英陵。其依据就是《山海经·中山经》中记道:“薄山之首,曰其甘枣之山。……又东二十里,曰历儿山。”毕沅说:“此薄山即山西蒲州山。历儿之山即历山也,在今蒲州府南。经云历儿者,语之缓。”而没有看到下面与“历儿山”并排的还有“历山”。请看:
        《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又东二十里,曰历儿之山;《中次五经》薄山之首,曰苟床之山,无草木,多怪石。……又东十里,曰历山,其木多槐,其阳多玉。
    ——《山海经·中山经》
          因此,“历儿山”不是“历山”,也不是薄山,不过这些山是相连的,相距不远倒是事实。《山海经·中山经》主要描写晋南、陕中、豫西、河、渭、伊、洛地区的地理环境。
        又据唐朝杜佑《通典》记载:
          古冀州,禹贡曰:“冀州既载。”(载,始也,冀州,尧都,故禹理水自此而始也。以唐虞之都不言封略,余州所至,即是其境矣。)……雷首在今河东郡河东县,此山凡有八名,即历山、首阳山、薄山、襄山、甘枣山、中条山、渠猪山、独山等名是也。
    可见唐代杜佑没有搞清楚这些山的联系与区别,认为指的是同一座山,而还没有山脉的概念。
        因此,永济市的“历山”只能是“历儿山”,而不是“历山”,或者是“薄山”而不是舜所耕的历山了。
    3)山西省沁水县历山为舜所耕的历山

       《史记·五帝本记》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东汉郑玄云:“历山在河东。”此河东实际是指黄河之东的山西全境而不是专指某个市县,汉为河东郡。全中国现在有20多处叫历山的山名,《山海经》除了山西省沁水县历山之外均未记载,这说明其它有历山之名的山,都在《山海经》成书之后了,也就是西周之后。这唯有河东郡即山西省南部沁水县的历山是被记录在案的历山。这也可以从北魏郦道元著作中得到证明:
          《尔雅》,异出同流为瀵水。其水西南流,历蒲坂西,西流注于河。河水又南迳陶城西,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此始之。南对蒲津关。
           太和迁都罢州,置河东郡。……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西迳历山下,上有舜庙。……余案周处此志为不近情,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假木异名,附山殊称,强引大舜,即比宁壤。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
    历史记载的的历山典型的特征就是:山南有妫水,山北有汭水,二水最后同流,这一特征只有沁水县历山独有,而其他地方的历山都不具备。说明只有沁水县历山才是古籍记载的历山。
           而且,历山之上有总面积为4000亩的绝顶平坦的舜王坪,天然绿色草地如毯,山巅有舜耕历山遗迹、古庙碑记、南天门、斩龙台等胜景。站在舜王坪最高峰——南天门,可朝观日出,暮看晚霞,遥望黄河。夜晚登坪,可观星辰,犹如亿万明珠笼罩大地。山道中,鸟语撩心,花香醉人,奇趣无穷。春夏秋冬,四季有景,加之新增建了野人山庄、蒙古包等景点,使游客登山览胜,留连忘归。清版《县志》曾记载:“古帝躬耕处,千秋迹已迷。举头高山近,极目乱峰低。花开闻幽径,泉水过远溪。黄河遥入望,天际一红霓。”
    所以,山西省沁水县历山才是唯一虞舜耕耘,解决当地人侵畔事件的地方,使得当地人都学会了相互谦让地界,而安详太平了。
    4)安徽省池州市历山即舜耕山

