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04|回复: 3

视频: 2015.11唐山花吹--姚希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11-20 11: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5-11-20 11:42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0 11: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希呐-唢呐表演艺术家
    发布:2015-5-2 19:53:31  来源:曹妃甸热线  





    唐山花吹的代表性传承人,姚氏唢呐的第六代传人姚少林之子姚希呐,自幼跟随其父左右,耳濡目染30余年,已掌握纯熟的“唐山花吹”技艺,并痴迷热爱项目的传承事业。他在当代花吹艺人寥若晨星的局面下,独挑大梁,很是难能可贵。姚希呐不仅全面继承了唐山花吹的技巧,他吹、咔 、哨、耍,无所不能,主奏乐器唢呐在他手上如同变魔术一般,边吹边耍,令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他舞台作风正派,艺德高尚,难充分调动整个乐队的整体优势。高潮时一人同时吹响六支唢呐,令全场沸腾。

    唐山花吹简介

      花吹是在鼓吹乐正常吹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朵奇葩,她萌芽于清咸丰年间,发展于清末民初,成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花吹起源于唐山,固守于唐山本土的为唐山花吹,从唐山流传于滦东的为秦市花吹。区别在于唐山花吹以小唢呐(高音)为主奏乐器,辅以管弦乐队;秦市花吹以大唢呐(中音)为主奏乐器,辅以打击乐。“唐山花吹”姚氏唢呐吹奏艺术发源形成于清朝道光1831年后,至今已历经七代传承。以姚少林为掌门人的“二林鼓乐社”,是唐山花吹的代表团社。花吹顾名思义,就是将手中的乐器唢呐、鼓、钹等既做乐器演奏,又当道具舞动,既好看又好听。花吹一经问世,就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一百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经成熟。唢呐技巧有手上、杆上、碗上动作三十七种;鼓的技巧有戳、点、拉、颠、绕等击法三十五种;钹的技巧有耍、点、揉、敞、闷等打法十五种。演奏起来花样繁多,目不暇接,观之无不感动,由衷钦佩。
      2006年8月“唐山花吹”被省文化厅选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14日,姚氏唢呐——“唐山花吹”荣获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首批扩展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首批扩展项目名录;同年,姚少林申报并被省文化厅评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6月,唐海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姚少林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花吹特点

      以鼓吹乐唢呐、笙、堂鼓、钹灯为主,花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集吹奏、表演于一身,形成一门既好看又好听的独特艺术。
        唢呐技巧有:反腕、点、倒手、转杆、翻转、摘碗、牵碗、转碗等三十七的花样。
        堂鼓技巧有:单点、双点、嘟噜点、阴阳点、双戳、绕打、交叉打等三十五个花样。
    钹的技巧有:耍花打、变法打、交叉打、垫打、摇打、揉打、散打、闷打等十五个花样。

    个人成就

    随父二林共创的代表作有《喜庆到农家》,《农家乐》,《日子富了歌也多》等获奖曲目。
        2008年参加“河北省首届民族乐器大赛”。
        1999年参加“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吹歌大赛”。
        1995年参加“中国民间绝技艺术博览会”唢呐一等奖。
        1992年参加“朱载育杯全国唢呐邀请大赛”。
        1991年参加“河北省民间音乐大赛”
        花吹业绩载入:《艺术中国》等十部大典。
        1988年随父共同录制了《二林唢呐典专辑》由中国北光声像艺术公司、河北音像制版社、长影音像出版社,分别录制成三部音带出版发行全国各地。
        1995年随父参加北京电视台“春满京城”春节晚会。
        199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地春潮”春节晚会。
        1997年参加河北电视台“燕赵大地情”春节晚会。
        2005年参加河北电视台“田园放歌”春节晚会。
        唐山花吹两次参加北京迎奥运全国七省“非遗”代表作优秀节目大型文艺展演。
        2006年参加《2008体验中国》在北京怀柔广场。
        2007年参加《奥运之约好运北京》在北京市地坛公园中心舞台展演。
        1990年唐山花吹上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栏目。
        1999年唐山花吹特为“中国六十位将军团”献艺。
        2003年唐山花吹随省文化厅参加中央“心连心”艺术团赴革命老区河北易县与中央民族歌舞团同台演出。
        200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外景拍摄。
        2008年6月14日,参加河北省庆祝“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大型文艺展演。
        2008年6月CCTV-7《乡土》栏目专门录制并播出了唐山花吹。
        2008年参加CCTV-3“国际幽默大汇演”。
        2008年参加首届全国农民文艺会演中荣获“丰收获”。(苏州)
        2010年河北省第三届民俗文化节(南戴河)。
        2010年4月在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录制唐山花吹。
    2011年CCTV-15录制唐山花吹。
    2011年10月获河北省秦川杯民族器乐大赛银奖。
        学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河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唐山市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


