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6|回复: 0

话说塘栖 一个饱受运河文化浸润的古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6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1-14 10: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姚波 于 2016-1-14 10:37 编辑

    话说塘栖
    一个饱受运河文化浸润的古镇
    鸟瞰塘栖
    古街生辉
    市民慕名前来观赏乾隆御碑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翠紫湖
      北宋以前,塘栖一带称“下塘”。彼时,这个地方还没有形成集镇,只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渔村。  当时,杭州已经成了繁华的都城,而与之几十里之隔的塘栖却只是一个水网之乡,渔民散居在墩渚之下,以打渔、采桑为生,未成村落。直至宋代中期,这里的村人才日渐增多,于是,设了“下塘寨”、“下塘巡检所”等机构。
      塘栖的兴起,是元代的事了。元代末年,以操舟运盐为业的江苏泰州人张士诚,在高邮起兵,占领了江浙两省,自定国号“大周”。张士诚为方便军运,于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率20万军民拓宽武林头到北新桥的河道,打通了杭州到塘栖的水路。此后,大批的民工集聚塘栖,人们沿塘而栖,使得小渔村一次又一次膨胀扩充,
      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在塘栖募化的鄞人陈守清筹集巨资,重建横跨运河的广济桥,使得原来分居运河两岸的塘栖镇区连成了一片,使整个镇市初具规模。光绪《唐栖志》有记载:“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
      到了清代,依赖京杭运河的地利,“塘栖骎骎乎成一大都会”,并成为杭州的水上门户。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都曾数次巡视塘栖,乾隆还留下了“塘栖朝启跸,宝庆午系舟”的御诗。
      对于塘栖在明清时的兴盛,《栖溪风土记》有记载曰:“财货聚集,徽杭大贾视为得之渊薮。开典、囤米、贸丝、开车者,骈臻福辏,望之莫不称财富之地,即上官也以名镇目之。闹市所在,店铺林立,百货充盈;就地商市,以枇杷、甘蔗、荸荠、鲜鱼为大宗。”
      京杭大运河的主干线经过镇区约有10千米,其主干航运俗称“杭申乙线”,由塘栖入北经新市、乌镇、平望抵苏州;主干东向支流为“杭申甲线”,经运河、桐乡、嘉兴抵上海。塘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个著名的水路码头:京杭大运河横贯镇中,镇中心又有市河、东小河、西小河、北小河与运河相通,整个地形如“出水荷花,比比墩阜,非桥莫通”。清代至民国,镇内集市贸易尤为兴旺,塘栖成为江南水乡“十大名镇”之一。
      塘栖镇区不大,可就是这一个镇,曾隔河而治,分成三个镇。运河的北面是水北镇,过去一向隶属于德清县管辖。运河的南面,清朝时隶属仁和县管辖,民国时隶属杭县管辖,并以南北向的市河为界,又划分为市东镇和市西镇。三镇以河为界,隔河而治;又以桥相通,相连成市。从而形成了一个江南罕见的“运河三镇”的景观。直到1950年5月,为了方便管理,水北镇从德清县划出,归杭县塘栖镇管辖,从而结束了这独特的一镇两县和一地三镇的局面。
      1958年,杭县建制撤销,塘栖镇隶属于杭州市郊区,称“杭州市塘栖人民公社塘栖管理区”;1959年3月,改隶半山联社;翌年隶属于钱塘联社;1961年4月,钱塘联社改为县建制,以余杭为县名,塘栖镇属余杭县管辖。1985年11月,因县境内拆乡并镇,原丁河乡并入
      塘栖,1992年原塘南、宏磻、超山3乡又一起并入塘栖,成为余杭区内的第二大镇。
      塘栖多名。在旧时称唐栖,别称为棠郪、栖水、栖溪、溪西、武店、武水等名,其中以栖水、栖溪最为常见。有关塘栖镇名的由来,历来众说纷纭,认可较众者为“负塘而栖” 一说。此说始见于明朝胡玄敬所撰的《栖溪风土记》,其云:国初开设运河,大筑塘岸,居民初集,负塘而栖,因名唐栖。
      塘栖以产枇杷著称于世。据史书记载,塘栖早在隋代开始种植枇把,栽培历史约1400余年。清光绪《唐栖志》中对塘栖盛产枇杷作了如此描绘:“四五月时,金弹累累,各村皆是,筠筐千百,远贩苏沪,岭南荔枝无以过之。”《杭县志稿》中更有详尽记述:“塘栖为杭州之首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凡镇周围三十里内皆为枇杷产地”,“其有为塘栖专产而他处不及者记之”。2001年,塘栖镇被命名为“浙江省枇杷之乡”。2004年3月27日,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专家审查会通过实行塘栖枇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旧时,塘栖全镇共有弄堂七十二条半,塘栖的古建筑颇具特色,那些明清建筑的深宅大院皆高筑封火墙,隐于弄内。塘栖又是标准水乡,处处是河,镇上的街面大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里面,俗称“过街楼”。为方便那些从水路而来的客商们休息,在沿河的一面还都建有一长溜美人靠(塘栖人称为“米床”)。全镇共有石桥三十六爿半,有的石桥上还搭有桥棚,使得来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晒不到日头。这廊檐街之广、之盛,在江南水乡可以说找不出第二家。
