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梅花路拱北路口西南方向五十米处有一间瓦房小庙名为一”五圣堂”,过去姚家有人有点头疼脑热,伤风咳嗽的小病,家人会带上香烛.菜肴.果品前来祭拜,祈求神仙保佑平安,身体早日康复。但我记得里面只有几个木头的神主牌位,沒有神仙的塑像。五圣堂周围沒有人家很空旷,故毎当走过小屋时总感觉到有点毛骨悚然的恐惧感。有一件发生在五圣堂处的事情记忆犹新,在二十世纪60年代初一个元宵节晚上,姚家圈的小孩全部集中五圣堂处”炭毛荡”,<正月半炭茅荡为一种“招田财扫穷”的南汇民间风俗>。孩子们把附近几亩的茭白枯叶堆在一起,又从几个生产队仓库场上柴垛里偷来了不少芦苇柴,稻草柴堆在一起,点上火后熊熊大火照亮了半边天。远在一公里外的南汇县消防队岗楼上的哨兵发现大火后误以为那家人家失火了,消防车就拉着警笛出动了,小路窄消防车不能走,消防员就手提肩扛带着灭火器材赶到火场,孩子们知道自已闯了祸,都惊慌失措逃得精光。. 南汇姚家人婚姻历来是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的约束,全凭父母包办作主。其联姻过程的程序为:拿八字、受帖子、行盘、过门、话好日、结婚、娶亲、婚礼。一般先由媒婆向女方家长讨”红八字”,<“红八字”就是把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写在一张大红纸上称为“红八字”>,然后媒婆把“红八字”送给准备要讨”大娘子”<很多女方年令比男方大,故一般将讨媳妇称为讨大娘子>的男方家长,男方将男女双方的“八字”交算命先生推算是否适合结为夫妇。如果合适由男方备红帖子托男女双方的媒人送到女方家,如果女方收下红帖子就算是定了亲。然后男方备下聘礼(彩礼)托男女双方的媒人送到女方家。然后等合适时候由媒人同男女双方家长确定结婚日期,到时进行娶亲和结婚仪式。在结婚前大多数新郎新娘相互都沒见过面。也不知对方家住何处地方。在结婚前大多数新郎新娘相互都沒见过面。也不知对方家住何处地方。据说十世姚炎生夫妇新婚不久到丈人家吃饭后回家,妻子是缠过足的小脚,走起路来很艰难走不快,姚炎生急于回家干活,自已一人快速赶路回家后換上旧衣裳去刈牛草了,妻子因为新婚这路只走过一.二次不太熟悉,走着走着就迷路不知往那条路走了,这时看到有一男子在附近刈牛草,就过去问道,叔叔去某人家路往那里走,姚炎生抬头一看竟是自已的妻子。因为婚前男女双方互不认识了解,所以新婚男女相互对对方很陌生。但婚后生活绝大多数很稳定,不像现在离婚率很高。 还有女方年令比男方大的比率很高,像我良字辈的弟兄六人,有四人妻子比丈夫年令大,两人夫妻同年令。大家认为老婆大既像老婆又像阿姐,比起岁数小的老婆来,大娘子更能关心和体贴男人,有俗语说”女大三,金银山”,”娘子度<大>,会照顾,娘子小,会叽喳”。 解放后,实行新婚姻法。50年代中期后,取消了请八字、算命之类的封建习俗,男女双方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有的虽有介绍人,但相识后仍要经历自由恋爱的过程。如双方满意即可谈婚论嫁。男女双方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进行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以后即为合法夫妻。 解放前,结婚形式繁杂,主要有打铺盖、填箱、哭出嫁、拿嫁妆、挽手进洞房、吵新房、回门、满月等。