    唢呐花吹转碟



    唢呐吹咔葫芦张口


    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少林(父亲)吹笙伴奏(右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0 11: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讲唐山花吹的故事
    发布:2014-10-30 9:02:39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记者 晓悦)唐山花吹泥土气息浓郁,高亢苍劲,是这片土地上百姓悲欢的咏叹调。为了让有百余年历史的唐山花吹传承与延续,姚希呐坦言愿将技艺毫无保留地免费传授给所有爱好者,因为他与唢呐已经深深植根于冀东大地。
      唢呐上支起三只小碟,姚希呐边吹边拨动,小碟平稳地旋转,似迎风而立的荷叶;转个腕、倒把手,唢呐在他手中上下翻飞,看得记者眼花缭乱;曲终高潮处,他同时将两只唢呐塞入口中,双眼圆瞪铆足了劲,忽鼓忽瘪的腮帮翕动着,激越的声音如同林中的鸟儿齐鸣……
      姚希呐是唐山花吹第七代传人,现在曹妃甸区文化馆工作。他皮肤黝黑,并不善言辞。直至他调试唢呐,提出要表演一曲时,记者才发现他眼中闪烁出亮光,整个人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唐山花吹出现于清咸丰年间,创始人姚宏组建了“姚家鼓乐棚”,从此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传统的唢呐吹奏只重视音色美,表演动作过于拘泥。姚希呐介绍说,唐山花吹的特色是揉进了杂技和舞蹈等因素,因此声情并茂,具有表演性。所谓“花”,是指表演时手上的反腕、倒手,杆上的转杆、倒杆,碗上的转碗、甩碗,且与观众自然形成动感交流。
      姚希呐出身唢呐世家,他的父亲姚少林是唐山花吹的集大成者。姚少林登上过“中国一绝”“想挑战吗?”的舞台,通过中央电视台让成千上万的观众了解了唐山花吹。2009年,姚少林又走出国门,代表中国民乐赴新西兰演出,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主动与他握手并接见。在姚少林的积极争取下,唐山花吹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传承,一代又一代。
      如今,姚希呐的孩子在外地音乐学院就读,接受着正规而专业的教育,走上了一条“学院派”道路。“老师说怕孩子向我们‘民间派’学串了、学野了。”尽管如此,姚希呐还是期望孩子多到家乡田间地头,在劳作的乡亲们最鲜活、最真切的情愫中捕捉灵感。“唐山花吹植根于泥土,不矫情、不做作,是伴随着浓郁的民俗民风成长起来的,是冀东大地百姓悲欢的咏叹调。”姚希呐说,以前在唐海,凡有红白喜事、门市开张、节日庙会等民俗活动,就有花吹。花吹音量宏达,穿透力强,从不需扩音器,其激越铿锵之声就响彻几里地外。
      深受百姓欢迎,唐山花吹吹出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悲欢离合。姚希呐举例子向记者讲解:唐山花吹的部分曲目借鉴“一枝花”曲牌模式。乐曲开始如泣如诉;接着是叙述性的中段,犹如人们诉说过去的颠沛流离;最后,旋律欢畅热情,气氛炽热欢腾,将全曲推向高潮,使人顿觉欢心与光明……
      于是,不知多少这片土地上的故事被吹进了曲子里。
      “花吹生于土地,要让她归于自然。”姚希呐说,他始终坚持送唢呐到田间地头义务表演,每年都有几十场。生动活泼的转碟、六支唢呐合吹,铁杆粉丝一个劲地喊:“再来一个!”。他的到来,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更增强了人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对传承的迫切源自花吹日渐式微的无奈现状:如今唐山花吹的活动范围在萎缩,艺人逐渐减少。“最早我们就是婚丧嫁娶和节日时吹,正因花吹技巧难度大,加之市场减缩,利润甚微,因此后继乏人。”在采访中,姚希呐反复说,“传承百年的手艺不能丢啊!”
      据了解,如今,曹妃甸区文化部门正在努力将古旧乐器、谱本等相关资料登记入册存档,同时,在普查摸清唐山范围内花吹底数的基础上组织交流活动,以扩大其影响力。
      “只要是爱好花吹的朋友,我愿意提供场地和乐器,毫无保留地免费教学。”姚希呐的坦诚让记者感动。近年,他与曹妃甸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合作,开设了“唢呐培训班”并免费教学。开班以来,已经有十余名学员陆续参与其中,这令他感到欣慰。“唐山花吹不是我姚氏一家的,而是全民族的。”姚希呐告诉记者,“非遗”要传承,就要有“舍得”精神,“要彻底将自己从保守思想中解放出来,我愿将自己的终生技艺奉献出来。”
      采访最后,姚希呐悄悄告诉记者,冀东文艺三枝花“评剧、皮影、乐亭大鼓”广为人知,然而他却始终认为,唐山花吹是“第四枝花”,是后起之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6:45
  • 签到天数: 296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0 11: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唢呐“奇人” 姚少林做客《文化名人坊》


