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9|回复: 0

顾渚山置茶园的古代名人知多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7:49
  • 签到天数: 313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11-18 09: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顾渚山置茶园的古代名人知多少
    来源:长兴新闻网  2009年04月03日 11:11:46  



    清幽的漫石坞



    阳崖阴林



    上者生烂石



    陆羽置茶园处

    □ 张全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座地处边远偏僻的小山为何闻名于世,载誉千年?遂因茶圣陆羽来到了顾渚山,在那里考察发现了紫笋茶,并亲自置茶园,专注研究茶事,倾心撰写 《茶经》,并向皇帝推荐紫笋茶,于是顾渚山建起了我国第一座皇家茶厂——大唐贡茶院,使紫笋茶成为唐代的贡茶之冠,一直延续了好几个朝代。顾渚山的古茶园实际上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帝御茶园。
      关于唐代茶园的情况, 《中国茶史》作了专门记载:基于茶叶经济的发展,大小不同的官私茶园遍布茶区。国家在著名茶产地的御茶园和大量存在的自耕农民的小茶园外,比较典型的是官僚地主茶园和寺院茶园。当然,陆羽的茶园决不是用来经营牟利的,用今天的话来说,是研究茶叶的“科学实验”基地。
      根据已查阅到的史料,除了陆羽之外,先后在顾渚山置茶园的古代名人还有皎然、皮日休、陆龟蒙、姚绍宪、刘希范等。他们和到顾渚山修贡的官员以及慕名而来的名士高僧一道(其实他们本身也是文人雅士),或专研茶事,或观茶赏景,或品茗赋诗,……。明·萧洵《顾渚采茶记》云:履舄所至,题咏犹为烂漫,流风余韵,皆可想见。
      癖焉而园其下者,桑苎翁(陆羽)也
      陆羽一生有志于茶学,为了著述《茶经》,他是第一位到顾渚山考察茶事、并置茶园、潜心研究茶学的古圣人。正因为陆羽的《茶经》,才使顾渚山茶有了历史记载的开始。
      陆羽在顾渚山辟有茶园,钻研茶事,最早可从与陆羽同时代的诗人、诗僧的茶诗中得到证实。诗人耿和陆羽的《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陆羽)》诗:“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诗僧也是茶僧皎然《与崔子向泛舟招隐经箬里宿天居寺忆李侍御萼渚山春游后及联一十六韵以寄之》:“何意清夜期,坐为高峰隔(昼,为皎然字)。茗园可交袂,藤涧好停锡(子向)。”这里的“茗园”就是指顾渚山的“茶园”。另据明代长兴知县、侍御史游士任《登顾渚山记》:“癖焉而园其下者,桑苎翁(陆羽自号)也。”就是说,在顾渚山下开辟茶园的是陆羽。后至清代顺治、嘉庆、同治《长兴县志》都有陆羽在顾渚山“尝置茶园”的记载。
      还有陆羽《茶经·茶之源》中记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这完全符合顾渚山古茶园的实际状况。试想,如果陆羽没有在自己顾渚茶园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观察、试验和研究,这段文字能记述得如此准确真实吗?此间,陆羽还作《顾渚山记》二篇,其中多茶事。
      关于陆羽顾渚山置茶园遗址问题,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专家认真研究史料和多次现场考察,确认在漫石坞(今石坞岕)的可能性比较大,遂于2008年3月正式立碑,以资纪念。碑文正面刻有:陆羽置茶园处:漫石坞(石坞岕)。长兴县人民政府立。反面刻有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遗址确认史料依据。全文如下:陆羽(733-804),于唐乾元三年(760)抵湖州,于皎然结为忘年交;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诗:“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耿赞陆羽:“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皮日休《茶坞诗》:“闲寻尧氏山,遂入深深坞。种已成园,栽葭宁计亩。”明御史游士任《登顾渚山记》:“癖焉而园其下者,桑苎翁(陆羽)也。”清嘉庆史学家钱大昕纂《长兴县志·顾渚山》云:“陆羽尝置茶园,”作《顾渚山记》二篇。