      塘栖山明水秀,名胜古迹较多,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美丽的诱人景色。1949年以后,随着旧城改造,不少里弄早已不复存在。塘栖现存古迹共有1街1角1厂2桥2井2碑10宅15弄。
      一街 即水北明清一条街,沿运河全长1380多米,其中明清建筑沿街长约700米,古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沿街除居民古宅外,还有古碑、古桥、作坊旧址以及米厂、孵坊、缸甏店、竹木店等商家。
      一角 即市南街古镇一角,临河沿街
      约百米,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建筑形式包括廊檐、米床、囥刹房、风火墙,有台门、厅室7处,具有明清时期水乡特色风貌。
      一厂 即大纶丝厂旧址。该厂开设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现留存青砖门面墙和二幢二层楼木结构老房,还有天井,占地面积530余平方米,为研究塘栖地方工业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二桥 即广济桥和仁德桥。广济桥横跨运河,建于唐代。仁德桥,位于水北街,系石板平桥,具体年代无法考证。
      二井 即郭璞井和仙鹤井。郭璞井位于广济大街北端,2002年进行修复;仙鹤井位于王家白地,井口内径1.15米,井内壁径2米,如此大的水井竟用瓦片砌成,在江南水乡实属罕见,居民仍在使用。
      二碑 即乾隆御碑和栖溪讲舍碑。前者位于水北街,是乾隆年间古碑;后者位于塘栖二中,见证了民国时期塘栖办学的起源。
      十宅 即刘宅、何宅、姚宅一、姚宅二、吴宅、劳宅、徐宅、余宅和承德当房、太史第弄(指弄内住宅),古宅总落地面积达7100余平方米。刘宅是古镇富商刘秉均之宅;何宅是中国著名法学家何思敬故居;姚宅一系著名红学家俞平伯的祖母家;姚宅二系榨油业主姚氏之宅;吴宅曾客居吴昌硕、张大千等近代书画大师;劳宅系古镇米业大户劳守清之宅;徐宅系百年缸甏店业主徐萃丰之宅;余宅系清代建筑,富有特色。
      十五弄 即太史第弄、沈家弄、郁家弄、钱家弄、汤家弄等15条弄堂,其中有2条不完整,其余13条全长1300余米,平均每条长约100米,分布在古镇不同位置。
      这些古迹中,广济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水北明清一条街、市南街古镇一角、乾隆御碑、郭璞井、太史第弄和栖溪讲舍碑,2004年均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
      塘栖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镇上文风颇盛。明清时便有名噪一时的樾馆、传经堂、丹铅精舍、结一庐等藏书楼,出现了劳格、朱学勤那样的著名藏书家。清光绪《唐栖志》记载:塘栖在明代时共有进士15人、举人40人、贡生14人。在清代时,有进士23人、举人64人、贡生43人。
      塘栖镇的近代工业在浙江省境内起步较早,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南浔富商庞元济和杭州殷富丁丙合伙在镇东的日晖桥畔开设大纶丝厂,这是浙江省境内最早的3家机器缫丝厂之一,开了民族资本工业的先河。嗣后,祥纶、崇裕、华纶等丝厂纷纷在镇内创办,使这个水乡小镇成了全省蚕丝工业的重镇;在1929年浙江省国民政府举办的“西湖博览会”上,塘栖有3家丝厂的蚕丝产品应邀参展,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塘栖古镇风情已不同往昔,但文化的根和魂还在。站在新千年的起点上,塘栖人喊出了“繁荣运河水乡文化,复兴塘栖千年古镇”的口号,并以此翻开历史新的一页。
      (文字来源:《江南佳丽地塘栖》、《余杭著名人文自然》,谨向作者致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3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世姚网 ( 粤ICP备19085090号 )

    GMT+8, 2024-5-19 22:54 , Processed in 0.1008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