打铺盖 结婚前一天,新娘的红绿被头缝合后,用1匹土布把被头、枕头扎成铺盖。多的十多条、几十条,称“被山”。
填 箱 准备好箱橱后,父母把给女儿的被头、土布和衣裳等递给阿哥、阿嫂,由阿哥、阿嫂一样一样放到箱橱里,称填箱。 拿嫁妆 结婚前夕或当天,男家来人到女家拿嫁妆。取嫁妆的人们要待女家“有请”以后方可进门。然后放鞭炮发嫁妆,一般由新娘的兄弟把嫁妆送到门口。拿嫁妆的人,必须朝东或朝南的方向走,半路上不能转手,也不能停,而且要兜远路走,叫“兜青龙”。姑娘梳妆打扮时,母亲在一旁哭,叮嘱女儿到婆家后要有礼貌、守规矩。新娘上轿或上船前要告别长辈。新娘上轿或上船后,要换鞋子,意思是不要把娘家的尘土带到婆家去。 结婚仪式是结婚时在客堂摆香案、点花烛。新郎新娘拜过天地,向家堂、长辈行礼,相互行礼。礼毕,新郎、新娘挽手进新房。新娘坐上新床,眼看花烛,叫“望花烛”,直至花烛点完,才可睡觉。
闹新房 喜酒结束后,亲朋好友到新房吵新房。吵新房名目繁多,如要新郎新娘接吻、要新娘给新郎点烟,要新郎伸手到新娘胸前襟里摸手绢等。最后由新娘发喜糖、水果等,吵新房结束。
回 门 结婚第三天,新娘回娘家望爷娘,叫“三朝回门”,新郎备了礼物陪同前往。天黑前,新娘一定要趁早回到婆家。相传天黑后回家,婆婆要瞎眼睛的。
满 月 结婚后第四天叫小满月,新娘一人回娘家,当天要回到婆家。数天后叫大满月,预先由娘家兄弟到男方家里邀新娘。新郎、新娘拿着盘礼回娘家望长辈。新郎当天回家,新娘在娘家住几天,然后由新郎去接回。 20世纪60年代以前,姚家人死后全部土葬。富裕人家将遗体存放在高档木料做成的棺材里,然后葬于坟墓,墓是用砖头砌成的,再盖上泥土,俗称“坟山”。种上万年青,高出地面丈余。一般人家则将死者的棺材放在田头,用稻草围着,俗称“草系棺材”。解放前姚家人祖宗坟墓都是用砖头砌成的。20世纪60年代后,人民政府倡导移风易俗,平整土地,推平坟山,姚家祖宗坟山同其它人家一样全被毁掉了。 姚家人死后,晚辈要为长辈戴孝,穿白衣、着白鞋、扎白头巾。入殓时,要为死者揩身穿衣,一般穿“五个领”或“七个领”。还烧衣、烧纸箔、锡箔,意为让死者在阴曹地府有穿、有用。并设灵台,后将死者放入棺材,数天后加盖钉棺,叫“入木成殓”。死后第三天举行隆重的丧礼。从死的那天起,第七天为“头七”,每七日一祀,俗称“做七”。一共要做七个“七”,第一个“七”叫“头七”,第二、第三……依次叫“二七”、“三七”,最后一个“七”称“断七”。有钱人家每个“七”都要请道士念经,做道场。七个“七”中,以“五七”为最隆重,道场要做2天~3天,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要来“烧纸”吊丧。还要为死者烧衣服、被头、床帐和箱子等物,有的还要烧纸船、纸屋、纸轿等。 死者满100天,称为“百日”,也是最后一祭日。一般请道士念经,拆走灵台祭堂,将死者棺材抬到坟地落葬。 几百年来南汇农村地区沒有固定的文化娱乐场所,姚家人同广大南汇百夝一样,文化生活很枯燥,所以镇上茶馆成了人们品茗休闲,进行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毎个小集镇都有几家茶馆,茶馆是镇上人最多.最热闹.生意最兴隆的店铺。人们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着艺人的浦东说书.苏州评弹等节目,各方人士在此互通信息,不少故事、趣事从这里传播出去。我祖父姚佐庚和他弟弟姚义元是茶馆毎天必到的老顾客。