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8|回复: 0

老篾匠姚开谊的45年坚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分钟前
  • 签到天数: 31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11-23 09: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篾匠姚开谊的45年坚守


    • 来源: 仪陇新闻网   作者:吴家玺   2015-11-23 09:15:58






       一根竹子、一把篾刀、一双巧手、半天功夫,一件竹制品便在篾匠的手下诞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篾匠曾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然而,随着塑料、不锈钢等制品的出现,竹制品渐被淘汰。篾匠这个称谓,正逐渐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家住仪陇县柴井乡姚家湾村的老篾匠姚开谊从事竹编工作已有45个年头。他说,这辈子他都要坚守这门正在消失的手艺。
    自豪:当篾匠养活一家人
      现年60岁的姚开谊从15岁起跟随师傅学竹编,走街串巷为大家编制竹制品。“从我学习竹编那天开始,到现在刚好45年,就没有哪天没碰过竹子。”姚开谊说,他现在已经不知道经自己手做出来的竹制品有多少件。
      姚开谊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他在生产队里当篾匠,一天能挣1元钱,自己留2毛钱,剩下的8毛钱交给生产队,能顶10个工分。
      当时在生产队里,姚开谊主要是做蒸笼,也帮人制作家具。在那个年代,能挣钱养活一家老小,这让姚开谊很骄傲。“会一门手艺活儿在当时是很吃香的。那时候没有机械制品,老百姓家的日常用品主要靠我们这些手艺人来做。我们每到一户人家做活儿,主人家都会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来招待我们。”
    辛苦:满手老茧常年奔波
      蒸笼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姚开谊说,要做好一个蒸笼,选材料时就要注意,一定要选竹节平坦且节间距长的毛竹。选好后将毛竹根据蒸笼的大小锯成段,把每段劈开,用刀将竹段上的筋划断,以便烘烤成一个圈。把圈子装在笼板上,再用篾条编成笼底,固定在笼圈上,蒸笼才够结实。姚开谊说,做一个蒸笼要动1000多刀。
      姚开谊告诉记者,刚跟着师傅学艺时,他的手经常被割伤,而且常年在外奔波。“篾匠常年都在外地做工,一年到头基本都在外面。”姚开谊说,篾匠活儿全靠手工,使多大劲,用多大力,决定了篾条的厚薄、宽窄。姚开谊做这行已有45年,手长满了老茧,以及被篾条或篾刀割伤留下的疤痕。
    坚守:守住这门正在消失的手艺
      由于竹编对技术要求较高,所以篾匠的工钱也比其他行业高些。早些年,泥瓦匠一天的工资还是3元时,篾匠一天的收入就有4元钱。姚家湾村当时有几十号人从事篾匠行当,生产的竹制品销往仪陇各地。随着工业制品的增多,人们对竹制品的需求日渐减少。姚开谊说:“现在人家一天能挣200多元,我和老伴两个人辛苦一天也就挣100多元。”目前,姚家湾村从事竹编工作的只剩下姚开谊一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竹编的器具了。但我和竹子打了几十年交道,舍不得放下它。这辈子,我都会坚持做下去,让人们记住这个渐行渐远的职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11-24 07:43 , Processed in 0.0999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