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霞光璀璨,秀木繁茂,青山苍翠。在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镇坝万村,伴随着机器选豆、磨豆的嘈杂声,一排排整齐摆放的豆腐制品印入记者眼帘:随着一道道热气升起,一股纯纯的豆腐香气扑鼻而来…………“湘当当”食品加工厂又迎来了新的一天。这家工厂设施完备,管理科学,它的主人就是侗乡“8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姚沅森。
农家小伙故土情深
姚沅森是新晃凉伞镇人。出身穷沟沟的他从小就梦想有朝一日能“飞出山旮旯”,在外面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年,这个执着的侗家小伙子终于用优异的成绩叩开了邵阳学院的大门,圆了儿时的梦想。
2007年大学毕业后,品学兼优的姚沅森顺利进入邵阳一家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这样的日子应该算得上是幸福了,然而,让他魂牵梦绕的故土情怀却时常萦绕在他的心中。
2010年9 月的一天,一条“新晃黄牛肉贴上国家地理标志”的新闻消息深深地吸引了姚沅森的眼球。顿时,家乡那苍翠的高山、如洗的天空,还有父母那辛苦劳作而佝偻的背影尽现眼前,一个强烈的念头从他心底迸发出来:回乡创业,造福家乡。
经多方打听,姚沅森得知新晃县委、县政府正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必然要开发一些附加产品。家乡的凉伞豆腐工艺悠久,在周边地区已经形成良好的口碑,如果把品牌树立起来,或许可以为乡亲们找一到条在家门口致富的门路。”心随梦动,为着这个愿望,姚沅森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辞去了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坚定信念回到家乡。
创业之路艰辛坎坷
创业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更何况豆制品加工对于姚沅森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必须从头学起。因为没有经验,他只身来到豆腐加工业发达的武冈市进行考察和学习。
经过市场分析,结合武冈的经验,姚沅森确定了凉伞豆腐项目发展思路:把“黄豆种植—豆腐加工—畜牧养殖—黄豆种植”这一循环经济链贯入企业发展。
“这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形态,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共赢’发展的经济运行理想模式。”思路的确立坚定了姚沅森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开发好这个项目,让凉伞豆腐这张名片广为传播,让所有的人都能品尝到来自侗家的美食。
创业之路是艰辛的,不仅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相应的理论专业技术知识、敢闯敢干的精神,还需要解决资金问题。
姚沅森果断地拿出辛苦积攒下来的20 余万元资金,可是这点钱对于创业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于是他动员同样怀有深厚家乡情结的堂兄姚剑亭回来,兄弟俩东挪西凑筹集了48 万元资金开建食品加工厂。
由于资金短缺,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工厂建设成本,兄弟俩自己动手,顶着烈日去买砖、装卸,自己搅拌水泥浆、砍木材、盖瓦、刷墙、贴地砖、安装水电…………他们没有丝毫当老板的派头,有的只是创业的艰辛。
打响品牌赢得市场
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5 个月的努力,干净整洁、布局合理的标准厂房终于建成。姚沅森又立即添置了锅炉、磨浆机、烘烤机,灭菌锅等一系列必要设备,还专门从武冈请来师傅进行指导。兄弟俩如影随形地跟着学习,两个月过去了,他们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掌握豆腐加工的能手。
2012年6 月,工厂成功注册了商标“湘当当”,至此,凉伞豆腐有了自己的名片。为发展壮大企业,姚沅森制定了“品质保证,服务专业,顾客满意”的经营宗旨,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将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带给消费者。他秉持“环保绿色”的经营理念,所加工的豆腐绝不添加任何防腐剂。按照QS 食品质量认证标准改造厂房和生产线,严格按国家标准做好各种消毒防菌措施,努力让广大客户吃到安全、放心、绿色的凉伞豆腐。
在姚沅森的努力下,工厂于2013年9 月通过了QS 认证,同时成功注册了“新晃湘当当食品加工厂”,真正走起“响当当”的路子。
“湘当当”豆腐以独特的配方,秉承侗家四百多年的制作工艺,以舒适美味的口感,赢得了顾客的青睐。目前,企业已有专营店3 家、58 个全国销售网点,产品远销贵州、四川、上海、浙江、广东等多个省市。凉伞豆腐,这块藏在深山人不知的珍宝,在世人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2014年,工厂产值达到180 余万元, 解决就业人员26 人;2015 年,工厂正投入更多资金大力完善循环产业链建设。未来几年,工厂将推广黄豆种植10000 亩,并发展生猪500 头以上、黄牛100 头以上的养殖,力争五年内产、供、销翻一番…………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姚沅森就是这样一个肯耕耘、善准备的年轻人,他勇敢创业,勤奋兴业,以务实创新的思维,成就了今天的事业,就像他们的商标所诠释的那样“响当当”!
记者手记:作为一名故土情节浓厚的青年创业者,姚沅森深知以质取胜、树立口碑的重要性,他秉持“绿色环保”的经营理念,努力让广大客户吃得安全、放心,产品终于赢得了市场青睐。
他放弃稳定工作跳回“农门”,不怕苦、不怕累,为农村经济发展奉献青春和智慧,令人敬佩。农村天地广,创业路子多,希望有更多青年像姚沅森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农村扎根成“材”。(记者 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