       皎然:山中茶事颇相关
       皎然(704-785),字清昼,湖州长城(长兴)人。俗姓谢,为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唐著名诗僧、茶僧。其《顾渚行寄裴方舟》诗云:“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伯劳飞日芳草滋,山僧又是采茶时。”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沏下金沙水。”这些用诗写的历史说明了顾渚山一带的寺院都有自己的茶园。不是皎然与崔子向有诗 “茗园可交袂,藤涧好停锡”吗? “说的是皎然脱下袈裟、放下锡杖,住在顾渚山茶园 (可能是皎然或陆羽的茶园)” (谢文柏 《顾渚山志》第48页)
      据 《中国茶史》记载,唐代茶区一些寺院也有茶园,佛僧多喜饮茶,每于寺院周围辟为茶园。陆羽 《茶经·茶之出》载: “浙西,以湖州上,湖州生长城县顾渚山谷,与峡州、光州同;生山桑獳狮二寺……与襄州、荆南、义阳郡同;生凤亭山、伏翼阁、飞云、曲水二寺、啄木岭与寿州、常州同。”其中山桑獳狮和飞云、曲水都是寺名。当年,陆羽向皇帝推荐紫笋茶,正是缘于僧人所献佳茗。
      皮陆唱和顾渚山:种舜已成园
      至晚唐时期,在顾渚山置茶园的是著名文学家、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皮日休 (约834-883),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 (今湖北襄樊)人。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唐文学家、田园诗人。诗文与陆龟蒙齐名,世称 “皮陆”。有 《皮子文籔》。陆龟蒙 (?-881),字鲁望,吴郡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曾任苏、湖二郡从事。后隐居甫里。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号天随子。嗜茶,置茶园于顾渚山下。在长兴城东南陆汇桥置别业。最早在长兴光竹涧上建桥。有 《笠泽丛书》四卷、补遗一卷, 《甫里集》十九卷。
      关于陆龟蒙在顾渚山置茶园的历史记载比较早。据陆龟蒙 《笠泽丛书》中的 《甫里先生传》 (实为作者自传)记载: “先生嗜茶,置园于顾渚山下 (山在吴兴郡,岁贡茶之所)。岁入茶租十许簿,为瓯牺之实,自为品弟。书一篇,继《茶经》、 《茶诀》之后 (《茶经》陆羽撰, 《茶诀》皎然撰)。”茶诀已佚。此段文字于 《全唐文》卷八0一中有记录。
      皮日休和陆龟蒙在顾渚山 《茶中十咏》中,用更加细腻、更加形象的语言描写了顾渚山茶园的风情。其中皮日休 《茶坞诗》: “闲寻尧氏山,遂入深深坞。种已成园,栽葭宁计亩!石洼泉似掬,岩罅云如缕。好是初夏时,白花满烟雨。”陆龟蒙以同题诗唱和道: “茗地曲隈回,野行多缭绕。向阳就中密,背涧差还少。遥盘云髻慢,乱簇香小。何处好幽期,满岩春露晓。”满山茶园、绿浪起伏、云雾萦绕、泉水淙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恬淡的茶园美景图。从中可见顾渚山茶园风光之秀丽。
      皮日休: “种 已成园,栽葭宁计亩。”据 《湖州茶诗》注释:、葭都是茶的别称。杨慎《郡国外夷考》:“蜀人谓茶为葭萌。”由此,我们从皮陆酬唱诗中可知当时顾渚山已有不少专业茶园。这一组十首茶诗,描述顾渚山茶园的自然风貌和紫笋茶采摘制作过程,对后人研究顾渚山古茶园很有参考价值。陆龟蒙对长兴很有感情。“皮陆为晚唐诗友又是茶友。作为‘江湖散人’陆龟蒙一生长期在长兴活动,在顾渚山经营茶园和开设茶馆。”(《湖州茶诗》第32页)。顾渚山至今还留有缅怀陆龟蒙的对联:“天随子杳矣难追遥听渔歌月里;顾渚山依然不改恍疑樵唱风前。”