    池州市历山,又名舜耕山,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距东至县城12公里,紧靠206国道,一座掌形山峰从波浪似的丘陵中突兀而起,直插苍穹,称之“历山”, 山南谓大历山,山北谓小历山,当地人统称为历山。海拔只有372米。可见是根本进不了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古籍《山海经》的无名小山,此山名为“舜耕山”怎会便成历山?可见有牵强附会之处。也无妫汭水最为有益地理标志,可见不是历史记载的“历山”。传说尧帝渡河处为“尧渡”在尧渡镇。“历山遗泽”自东流建县以来一直是该县八景之一,唐宋以后,道、佛两教徒来此建庙立祠,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寻幽访胜,吟诗作赋,写景抒怀,在千百首诗词中,北宋政治家、文学农范仲淹《舜祠》一诗写得好:“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禹终平洚水,舜载治熏风;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乡人不知此,萧鼓谢年丰。”后人将导真观前的一口大雨不积滴水、常年干涸的石池命名为“舜池;随首千百年的物换星移,寻真观、草规庵及舜祠早已废圮,唯尧池、舜池却依旧是史料记载的风貌。
    5)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历山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历山,在今鄄城县东南四十里闫什镇历山庙村附近,即舜耕处。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北两面跨黄河与河南省毗邻。鄄城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五帝时期。《太平环宇记》载:“濮州,今治鄄城县。古昆吾旧壤,颛顼遗墟。”《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谷林、河滨、雷泽、历山均在菏泽境内。《史记正义》曰:“濮州雷泽县有历山、舜井,又有姚墟,云舜生处也。”皇甫谧曰:“今济阴历山是也,于雷泽相比。”至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对历山的表述更加形象。“雷泽西南十里许,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南宋罗泌有《历山考》曰:“历山在县(雷泽县)西北十六。今濮之雷泽西北十六,有小山孤立,谓之历山。”皇甫谧曰:“今济阴历山是也,于雷泽相比。”至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对历山的表述更加形象。“雷泽西南十里许,有小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南宋罗泌有《历山考》曰:“历山在县(雷泽县)西北十六。今濮之雷泽西北十六,有小山孤立,谓之历山。”鄄城属古兖州之域。
    6)浙江省余姚市“历山”不是历史记载的历山

    余姚上虞两地为发现舜帝古迹最多的地区,金华之“历山风景名胜区” 历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中部永康市与缙云县交界处,属栖霞岭山系余脉。主峰高854.8米,相传为黄帝的后裔躬耕之地。在此教墙、造来、制釜,山上至今还保留舜田、舜井、舜潭和舜帝庙等遗迹,故名历山。历山地域广阔,广五十余里。山体形美,三峰捅云,峡谷纵横、气象万千。土质肥沃、林木茂盛、雨量充沛、瀑布飞泉、环境优美。历史以来就是名人学士隐居的避暑胜地。山顶两峰之间,在海拔约750米处有水潭一处,广约亩许,清澈见底,终年不涸,名舜潭,俗呼龙王潭。东面有700米以上的高峰相依相伴,名"神龟科釜"惟妙惟肖、活灵活现。龙王潭西出水口下为羊坑峡谷,谷间卧石成群,犹如群羊放牧。东山水口流入坛瓶坑,悬崖间有三道瀑布,名"三浙江"。在海拔600米的历山背上,有舜帝庙一座。后周广顺二年(952年)致建,又名延福寺,把舜帝庙与寺合二为一,同祀舜帝与佛祖。庙侧有村,名舜帝庙村。历山背梯田层层,茶果飘香。各山岙处,散居有多处山村,以盛产茶叶和高山蔬菜闻名。
    那么,这里是不是就是上古历史记载的舜耕的历山呢?根据清乾隆年间的《越中杂识》记载:“虞舜支庶封于余姚,又封于上虞,其地有历山、舜井、舜田、陶灶……”因此,虽然,历代余姚人对于“虞舜故里”、“舜耕历山”,一直津津乐道,但是,根据这一记载,他们只是为了不忘记自己是虞舜的后代,而把周围的地名命名为“历山、舜井、舜田、陶灶”的,可见只是有纪念意义而已,而不是上古地名。同时也没有“妫汭二水”发源于这座历山的南北,也就不作为凭了。仅仅根据距余姚县城三四十里开外的这一座重名的“历山”,以及《余姚六仓志·山川》中记述了“历山麓大古塘……有象田、舜井、石床诸迹”外,还引用旧县志中一个叫叶华滋的考察记述:“历山方广仅数亩,高寻丈计,……山阳石壁镌‘耕隐’二字,有石嵌空横覆如床,可坐数人,相传为帝舜耕时避雨处。”北宋王安石路经余姚历山时,曾“闵然望历山而赋之”:“历山之峨峨兮,予汝耕之,孰汝强之?”清人杨昌祚写有《过历山》一诗:“一望中流绝壁撑,顽山依旧势峥嵘。田畴高下鱼鳞叠,何处当年帝舜耕?”至于历代的文人墨客也没有做过仔细的考证,也没有详细考证虞舜“东夷人”还是“冀州人 ”只是仅凭些传说就认为历山在某处也是很不负责任的。
    综上所述,重华虞舜所耕的“历山“应该是山西省沁水县历山,这才是唯一虞舜耕耘,是为了解决当地人侵畔事件的地方,使得当地人都学会了相互谦让地界,而安详太平了。而不是为了解决自己生存糊口而隐居的地方,也就是说不是虞舜的“隐耕”处。而其他各地的历山都是后认为了沾点虞舜帝的光芒,而假托的历山,包括姚姓人移居之后的假托自己为黄姚虞舜正宗传人而命名的“历山”。
    2.2妫汭二水考