十一世姚海初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挑着排兰担子走村穿巷收旧货,走累了就到附近茶馆歇歇脚听说书,晚上人们在打谷场上乘凉时听他讲从茶馆里听来的故事,什么薛仁贵征东,薛平贵征西,岳飞枪挑小梁王,七侠五义等历史故事,他讲得跟茶馆艺人一样有声有色,使我们一群小孩子听得如痴如醉。 最让人们企盼的文娱活动要数庙会了,惠南镇每逢农历四月十二日以及七月半中元节都有城隍庙会,历时3~5天。在这几天里,商贩云集,各处街道挤满人群,热闹异常。 据传说,4月12日是城隍奶奶的生日。在城隍奶奶活着的时候,随城隍爷在这里当官奶奶,曾做了些好事,老百姓没有忘记她,就为她塑造了一尊坐像,供奉在庙中特建的卧房内。房内床铺、被褥、家具一应俱全。平时不开放,一到四月十二日,城隍爷随着奶奶端坐在大殿上“饮酒看戏”,这个房间才开放,让人参观。 在此节日里,照例在庙内大殿前的戏楼上演戏3天。戏班子请的是浙江嘉兴一带的水路班子,演的是京戏,以《三国演义》、《水浒》中的戏最受观众欢迎。在演戏的日子里,庙内大院子里摆了高凳,或在两厢看楼上排了位子。这几天的戏不用买票,谁都可以进去观看。戏班里的一切开销,全由庙里开支,因此看戏的人格外拥挤。 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城隍爷每年出巡三次中以这一次规模最为盛大。出巡前夕,举行暖寿,实际上让一些执事人员饱餐一顿。城隍爷正式出巡的仪式,按照大官的排场,升堂、点卯、排衙,然后鸣锣开道出巡。这时,甩龙灯、托香队、拜香队、荡湖船、踏高跷、蚌壳精等夹着锣鼓、喇叭、清音班早已在弄口街道列成队伍,于是,城隍偶像在吆喝声中开始压队而行。此时街道两旁挤满了看热闹的现众,从下午出堂到傍晚回銮,整整要花半天时间。 庙会期间,庙门口及各处空场上还有跑马戏,玩弄各色绝技,走钢丝、转缸甏等等,诱人购票观看。还有西洋镜、卖膏药、卖拳头、测字、相面,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庙门口、南门东岳庙场、东门八仕庙场等处摊贩连列,其中有香烛摊、杂货摊、玩具摊、鸡蛋糕摊、豆腐花摊……,还有流动的担子如吹糖担、捏面人担等,无不生意兴隆,。建国以后,庙会已改成交流会,迷信色彩都已摈弃,代之而起的是五彩缤纷的小商品摊。东门汽车站一直到义生兰桥<东门大桥>摊头上陈列的各种农付产品,手工艺日用品吸引着来往的行人。我记忆中影象最深的是1959年国庆10周年和1964年国庆15周年的大游行,惠南镇东西南北中的街囗都用毛竹和松柏枝条搭建了绿油葱葱的大牌楼,上面插滿了五颜六色用纸扎成的花朵,街道两边站滿了观看游行队伍的观众,来自各乡镇、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的游行表演队伍上万人在北门大操场<今浦发银行西首>集合,游行队伍由此向南出发至沪南公路转弯向东,向东至荡湾桥再转弯向北至人民路,再向西至出发地后游行才吿结束。游行队伍蜿蜓这么一个大圈子,几乎头尾相接。队伍前头有红旗队.锣鼓队.军乐队、紧跟着的是腰鼓队、荡荷船队、蚌壳精队,舞狮队、挑花蓝队、个个穿红着绿、人人边走边舞。民间清音班的江南絲竹艺人手持乐器边拉边唱,游行队伍中的农村姑娘们推着手推车,车上展示了大萝人、大南爪、大冬瓜,还有大肥猪、大山羊、大公鸡等农产品以示大丰收。使两旁观众看得目不暇接,拍手称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