      姚绍宪:顾渚辟园得茶理
      茶学专著《茶疏》序明确记载,明代姚绍宪在顾渚山置茶园,专心研究茶事。姚绍宪,长兴人,字叔度。幼警敏善读书,有《玄览阅诗》五卷。
      《茶疏》虽为明代茶叶学者许次纾所著,〔许次纾,公元1549-1604年,字然明,号南华,明代钱塘(今杭州)人。〕但深得好友姚绍宪指导,姚并为《茶疏》作序。《中华茶书选辑(注释本)〈茶疏〉》说:“许次纾嗜茶之品鉴,并得吴兴(长兴)姚绍宪指授,故深得茶理。”
        姚绍宪在顾渚置茶园,在其《题许然明〈茶疏〉序》中表述详尽:“陆羽品茶,以吾乡顾渚所产为冠,而明月峡尤其所最佳者也。余辟小园其中,岁取茶租自判,童而白首,始得臻其玄诣。武林许然明,余石交也,亦有嗜茶之癖。每茶期,必命驾造余斋头,汲金沙玉窦二泉,细啜而探讨品骘之。余罄生平习试自秘之诀,悉以相授。故然明得茶理最精,归而著《茶疏》一帙,余未之知也。然明化三年所矣,余每持茗碗,不能无期牙之感。丁未春,许才甫携然明《茶疏》见示,且征于梦。然明存日著述甚富,独以清事托之故人,岂其神情所注,亦欲自附于《茶经》不朽与。昔巩民陶瓷,肖鸿渐像,沽茗者必祀而沃之。余亦欲貌然明于篇端,俾读其书者,并挹其丰神可也。万历丁未春日,吴兴友弟姚绍宪于识明月峡中。”此段文字准确无误地证明了“姚绍宪于明月峡中自辟茶园,钻研茶事多年,始得其玄诣,并倾囊相授,助许次纾著〈茶疏〉。许氏逝世后又托梦给他,令其将〈茶疏〉传布,姚氏因而为之作序。”(《中华茶书选辑(注释本)》第76页)。由此看来,许然明之所以能比较系统、科学地著《茶疏》,主要是吸收了姚绍宪在顾渚置茶园钻研茶事的实践经验。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姚绍宪有了自己的茶园,可以仔细观察、深入研究,取得了茶学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方能得其玄诣,并倾囊相授,助许次纾著《茶疏》。
      刘侍郎希范家:顾渚茶出极品
      入宋以后,贡茶南移,紫笋茶处于曲折发展时期。
      但名声未减,史书仍有记载。宋·叶梦得 《避暑录话》:“草茶极品唯双井、顾渚……。顾渚在长兴县,所谓吉祥寺也,其半为今刘侍郎希范家所有。两地所产,岁亦止五六斤。近岁寺僧求之者,多不暇精择,不及刘氏远甚。余岁求于刘氏,过半斤则不复佳。盖茶味虽均,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为叶者,谓之旗。”该段文字虽叙述的是茶叶质量的鉴别,但也同时告诉读者南宋时期侍郎刘希范家在顾渚山拥有茶园。清·陆廷灿 《续茶经》中也有此段记录。至于刘侍郎及茶园具体情况,目前尚未见史料。
      往事越千年,陆羽《茶经》,顾渚山中有遗韵。陆羽、皎然、皮日休、陆龟蒙、姚绍宪等一批先贤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亲手培植的紫笋茶园却留给了顾渚山的后人。这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顾渚景区一道不可多得的亮丽风景线。当历史进入新世纪,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生态县的要求,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顾渚山古茶园,打响紫笋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造福于子孙后代。让顾渚山古茶园更加郁郁葱葱,更加呈现蓬勃生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7 05:27 , Processed in 0.1068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