          对于妫汭水来说,也有二说,一说认为:妫汭水 在山西永济县蒲州老城南,源出历山,西流入河。看地图的话明显是指涑水河。另一说是依据《尚书·尧典》:“降二女于妫汭”。《水经注》:“历山,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二水异源同归于黄河。这一说的妫汭二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发源于历山南北二麓,并最终异源同流。这本身也是历山的特征,是二水与历山相互印证的典型的地理参照物。找到历山就能找到二水,找到二水也同样能够找到历山。从现代山西省地图上看妫水无疑应该为现在的西洋河,汭水则应该是今沁河即沁水的一个发源于历山北麓的支流护泽河,源头是董封水库,两条河流最终因为黄河而成为同流,从而形成黄河与沁河的三角洲——妫汭,属于今河南省沁阳市温县附近,为妫汭角,就是想当年的重华虞舜娶帝凹(尧)二女之后的居住地。
    1)妫汭水为涑水河明显不成立

    舜所居之地,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南,蒲阪舜所都。妫汭水在山西省永济市南历山(今首阳山)。按此说,妫汭水就是现在的涑水河。涑水河流域位于山西省南部的运城市境内,流域范围包括闻喜县、夏县、盐湖区、临猗县、永济市的绝大部分和绛县、万荣县的一部分。涑水河干流总长196.6km,主要支流有冷口峪、沙渠河、青龙河、姚暹渠、湾湾河等。这主要依据就是:
          《尚书》所谓厘降二女于妫汭也。孔安国曰:居妫水之内。王肃曰:妫汭,虞地名。皇甫谧曰:纳二女于妫水之汭。马季长曰:水所出曰汭,然则,汭似非水名,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河水南迳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也。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阚駰曰:蒲坂,尧都。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
    其实已经弄不明白历山与妫汭水的地理地貌特征了与位置了。假设涑水河就是妫水,那么,作为其之流的汭水,必发源于历山北麓,但是,涑水河的支流冷口峪、沙渠河、青龙河、姚暹渠、湾湾河等支流,没有一个发源于历山北麓,也没有发源于蒲坂附近西历山的符合妫汭二水的河流,说明这一说明显与历史古籍记载不相符,因而而明显是不成立的。
    2)妫汭二水应为临清河与沁河

          从现代山西省地图上看妫水无疑应该为现在的西洋河,汭水则应该是今沁河即沁水的一个发源于历山北麓的支流护泽河,源头是董封水库之上的源头河流,两条河流最终因为黄河改道而现在看不到同流,只是进入黄河后而成为同流,从而形成黄河与沁河的三角洲——妫汭,属于今河南省沁阳市温县北郭乡附近,为妫汭角,就是想当年的重华虞舜娶帝凹(尧)二女之后的居住地——妫汭。
           因此,妫汭二水为发源于历山南北二麓的两条河流,妫水无疑应该为现在的西洋河,汭水则应该是今沁河即沁水的一个发源于历山北麓的支流护泽河,而妫汭交汇的地方为重华即虞舜娶尧二女居住的地方,即现在黄河与沁河的三角洲——妫汭,属于今河南省沁阳市温县北郭乡附近,为妫汭角。
    综上所述,山西省沁水县历山才是唯一虞舜耕耘,解决当地人侵畔事件的地方,使得当地人都学会了相互谦让地界,从而赢得了民心。妫水无疑应该为现在的西洋河,汭水则应该是今沁河即沁水的一个发源于历山北麓的支流护泽河。黄河与沁河的三角洲——妫汭,属于今河南省沁阳市温县北郭乡附近为重华虞舜娶帝凹(尧)二女居住的妫汭角。
    节选自魏文成《夏朝文明·第二章·第三节 虞舜帝的其人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08:46 , Processed in 0.1246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