    2010-12-24 15:43:09    [url=]《文化名人坊》栏目[/url]


    主持人: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继续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唐山文化娱乐广播,我是安蕊。接下来我们一起步入今天的《文化名人坊》。说起唢呐大家想必都不陌生,它是一种最普遍的吹奏乐器,似乎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可今天我们要采访的这位唢呐演奏者却是一个拥有绝活的唢呐“奇人”,他到底有什么绝活呢?稍后请跟随我一同分享姚少林的唢呐情怀。
    唢呐“奇人” 姚少林受新西兰总理亲切接见 (记者 王洪潮摄)

    唢呐“奇人” 姚少林做客《文化名人坊》 (记者 王洪潮摄)



    姚氏唢呐第六代传人姚少林(中)和第七代传人姚希呐(左)与主持人合影
    嘉宾简介:姚少林,艺名:二林,1948年3月生,河北滦南人,姚氏唢呐第六代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民族器乐演奏家,中国音协河北省分会会员,河北省社会音乐研究会会员、河北省吹歌研究会常务理事、唐山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唐山市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唐海县政协委员等职。
    曾获河北省民间音乐大赛一等奖,中华民间技艺术博览会特等奖,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吹歌大赛一等奖,河北省群星奖,中央电视台唢呐花吹挑战成功奖等。
    自创研究的唢呐吹咔“花吹”1992年10月25日参加全国唢呐大赛获特等奖。1995年5月应邀参加辽宁“中华绝技艺术博览会”荣获特等奖。1996年春节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大地春潮”电视文艺晚会的现场直播公演,得到中央首长和广大观众的欢迎。2009年元月二林唢呐吹咔艺术“唐山花吹”代表中国民乐赴新西兰演出成功!姚少林受到新西兰国家元首约翰•基总理接见!他的业绩被载入《艺术中国》、《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十一部大典中。)
    主持人:姚老师您好,欢迎做客《文化名人坊》。
    姚老师: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姚老师,在节目的开始我向大家介绍您是一位唢呐“奇人”,能不能先向听众朋友们介绍一下您吹奏唢呐的方法与传统的吹奏方式有何不同?
    姚老师:我所吹的唢呐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点,在加工的基础上升华到一定程度,举例子:有的方式大家都是放着吹,我是闷着吹,控制不好,就会刺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保证不出杂音。
    主持人:姚老师不用笛子而用手控制音符吹奏出的唐山皮影调更是别有一番味道,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
    主持人:姚老师用手咔出的皮影调是不是更显得生动活泼!姚老师,虽然您玩的是一种老手艺,但是您却在传统的技艺上不断的创新,练就了许多新的花吹玩法,除了我们刚才介绍的几种吹法,您还有哪些吹法呢?
    姚老师:花吹有200年的历史,是艺人集体创作的,姚式唢呐是我父亲传授给我的,它的特点就是,首先是在平吹的基础上,才能吹花吹,音准,字正腔圆,我记住父亲的教诲,头一个音就要准,在准的基础上变花样。
    主持人:姚老师多年来始终不忘祖训,认真研究民间管乐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沿革与发展的历史,并对各地流行的与即将失传的唢呐曲目进行比较、鉴别,在继承的基础上,搏彩众家之长,对保留的《百鸟朝凤》、《闹花灯》等一系列传统曲目,加以整理创新,在艺术上吸收了江南丝竹曲调、塞北的牧歌调,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唢呐艺术风格。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段姚老师吹奏的《柳青娘》。
    主持人:传统的唢呐吹奏只重视 音色美,表演动作过于拘泥,而您打破了这种格局,改变了闭着眼吹唢呐方式,融入了声情并茂的表演,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揉进了堪称一绝的杂技——转碟,妙趣横生的表演让唐山花吹 吹出国门。还记得09年您代表中国民乐赴新西兰演出的情景吗?
    姚老师:印象很深刻,在第五场时,翻译介绍完我就很紧张,新西兰元首都来了,观众都起立,我在后台准备,报幕员报完我上台,我一吹,总理马上就站起来给我鼓掌,我受鼓舞也挺激动,越吹越高兴,足以见得,唐山花吹的确有魅力。吹完后,总理与我握手接见,拍照合影,我很激动。
    主持人:您的绝活展示了河北优秀民间艺术的实力和水平,为弘扬燕赵文化作出了一份贡献。姚老师,您出身于唢呐世家,是姚氏唢呐的第六代传承人,而您对唢呐的这份钟情是不是从小就受长辈的影响呢?当时,童年的你拿起唢呐的最直接的理由是什么?
    姚老师:我是从8岁半开始学,当时不愿意学,九岁时父亲让我学,我就不练,为了不学,我就跳进一个池塘里,父亲说:“你是第六代传人,你必须学”,我还是不学,正好那年闹粮荒,都没有粮食吃,那个时候很困难,但是有红白喜事我们就给吹唢呐,就会有的吃,有白面、红薯等等,当时一看有这种吃的,就开始吃。于是就考虑,这样能吃饱饭,我就盼着能有这个红白喜事,我就非常想要去吹,为了这个才开始学。
    主持人:小时的你其实对唢呐并不感冒,只是迫不得已继承长辈的技艺而已,但是您现在却由当时的不情愿发展到了痴迷的程度,是日久生情吗?
    姚老师:九岁就入门了,14岁,我的艺术生涯有了突破。当时我自个觉得自己学得挺好的,给我哥帮弦,我父亲第五代传人,都夸我,就满足了,但是在堂口那时就窜了一下子,当时,大家都吹了,就我没吹,大伙都纳闷我,打那开始,我吃饭时都练,在那个菜窖里吹,练了3个月了,后来大伙一听,哎呀,不错呀!
    主持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姚少林凭着一股韧劲儿刻苦练习,掌握了全部高难度的技艺,演奏技艺已日渐成熟。初露锋芒的他1966年参加了滦南文艺宣传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到唐海县文化馆一直工作到现在。姚老师,听说您曾在2005年用一支唢呐,一个支架,三只碟子,登上了央视“想挑战吗”栏目,当时您以“唢呐转碟”的精湛技艺折服了所有的观众并挑战成功。还记得那紧张的场景吗?
    姚老师:这个我记忆犹新,当时赵斌导演,特意从北京,到唐海,找到我,一介绍,请我到中央电视台挑战去,让我代表唢呐届参加挑战。120分钟,气一停或者曲子一停就算我失败,转3个盘子一个掉下来算我失败,我说有没有二等奖啊?他说没有。我当时信心不足啊,但是,领导们都很打气,导演认为我肯定不会失败,去吧!豁出去了。去了,肯定紧张,但是一上台,就平静下来,心里状态非常重要,我就当做不是挑战来了,于是就成功了。
    主持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姚老师您现在感到最欣慰、最值得骄傲的是什么?
    姚老师:感觉国家各级政府领导对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别重视,重视它的传承和发展,唐山花吹1906年6月9日纳入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14日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2009年6月12日被国务院文化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传承人,肩上担子很重,但是欣慰的是我的儿子是第七代传承人,开始他也是不喜欢,但是他学的很快,比我脑瓜反应快,爱好唢呐,现在做传承工作,他很自觉地去工作,我很欣慰,另外,姚式唢呐,1831年,我的老太爷姚洪是创始人,父传子,一代一代往下传,我父亲第五代,我是第六代,现在我的儿子很爱学,也有很多人都很爱学,这是我欣慰的。这个唢呐不是我们老姚家一个人的,而是全民族的。作为传承人呢,我的传承信心十足,唐海县县委县政府特别重视这个姚式唢呐,我认为呢,唐山花吹是唐山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冀东地区的第四枝花,唐山花吹是后起之秀。
    主持人:在几十年的从艺历程中,姚少林深切的体会到了沉醉于民族管弦艺术的甘苦,这其中既有和父亲演出时 雪夜步行几个钟头的艰辛,也有演出时赢得观众喝彩和掌声的快乐,用他的话说,就是苦辣酸甜心自知。从他拿起唢呐的那一刻开始,他的肩上就扛起了这样一个重担:让唐山花吹这项民间艺术世代相传!的确,这也是我们所共同期冀的,好节目的最后我们再次感谢姚老师的到来,并衷心的祝愿姚老师身体健康,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请您继续收听本频道接下来的精彩节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8 08:48 , Processed in 0.1106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